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娇,张义.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2(5):136-140. [2] 张建乔,俞伟,曾忠友,等.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基底外侧壁椎体内打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Ⅱ~Ⅲ期Kümmell病[J].中医正骨,2023,35(1):63-69. [3] 张桂川,尤连波,葛海,等.基于DR、CT及MRI多征象探讨经皮胸腰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J].中国CT和MRI杂志,2023,21(2):151-154. [4] 关健斌,冯宁宁,俞兴,等.椎体分区CT值与经皮椎体成形后骨水泥分布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30):4757-4762. [5] 孙玲娟,宋西正,李达明,等.脊柱外固定装置牵张下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后壁破损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31):4954-4958. [6] 刘成洲,贾宝欣,高晓强,等.骨水泥2次推注与一次性推注完成在降低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风险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3,31(1):1-4,56. [7] 高超,郁春,管礼安,等.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84-87. [8]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41):3371-3379. [9] 王长松,曾宪发,肖红丽.定量CT骨密度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折复发预测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5):741-746. [10] 岳琨,贾巍,张吉,等.椎体成形术中应用Innova CT进行质量控制浅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2,38(10):1693-1695. [11] 刘悦,李丽梅,张志利,等.三维CT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37(5):509-511. [12] 蔡明,戚颖,刘肃,等.骨水泥不同分布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39(6):771-777. [13] 唐本强,王彦辉,许崧杰,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类型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22,42(5):320-330. [14] 孔亮,郭艾,孟海,等.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15):1634-1638. [15] 郝国兵,朱泽兴,刘昆,等.采用“双侧垂直错位穿刺法”与“双侧水平裂隙穿刺法”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Ⅰ期Kümmell病的疗效对比[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2,19(6):30-37. [16] 付海军,冯毅,武太勇,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椎间盘骨水泥渗漏对相邻椎体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2,41(2):140-147. [17] 詹乙,王彪,马宇立,等.新型骨水泥螺钉系统固定迟发性椎体骨折后骨坏死模型的生物力学评估[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18):2795-2800. [18] 张勋,孟凡超,庞倩文,等.腰椎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手术理想骨水泥形态分布及注射量的有限元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2,56(1):36-41. [19] 王德国,李洋,尹红灵,等.椎体成形术填充剂最优化分布模式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骨伤,2021,34(1):26-33. [20] 刘家寅,刘兰泽,孙汝涛,等.联合复位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22,38(3):250-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