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岳,李庆印,赵冬云,等.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分级护理方案的制订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4):395-400. [2] 李庆印,吴欣娟,闫琳,等.以冠心病二级预防为主的心血管专科护理培训方案的制订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3):1562-1567. [3] 刘志新,刘琼,王静.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3,37(9):1682-1685. [4] 夏瑶瑶,李颐,熊晓云,等.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护理需求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9):1598-1601. [5] 贾闯,任天广,陈其仙.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81-85. [6] 丁玉芝,刘瑞娟.互动达标理论主导的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5):665-668. [7] 龚开政,张振刚,张昕,等.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与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29-31. [8] 蔡红梅. 双心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3):413-416. [9] 王文文,马鸿雁,李彦冬.医护一体护理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及提高满意度中的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4(2):240-243. [10吴杏春,黄维,潘秋满.情境代入床旁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73-76. [11] 田春梅,郑京京,贾娜,等.冠心病患者心脏体外震波治疗护理流程及其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3,15(3):53-58. [12] 连春雁,马辉,安静,等.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早期康复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3,43(2):379-387. [13] 李慧,贡亦军.TTM结合5A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3,42(1):88-92. [14] 李敬. 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54-55. [15] 束嘉俊,刘贤亮,施雁.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0):2628-2631. [16] 王梅杰,崔晓敏,李亚杰,等.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2):249-256. [17] 宋静科,李婵,吴亚.基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纽曼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27-30. [18] 马黛卿. 慢性疾病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6):918-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