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05-16
论著
老年患者鹦鹉热衣原体肺炎28例临床特征分析
张森森, 王宏蕾, 张纳新
2024, 42(10):  1-5. 
摘要 ( 105 )   PDF (1789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以及治疗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3年8月在天津第三中心医院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的28例老年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表现和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年龄(72.1±8.8)岁,男16例,女12例,其中饲养鸽子3例,饲养鹦鹉4例。从发病到住院时间(5.6±3.0)d,住院时间(14.3±4.3)d。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心悸、腹泻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6.8±2.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1.1±8.7)×109/L、C反应蛋白155(126.5)mg/L。胸部CT表现多样:实变、实变伴磨玻璃影、磨玻璃影,支气管充气征、反晕征,胸腔积液等。CURB-65评分(1.43±0.84),PSI评分(109.75±32.97)。治疗情况:16例使用莫西沙星、5例使用左氧氟沙星,4例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米诺环素,2例使用碳青霉烯类联合米诺环素,1例使用碳青霉烯类联合莫西沙星。接受高流量吸氧病例有5例,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与CURB-65评分、PSI评分、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胸部CT表现关系:PSI评分、C反应蛋白、双侧肺叶受累与住院时间成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与住院时间无相关性。结论 随着CRP、PSI评分升高,双侧多个肺叶受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有效。老年患者基础病多,社区获得性肺炎易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易发展为重症,应尽早识别病原学,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
牛红霞, 陈新雨, 赛尼娅·马那甫
2024, 42(10):  6-9. 
摘要 ( 81 )   PDF (172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判定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常规体检的健康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人群2 0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群都给予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检查,记录超声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智能盆底超声相关指标——膀胱颈位置、膀胱后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膀胱颈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相关指标——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周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面积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出率高于单纯智能盆底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931。结论 智能盆底超声联合经腔内OmniView三维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有效反映个体的盆腔结构与生理功能,具有较高检出率和诊断价值。
芩连愈疡汤联合NSAIDs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分析
李彦肃
2024, 42(10):  9-13. 
摘要 ( 81 )   PDF (168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芩连愈疡汤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蛋白酶Ⅰ(PGⅠ)、人β2防御素2(HBD-2)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5月甘肃省白银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并应用布洛芬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芩连愈疡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并比较PGⅠ、HBD-2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腕腹疼痛或痞满、恶心、纳呆、小便短黄、口干不欲饮、口苦相关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腕腹疼痛或痞满、恶心、纳呆、小便短黄、口干不欲饮、口苦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GⅠ、HBD-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GⅠ、HBD-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芩连愈疡汤联合NSAIDs对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肠胃功能。
3~6岁儿童居家户外活动时间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杨帆
2024, 42(10):  13-15. 
摘要 ( 61 )   PDF (169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3~6岁儿童居家户外活动时间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东海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 59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东海县妇幼保健院体检的1 00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调查所有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与居家周边环境并进行比较分析,调查两组患儿在不同天气户外活动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居家户外活动时间、居住周边环境、不同天气活动情况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两组儿童居家100 m内有噪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居家户外活动时间、居家100 m内臭水沟、居家100 m内垃圾站、居家与交通主干线距离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高温天气户外活动、下雨天户外活动、其他极端天气户外活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家户外活动时间及居家与交通主干线距离、高温天气户外活动、其他极端天气户外活动为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3~6岁儿童居家户外活动时间与呼吸道感染发生具有明显关系,且如果在居家离臭水沟和交通主干线距离过近或高温天气、其他极端天气户外活动增加也会增加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中医诊疗
八段锦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观察
吴非, 尹君
2024, 42(10):  16-19. 
摘要 ( 77 )   PDF (131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八段锦对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势及其不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术后3个月摄片,判断骨折恢复情况,由医务人员指导其开始常规主、被动肩关节功能恢复锻炼;治疗组于术后3个月摄片,判断骨折恢复情况,由医务人员指导并配合视频讲解做八段锦功法锻炼。观察恢复指标:两组治疗满意度,术前、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ely评分。结果 治疗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外旋、内旋、内收、后伸、前屈)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Constant-Murely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八段锦可促进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以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对5-HT、NE、DA水平的影响
蒙玉梅
2024, 42(10):  20-23. 
摘要 ( 76 )   PDF (166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对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5月天水四零七医院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芬吗通单药治疗,试验组予以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前后检测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及神经递质(5-HT、NE、DA)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SH、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E、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坤泰胶囊辅助芬吗通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好,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E2水平及神经递质水平。
隔物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
周莹
2024, 42(10):  23-26. 
摘要 ( 78 )   PDF (151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隔物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7月泰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隔物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治疗后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治疗中,隔物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的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升生活水平。
六君子汤随症加减治疗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朱晓轩, 王婷婷, 初炳增, 吴天勤
2024, 42(10):  27-29. 
摘要 ( 61 )   PDF (1502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六君子汤随症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4月在苏州一〇〇医院就诊的82例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给予六君子汤随症加减和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食少、乏力、胃脘疼痛、胃脘痞满等症状积分,检测并比较两组的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食少、乏力、胃脘疼痛、胃脘痞满等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食少、乏力、胃脘疼痛、胃脘痞满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六君子汤随症加减治疗Hp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效果确切,能促进其症状的改善和缓解,并提高其Hp转阴率。
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尹茂海
2024, 42(10):  30-32. 
摘要 ( 56 )   PDF (150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取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LVEF、LVESD、NT-ProBNP、TNF-α、IL-6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CO升高,LVEF、LVESD、NT-ProBNP、TNF-α、IL-6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上升与下降幅度均要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较,与血脂康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血清炎症水平。
温针电针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于聪
2024, 42(10):  33-35. 
摘要 ( 45 )   PDF (156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采用温针电针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巨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研究组给予温针电针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肢体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治疗前后该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前后该评分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74)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前后该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采用温针电针联合推拿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及复发率。
临床研究
双鼻侧遮盖法对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
晋丽红, 卢永军
2024, 42(10):  36-39. 
摘要 ( 77 )   PDF (170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双鼻侧遮盖法对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韩城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60例(12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双鼻侧遮盖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交替遮盖法治疗,两组遮盖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两组患儿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总有效率、斜视度变化情况,同时随访1年内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斜视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心凹立体视比例高于对照组,周边立体视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随访6个月与1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鼻侧遮盖法在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的应用能改善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促进降低斜视度,提高治疗效果,也可降低患儿斜视的复发率。
维生素C联合西咪替丁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预后相关指标及对过敏原与肾脏损害的影响
刘芳, 张敏, 吴红波, 颜婷婷
2024, 42(10):  39-43. 
摘要 ( 88 )   PDF (1682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维生素C联合西咪替丁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预后相关指标及对过敏原与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沭阳医院收治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维生素C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8(IL-18)、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相关预后指标水平变化,并分别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相关肾脏损害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IL-18、D-D、FIB相关预后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18、D-D、FIB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gE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尿白细胞、尿红细胞水平和尿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白细胞、尿红细胞水平和尿蛋白阳性率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C联合西咪替丁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预后指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可降低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率,减轻肾脏损害程度。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生长受限胎儿的应用效果及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石方方, 潘蕾蕾
2024, 42(10):  43-46. 
摘要 ( 68 )   PDF (166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对脐动脉血流参数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以改善胎儿宫内受限情况和母婴分娩结局。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发生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治疗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钙,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包含脐血流搏动指数(PI)、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头围、股骨长、体质量、双顶径等发育指标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母婴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胎儿头围、腹围、股骨长、股骨长等发育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母婴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生长受限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有效改善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和促进胎儿良好生长发育,还能降低母婴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从而改善母婴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侧卧位DAA直接前方入路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徐江林
2024, 42(10):  46-49. 
摘要 ( 73 )   PDF (166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侧卧位DAA直接前方入路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的效果,为股骨颈骨折患者找到一种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纳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入路方式为侧卧位DAA直接前方入路,对照组患者手术入路方式为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相比,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侧卧位DAA直接前方入路效果更好,这种手术入路方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引发的术后疼痛程度更轻,还能确保患者充分引流和加快其术后恢复。
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经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术后疼痛程度分析
姜彦飞
2024, 42(10):  49-52. 
摘要 ( 53 )   PDF (151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经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仪征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行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肾功能指标、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血清BUN、Scr、UA、β2-M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二期结石清除率、术后3个月总清除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逆行输尿管软镜手术用于直径2.0~3.0 cm上尿路结石患者治疗中能够减少术后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清除结石,且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备较高可行性。
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陈彦国
2024, 42(10):  53-56. 
摘要 ( 69 )   PDF (154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3年5月东明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55)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n=55)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应激反应、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各项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醇(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加快其术后恢复,降低手术引起机体的应激程度以及对免疫功能的损伤,减少炎症因子表达,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刘南南
2024, 42(10):  56-58. 
摘要 ( 54 )   PDF (156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河北省献县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全麻组(仅实施全身麻醉,n=56)与复合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n=57),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等的影响。结果 入室10 min后,两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即刻、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气管拔管时,复合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期间,复合组控制血压与心率的药物干预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复合组TT、PT等凝血指标以及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更有助于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更好地调节机体凝血功能,削弱炎症反应,为患者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康复研究
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中的效果
马淑美, 孙桂芳
2024, 42(10):  59-62. 
摘要 ( 81 )   PDF (151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2月—2022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术后则开展心脏康复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术后心功能指标、运动能力及耐力、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LVEDV、LVESV水平低于对照组,且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RP、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心脏康复运动疗法有利于提高患者心肺功能,调节机体炎症因子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任务导向训练联合中频脉冲电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万文静
2024, 42(10):  62-64. 
摘要 ( 57 )   PDF (172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任务导向训练联合中频脉冲电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5月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收治的AIS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在其基础上研究组采用任务导向训练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比较两组Fugl-Meyer (FMA)运动功能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伯格平衡量表(BBS)与改良 Barthel 指数量表(MBI)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FMA量表分值、10 mMWS用时、BBS 与MB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8周后的FMA量表上肢与下肢评分、 BBS 与MBI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MWS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任务导向训练与中频脉冲电疗能够有效促进AIS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与平衡能力,保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学术探讨
“治未病”理念贯穿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运用与思考
吴泳蓉, 兰红勤, 孙贵香, 叶新萍, 张志, 王玮, 李玲, 阳吉长
2024, 42(10):  65-69. 
摘要 ( 91 )   PDF (2867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提出是基于中国居民疾病谱向非传染性慢性疾病转变的现状。“未病先防”理念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首要环节,以“未病养生、防病于先”为重要内涵,以阻断疾病的源头为主要目的,正契合“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将“治未病思想之未病先防”理念运用并贯穿于生命全周期的管理,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运用治未病思想于“两精相合之胎元期、稚阴稚阳之小儿期,气血充盛之青春期、筋骨长极之壮年期、天癸竭之老年时期、气血精气虚衰之濒亡期”不同时期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行动之中,根据人群制订不同时期规范合理可行的健康管理手段,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各时期不同人群疾病的发生,提升国民健康幸福感,对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将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干预策略”为要点,梳理不同时期健康人群的生理特点,根据不同时期人群,提出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要素,以期构建系统的中医健康管理意识,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战略的推进。
从药染同源浅谈传统中草药的双重文化价值
郑红梅, 刘青, 康琪
2024, 42(10):  69-71. 
摘要 ( 100 )   PDF (165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近年传统文化的复苏和绿色环保经济的发展,植物印染技艺随再次回归大众视野,作为植物染的一个分支,传统中草药染既能赋予衣裳布帛朴素柔和的美感,又具有修养身心的保健功能,具有染用、药用双重文化价值。
文献研究
国内机器人手术医护人员培训模式的发展及研究概述
程雪, 陈雪莉, 王飞
2024, 42(10):  72-74. 
摘要 ( 72 )   PDF (160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器人手术可为外科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微创选择,因此其治疗效果更为确切。近年来国内机器人辅助腔镜技术日益成熟,手术方式趋于复杂化和个性化,机器人手术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效果与现状也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目前很多医院或高校都设立了机器人手术培训课程,以提升相关医务人员的实操性和实用性,同时重视对相关人员技能的评估和安全监督,从而进一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对国内机器人手术医护人员培训模式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汇总与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依诺肝素联合大黄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
桑晓光, 殷晓敏, 王仪, 赵新芝, 徐涛
2024, 42(10):  75-79. 
摘要 ( 106 )   PDF (236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依诺肝素联合大黄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LSAP)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黄和依诺肝素钠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PubChem、Drugbank、UniProt等数据库检索,HLSAP疾病靶标从GeneCards、OMIM 数据库中获得。“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Cytoscape 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String绘制、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利用DAVID数据库富集和微生信平台作图,根据得到结果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筛选出了多种活性成分,其中eupatin、rhein、beta-sitosterol、palmidin A、aloe-emodin及Enoxaparin sodium等为主要药效物质,可与45个潜在靶点作用。从PPI 网络得到TNF、AKT1、PPARG等10个关键靶点,富集分析发现大黄-依诺肝素钠治疗HLSAP的相关过程主要包括干预调控基因表达过程、凋亡过程、脂质代谢、蛋白质水解、细胞外外泌体、细胞膜等,主要通过影响TNF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乙型肝炎及甲型流感等进程发挥疗效。结论 大黄联合依诺肝素钠可通过TNF、AMPK、IL-17等信号通路影响HLSAP相关的基因表达、细胞凋亡、脂质代谢、细胞外外泌体、蛋白质水解等治疗或缓解HLSAP。
教育管理
科研精神思政元素渗透于中医药循证医学课程的实践探索
王建华, 倪菲, 杨茗茜, 王列, 鞠宝兆
2024, 42(10):  80-82. 
摘要 ( 73 )   PDF (146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端正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的基本范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专业课教育的知识技能之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如盐入水”般地融入专业课程,让学生如沐春风般地从专业课中汲取思政营养,是专业课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文章以“借助循证医学方法设计高质量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课程内容为载体,分别介绍了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现状、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特殊性、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等专业知识,在相应的内容中适度地渗透奋发进取、严谨求实、合作共享、伦理道德等科研精神思政元素,并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呈现思政价值,同时强调教师以身作则对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性,课后学生纷纷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文章探索的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思政融合途径,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科研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黄思仪, 谌洪俊, 孙兴利, 马鹏, 李玲, 欧江琴
2024, 42(10):  83-85. 
摘要 ( 78 )   PDF (156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60名本科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实行项目导向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实践技能自我评估、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估、自主学习能力。结果 两组实习1个月后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实践技能自我评估中临床、健康教育指导、专业及自我发展、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情况、对患者人性化关怀评分均提升,带教老师对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估结果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提升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自我评估、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评估方面均取得较高的评价。
调查研究
阜阳市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尹君, 阮飞飞, 朱子元, 卢爱民, 吴非
2024, 42(10):  86-89. 
摘要 ( 53 )   PDF (169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阜阳市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骨质疏松相关知识问卷对220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较匮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质疏松家族史、影响骨代谢疾病是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应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进而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某少数民族地区妊娠妇女阴道炎感染情况分析
刘常艳
2024, 42(10):  89-92. 
摘要 ( 63 )   PDF (166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分析某少数民族地区529例妊娠妇女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探讨该少数民族地区妊娠妇女阴道炎感染情况及致病因素。方法 对2022年4月—2023年3月松桃苗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初次产前检查的529例妊娠妇女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孕期和不同季节性阴道炎感染情况。结果 529例标本清洁度异常(Ⅲ度、Ⅳ度)有183例(占34.59%),其中有169例标本检出病原体,以霉菌最为常见(101例,占59.76%)。年龄40岁以上妇女病原体检出率为48.89%,远高于20岁以下和20~40岁年龄组人群;晚期妊娠妇女病原体检出率(35.09%)稍高于早期妊娠和中期妊娠;夏季病原体检出率(34.73%)高于其他季节。结论 该少数民族地区妊娠妇女阴道炎感染情况不容乐观,40岁以上高龄妇女是感染的高危人群,霉菌是主要病原体,病原体检出情况与孕期以及季节性无明显相关性。
护理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干预效果
滕黎妮, 张淑娟, 彭悦
2024, 42(10):  93-96. 
摘要 ( 44 )   PDF (166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介入术后病情稳定之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应用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价其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两组患者遵医嘱依从行为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信心、自我维持、自我护理相关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信心、自我维持、自我护理相关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行为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急性心肌梗死后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遵医嘱行为,辅助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互联网平台下的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胸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伊海玲
2024, 42(10):  96-99. 
摘要 ( 65 )   PDF (166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Teach-back健康教育和互联网平台模式在胸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按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提供优质护理,研究组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和互联网平台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结果 研究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和焦虑自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在胸外科优质护理中,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许燕, 马香
2024, 42(10):  99-102. 
摘要 ( 46 )   PDF (154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对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化疗药物类型与剂量都一致,化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比较疾病不确定感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个人智谋评分与社会智谋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的个人智谋评分与社会智谋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都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智谋理论心理健康辅导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总体预后,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能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智谋状况。
一对一优化护理对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疼痛感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牟飞
2024, 42(10):  102-105. 
摘要 ( 72 )   PDF (151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一对一优化护理对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疼痛感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儿童98名,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9名)实施一对一优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接种及时率、疼痛感、不良反应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分(MBPS)中面部表情维度评分、哭闹情况维度评分、行动情况维度评分及MBPS总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对预防接种知识满意度评分、护士态度满意度评分、护士操作技能满意度评分、接种室环境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对一优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减轻接种疫苗的儿童注射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还能够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奥马哈理论围手术期全程护理管理应用于TAVR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
任璐
2024, 42(10):  105-108. 
摘要 ( 44 )   PDF (152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奥马哈理论围手术期全程护理管理应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择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为奥马哈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奥马哈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奥马哈理论围手术期全程护理管理,两组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比较患者预后恢复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马哈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马哈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马哈组肾衰竭、肺部感染、瓣膜脱位、心脏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马哈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理论围手术期全程护理管理应用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能改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基于生命回归模式的姑息性护理对胰腺癌晚期患者心境状态及癌因性乏力的影响
郝志林
2024, 42(10):  109-111. 
摘要 ( 47 )   PDF (1501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生命回归模式的姑息性护理对胰腺癌晚期患者心境状态及癌因性乏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胰腺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癌因性乏力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癌因性乏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癌因性乏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EORTC QOL-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EORTC QOL-C30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生命回归模式的姑息性护理可改善胰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乏力,缓解其不良心境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早期吸吮健康宣教在产妇母乳喂养行为中的应用价值
陈志芳
2024, 42(10):  112-114. 
摘要 ( 57 )   PDF (149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新生儿早期吸吮健康宣教在产妇母乳喂养行为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模式,观察组实施早期吸吮健康宣教模式。对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认知评分、母乳喂养情况、产妇自护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母乳喂养技能等母乳喂养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吸出母乳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全母乳喂养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护态度、自护知识以及自护技能等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乳腺管不通、乳头皲裂、乳腺癌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母乳喂养行为应用常规宣教与新生儿早期吸吮健康宣教两种护理模式的对比之下,新生儿早期吸吮健康宣教在改善产妇认知水平、调节母乳喂养情况,提高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更佳。
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巩小雨
2024, 42(10):  115-117. 
摘要 ( 59 )   PDF (150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的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3月1日在赤峰市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并接受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的延续性护理,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ESCA及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心理护理联合个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自我防护意识的影响
周娟, 杨欢, 姜姗
2024, 42(10):  118-121. 
摘要 ( 50 )   PDF (156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心理护理联合个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自我防护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西乡县中医医院收治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心理护理联合个性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后1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密顿焦虑量表(SAS)、汉密顿抑郁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总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以上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状况、社会功能、自理行为、情感状况、精神状况、生命活力、总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LVEF、BN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LVEF指标水平更高,BNP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基础上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自我防护意识,保护患者心功能,加快患者康复进度。
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睡眠质量的影响
谢昕, 王浩
2024, 42(10):  121-124. 
摘要 ( 58 )   PDF (151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首发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网络静观认知团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抑郁程度、心理弹性、睡眠质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弹性评分、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社会功能、情绪角色、肌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活力、心理卫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络静观认知团体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心理弹性、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焦点记录法联合童趣化护理对小儿肺炎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分析
孙秀伟
2024, 42(10):  124-127. 
摘要 ( 53 )   PDF (151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焦点记录法联合童趣化护理对小儿肺炎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焦点记录法联合童趣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体征消失时间、影像学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总天数、影像学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感受、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运动能力、负性情绪、自我概念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点记录法联合童趣化护理对肺炎患儿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缩短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白玉仙, 于美玲
2024, 42(10):  128-131. 
摘要 ( 78 )   PDF (151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创新性治疗思路与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实施康复护理的120例患者,将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归为对照组(55例),将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取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的患者归为研究组(65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和原发性高血压发展相关血清生物活性物质检测结果情况。结果 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第30天随访,两组研究对象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0天随访,血压控制改善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显著效果。
基于德尔菲法的延续性护理在脑梗塞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杨柳, 杨波
2024, 42(10):  131-134. 
摘要 ( 31 )   PDF (1518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基于德尔菲法的延续性护理在脑梗塞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3年1月在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介入溶栓术治疗,对照组在溶栓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德尔菲法的延续性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都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的延续性护理在脑梗塞介入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也能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降低患者无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魏秀玲
2024, 42(10):  134-137. 
摘要 ( 48 )   PDF (151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n=74)行常规跌倒风险护理,研究组(n=73)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跌倒危险评分(Morse)、平衡能力和步态评分(Tinetti)、步行能力和下肢力量评分(TUGT)、生活质量评分(SF-36)、跌倒发生率和跌倒伤害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分级护理实施后研究组患者跌倒风险逐步下降,且护理7 d、14 d时Morse、TUGT评分低于参照组,Tinetti评分高于参照组;研究组跌倒发生率、跌倒伤害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护理14 d时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内科住院患者治疗期间配合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可在明确不同患者跌倒风险等级后开展相应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预防院内跌倒,降低跌倒伤害风险,改善住院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确切。
延伸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输尿管支架管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姣
2024, 42(10):  137-140. 
摘要 ( 43 )   PDF (151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输尿管支架患者应用延伸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输尿管支架管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延伸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ESCA)、心理弹性(CD-RISC)、生活质量(GQOLI-74)、健康行为能力(SRAHP)、输尿管支架管症状(USSQ)评分及并发症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干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RAH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USS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输尿管支架管者实施延伸护理方案,可促自护能力、健康行为能力整体强化,对生活质量、心理弹性可有较大幅度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支架管相关症状。
持续性阶段护理方案对外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
王湖
2024, 42(10):  140-143. 
摘要 ( 32 )   PDF (151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持续性阶段护理方案对外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完成手术的75例外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与传统组37例。传统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持续性阶段护理方案,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术后疼痛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第3天、第7天、第14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持续性阶段护理方案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Teach back模式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赵芳玲, 党亚玮, 汪晓燕
2024, 42(10):  143-146. 
摘要 ( 54 )   PDF (151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回授法(Teach back)模式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Teach back模式干预。使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相关ES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肝肾衰竭、肺不张、内瘘、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运动状况、营养状况和情绪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水平、运动状况、营养状况和情绪状况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ch back模式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应用效果显著,可在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调查、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分析
杨艳
2024, 42(10):  147-149. 
摘要 ( 44 )   PDF (151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分析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的3 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高压注射后有无造影剂外渗划分成两个组别,其中外渗组共19例,无外渗组共3 781例。采集全体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影响因素,同时总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 800例接受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中,共19例发生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为0.50%。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外渗组与无外渗组在年龄、渗透压、化疗史、注射速率、造影剂浓度、注射护士年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扫描部位、穿刺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年龄>60岁、渗透压>500 mOsm/kgH2O、合并化疗史、注射速率≥3 cm/s、造影剂浓度>370 mgI/mL、注射护士年资<2年是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渗透压、化疗史、注射速率、造影剂浓度、注射护士年资均可引起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优化护理流程,减少造影剂外渗发生,保证良好检查成效。
多学科联合精细化流程管理在胃黏膜修补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姜瑞瑛
2024, 42(10):  150-153. 
摘要 ( 56 )   PDF (151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多学科联合精细化流程管理在胃黏膜修补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进行择期胃黏膜修补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联合精细化流程管理护理,两组护理均持续到术后14 d,比较两组血压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满意度及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常规组术后14 d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1 d、术后7 d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4 d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 d的STA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4 d的STAI评分也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联合精细化流程管理在胃黏膜修补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减少血压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焦虑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创伤,促进康复。
Orlando护理理论下动机访谈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马晓睿, 吕晓珊
2024, 42(10):  153-155. 
摘要 ( 39 )   PDF (155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Orlando护理理论下动机访谈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陕西省交通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Orlando护理理论下动机访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负面心理,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情况,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GSES、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lando护理理论下动机访谈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经验交流
耳穴贴压联合腹部经穴推拿干预1例肾病综合征虚实夹杂型便秘的护理体会
方燕芬, 秦秀芳, 吴美凤, 汪小冬
2024, 42(10):  156-158. 
摘要 ( 64 )   PDF (146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总结1例肾病综合征虚实夹杂型便秘患者进行耳穴贴压联合腹部经穴推拿的护理经验,包括耳穴贴压、腹部经穴推拿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饮食、生活起居等常规护理。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患者在排便形态及排便次数、肠鸣音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公维兴, 任晓璇, 闫虎
2024, 42(10):  159-162. 
摘要 ( 51 )   PDF (166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与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手术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短,术后VAS评分较低,神经根损伤率较低,随访1年复发率较低,随访1年后腰椎不稳定发生率以及临近节段退变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的Macnab 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实施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切口较小,对周围组织伤害较小,疼痛轻,促进预后。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后应用安罗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郑建萍, 崔同建
2024, 42(10):  163-166. 
摘要 ( 63 )   PDF (166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致力于评价盐酸安罗替尼胶囊针对接受了常规二级化疗但仍未获得有效控制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研究该药物在常规二级化疗但仍未获得有效控制的广泛期SCLC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广泛期SCLC二线化疗后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的病例13例,PS 0~2分,予以标准剂量安罗替尼治疗,若患者出现安罗替尼不可耐受不良反应可予以安罗替尼减量,观察分析安罗替尼对二线治疗后的广泛期SCLC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为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观察指标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安罗替尼的安全性。从而为安罗替尼的应用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结果 经过2~6个周期的治疗,发现安罗替尼的mPFS为5.2个月(95% CI 5.0~5.4);mOS为 7.0个月。安罗替尼的NSE有所降低。虽然总体不良反应比例达到75%,其中3/4级不良反应的比例仅有5%。结论 安罗替尼是一种治疗SCLC的药物,它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并且有一定的疗效;使用安罗替尼进行SCLC的三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S,并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术前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于慧敏, 韩海娥
2024, 42(10):  166-169. 
摘要 ( 45 )   PDF (162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术前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直肠癌中晚期患者,根据其采用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药物联合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接受术前放射治疗,药物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治疗,两组均接受保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癌指标水平、血清因子、并发症发生率、免疫水平以及保肛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癌指标水平、相关血清指标、免疫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癌指标水平,发现药物联合组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50和糖类抗原19-9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相关血清指标,发现药物联合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原和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免疫水平,得出药物联合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T淋巴细胞(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T淋巴细胞(CD4+)、CD4+/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T淋巴细胞(CD8+)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药物联合组与常规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保肛率,得出药物联合组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0.00%(P<0.05)。结论 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行术前放化疗且结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干预,可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恶性生长,不会致使其在术后出现大规模的并发症,让其获得较高保肛率,该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药师线上指导在外痔复发防治中的效果研究
蔡为华
2024, 42(10):  170-173. 
摘要 ( 66 )   PDF (166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观察药师干预下患者的外痔复发情况,探讨药师线上指导在外痔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外痔患者108例,按照抛币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按肛肠科常规局部用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线上通过互联网对患者进行日常指导,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生活习惯指导等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发病天数、治疗后康复时长和治疗医药费开支情况差异。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2年内外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患者发病天数、康复时长和治疗医药费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复发患者发病天数、康复时长和治疗医药费也都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外痔复发防治中临床药师通过线上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防治依从性,可有效预防痔疮复发,明显降低患者复发率。
研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
唐龙
2024, 42(10):  173-176. 
摘要 ( 86 )   PDF (154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兖州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诊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盐酸羟甲唑啉喷雾治疗,观察组采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细胞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其白细胞介素-2(IL-12)、干扰素-γ(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T淋巴细胞(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T淋巴细胞(CD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T淋巴细胞(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采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盐酸羟甲唑啉喷雾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免疫指标等都要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长期应用。
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ACL损伤的临床观察
许仁国
2024, 42(10):  176-179. 
摘要 ( 44 )   PDF (1543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70例A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围术期指标、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状况、并发症等。结果 比较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 Knee Joint Function Score,Lysholm):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肌力状况: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屈曲受限角度、伸膝受限角度、萎缩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膝关节韧带分级: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观察组A级率、B级率高于对照组,C级率、D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ACL,能进一步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和肌力状况,提升治疗疗效,且不会加大并发症发生概率。
角膜塑形镜离焦技术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
李洪霞
2024, 42(10):  180-182. 
摘要 ( 70 )   PDF (150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角膜塑形镜离焦技术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杭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76例近视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家长及本人选择佩戴眼镜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佩戴多点近视离焦镜片,研究组佩戴角膜塑形镜离焦镜片,观察两组6月后屈光度、佩戴前后眼轴长度、视觉质量[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斯特列尔比(SR)]。结果 研究组屈光度变化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眼轴长度增加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质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矫正技术均对近视有一定矫治功能,但在屈光度进展和眼轴增加的控制效果上角膜塑形镜离焦技术更佳。
鼻内镜双极电凝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周喜平
2024, 42(10):  183-186. 
摘要 ( 55 )   PDF (168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鼻内镜双极电凝在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填塞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鼻内镜双极电凝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3 d鼻腔总出血量、鼻腔黏膜恢复时间、鼻腔通气恢复时间、鼻腔通气阻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 d鼻腔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黏膜恢复时间与鼻腔通气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侧呼气总阻力、吸气总阻力以及单侧呼气阻力、吸气阻力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双极电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减少鼻腔总出血量,缩短鼻腔粘连与通气时间,改善鼻腔通气阻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波雾化生脉注射液联合rhEGF滴眼液治疗干眼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
王红艳
2024, 42(10):  186-189. 
摘要 ( 76 )   PDF (1662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超声波雾化生脉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滴眼液对确诊为干眼患者的干预价值,同时探究联合治疗在降低患者泪液炎症因子水平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1月于通用环球西航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区分为研究组(n=40,接受超声波雾化联合rhEGF治疗)与对照组(n=40,单纯接受rhEG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长度、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差异,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评分差异。结果 研究组总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泪膜BUT水平和泪液分泌长度高于对照组,角膜F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自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雾化生脉注射液联合rhEGF对干眼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缓解角膜损伤,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状态,提高其自我症状评分,值得临床应用。
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微生物检验中的结果比较观察
李向慧
2024, 42(10):  190-193. 
摘要 ( 59 )   PDF (162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阴道细菌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与观察,筛选出更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3月在滕州市工人医院接受妇科检查的189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检验,针对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诊断价值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PCR检测法与细菌培养法Kappa值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法与细菌培养法对于肠球菌、加纳特菌、棒状杆菌的检出率显示出相似性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细菌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别使用PCR检验法、细菌培养法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细菌微生物感染情况实施检验,PCR检验法显示出较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并且具有耗时较短、操作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卡瑞利珠单抗结合顺铂、培美曲塞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子慧, 王永, 王汉林
2024, 42(10):  193-196. 
摘要 ( 68 )   PDF (152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结合顺铂、培美曲塞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43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患者纳入对照组,43例采用卡瑞利珠单抗结合顺铂、培美曲塞化疗方案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免疫功能[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T淋巴细胞(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T淋巴细胞(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T淋巴细胞(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CD4+/CD8+]、生活质量(FACT-L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RR)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部分缓解率(PR)(45.45%)高于对照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EA、TSGF、VEGF、SCC-A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NK升高,对照组下降,观察组CD8+下降,对照组升高,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0级、1级、2级、3级、4级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采用卡瑞利珠单抗结合顺铂、培美曲塞化疗化疗可显著缓解肿瘤进展,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TSGF、VEGF、SCC-Ag水平,改善机体免疫,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