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4-01
论著
敷膝热奄包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廷智, 马平, 付有娟, 罗兵, 何文清
2024, 42(7):  1-4. 
摘要 ( 67 )   PDF (1621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敷膝热奄包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敷膝热奄包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KS中疼痛、活动度、稳定性、行走距离、上下楼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敷膝热奄包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缺氧相关LncRNA胰腺癌预后模型的研究
郑艳, 韩丽红, 闫斌, 林翠英
2024, 42(7):  4-9. 
摘要 ( 67 )   PDF (2290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旨在利用缺氧相关LncRNA对胰腺癌患者预后进行前瞻性评估。方法 在TCGA数据库中获得所有胰腺癌转录组数据及临床资料,从GSEA中查找缺氧相关基因,通过共表达的方法找出与缺氧相关的LncRNA。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的缺氧LncRNA进行预后模型构建。运用生存曲线和ROC曲线分析胰腺癌中缺氧相关LncRNA特征随时间推移的预后价值。最后利用特征LncRNA的表达量对胰腺癌肿瘤进行分型,分析验证特征LncRNA的表达与胰腺癌密切相关。lasso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筛选具有显著预后价值和研究意义的关键缺氧相关LncRNA。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在差异表达的缺氧相关LncRNA中有29个LncRNA可能与预后相关,这29个LncRNA经多因素Cox分析及优化得到6个影响预后的特征LncRNA。进而6个LncRNA构建的预后模型生存曲线也显示低风险组的预后较高风险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独立预后分析表明该预后模型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P<0.05)。最后lasso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删减得到4个具有显著预后价值的缺氧相关LncRNA。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基于4个缺氧相关LncRNA的胰腺癌预后模型,对提高胰腺癌患者预测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模型所包含的4个关键特征LncRNA可能是预测胰腺癌预后的潜在新型标志物。
礞石滚痰丸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痰火上扰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权涛涛, 卢宝, 于洋
2024, 42(7):  9-12. 
摘要 ( 98 )   PDF (164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礞石滚痰丸联合阿立哌唑对痰火上扰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痰火上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礞石滚痰丸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评估两组的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治疗效果,且检测血清褪黑素(MT)、促甲状腺激素(TSH)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阳性症状评分和PANSS总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社会责任心、社会活动、生活自理能力、对生活的兴趣和社会交往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T、5-HT和TSH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血清MT、5-HT和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礞石滚痰丸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痰火上扰型精神分裂症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减轻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和血清MT、5-HT和TSH水平。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Hcy表达与肌张力的影响
胡蓉蓉
2024, 42(7):  13-15. 
摘要 ( 74 )   PDF (168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表达水平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3年1月渭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联合组、传统组,各43例。传统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联合组给予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两组都治疗3个月,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与肌张力变化情况、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嗜睡、头晕恶心、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肌张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的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抑制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释放,改善患者肌张力,还可改善患者的脑电图状况。
中医诊疗
揿针治疗对肝癌介入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
王煜, 谢梦雪
2024, 42(7):  16-19. 
摘要 ( 77 )   PDF (1618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揿针治疗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试验组采用揿针治疗联合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无针体)联合健康宣教,干预2 d,比较两组睡眠情况及正性、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St.Mary's医院睡眠问卷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床入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负性情绪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负性情绪中害怕(P=0.031)、心神不宁(P<0.001)、心烦(P=0.001)、紧张(P<0.00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揿针操作较简单、便捷,对患者几乎无伤害,可缓解临床肝癌患者发生的睡眠障碍、负性情绪。
仰头摇正法配合针刺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效果分析
刘心全, 齐玲玲, 赵晓倩, 王生金, 张维良
2024, 42(7):  20-22. 
摘要 ( 79 )   PDF (145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仰头摇正法配合针刺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1月在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牵引法治疗,观察组按照仰头摇正法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仰头摇正法配合针刺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效果显著,可以疏通经络,改善颈部肌肉、血管痉挛以及血液循环,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云南白药胶囊辅助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愈合的影响
邵光辉
2024, 42(7):  23-26. 
摘要 ( 161 )   PDF (163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云南白药胶囊辅助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在西宁恒生骨伤专科医院进行诊治的10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108例患者分为白药组和传统组,每组54例。白药组与传统组都给予微创内固定术治疗,传统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白药组术后在传统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观察与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白药组与传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药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药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药组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药组治疗后6个月的尿潴留、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辅助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预后疗效。
麝香保心丸结合西医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浆NO的影响
白丽娜, 魏红刚
2024, 42(7):  26-29. 
摘要 ( 80 )   PDF (162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和分析麝香保心丸结合西医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浆NO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扶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其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40例),行西医治疗;偶数设为观察组(40例),行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治疗前后血浆NO浓度变化、治疗后心绞痛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基础内径、含硝酸甘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反应性充血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N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O浓度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O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医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能够促进反应性充血指数恢复,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血浆NO水平,纠正心电图异常。
温肾止血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曲苇, 王彩霞
2024, 42(7):  30-32. 
摘要 ( 61 )   PDF (150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温肾止血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子宫腺肌病所致月经过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肾止血汤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卵巢功能、血清相关指标、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抗菌勒管激素(AM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止血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月经过多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卵巢功能,纠正血清相关指标异常,减少月经量,促进子宫体积复常,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啶和曲马多对预防宫腹腔镜手术后寒颤的效果
吴金鹏, 刘立明, 杨廷
2024, 42(7):  33-36. 
摘要 ( 74 )   PDF (1475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和曲马多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中的实施价值,并分析其对术后寒颤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曲马多组、右美托咪啶组,每组30例。给予所有患者麻醉诱导,静脉滴注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5μg/kg舒芬太尼、0.1 mg/kg咪达唑仑,插入喉罩后行机械通气,TCI丙泊酚血浆浓度3.0 ng/mL;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0.1 mg/kg顺阿曲库铵,静脉泵注0.1μg/(kg·min)瑞芬太尼,TCI丙泊酚血浆浓度3.0 ng/mL,手术开始缝皮时,对照组、曲马多组、右美托咪啶组分别静脉泵注0.9%氯化钠溶液、曲马多2 mg/kg、右美托咪啶0.5μg/kg。结果 曲马多组、右美托咪啶组术后寒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术后1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右美托咪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腹腔镜手术后寒颤的预防中,右美托咪啶和曲马多均发挥了显著优势,但与曲马多相比,右美托咪啶的安全性更高,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用药后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可加以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血清VE-Cad水平、Ang-2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杨红霞
2024, 42(7):  37-40. 
摘要 ( 72 )   PDF (165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0月在内蒙古包钢医院急诊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均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介入前检测患者的血清VE-Cad、Ang-2水平,调查与随访患者的预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都随访到2023年4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18.57±1.14)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12例(观察组,未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归为传统组),占15.79%,其中,再发心肌梗死3例、恶性心律失常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血运重建1例、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死亡1例。观察组的血清VE-Cad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血清Ang-2水平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血清VE-Cad水平、Ang-2水平与预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E-Cad、Ang-2水平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依然比较高,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在术前多伴有血清VE-Cad的低表达与血清Ang-2的高表达,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血清VE-Cad水平、Ang-2水平与预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盐酸硫必利与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罗华荣, 叶子珊
2024, 42(7):  40-43. 
摘要 ( 292 )   PDF (162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硫必利联合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119例抽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硫必利组、可乐定组。联合组41例采用硫必利联合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硫必利组39例单一采用口服盐酸硫必利片治疗,可乐定组39例采用单一可乐定透皮贴治疗,三组持续治疗12周。统计并比较三组患儿耶鲁抽动障碍评分(YGTSS)、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8周以及12周后,三组患儿的YGT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YGTSS评分低于硫必利组、可乐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必利组与可乐定组在治疗8周以及12周后的YG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体有效率稍高于硫必利组、可乐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硫必利联合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抽动障碍相比单一使用盐酸硫必利或可乐定透皮贴片近期效果更好,相同时间对抽动障碍患儿抽动症状控制效果更优,且联合用药无严重不良反应。
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早期甲亢的临床疗效及FT3、FT4水平影响评价
刘丹
2024, 42(7):  44-47. 
摘要 ( 88 )   PDF (147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早期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对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的影响评价。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早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甲状腺功能[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FT3、FT4水平变化]以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心功能、骨代谢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SH水平均升高,FT3、FT4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R水平均升高,ACT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OR水平高于对照组,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降钙素(CT)、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BG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T、β-CTx、BG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甲亢患者应用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其激素水平进行有效调节,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心脏兴奋作用,缓解骨代谢异常,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HDCP患者血清HMGB1、Cys-C、TGF-β1变化及其联合检测价值分析
隋岩, 肖晶茹, 隋晓红
2024, 42(7):  47-50. 
摘要 ( 62 )   PDF (157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hypertension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胱抑素C(Cys-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5月吉林市妇产医院收治的90例HD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HDCP组,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MGB1、Cys-C、TGF-β1水平。根据HDCP组患者的病情不同,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28例)、子痫前期组(3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HMGB1、Cys-C、TGF-β1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Cys-C、TGF-β1对HDCP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的诊断价值。结果 HDCP组血清HMGB1、Cys-C、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肾功能损害程度分组间血清HMGB1、Cys-C、TGF-β1水平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低于子痫前期组且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MGB1、Cys-C、TGF-β1水平与HDCP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血清HMGB1、Cys-C、TGF-β1三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MGB1、Cys-C、TGF-β1与HDCP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存在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其水平越高代表HDCP患者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动态联合检测以上三种生物指标能够提高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诊断效能。
小儿单侧斜视术后水平直肌后缩引发术后散光情况研究
王亚明, 赵雯, 刘伟
2024, 42(7):  50-53. 
摘要 ( 65 )   PDF (155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小儿单侧退斜斜视术后水平直肌后缩致术后散光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3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92例内斜视或外斜视患儿的病史,所有患儿均接受单侧眼外肌后退斜视手术。观察组由接受斜视手术的92只眼睛组成,对照组由同一参与者的其他92只未手术的眼睛组成。观察组分为内直肌亚组和外直肌亚组,又根据散光轴分为四个亚组(A:合规散光;B:无散光;C:中经线;D:逆规散光)。所有患者在术前1个月接受检查,然后在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接受检查。观察并分析内、外直肌术前远近视力及中位退缩量偏差中位数、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球镜屈光度差值的均值、术后不同时间柱镜屈光度差值的均值、散光值与术前的差值比较以及术前散光值和术后散光值分布情况。结果 内直肌干预亚组的术前偏差中位数远、近视力分别为+30Δ(6 m)、+30Δ(1/3 m)。外直肌干预亚组的术前偏差中位数远、近视力分别为20Δ(6 m),近视力20Δ(1/3 m)。两组内直肌干预亚组中位退缩量差异不明显。术后3个月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外直肌干预亚组和内直肌干预亚组与术后1周相比屈光度出现一定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球镜屈光度几乎保持不变。术后1周,观察组中外直肌干预亚组、内直肌干预亚组以及对照组柱镜屈光度均值较术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中外直肌干预亚组和内直肌干预亚组柱镜屈光度恢复到术前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后的柱镜屈光度几乎保持不变。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斜视手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测量的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A亚组(术前有规则散光)和B亚组(术前无散光)散光显著增加。散点图显示,手术后散光增加的患儿较多。结论 斜视手术会导致眼睛散光显著增加,尤其是术前已有规则散光或无散光的眼睛,因此,医生应在斜视手术后及时考虑上述变化,并进行及时干预。
学术探讨
合谷-三阴交穴组催产效应影响因素的思考
林蕾, 李丹, 许金榜, 陈采益, 林莺
2024, 42(7):  54-57. 
摘要 ( 101 )   PDF (157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梳理合谷-三阴交穴组催产的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其在晚孕期催产、早孕期辅助药物流产及促进宫腔残留排出的应用。剖析针刺催产刺激参数及机制研究,对影响其催产效应的机体状态、穴位配伍及针刺方法等因素进行探讨。
从温病学理论探讨论治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相关皮肤毒性
胡新舟, 姜博, 吴珍珍, 朱国庆, 周义浪, 田杰
2024, 42(7):  57-59. 
摘要 ( 60 )   PDF (162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然而皮肤毒性是运用靶向药物发挥抗肿瘤疗效时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因此,缓解其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甚为重要。从皮肤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演变规律看,均符合温热病演变规律。采用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进行综合诊治,把“透法”思维贯穿在诊治全过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靶向药物皮肤毒性的治疗提供全程中医药干预治疗思路并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文献研究
基于CiteSpace对近10年中医药技术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魏礼红, 雷雪, 杨希, 袁强
2024, 42(7):  60-64. 
摘要 ( 48 )   PDF (217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方法及热点,为相关研究做出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2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录的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作者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发文量分析显示,2012年—2014年共14篇,2015年—2019年发文量共96篇,2020年—2022年发文量快速增长到237篇。研究机构分析显示,共有223个科研机构被纳入,其中广西中医药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形成合作网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和北京西城区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合作网络,其他机构无关联性。关键词共现显示,主题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频次最高,其次是腰椎功能、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移位,干预方法中独活寄生汤、中医推拿、中药熏蒸出现频次最高。结论 通过部分数据库检索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了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涉及中医推拿、中药汤剂、中药熏蒸等综合治疗,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提供更好的参考。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的循证评价
肖瑶, 肖丽玲, 商洪才
2024, 42(7):  64-67. 
摘要 ( 50 )   PDF (273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电子检索为主,辅以手工检索,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数据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收集针灸联合中药治疗AR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评价工具。采用GRADE pro3.6软件评价证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60个RCT,4 841例患者。结局指标的GRADE评级:总有效率为“⊕⊕⊕○”中级,RQLQ评分和IgE为低级,TNSS评分和EOS评分为“⊕○○○”极低级。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显示,RR=1.17,95%CI[1.13,1.21],针灸+中药优于中药。RQLQ评分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SMD=-2.09,95%CI[-3.21,-0.98],在RQLQ评分方面,针灸+中药比中药评分更低。TNNS评分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SMD=-0.96,95%CI[-1.63,-0.29],在TNSS评分方面,针灸+中药比中药评分更低。IgE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SMD=-1.14,95%CI[-2.06, -0.21],在IgE评分方面,针灸+中药比中药评分更低。EOS评分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SMD=-2.18,95%CI[-2.81,-1.56],在EOS评分方面,针灸+中药比中药评分更低。结论 针灸+中药治疗AR在总有效率、RQLQ评分、TNSS评分、TNNSS评分、IgE评分及EOS评分改善上均优于其他的单一治疗方式治疗。
教育管理
高职护生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对职业成熟度影响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杨赛楠, 解源源, 张春汝, 杨萌萌, 尤薇
2024, 42(7):  68-71. 
摘要 ( 67 )   PDF (164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高职护生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成熟度现状,探讨高职护生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方法 于2022年6月抽取山东省某高职院校363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职业成熟度问卷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 24.0、AMOS 21.0软件分析。结果 高职护生情绪智力平均分为(104.60±17.88)分,人文关怀能力平均分为(189.04±31.20)分,职业成熟度平均分为(107.22±24.31)分,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及职业成熟度两两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对职业成熟度有直接促进作用,人文关怀能力对情绪智力、职业成熟度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职业院校教育者应当重视情绪智力、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以提高职业成熟度为目标,从提高高职护生情绪智力及人文关怀能力入手,培养具有过硬心理素质及良好职业素养的护理人才。
多维度教学培养针灸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
罗孟西, 贾超
2024, 42(7):  71-74. 
摘要 ( 64 )   PDF (159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中医临床思维至关重要。目前,中医学生临床技能较差在中医教育界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与中医临床思维的欠缺密不可分。该思维的建立除了需要夯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求中医学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专业老师引导和培训。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去完成一系列任务,难以锻炼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中心通过开设一系列多维度教学,让医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逐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同时极具特色的岭南针法教学进一步加强中医临床思维的理解。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
张孝芳
2024, 42(7):  74-76. 
摘要 ( 58 )   PDF (162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以期为人体解剖学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实质性依据。方法 选取2022级护理12~13班共1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呼吸系统德育目标,精心选取思政案例,认真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开展课前、课后教学评估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与课前相比,学生课后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明显提升,愿意学习和普及急救操作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多,愿意戒烟或劝身边人戒烟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7%的学生表示喜欢在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结论 在专业课教学中恰当地融入理想信念、职业素养和生活习惯等思政元素,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和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推进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
护理研究
中医“三位一体”护理技术对早期胃癌的应用效果及对癌因性疲乏程度影响
李小红, 苏洁, 陈露, 陈晨, 宋年, 骆晓敏
2024, 42(7):  77-80. 
摘要 ( 69 )   PDF (1472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医“三位一体”护理技术对早期胃癌的应用效果及对癌因性疲乏程度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三位一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在护理前与护理1个月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related fatigue scale,PFS)评价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感、行为严重度、感知、认知方面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三位一体”护理技术对早期胃癌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5A+5R护理模式结合渐进式饮食管理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
王晓雯
2024, 42(7):  81-84. 
摘要 ( 138 )   PDF (147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5A+5R护理模式结合渐进式饮食管理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平邑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48例,实行5A+5R护理模式结合渐进式饮食管理)。比较两组胃溃疡面积、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整体饮食习惯与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溃疡面积、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整体饮食习惯与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A+5R护理模式结合渐进式饮食管理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与渐进式饮食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溃疡面积的扩张,减轻症状与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位联合复合保温措施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珠娜
2024, 42(7):  84-87. 
摘要 ( 74 )   PDF (147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中使用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位并进行复合保温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7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TL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头低臀高截石位和常规保温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位联合复合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时、术后1 h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拔管时间、麻醉复苏时间及出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头低臀高截石位联合复合保温护理能够维持TLH患者术中体温,缩短手术用时和麻醉复苏时间,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早期被动运动干预联合中药封包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
黄晓朋, 吴晓红
2024, 42(7):  87-90. 
摘要 ( 55 )   PDF (147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采用早期被动运动干预联合中药封包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医院接收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开展早期被动运动干预联合中药封包干预。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干预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干预前后上下肢的肢体运动功能及上下肢的肌力。结果 观察组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在Ⅰ级和Ⅱ级中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在Ⅲ级、Ⅳ级中的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DL分级在Ⅴ级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DASH)、下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LE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ASH评分均降低、LEFS评分均升高,并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指标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的肌力分级(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的MRC评分均升高,并且干预后观察组的上下肢的MR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于其药物干预同时开展早期被动运动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对提升患者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水平的价值显著。
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AIDET沟通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吕彦颖
2024, 42(7):  90-93. 
摘要 ( 52 )   PDF (147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AIDET沟通模式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PCI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AIDET沟通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自我护理能力(SCHFI)、生活质量(CQQC)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6 min步行距离(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CHFI、CQQ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AIDET沟通模式可有助于改善PCI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王美霞, 安儒红
2024, 42(7):  93-96. 
摘要 ( 65 )   PDF (147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82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预防下肢DVT形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预防DVT形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腘静脉及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下肢阳性体征发生率与下肢DVT形成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股静脉、腘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APTT、PT、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APTT、PT值高于对照组,D-D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阳性体征的发生率及下肢DVT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疗法联合早期活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SAP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与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形成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宣教方法在核医学科预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赵颖, 刘春燕
2024, 42(7):  96-99. 
摘要 ( 61 )   PDF (147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不同宣教方法用于核医学科预约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拟行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预约管理中开展多媒体宣教,对照组采用预约管理中开展常规口头宣教,比较两组预约注意事项知晓率、按时检查率、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检查前准备工作、检查前禁食方法、预约检查时间和地点、携带病历资料、检查过程、辐射防护要求方面的预约注意事项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期检查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按时检查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及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口头宣教比较,多媒体宣教用于核医学科预约管理中效果理想,能提升患者的预约注意事项知晓率、按时检查率及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规范化癌痛护理+舒缓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癌痛控制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郭华
2024, 42(7):  99-102. 
摘要 ( 69 )   PDF (147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和舒缓护理,对其癌痛控制效果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山东省乐陵市人民医院接受放疗治疗的94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观察组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联合舒缓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生命质量、服药依从情况、癌痛缓解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2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家庭社会状况等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项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癌痛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间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和舒缓护理,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明显,生命质量和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心理状态明显改善。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过渡期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的影响分析
李红, 薛晓波
2024, 42(7):  102-105. 
摘要 ( 70 )   PDF (152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过渡期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康复依从性、压力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功能、自我效能感评分(CSES)。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CSES评分(问题①~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6个月,观察组信息传递、患者参与、管理准备、护理计划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赋权理论的过渡期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可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康复依从性,利于降低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预后。
进阶式肺康复训练与俯卧位通气在重度ARDS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杨翠红, 于莉芝
2024, 42(7):  105-108. 
摘要 ( 58 )   PDF (1528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进阶式肺康复训练与俯卧位通气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8例重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俯卧位通气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进阶式肺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护理2周。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恢复时间、肺功能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及带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度ARDS患者实施进阶式肺康复训练与俯卧位通气联合干预的效果较好,利于改善其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缩短恢复时间,改善预后。
在直肠癌放化疗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价值
刘佳佳, 刘川川
2024, 42(7):  108-111. 
摘要 ( 61 )   PDF (1472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以人为本护理在直肠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直肠癌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人为本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放化疗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放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患者放化疗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吴玉梅
2024, 42(7):  111-115. 
摘要 ( 87 )   PDF (149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胸腔镜肺癌根治患者围术期实施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于滕州市中医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两组均持续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肺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尿管拔管、胸腔管拔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肺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值流速(PEF)均高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患者中实施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心理状态、肺功能、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促进术后恢复。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中预见性出血防治的护理配合
陈素梅, 陈丹爽, 黄幔莉, 杨仕堡
2024, 42(7):  115-118. 
摘要 ( 66 )   PDF (147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前、术中预见性出血防治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2例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术前、术中行防治出血手术护理精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治疗满意率及并发症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41.23±23.84)mL,手术时间(243.18±18.38)min,麻醉苏醒时间(25.12±4.83)min,引流管拔除时间(4.21±1.12)d,住院时间(7.11±1.54)d,较对照组(267.81±20.81)mL、(268.78±17.39)min、(33.26±4.66)d、(8.79±1.34)d、(9.27±1.34)d 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做好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术前预测、术中的止血准备配合和应急处理,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拔除时间,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能早日康复出院。
以问题为导向护理模式结合序贯康复护理方案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影响
侯丽静
2024, 42(7):  118-121. 
摘要 ( 58 )   PDF (147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护理模式结合序贯康复护理方案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影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120例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60,行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n=60,行以问题为导向护理模式结合序贯康复护理方案),收集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临床数据,运用9项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与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评估护理前后情绪,运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 Lung Cancer Patients,QOL-LC)测定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运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相结合的方式评估耳鸣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THI、TE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THI、TE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干预,观察组耳鸣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护理模式结合序贯康复护理方案能够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产生积极影响,提高耳鸣患者认知能力,降低患者治疗及护理期间不良情绪对机体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对耳鸣护理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应用意义。
基于激励理论的渐进式分级功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张小迪
2024, 42(7):  121-124. 
摘要 ( 65 )   PDF (1473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激励理论的渐进式分级功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研究组(n=44)。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基于激励理论的渐进式分级功能康复训练。针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FMA量表评分、GSES及MB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FMA量表上下肢部分评分、GSES及MBI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激励理论的渐进式分级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激发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训练依性,促进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艳波
2024, 42(7):  124-127. 
摘要 ( 60 )   PDF (147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法开展研究,选取2021年6月—2023年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预警护理措施干预。4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护理干预效果,包括4个月内存活率、病死率、致残率、院内感染率、护理满意度等情况,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采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定,将研究涉及数据资料纳入统计学表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4个月内存活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院内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预警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及感染风险,降低病死率,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医护共同决策护理模式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郭文文, 陈媛媛
2024, 42(7):  128-131. 
摘要 ( 74 )   PDF (147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医护共同决策护理模式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山东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医护共同决策护理模式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模式,应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SF)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困惑、活力、疲劳、抑郁、生气和紧张方面的POMS-SF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VE1/ FVC)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共同决策护理模式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模式可改善COPD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快速康复外科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马凤杰
2024, 42(7):  131-134. 
摘要 ( 58 )   PDF (147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CNP)的快速康复外科(FTS)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FTS-CNP组,每组各40例。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FTS-CNP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 (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CNP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CNP护理模式改善了髋关节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值得临床应用。
现代多模态护理方式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
何瑞丽
2024, 42(7):  134-137. 
摘要 ( 81 )   PDF (147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现代多模态护理方式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桂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多模态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全部患者均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手术配合护理,多模态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现代多模态护理。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多模态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态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1 d(P<0.05),多模态组术后1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多模态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多模态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机能、社会职能、症状和体征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代多模态护理方式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配合中的应用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还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分层护理对宫腔镜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芦佳
2024, 42(7):  137-140. 
摘要 ( 73 )   PDF (147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对宫腔镜全麻术后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宫腔镜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5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9月—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分层护理的宫腔镜全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以及引流管拔除时间。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对症护理、护理态度、与患者交流相关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寒战、低体温、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腔镜全麻术后患者采取分层护理可提升患者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其早日康复。
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统的个体化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肾衰竭维持性血透中的价值
高利霞
2024, 42(7):  140-143. 
摘要 ( 51 )   PDF (147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统的个体化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肾衰竭维持性血透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传统自体动静脉内瘘管理法,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统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血液透析治疗达标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医护人员分诊用时、上机准备用时、治疗后评估用时、数据采集用时、数据报表形成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透析质量相关指标异常者占比比较中,研究组血红蛋白(Hb)≥110 g/L者占比、白蛋白(Alb)≥35 g/L者占比、血磷(P)者占比≤1.78 mmol/L、尿素清除指数(Kt/V)≥1.2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段甲旁状腺激素(iPTH)150~300 pg/mL者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系统干预后,研究组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护理管理质量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肾衰竭维持性血透中应用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管理质量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齐海冉
2024, 42(7):  144-147. 
摘要 ( 71 )   PDF (147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期间选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并提供护理干预的70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治疗期间搭配不同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32例,为常规护理干预患者;观察组38例,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查询,获取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前后的步行能力、运动能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数据信息,并经电话随访获取两组患者对住院期间所接受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实施上述相关观察指标的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步行能力及运动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和护理期间,早期康复护理的使用更利于提升患者步行能力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神经状态,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深受患者认可。
基于ABC路径的信息化整体护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宣亚君
2024, 42(7):  147-150. 
摘要 ( 77 )   PDF (147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开展基于ABC路径的信息化整体护理的价值探究。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3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8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均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基于ABC路径的信息化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使用6 min步行试验评价干预前后的患者运动耐力,使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使用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自我管理能力,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FMA评分均升高,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峰值氧耗量、无氧阈氧耗量、最大运动功率、最大运动时间、左室射血分数均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按时服药、规律作息、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等维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总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射频消融术开展基于ABC路径的信息化整体护理,对提升患者运动耐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其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价值显著。
智谋理论下心理护理干预在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王慧敏, 张桂兰
2024, 42(7):  150-153. 
摘要 ( 60 )   PDF (147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门诊妇科阴道炎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开展智谋理论下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68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门诊护理干预开展智谋理论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炎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ESCA、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妇科阴道炎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开展智谋理论下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促进病情好转以及提升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3H”护理服务模式联合症状管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程艳慧
2024, 42(7):  154-157. 
摘要 ( 84 )   PDF (147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3H”护理服务模式联合症状管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3H”护理服务模式联合症状管理,应用简明心境量表(Concise Mood Scale,POMS-SF)、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Related Fatigue Scale,PF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100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WHOQOL-100)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困惑、活力、疲劳、抑郁、生气和紧张方面的POMS-SF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情感、行为严重度、感知、认知方面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H”护理服务模式联合症状管理可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减轻其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田佩鑫
2024, 42(7):  157-159. 
摘要 ( 67 )   PDF (151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康复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康复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可有效降低血糖,提高生存质量,患者治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经验交流
Schiller试验及HPV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茹晓翠, 李永芳
2024, 42(7):  160-163. 
摘要 ( 87 )   PDF (162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Schiller试验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诊治的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Schiller试验检查与高危HPV检查,同时也给予病理检查,判断检查的相关性。结果 在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病理判断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54例,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24例,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级)6例,宫颈癌8例。Schiller试验总阳性率为45.65%(42/92),CIN1级、CIN2级、CIN3级、宫颈癌患者的Schiller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4.07%、66.67%、83.33%、10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HPV-18总阳性率为58.70%(54/92)、60.87%(56/92),CIN1级、CIN2级、CIN3级、宫颈癌患者的HPV-16、HPV-18总阳性率分别为24.07%、66.67%、83.33%、10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hiller试验阳性患者的HPV-16、HPV-18阳性率分别为90.48%、95.23%,都显著高于Schiller试验阴性患者的32.00%、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IN患者的Schiller试验阳性与HPV-16阳性、HPV-18阳性等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Schiller试验在CIN的诊断阳性率有待提高,多伴随HPV-16、HPV-18阳性,CIN的Schiller试验与HPV检查结果存在相关性,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低剂量CT扫描在CT定位引导下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牛爱芸
2024, 42(7):  163-166. 
摘要 ( 74 )   PDF (162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低剂量CT扫描在CT定位引导下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中医院诊治的10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数字X线摄影定位引导,研究组给予低剂量CT扫描定位引导,研究组与对照组都给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记录与判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7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都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 d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腰椎Oswestry量表(ODI)评分都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腰椎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Cobb角都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Cobb角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量都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CT扫描在CT定位引导下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量,促进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减小患者的Cobb角。
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产妇肠胃功能及泌乳水平的影响
赵月, 高江
2024, 42(7):  167-169. 
摘要 ( 89 )   PDF (145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剖宫产产妇肠胃功能及泌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比两组产妇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泌乳量及泌乳始动时间,并对比肠胃功能的干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泌乳量、产后48 h泌乳量、产后72 h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胀、乳房肿胀、胃脘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能够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产妇产后的泌乳量,促进乳汁早期分泌,且能够提升对产妇肠胃功能的干预效果,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运用中医身心双联疗法治疗月经愆期验案举隅
法强, 袁岳鹏
2024, 42(7):  170-172. 
摘要 ( 45 )   PDF (141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月经愆期是指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或延迟的现象,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困扰。此病的发病易受情绪的影响,并且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女性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3例女性月经愆期病例进行分析,即对有明显心理症状的月经愆期患者采用中医身心双联疗法进行治疗,说明现代社会运用中医心理治疗的有效性。从现代女性情志入手,找到心理与生理的对应关系,来消除情志障碍,做到防范疾病的发生、转变和反复,为现代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问题的女性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中医身心双联疗法在治疗月经愆期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在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中医身心双联疗法的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宫腔镜对子宫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
赵萌
2024, 42(7):  173-176. 
摘要 ( 82 )   PDF (161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宫腔镜对子宫宫腔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2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87例子宫宫腔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宫腔镜检查,并给予病理检查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在87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7例(恶性组);子宫内膜息肉32例,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4例(良性组)。恶性组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分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判断为恶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73例。宫腔镜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3例,子宫内膜息肉33例,子宫内膜炎1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宫腔镜检查总准确率为90.8%(79/87)。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宫腔镜判断为恶性病变16例,良性病变71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宫腔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宫腔镜鉴别诊断子宫宫腔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82.3%(14/17)、64.7%(11/17)、94.1%(16/17),特异性分别为100.0%(70/70)、97.1%(68/70)、100.0%(70/70),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宫腔镜鉴别诊断子宫宫腔病变良恶性的敏感性高于宫腔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法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宫腔镜对子宫宫腔病变组织良恶性的判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CT、MRI增强扫描对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侯胜楠
2024, 42(7):  176-180. 
摘要 ( 96 )   PDF (191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电子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CT)及二者联合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于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胰腺癌患者和6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和MRI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评估CT、MRI及二者联合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T:慢性胰腺炎局部表现为胰腺体积缩小,多为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缘粗糙的肿块;出现粗大、广泛、弥散性分布的点片状钙化,胰腺实质密度均匀或局部下降。胰腺癌多表现为在局部增大的胰腺基础上形成实质性肿块,边缘光滑,一般无分叶;较少钙化;腺体呈弥漫或局部肿大,呈等或稍低密度。MRI:慢性胰腺炎T1WI呈低信号,T2WI信号混杂,偶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斑点状弱或无强化。胰腺癌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等高信号,胰胆管呈不规则扩张;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低强化。与慢性胰腺炎患者相比,胰腺癌患者胰腺体积增大、侵袭周围组织及大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胰胆管不规则扩张发生率高,病变侵袭周围囊肿、病变组织钙化、延迟期强化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动脉期、胰腺期、延迟期的CT值较慢性胰腺炎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准确率分别为96.00%(48/50)、96.92%(63/65),高于CT诊断的74.00%(37/50)、70.77%(46/65)和MRI增强扫描的86.00%(43/50)、75.38%(49/65),且CT联合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Kappa值为0.829,高于CT、MRI增强扫描单独鉴别诊断的0.548、0.614。结论 CT、MRI增强扫描对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均较好,但二者联合可提供更高的诊断效能。
阿托伐他汀钙致全身疼痛1例并文献复习
吴家云, 李小娥
2024, 42(7):  180-183. 
摘要 ( 74 )   PDF (159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汀类药物作为调节脂质的一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应用人数多,其肌痛在临床实践中更为常见。然而,在基层医院,由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痛症状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由于缺乏认识和监管,患者疼痛反应得不到及时处理,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报告了1例应用他汀类药物引起全身疼痛的病例的处理过程。以提高基层医生对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治疗能力。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急诊失血过多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石俊霞, 王德翠, 朱洪新
2024, 42(7):  183-186. 
摘要 ( 72 )   PDF (147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与纳洛酮单药治疗对急诊失血过多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急诊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实施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GCS中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1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氧化氢酶(CA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氧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对急诊失血过多昏迷患者效果更加优异,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缩短患者昏迷时间,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疾病预后,安全可靠。
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赵海霞
2024, 42(7):  187-190. 
摘要 ( 93 )   PDF (147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统一接受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增加呋塞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各项肾功能指标、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中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胱抑素C、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采取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方案,可以让患者的心肾功能都得到改善,并且不良反应很少。
肠道息肉患者的无痛胃肠镜下息肉圈套器摘除术治疗作用分析
郑清华
2024, 42(7):  190-193. 
摘要 ( 61 )   PDF (147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肠道息肉患者应用无痛胃肠镜下息肉圈套器摘除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3年7月天津二七二医院收治的60例肠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无痛胃肠镜下常规活检钳钳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无痛胃肠镜下息肉圈套器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舒适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百分比、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下息肉圈套器摘除术应用于肠道息肉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术后恢复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具有良好的正向调节作用。
中央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分析
李纪华, 张光锟, 张焰蓬
2024, 42(7):  193-196. 
摘要 ( 68 )   PDF (166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电图表现与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PE)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探究中央型APE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以期对患者进行早期危险程度评估及临床干预。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费县人民医院与临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PE患者81例,按栓塞部位分为中央型组47例与周围型组34例,以心电图表现的数量分为A组与B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心电图表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央型与周围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指标中,右心室扩张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特征类型中,两组患者V1~V4、Ⅲ T波倒置(NTW),SIQⅢT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及心电图表现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统计分析,发现右心室扩张、单一心电图表现为导致中央型肺栓塞的独立的影响因素。A、B组患者的Daniel心电图评分ROC曲线结果显示,A组Daniel心电图评分对于中央型的预测价值较低,P=0.387,AUC=0.602;B组Daniel心电图评分对于中央型预测价值较高,P=0.011;AUC=0.840,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结果显示,截断值为6,为B组Daniel心电图评分≥6分出现中央型肺栓塞可能性高。结论 心电图在早期识别中央型肺栓塞患者危险程度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