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春艳.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3):361-363. [2] 陈晓杰,陈英伟,董建增,等.有氧运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9,34(2):82-86. [3] 鲍志鹏,孙国珍,杨刚,等.互联网+居家运动康复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及运动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1):82-85. [4] 高洁. ABC与AB定位抢救模式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4):2001-2003. [5] 申其伟,刘华龙,胡金柱.从最新APHRS共识解读亚洲心房颤动患者ABC综合管理路径[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2,36(4):283-287. [6] 黄从新,张澍,黄德嘉,等.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29(5):377-434. [7] BOWDEN M G, CLARK D J, KAUTZ S A.Evaluation of Abnormal Synergy Patterns Poststroke: Relationship of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to Hemiparetic Locomotion[J]. Neurorehabilitation & Neural Repair,2010,24(4):328-337. [8] 张磊(整理),刘建民(整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1):79. [9] 徐雪花,马兰,孙雪涛,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农村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3):405-408. [10] 王坤整理. 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571. [11] 邢文华,赵真真,王丽铮,等.中医心脏康复操联合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运动耐力及心肺氧合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10):105-110. [12] 鲍志鹏,孙国珍,商淑华,等.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运动耐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2):4080-4084,4103. [13] 孙少清,王雪娇,林秀山.阻力呼吸结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2):248-251,263. [14] 李翠芳,邢佳侬.基于胃肠道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迷走神经紊乱恢复及预后的效果[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1):177-178. [15] 朱清茹,陈景平,梁丹,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贵州医药,2022,46(9):1505-1506. [16] 王洁,孙国珍,杨刚,等.互联网+居家心脏康复模式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动态轨迹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2):4074-4079,4093. [17] 娄兰兰,罗维,瞿广素,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502-506. [18] 刘颖青,李春燕.急诊ABC模式实施与护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5-7. [19] 徐汉丽,刘丹,周玉琴.“入院-出院-家庭随访”一站式健康宣教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5):168-171. [20] 王亚飞,郭兰,张晓慎,等.心房颤动对微创二尖瓣术后患者静态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4):405-410,425. [21] 栾春红,杨新利,栾丽萍,等.心肺运动测试指导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生命质量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5):470-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