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16期    刊出日期:2024-08-16
论著
基于患龋风险评估的口腔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干预效果的评价
米长江, 伏艳, 暴书吟, 刘宇丹, 韩梅, 朱万春
2024, 42(16):  1-4. 
摘要 ( 84 )   PDF (160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基于患龋风险评估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状态及其家长口腔保健意识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集体窝沟封闭的南充市某小学二年级294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龋态宣教组(A组)和传统宣教组(B组)。传统宣教组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常规宣教,龋态宣教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利用龋态对其进行患龋风险评估,干预时长均为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儿童的龋病和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实施情况及其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以评价基于患龋风险评估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干预结束后,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实施情况,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龋活跃性检测技术结合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状况的重视程度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能有效改善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有利于龋病的远期预防。
贺氏针灸三通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相关肌群生物电信号的影响观察
江礼焰, 刘蕊, 李艳
2024, 42(16):  5-9. 
摘要 ( 53 )   PDF (1608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贺氏针灸三通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相关肌群生物电信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收治的 84例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D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配至两个组别,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降压、降脂稳斑、抗血小板等)并指导患者开展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则接受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颏下肌群的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的最大振幅和吞咽时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ASA评分、PAS评分、NIHSS评分、SWAL-QOL评分、sEMG的最大振幅和吞咽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ASA评分、SWAL-QOL评分、sEMG最大振幅均升高,PAS评分、NIHSS评分、sEMG吞咽时限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MASA评分、SWAL-QOL评分、sEMG最大振幅高于对照组,PAS评分、NIHSS评分、sEMG吞咽时限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贺氏针灸三通法可通过对颏下肌群的良性刺激促进DAS患者的吞咽功能与神经功能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提高。
颅脑肿瘤患者术后肠道管理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卢俊伟, 常琳英
2024, 42(16):  10-13. 
摘要 ( 43 )   PDF (157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深入了解颅脑肿瘤患者术后肠道管理的体验,了解其内心需求,明确颅脑肿瘤术后患者的肠道管理体验以及肠道管理相关需求,为制订颅脑肿瘤患者肠道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23年12月—2024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2例颅脑肿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主要访谈的主题是患者的术后肠道管理需求以及肠道管理的体验,搜集资料后使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再对主题词进行凝练。结果 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肠道管理依从性不佳,对肠道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且缺少相应的支持。主要凝练出三大主题,肠道管理重视度不足,肠道管理的需求,肠道管理的个体差异。以及八个亚主题:多种生理症状共存,关注主要症状;相关专业知识缺乏;认为肠道症状是饮食原因导致,从而无需处理;疾病相关信息需求;肠道管理相关饮食及生活方式的需求;心理疏导的需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结论 对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肠道管理,需要开展多途径的管理,包括患者的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重视肠道管理对颅脑肿瘤患者的意义,从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瘀通络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燕佳, 刘丽敏, 王晓霞, 高敏佳
2024, 42(16):  14-17. 
摘要 ( 60 )   PDF (158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化瘀通络灸对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3年8月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收治的9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化瘀通络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功能独立性量表(FIM)、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积分,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治疗前后血脂四项指标(TG、TC、LDL-C、HDL-C),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HDS、MMSE、FIM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DS、MMSE、FIM积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各项积分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HDL-C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可有效改善VD患者痴呆症状、提高认知能力、增加日常生活独立性,并有效改善血脂健康程度,从而达到治疗VD的作用。
中医诊疗
穴位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疼痛影响
赵正杰, 管玲玲, 宁丽明, 阮业义, 覃红莉
2024, 42(16):  18-20. 
摘要 ( 65 )   PDF (158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穴位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第923医院贵港医疗区收治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电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3个月了解疼痛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总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JOA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3个月,观察组疼痛复发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确效果,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疼痛反复发作的程度与频率,提高近期临床疗效。
麝香保心丸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电图指标的影响
杨海龙
2024, 42(16):  21-24. 
摘要 ( 62 )   PDF (158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电图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3年4月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QT离散度(QTd)、心室除极到完全复极时间(QT间期)、室性早搏频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房室传导时间(PR间期)、室性早搏指数均增加,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提升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评估过程中心脏超声参数中关于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QT离散度、心室除极到完全复极时间和室性早搏频率,进而改善室性早搏症状。
加味五虎汤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
张慕儿, 朱素娟, 林睿爽, 郭岱年
2024, 42(16):  25-27. 
摘要 ( 49 )   PDF (158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加味五虎汤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取随机数表法分将其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加味五虎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检测两组患者的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表(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和呼气峰流速(PEF),且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IL-8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咳嗽、鼻涕、咽痒、气促、喷嚏和鼻塞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MVV、MMF和PEF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5、MMP-9、ECP和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五虎汤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肺功能和减轻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5、MMP-9、ECP和IL-8水平有关。
对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王慧慧
2024, 42(16):  28-30. 
摘要 ( 37 )   PDF (1453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一的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持续治疗3个月。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治疗前、后)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处于更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呈现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处于更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其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调节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同时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消瘀康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王俊, 熊佳, 李旭芳
2024, 42(16):  31-34. 
摘要 ( 49 )   PDF (160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消瘀康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消瘀康胶囊治疗。计算两组治疗有效率,检测两组的临界压力(CP)、脉搏波数(Wv)、最小血流量(Qmin)、动态阻抗(DR)、脑血管外周阻力(R)和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且检测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CXC趋化因子16(CXCL-16)、正五聚蛋白3(PTX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P、Wv、Qmin、DR、R和V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P、Wv、Qmin、DR、R和Vmin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CP、Wv、Qmin、DR、R和Vmin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GDF-15、CXCL-16、PTX3和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GDF-15、CXCL-16、PTX3和MCP-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血清GDF-15、CXCL-16、PTX3和MC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a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a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消瘀康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桂枝茯苓胶囊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齐红梅
2024, 42(16):  35-38. 
摘要 ( 56 )   PDF (145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效果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研究组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子宫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最大流速(PSV),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经前或经期腹痛、月经异常、畏寒肢冷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的经前或经期腹痛、月经异常、畏寒肢冷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SV、PI、EDV、R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PSV、EDV值高于对照组,PI、RI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在EMT患者中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能够改善其症状表现,调节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临床研究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表达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
陈玉莲
2024, 42(16):  39-41. 
摘要 ( 42 )   PDF (160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表达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3年6月在扬州大学附属靖江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脏病定义及经我国人群校正的EPI公式计算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慢性肾脏病Ⅳ期到Ⅴ期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将Ⅰ期到Ⅲ期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NGAL、PLA2R表达及RBP水平,检测肾功能常规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NGAL、PLA2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与NGAL、PLA2R、RBP水平均存在正向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GAL、PLA2R表达与RBP水平都为导致慢性肾脏病临床分期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多伴随有血清NGAL、PLA2R表达及RBP水平升高,其与患者的常规肾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也可影响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胎盘多肽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
韩文雯
2024, 42(16):  42-45. 
摘要 ( 65 )   PDF (158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与分析胎盘多肽治疗小儿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治的81例EB病毒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胎盘多肽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胎盘多肽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胎盘多肽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4 d,判定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胎盘多肽组治疗14 d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多肽组的肝脾增大、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都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胎盘多肽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多肽组治疗14 d期间的恶心、呕吐、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多肽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合并继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章晨阳
2024, 42(16):  46-48. 
摘要 ( 76 )   PDF (158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使用外固定支具固定,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西医常规治疗+鹿瓜多肽注射液,n=40)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n=40)。比较两组骨密度水平、骨代谢指标、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卧床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和右股骨颈骨密度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腰椎骨密度和右股骨颈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和降钙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骨钙素和降钙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JOA、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获得不程度改善,且观察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液可增加胸腰椎骨折患者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缓解疼痛,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建明, 刘冰, 张彩霞
2024, 42(16):  49-52. 
摘要 ( 50 )   PDF (145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10月阳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化疗结合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增加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治疗安全性、预后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CD4+/CD8+、CD4+、格拉哥昏迷计分(GCS)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和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提升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复窦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对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影响
王斌
2024, 42(16):  53-55. 
摘要 ( 53 )   PDF (1452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复窦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及对QRS波时限、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复窦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对其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其预后情况,最后检测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T间期、QRS波时限、QT离散度(QTd)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比对照组更多,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复窦合剂治疗可提升其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相关诊断指标,改善心功能,且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蒲金华
2024, 42(16):  56-58. 
摘要 ( 79 )   PDF (145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像,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42)应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方案,研究组(n=42)应用甲钴胺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耳鸣致残量表)、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耳鸣致残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耳鸣致残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疗效较佳,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均改善明显,并发症并未增加,临床效益较高。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片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孙莉莉
2024, 42(16):  59-61. 
摘要 ( 113 )   PDF (1509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3年8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予以恩替卡韦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水平(TBIL)、透明质酸(HA)、血清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CⅢ)、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CHB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进一步阻止肝纤维化的进展,减少机体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康复研究
肺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康复技术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付雪梅, 赵会晶, 陈军龙
2024, 42(16):  62-64. 
摘要 ( 58 )   PDF (143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康复技术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雾化器给药,2次/d,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肺康复训练(呼吸训练、肢体训练、全身呼吸操)结合中医康复技术(三伏贴、穴位按摩,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吸流量)、中医证候积分(咳嗽、咳痰、哮喘)和生活质量(躯体疼痛、社会职能、情绪角色、精力)评分,对上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最大呼吸流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哮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社会职能、情绪角色、精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康复技术治疗能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缓解咳嗽、咳痰、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韩洪莉, 张莎莎
2024, 42(16):  65-68. 
摘要 ( 50 )   PDF (145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薛城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6例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n=43,采用运动想象疗法)及观察组(n=43,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rTM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MoCA量表)、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A)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疼痛程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 干预前,两组MoCA评分、BBS评分、FMA总评分与上下肢评分、BI评分、VAS评分及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评分、BBS评分、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及总分、BI评分、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SCI患者采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rTMS进行干预,可有助于提升患者认知功能、躯干控制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缓解疼痛程度,且较为安全。
学术探讨
基于数据挖掘的《广嗣全诀》治疗男性不育症用药规律研究
王艳琼, 田朝晖
2024, 42(16):  69-72. 
摘要 ( 35 )   PDF (201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广嗣全诀》治疗男性不育症(MI)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服务。方法 检索《广嗣全诀》治疗MI的方剂,将所得方剂的药物全部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软件,运用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广嗣全诀》治疗MI的方剂48首,共使用146味中药。四气分析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温性药物;五味分析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甘味药物;归经分析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归肾经药物,其次是归肝经药物,再次是归脾经药物;中药分析显示,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分别是熟地黄、枸杞子、山药、菟丝子、茯苓、山茱萸、人参、杜仲、五味子、当归、天冬;功效分析显示,使用最多的是补虚类中药,其次是收涩类中药;设置支持度≥30,置信度为0.7,频次分析显示常用药物组合是“熟地黄-山药”“熟地黄-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茯苓”;常用用药规则是“杜仲→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人参→熟地黄”“山药→熟地黄”;得到由“熟地黄、枸杞子、山药、茯苓、山茱萸、人参、杜仲”组成的药物网络化展示图,得到新方3首。结论 《广嗣全诀》治疗MI重视肝肾同调,脾肾同补,精血互化,温而不躁,固而不涩,补泻兼施与,补涩共用,为当代临床治疗MI提供很高的参考价值。
基于知识考古学中风病因病名的历史考察
李丹, 潘霏, 阮越勇
2024, 42(16):  73-75. 
摘要 ( 56 )   PDF (166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风的探索历程历经了“外风学说”与“内风学说”两大核心阶段。本文将中风病分为了四个历史时期来讨论,得出中风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后世对中风病的论述不是一般认为的补充和发展,而是一种理论创新。
教育管理
基于多方位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为例
宋厚盼, 周顺华, 喻昶, 任保平, 王晓娟, 高晴, 熊萌, 仲美琪, 彭清华
2024, 42(16):  76-79. 
摘要 ( 55 )   PDF (1607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医学人才的重要储备。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医学相关学科的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提升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高层次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课题。文章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为例,在培养中医诊断学学术型研究生过程中,通过实验室结合可共享数字化学术资源为主的开放式共享平台,联合产学研合作、学科竞赛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探讨了提升中医诊断学学术型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可行性,旨在为该教育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主观能动性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为例
吴欣, 阮静茹, 许文飞, 蔡兴慧, 白良川, 姚长风
2024, 42(16):  80-82. 
摘要 ( 50 )   PDF (154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医科建设是国家对医学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新医科对中医专业、针灸推拿学等国家级一流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牢固树立守正创新的教学理念,抓紧构建交叉学科的“新结构”,积极探索新医科建设的“新模式”。因此,本研究通过综合策略更新教学法,革新评估体系,培养创新中医人才,助力中医药复兴。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病理学的实践
詹媛, 欧阳毅
2024, 42(16):  83-85. 
摘要 ( 33 )   PDF (144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互动和实践,并将课堂上的传统讲授内容延伸至课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习兴趣。病理学作为医学专业的核心学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推动教学发展与创新的关键。文章从病理学的教学现状、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优越性以及在病理学中的具体实践展开综合分析。
调查研究
包头市医务人员对 DIP 支付制度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姜欣鸿, 康丽荣
2024, 42(16):  86-89. 
摘要 ( 51 )   PDF (161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改革的实施发展现状,并调查包头市医务人员对DIP政策的认知情况和态度,为进一步推广医保付费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23年1月—2023年4月包头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到311份有效问卷,在SPSS 26.0软件中使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包头市医务人员对DIP政策的认知度较低,熟悉该政策的人数仅占32%,医务人员所在科室、职务水平的不同、有无进行过政策培训及医务人员对 DIP 的满意度和执行态度是医务人员对DIP政策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包头市医务人员对DIP政策的认知度不高,DIP政策培训覆盖范围较大,人数较多,但培训效果不显著,培训质量亟待提高,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可对重点科室和关键人员进行针对性加强培训;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引导医护人员不断加强学习,适时调整院内制度,通过加大DIP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按病种分值付费认知度,让医务人员尽快适应DIP支付的工作,顺应医疗改革发展。
2017—2022年山东省高青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刘倩
2024, 42(16):  90-92. 
摘要 ( 23 )   PDF (149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2017年—2022年高青县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状况及流行规律,为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高青县报告的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个案信息,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2022年,高青县共报告131例人间布病患者,发病率在1.95/10万~13.42/10万,年均发病率6.62/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青县共7个乡镇、2个街道,2017年—2022年均有病例发生,累计报告前五位的为青城镇、常家镇、唐坊镇、木李镇、田镇街道;4~9月发病人数较多,体现在季节上主要为夏秋季节,其中4月份病例最多;人间布病发病人群中包括男性85例,女性46例,40~60岁为发病主要人群,职业分布中,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为119例(90.84%);131例人间布病病例中,从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最长的达267 d,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5 d。结论 2017年—2022年,高青县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平稳,40~60岁为发病主要人群,职业分布中,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今后应进一步强化人间布病的防治知识的宣教。
护理研究
压力性损伤预警联合“四阶段五维”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祝怀芹, 陈媛媛, 马秋云, 王芹, 张跃华, 董华君
2024, 42(16):  93-95. 
摘要 ( 41 )   PDF (161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应用压力性损伤预警联合“四阶段五维”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干预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压力性损伤预警联合“四阶段五维”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意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力性损伤预警联合“四阶段五维”护理应用于TBI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神经功能与意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前馈控制护理在小儿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袁红艳
2024, 42(16):  96-99. 
摘要 ( 44 )   PDF (162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小儿雾化吸入护理中应用前馈控制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应用前馈控制护理,对比两组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动作规范性、雾化吸入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及动作规范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馈控制护理在小儿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和动作规范性,从而提升其护理效果,还能降低其雾化吸入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刘云
2024, 42(16):  100-102. 
摘要 ( 41 )   PDF (145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正念减压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5月于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进行MHD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应用正念减压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负担感受量表(SPBS)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以及MHD并发症情况予以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中用药、液体摄入、饮食、透析方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中用药、液体摄入、饮食、透析方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PBS、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SPB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HD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增强MHD患者的遵医行为,缓解其自我负担感受,保障生活质量,且降低了MHD并发症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对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宋洁
2024, 42(16):  103-105. 
摘要 ( 54 )   PDF (1450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对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个案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手术治疗且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个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记录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术后肛门排便、术后下床活动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个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个案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在肋骨骨折合并脾破裂患者术后应用可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三步规范化护理联合质量持续改进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杨洁, 高蕊
2024, 42(16):  106-108. 
摘要 ( 42 )   PDF (145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分析三步规范化护理联合质量持续改进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2月陕西冶金医院收治的1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创伤性骨折。根据随机数表法将13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7)和观察组(n=67),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三步规范化护理联合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术前1 d疼痛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 d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步规范化护理联合质量持续改进可减轻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高玉莲
2024, 42(16):  109-111. 
摘要 ( 41 )   PDF (145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6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况、生活规律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规律饮食、规律用药、规律运动等生活规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可显著促进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规律性。
知信行干预联合损伤控制理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王志华, 古彦
2024, 42(16):  112-114. 
摘要 ( 29 )   PDF (147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知信行干预联合损伤控制理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6例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诊治期间开展基础流程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知信行干预联合损伤控制理论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干预、康复运动、戒烟控酒、自我监测等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知信行干预联合损伤控制理论管理模式,可增强疾病认知度,进一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护能力,同时加速肢体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尽快回归社会,赢得患者的肯定和满意评价。
Neuman护理干预模式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刘丽红
2024, 42(16):  115-117. 
摘要 ( 41 )   PDF (145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Neuman护理干预模式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均接受了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Neuman护理模式。分别在入院时和术后第3天应用赤峰市医院应激量表评价其应激水平,分别在入院时和术后第3天采用情绪紧张度评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家庭社会因素、疾病威胁、不舒服、缺乏信心、陌生环境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家庭社会因素、疾病威胁、不舒服、缺乏信心、陌生环境应激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紧张度、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紧张度、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uman护理干预模式可减轻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改善紧张、焦虑、抑郁相关负面情绪,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SBAR沟通模式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林祥翠
2024, 42(16):  118-120. 
摘要 ( 30 )   PDF (145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SBAR[情境(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和建议(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沟通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区环境布局、仪器设备、抢救治疗、感染管理、护理文书及临床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家庭成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危重症患者采用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预警机制联合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惠安静
2024, 42(16):  121-123. 
摘要 ( 43 )   PDF (1452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预警机制联合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颅内出血新生儿进行前瞻性分析,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预警机制联合鸟巢式护理,分别在护理前与护理1个月后采取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价患儿发育情况,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评价患儿行为神经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MDI、PD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应、一般情况相关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行为能力、肌张力、原始反应、一般情况相关NBN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警机制联合鸟巢式护理可辅助改善颅内出血新生儿发育水平,改善患儿行为神经功能情况,降低患儿并发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
结构式心理护理联合量化评估策略对高危妊娠孕妇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邵柳娟
2024, 42(16):  124-127. 
摘要 ( 33 )   PDF (1450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孕妇接受结构式心理护理联合量化评估策略对情绪状态、妊娠结局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结构式心理护理联合量化评估策略。比较两组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妊娠结局、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孕妇接受结构式心理护理联合量化评估策略,可明显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杨晓靖
2024, 42(16):  128-130. 
摘要 ( 47 )   PDF (154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其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8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引导的康复护理措施。针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遵医行为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HS量表与MB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保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
信息化跟踪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张建平, 李菲, 杨俊霞
2024, 42(16):  131-133. 
摘要 ( 47 )   PDF (14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信息化跟踪式健康教育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以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临潼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信息化跟踪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结果 随访1个月时,两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研究组服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FPG、2 h PG、HbAlc血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FPG、2 h PG、HbAlc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监测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足部护理情况得分以及SDSC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两组上述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信息化跟踪式健康教育干预之后,服药依从性明显提升,血糖指标水平明显降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提升。
三联预康复护理在食管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康复效果观察
肖婷, 李晓丽, 高淑华
2024, 42(16):  134-137. 
摘要 ( 60 )   PDF (145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三联预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手术期开展三联预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负面情绪评分、营养状况指标、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卧床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十二指肠空肠营养管留置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术后7 d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术后7 d研究组癌因性疲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三联预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营养指标、负面情绪、癌因性疲乏有明显改善,可加速术后整体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心功能影响
李慧娟
2024, 42(16):  138-140. 
摘要 ( 37 )   PDF (145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心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日间、夜间收缩压(SBP)以及日间、夜间舒张压(DB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日间DBP和SBP水平、夜间DBP和SBP水平均明显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水平均明显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可降低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水平,同时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膳食调护联合穴位贴敷对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于晴
2024, 42(16):  141-143. 
摘要 ( 28 )   PDF (145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膳食调护联合穴位贴敷对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膳食调护与穴位贴敷,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机体营养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及载脂蛋白A(ApoA-I)水平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各维度评分及整体健康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护理中开展膳食调护联合穴位贴敷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基于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徐倩, 陈燕玲, 魏海丽
2024, 42(16):  144-146. 
摘要 ( 28 )   PDF (145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6月安丘市人民医院32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点将同一批医护人员分为对照组(n=32,2021年7月—2022年6月)和观察组(n=32,2022年7月—2023年6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联合基于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两组均完成3个月管理,比较两组管理质量、医护人员核心技能、自我概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管理质量中查体评估、急救药品及物品准备、转运交接、沟通技能、检查预约以及静脉输血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医护人员核心技能中领导能力、科研精神、临床技能、人际关系、专业发展及法律与伦理实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自我概念中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总分及自我批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3个月后,管理目的、服务态度、定期培训、绩效考核、沟通技能及排班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用于胃肠外科中,能提高管理质量,提升医护人员核心技能,且医护人员对管理内容及措施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护理对脑梗死患者预后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继巧, 刘倩倩
2024, 42(16):  147-149. 
摘要 ( 37 )   PDF (145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不同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分诊安全管理,观察组采用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及精神状态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实践操作、护理文件、急救药品)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诊安全管理联合风险护理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具有较高护理价值,建议临床应用。
产程全程护理联合运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罗智敏
2024, 42(16):  150-152. 
摘要 ( 55 )   PDF (145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产程全程护理联合运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产程全程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血糖控制、身体质量指数、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 产程全程护理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身体质量指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全程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全程护理较常规化护理更能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系统护理对改善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木翠翠
2024, 42(16):  153-155. 
摘要 ( 44 )   PDF (145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系统护理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58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系统护理。比较观察两组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弹性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对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策,可以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情志护理结合胃肠保健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张腾
2024, 42(16):  156-158. 
摘要 ( 40 )   PDF (145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结合胃肠保健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作两组,予以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情志护理结合胃肠保健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症状缓解情况、胃肠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胃排空率、全胃肠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量表(N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志护理结合胃肠保健操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其心理情绪状况,促进症状有效缓解,并进一步提升胃肠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基于互动达标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中的价值
尹宁, 马晓华
2024, 42(16):  159-162. 
摘要 ( 35 )   PDF (145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基于互动达标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2年12月转诊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82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则把82例患者分为互动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互动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互动达标模式的护理干预,互动组与对照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在护理前后监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的遵医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互动组护理1个月期间的遵医依从性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P<0.05)。互动组护理1个月后的动态心电图总体标准差与均值标准差都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互动组护理1个月后的动态心电图总体标准差与均值标准差也高于对照组(P<0.05)。互动组护理1个月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2.93%,互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互动组与对照组护理1个月后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1个月后互动组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动达标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遵医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改善患者的动态心动图监测状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经验交流
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夹心法检测白介素-6的比较研究
蒋文钦, 石青峰, 赵素素, 黄银燕, 李娟
2024, 42(16):  163-165. 
摘要 ( 43 )   PDF (150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探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法(Cyclic Enhanced Immunofluorescent Assay,CEIFA)和电化学发光夹心法(Electrochemical Luminescence Sandwich Method,ECLIA)在检测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结果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包括重症监护病房患者45例及健康志愿者75名。选取的标本分别通过ECLIA和CEIFA进行IL-6水平的检测,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判断其相关性、回收率和精密度情况。结果 ECLIA和CEIFA相比,回归方程为Y=0.9733X-0.2849 (R2=0.997,P<0.01),回收率为94.38%~100.26%,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81%~6.61%以及6.15%~12.45%,批内精密度最大允许误差≤10.00%,批间最大允许误差≤15.00%。结论 ECLIA相对于CEIFA的性能、情况虽然各有优劣,但CEIFA在性能及稳定性方面展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因此建议临床上采用CEIFA作为主要检测方法。
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对肛门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肖怡, 孙敏, 夏勇
2024, 42(16):  166-168. 
摘要 ( 45 )   PDF (158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对治疗肛门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7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84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给予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注射麻醉与利多卡因乳膏涂抹镇痛麻醉,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局部注射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麻醉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2 h的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2 h的尿潴留、肛门坠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2 h的麻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能有效缓解肛门术后患者的疼痛,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麻醉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凝血酶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宋丽凤, 宋丽君
2024, 42(16):  169-171. 
摘要 ( 41 )   PDF (158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凝血酶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采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情况(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格拉斯哥-布拉奇福德出血评分(GBS)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输血量、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B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酶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止血效率,缓解出血危急程度,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肺癌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单中心经验
曹万乐, 李反念, 刘扬, 杨璞, 朱梓铭, 王建勋, 高计林, 李玉坤, 牛国景, 刘世伟
2024, 42(16):  172-175. 
摘要 ( 46 )   PDF (156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国内外临床日益受到重视,但ERAS目前在胸外科尤其是肺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仍缺少长期的循证研究,仍需要继续探究各方面的可行性并进行优化。本文从ERAS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总结,以进一步完善ERAS为目的,使其更好的服务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薛靓瑀, 赵菊
2024, 42(16):  176-178. 
摘要 ( 51 )   PDF (158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榆林市横山区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的意愿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择期计划剖宫产组和自然临产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择期计划剖宫产组者的产后24 h内出血量、期待治疗时间均少于或短于自然临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计划剖宫产组出生后1 min、出生后5 min、出生后10 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自然临产组相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计划剖宫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自然临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计划剖宫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自然临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应尽早进行分娩,从而降低不良妊娠不良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减少胎儿病死率及孕妇感染率。
2022年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患者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输血策略探讨
韦晓星
2024, 42(16):  179-181. 
摘要 ( 47 )   PDF (158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分析2022年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患者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并提出相关输血策略,以保障输血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就医的3 2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输血前均给予盐水法交叉配血,观察交叉配血不合发生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交叉配血不合发生后的输血策略并观察输血结果。结果 在3 211例急诊患者中,发生交叉配血不合28例(研究组,其他患者归为对照组),占比0.87%,判断原因为自身免疫抗体10例、不规则抗体8例、ABO血型不合6例、冷抗体2例、样本污染2例。在28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中,采用输血策略包括在次侧寻找低于抗人球蛋白实验凝集强度的血液、再次配血、重新选择供者血液、选择正确的标本配血等,输血结果都为主侧相合与次侧相合。结论 2022年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发生率依然比较高,主要原因包括自身免疫抗体、不规则抗体、ABO血型不合等,积极选用正确方法再次配血、重新选择供者血液等输血策略可避免交叉配血不合情况的再次发生。
超声引导下旁矢状平面内入路L3~L4穿刺行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赵峰
2024, 42(16):  182-185. 
摘要 ( 33 )   PDF (147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旁矢状平面内入路L3~L4穿刺行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5)以传统解剖标志定位下椎管内麻醉,研究组(n=45)在超声引导下旁矢状平面内入路L3~L4穿刺定位下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相关情况、不同时间点镇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穿刺总耗时长、穿刺时间、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定位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调整穿刺针方向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硬膜外穿刺针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镇痛情况比较,研究组T1、T2、T3、T4时间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中,超声引导下旁矢状平面内入路L3~L4穿刺定位具有显著优势,能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穿刺时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联合心率变异参数定量在诊断心电图ST-T改变中的价值
李琴
2024, 42(16):  186-188. 
摘要 ( 51 )   PDF (165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动态心电图联合心率变异参数在诊断心电图ST-T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4月于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接受体格检查的170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研究对象均开展心电图检查,按照其检测结果是否存在ST-T改变分为研究组(n=85,存在心电图ST-T改变)和对照组(n=85,无心电图ST-T改变),分别对两组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测,记录其心率变异性中定量参数相邻NN间期差值>50 ms研究对象所占的百分比(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所有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后进行比较,通过绘制ROC曲线的方式判断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定量参数以及联合检测对心电图ST-T诊断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动态心电图中的室上早及室上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指标室上早和室上速对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AUC分别为0.873、0.856,诊断灵敏度为81.18%,特异度为76.65%,提示数据的一致性良好;研究组心率变异参数中的SDNN、RMSSD以及PNN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异参数SDNN、RMSSD以及PNN50对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AUC分别为0.845、0.622、0.799,诊断灵敏度为83.53%、61.18%、74.12%,特异度为81.18%、52.95%、70.59%,提示SDNN、PNN50对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的一致性良好,而RMSSD有较低的一致性;采用串联方式,计算显示,动态心电图联合心率变异参数对心电图ST-T改变诊断的一致性为95.88%,灵敏度为98.82%,特异度为92.94%。结论 心电图ST-T改变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参数及心率变异参数均会出现明显改变,将上述定量参数应用于心电图ST-T改变诊断中存在较好的临床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后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相关性
程博
2024, 42(16):  189-192. 
摘要 ( 57 )   PDF (173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后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3年5月在商洛市商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作为病例组,92名体检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后尿道超声形态的改变情况,同时对下尿路症状进行记录,并采用Spearman分析分析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的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率为53.26%,对照组为5.43%,病例组的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膀胱出口梗阻指数、残余尿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最大尿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中,Spearman分析显示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与膀胱出口梗阻指数、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为影响膀胱出口梗阻指数、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多表现为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伴随有膀胱出口梗阻指数、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异常,后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徐高霞, 孙大朋
2024, 42(16):  193-196. 
摘要 ( 76 )   PDF (147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支原体肺炎(MPP)患者采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M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研究组给予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咳嗽、咳痰、肺湿啰音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患者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促进症状缓解,缓解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