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4-05-01
论著
育龄女性对盆底康复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分析
薛梦婷, 李雪铭, 杨小晴, 李静, 陈倩倩, 罗佳
2024, 42(9):  1-4. 
摘要 ( 86 )   PDF (159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育龄女性对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和需求,探求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盆底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育龄女性对产后盆底康复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分析》对育龄女性进行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育龄女性中,有盆底功能障碍、没有盆底功能障碍、没做过检查不知情的占比分别为14.16%、27.43%、58.41%。大多数听说过产后盆底康复,但没进行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盆底康复知识中,对生活注意事项的需求为87.61%;康复锻炼的因素中42.48%的人不清楚什么是盆底康复治疗。结论 育龄女性对盆底康复治疗手段了解较少,且“不清楚什么是盆底康复治疗”是影响治疗的主要阻力。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及软骨的疗效分析
吕汐妍, 任超展, 徐建成, 寄婧
2024, 42(9):  4-7. 
摘要 ( 91 )   PDF (1597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影响及软骨厚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常规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6个月后采用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价患侧膝关节60°/s、90°/s伸肌峰力矩(PT),通过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关节软骨平均厚度。结果 治疗4周以及6个月后两组WOMAC评分、伸膝肌60°/s、90°/s等速测量结果均较治疗前更优,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膝软骨厚度平均值结果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能有效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伸膝肌力、保护关节软骨。
小青龙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倪训庆, 张新伟, 陈祥军, 宋文采, 沈启明
2024, 42(9):  7-12. 
摘要 ( 104 )   PDF (1637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湿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ECOPD痰湿蕴肺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小青龙汤治疗。计算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咳嗽缓解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水平。结果 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FVC、FEV1、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AECOPD痰湿蕴肺证,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气道阻力,促进气道通畅,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金丹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孙涛, 蔡珂, 刘姿杉, 周春丽, 孙龙军
2024, 42(9):  12-16. 
摘要 ( 145 )   PDF (1615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金丹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平邑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湿热型输尿管结石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给予金丹排石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肾石通颗粒,连续30 d。根据WHO疼痛等级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排尿次数、尿量;生化法检测尿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血白细胞分类和数量、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影像学检查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和数量;最后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疼痛等级和疼痛时间、舌苔颜色和脉象、尿量和排尿次数均显著改善,结石大小和数量均显著减少,尿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显著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显著下降,血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疼痛等级和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细胞数量、尿红细胞数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血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丹排石汤可改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增强白细胞的抗炎作用。
PECAM-1、心室重构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预后预测
陈荣红
2024, 42(9):  17-20. 
摘要 ( 91 )   PDF (1596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心室重构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Killip分级来评价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并进行分组,将其分为Ⅰ级组16例,Ⅱ级组23例,Ⅲ级组20例,Ⅳ级组21例,另选取同期来内蒙古包钢医院体检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五组患者PECAM-1与心室重构指标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PECAM-1、心室重构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的相关性。随后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院内死亡者分为死亡组(n=20),将其余患者分为存活组(n=6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并分析PECAM-1、心室重构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心力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Ⅳ级患者PECAM-1、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高于Ⅲ级、Ⅱ级、Ⅰ级和对照组,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低于Ⅲ级、Ⅱ级、Ⅰ级和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ECAM-1、LVMI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重度心力衰竭呈正相关,LVRI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重度心力衰竭呈负相关(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Killip分级、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PECAM-1、LVRI、LVMI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ECAM-1(OR=2.458,95% CI:1.359~3.257)、LVRI(OR=2.546,95% CI:1.364~3.475)、LVMI(OR=2.774,95% CI:1.876~4.010)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 PECAM-1、心室重构与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重度心力衰竭具有明显相关性,且能够通过PECAM-1与心室重构情况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合并重度心力衰竭的预后情况。
中医诊疗
埋针联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慢阻肺疾病痰浊阻肺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立伟, 王颖, 李懿娇, 徐金婵
2024, 42(9):  21-24. 
摘要 ( 95 )   PDF (1595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埋针联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慢阻肺证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以2021年12月—2023年6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疾病(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西药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埋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记录和评价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结果 评价两组疗效,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CRP、IL-6水平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且观察组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为COPD痰浊阻肺证患者实施埋针治疗、耳穴压豆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确切,其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芪芍护脑荣筋胶囊联合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远期神经功能影响
王秀平
2024, 42(9):  24-27. 
摘要 ( 85 )   PDF (1597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芪芍护脑荣筋胶囊联合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远期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应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进行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增加芪芍护脑荣筋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近远期神经功能,并对比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治疗措施与时间因素具有相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芪芍护脑荣筋胶囊联合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高。
血脂康胶囊联合普伐他汀钠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刘燕, 侯聪
2024, 42(9):  28-31. 
摘要 ( 99 )   PDF (1596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联合普伐他汀钠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三组,即对照组(n=30)、观察A组(n=25)和观察B组(n=2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A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普伐他汀钠片口服,观察B组患者在观察A组基础上增加血脂康胶囊口服。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浆B型利钠肽(BNP)、血浆肾素(PRA)、醛固酮(ALD)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相关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观察A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BNP、PRA、ALD、Ang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B组低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观察A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LVEF升高,观察B组高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观察A组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降低,观察B组低于对照组和观察A组,观察A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脂康胶囊联合普伐他汀钠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能够降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提升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以通为用”指导下不同刮痧方法在气滞血瘀型肩周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覃桂水, 陶怡, 郑美华
2024, 42(9):  31-34. 
摘要 ( 78 )   PDF (1445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刮痧方法在气滞血瘀型肩周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的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区域刮痧组)和观察组(循经刮痧组),各39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SS)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UCLASS评分均较之前有所提高,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UCLASS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通为用”指导下铜砭刮痧能够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循经刮痧方法比区域刮痧方法疗效更确切。
中医药透配合针灸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李伟
2024, 42(9):  34-37. 
摘要 ( 76 )   PDF (1445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中医药透配合针灸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沂源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以抽签法按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和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透,治疗20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和膝关节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膝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透配合针灸治疗,应用于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膝功能的效果。
滋阴清热汤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杨楠
2024, 42(9):  37-39. 
摘要 ( 76 )   PDF (538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滋阴清热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月经不调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8)、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方案基础上增加滋阴清热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激素水平、症状评分、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月经期促卵泡生成素(FSH)、月经期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排卵期雌二醇(E2)、黄体期孕酮(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结论 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滋阴清热汤治疗可改善血清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临床研究
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黄宁, 董荣
2024, 42(9):  40-43. 
摘要 ( 64 )   PDF (179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和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8例患者分为解剖组44例与重建组44例。重建组给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解剖组给予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骨折创面愈合时间与重建组对比有显著减少(P<0.05)。解剖组术后3个月的肩峰下撞击征、植入物松动、肩关节炎、切口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55%,重建组为20.45%,解剖组与重建组对比有明显降低(P<0.05)。解剖组术后3个月的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为97.73%,显著高于重建组的84.09%(P<0.05)。解剖组术后3个月的总体疗效优良率为95.45%,与重建组的相比有显著提高81.82%(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 d(P<0.05),且解剖组术后3个月的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明显高于重建组(P<0.05)。结论 相对于重建钢板内固定系统,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与骨折愈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能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改善患者的总体疗效与肩关节功能。
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汲晶, 李景春
2024, 42(9):  44-48. 
摘要 ( 75 )   PDF (1629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plasma 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1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检测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67例患者中,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状态NIHSS评分为(18.32±2.15)分,其中>21分17例(重度组)。重度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受教育程度、合并疾病等与非重度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非重度组的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非重度组的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非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显著高于非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NIHSS评分与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都存在正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为影响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比较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状态越差的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存在相关性。
BNP联合cTnT对UAP合并CHF的诊断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
王苑
2024, 42(9):  48-52. 
摘要 ( 89 )   PDF (172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联合肌钙蛋白(cTnT)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效能及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85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组,85例单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未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非慢性心力衰竭组,体检的8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BNP、cTnT表达水平,并建立受试者特征(ROC)工作曲线分析BNP联合cTnT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随后将85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PCI术后近期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非MACE组(n=64)和MACE组(n=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BNP、cTnT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三组受检者BNP、cTn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力衰竭组BNP、cTnT水平明显高于非慢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联合cTnT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P<0.05)。非MACE组与MACE组患者性别、BMI、合并基础疾病情况、饮酒史、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TIMI评分、BNP以及cTn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NP、cTnT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介入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NP联合cTnT可提升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且BNP、cTnT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介入手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上对于BNP、cTnT升高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介入手术患者注意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健康指数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刘聪, 周文杰, 魏凡杰, 毛伟
2024, 42(9):  52-55. 
摘要 ( 70 )   PDF (161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8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分别采取两组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PSA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并计算PHI,比较其PHI水平。随后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阳性率与PHI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SA、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两组受检者PSA、PH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PSA阳性率和PHI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不同年龄、T分期PH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患者PH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患者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为PS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95%CI:1.259~2.457、1.364~3.475、1.176~4.010、1.036~2.745;P=0.030、0.023、0.016、0.005)。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为PH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95%CI:1.362~3.783、0.826~2.926、1.221~3.525、0.315~1.425;P=0.042、0.031、0.026、0.011)。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阳性率、PHI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为PS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为PH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杜风丽
2024, 42(9):  55-58. 
摘要 ( 75 )   PDF (1446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初诊T2DM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初次达标时与停泵前的胰岛素用量、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初次达标时与停泵前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胰岛素、HOMA-β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SOD指标高于对照组,MDA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与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血糖达标,减少胰岛素用量,且安全性较为理想。
来氟米特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前后SPD-1及CYTL1变化的研究
宋爱凤, 康林, 王亚芳, 张志静, 李晖云
2024, 42(9):  59-62. 
摘要 ( 76 )   PDF (146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可溶程序性死亡分子-1(SPD-1)、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进行来氟米特联合托法替布治疗前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3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RA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效果的不同分为治疗有效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2.6分]与治疗无效组(DAS28评分≥2.6分),分析患者疾病治疗前后的SPD-1及CYTL1水平改变,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SPD-1及CYTL1水平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SPD-1水平明显更低于治疗后,CYTL1明显更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的SPD-1及CYT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有效组SPD-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CYTL1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1水平与治疗疗效呈正相关,CYTL1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SPD-1越高提示临床疗效越好,CYTL1水平越低提示临床疗效越好。结论 RA患者采取来氟米特联合托法替布治疗后可通过SPD-1及CYTL1水平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可作为预测疾病疗效与预后的辅助指标。
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王娜, 彭德强, 孙晓勤, 刘德芳
2024, 42(9):  62-64. 
摘要 ( 75 )   PDF (279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均接受宫腔镜、阴道超声检查及病理学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明确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中,26例发生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为28.89%(26/90);子宫内膜病变组年龄≥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绝经年龄≥50岁、合并高血压、子宫内膜厚度>5 mm、子宫肌瘤史比例较子宫内膜正常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BMI≥25 kg/m2、绝经年龄≥50岁、合并高血压、子宫内膜厚度>5 mm、子宫肌瘤史是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主要为良性病变,8例(30.77%)子宫内膜息肉,7例(26.92%)萎缩性子宫内膜,6例(23.07%)增殖期子宫内膜,3例(11.54%)子宫内膜炎。结论 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发生与年龄、BMI、绝经年龄、合并高血压、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肌瘤史等因素相关,病变主要为良性病变。
康复研究
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薛彩林, 刘艳芳
2024, 42(9):  65-68. 
摘要 ( 90 )   PDF (1596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榆林高新医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治疗总有效率,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来评价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应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PedsQIA.0)评价患儿生存质量,应用智力发育指数(MDI)评价患儿智力水平。结果 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DMS-2、G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DMS-2、GMF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PDMS-2、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edsQIA.0、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dsQIA.0、MD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PedsQIA.0、M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瘫患儿采取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康复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促进其智力发育,提升患儿生存质量。
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认知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雷婷, 薛琳
2024, 42(9):  68-71. 
摘要 ( 70 )   PDF (269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认知功能、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进行平衡运动训练,观察组进行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步行功能(包括左右步幅差、步频、步速)、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判定表(FMA-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包括定向力、抽象、注意力、语言、命名、延迟回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下肢肌力分级。结果 观察组左右步幅差少于对照组,步频、步速、定向力、延迟回忆、语言、抽象、命名、注意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及总分以及下肢肌力分级Ⅴ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的BBS评分、FMA-L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平衡运动训练联合认知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下肢、步行功能,提高下肢肌力。
文献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止咳祛痰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
庄延双, 田虎, 张自力, 苏联麟
2024, 42(9):  72-76. 
摘要 ( 64 )   PDF (290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揭示止咳祛痰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设置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的数值大小筛选预测止咳祛痰口服液的潜在化学成分和靶点,通过UniProt 数据库对靶点进行统一命名,并获得相应基因名称。通过TTD、OMIM和GeneCards 获取慢性支气管炎的靶点。将复方靶点和疾病靶点通过Draw Venn Diagram在线工具获取共有靶点。用Cytoscape 3.7.1 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运用Metascape 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最后用PyMOL和AutoDock Tools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得到潜在活性化学成分135种,其中紫菀19种,射干17种,桔梗7种,甘草92种;复方对应靶点335个,疾病对应靶点1145个,复方和疾病的共有靶点208个;止咳祛痰口服液中关联靶点数排名前5位的潜在活性成分为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甲基鼠李素(Rhamnaz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豆甾醇(Stigmasterol),蛋白度值排名前5的靶点蛋白质为TP53、 AKT1、BEGFA、Caspase-3 和 CXCL8。通过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推测止咳祛痰口服液可能通过TP53、AKT1、Caspase-3、CXCL8等靶点进一步调控NF-κB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结论 止咳祛痰口服液能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机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继发性肌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董旭, 冯涛
2024, 42(9):  77-79. 
摘要 ( 89 )   PDF (2513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发性肌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该病的发生率较高,以肌肉质量减少及肌肉力量下降为主要表现,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时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活。尽管继发性肌少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综述将对继发性肌少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进行综合介绍,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教育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孟河医派传承现状与思考
许锐, 高华, 何俊
2024, 42(9):  80-83. 
摘要 ( 86 )   PDF (155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孟河医派是目前国内传承脉络最清晰、学科最齐全、传承人最多、流传最广泛的地方中医流派,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诊治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孟河医派等中医流派传承面临着不小挑战。本文调查孟河医派发源地常州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在孟河医派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职工、辖区居民对孟河医派文化的认知度,分析常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孟河医派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孟河医派高质量传承与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从而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孙倩, 孙敏, 孙飞
2024, 42(9):  84-86. 
摘要 ( 57 )   PDF (142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将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妇产科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中,分析其应用效果,为更好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理学专业学生(简称护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根据实习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核心自我评价、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对带教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核心自我评价、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对带教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较好,既提高了实习生的理论与操作水平,又教会学生怎样与患者进行沟通、怎样在团队中发挥作用,为实习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积累宝贵经验,打下牢固的基础。
护理研究
清远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个性化饮食处方及Teach back健康教育对疾病复发的影响研究
李会, 周秋燕, 杨秀英, 唐宇虹, 胡荣生, 陈映艺, 潘楚灶
2024, 42(9):  87-90. 
摘要 ( 85 )   PDF (159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清远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个性化饮食处方和Teach back健康教育对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泌尿系结石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个性化饮食以及Teach back健康教育措施,评估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尿急、尿频、尿痛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饮水习惯、饮食习惯、糖类摄入、钙类摄入、运动习惯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清远地区泌尿系结石术后患者中,个性化饮食以及Teach back健康教育护理方案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麻醉综合护理对老年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于书画, 李钰
2024, 42(9):  90-93. 
摘要 ( 46 )   PDF (1445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麻醉综合护理对老年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基于奥马哈系统的麻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相关指标、苏醒质量(Aldrete)、应激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 min Aldret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期SBP、DBP、HR水平均高于术前,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麻醉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患者中不仅能促使其苏醒,改善其苏醒质量和应激状态,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和再入院风险。
基于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靳嘉乐
2024, 42(9):  93-96. 
摘要 ( 64 )   PDF (159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实施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急救所需时间、脑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发病到院时间、急诊科初步处理所需时间、送至相关科室时间与急救所需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格拉斯哥预后(GC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相比于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突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基于HFMEA理念的动态急救护理的应用能够缩短患者急救所需时间,减少脑出血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循环质控理念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患者院内感染重要价值
姜永杰
2024, 42(9):  97-100. 
摘要 ( 59 )   PDF (1445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基于循环质控理念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1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的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实施PDCA理念护理风险管理的10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比较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不同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风险管理措施执行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认可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3周以上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3周及以内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手卫生、医疗废物管理、环境清洁、无菌技术操作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措施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外科实施基于循环质控理念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干预的认可。
标准化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
王慧敏, 王怡佳
2024, 42(9):  100-102. 
摘要 ( 58 )   PDF (142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标准化护理与优质护理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5月31日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4例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开展研究工作,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实施标准化护理同时联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泌尿道感染等)、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开展标准化护理与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加快其病情康复速度,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异位妊娠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苏颖, 樊锋
2024, 42(9):  103-105. 
摘要 ( 50 )   PDF (142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T)对异位妊娠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陕西冶金医院收治的8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放松组和日常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保守治疗,日常组实施常规护理,放松组在日常组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两组均护理14 d,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AI)评分。结果 护理后,放松组总有效率高于日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放松组SAI评分低于日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放松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日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放松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等社会支持评分都高于日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RT在异位妊娠患者的应用能缓解焦虑情绪,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
协同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
史帅
2024, 42(9):  105-108. 
摘要 ( 28 )   PDF (144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协同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2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协同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抑郁和焦虑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协同护理联合个体化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和心肌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个体化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音乐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
何育红, 文小艳
2024, 42(9):  109-112. 
摘要 ( 82 )   PDF (144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音乐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92例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7)和试验组(n=95),两组均接受中医护理,对照组实施音乐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干预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症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两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SAS评分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Q评分明显提高,且试验组心绞痛平稳状况(AS)、躯体运动受限情况(PL)、医疗满意度(TS)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绞痛发生状况(AF)、病情认知能力(DP)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音乐护理可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症状,减轻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仪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的影响
尹海凤, 李静
2024, 42(9):  112-115. 
摘要 ( 72 )   PDF (144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TTM)理论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仪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东明县中医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TTM模式的护理措施联合产后康复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子宫复旧情况、母亲角色适应问卷(MRAQ)评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子宫复旧率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48 h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MRAQ、BSE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复旧率与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TTM理论的护理联合产后康复仪能够有效促进产后泌乳与子宫复旧,增强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应用。
循证护理联合快速康复模式在足踝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实际效果
周岩
2024, 42(9):  115-118. 
摘要 ( 52 )   PDF (144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联合快速康复模式在足踝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足踝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快速康复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足踝部肿胀周径、疼痛情况、术后消肿时间、住院时间、足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足踝肿胀周径比、数字模拟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足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足踝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开展循证护理联合快速康复模式干预能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肿胀及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足踝功能恢复,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健康。
心理干预联合健康宣教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影响
杨海娜
2024, 42(9):  119-121. 
摘要 ( 59 )   PDF (142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对其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组采用心理干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联合组治疗依从率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
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DVT发生率的影响
张晓欣
2024, 42(9):  122-125. 
摘要 ( 56 )   PDF (144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双足干预模式组及双小腿干预模式组,每组40例。常规干预组采取DVT常规预防措施,双足模式组给予双足模式下的IPC干预,双小腿模式组给予双小腿模式下的IPC干预,比较三组凝血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下肢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1周内DVT发生率。结果 术后1 d,双足干预模式组、双小腿干预模式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足干预模式组与双小腿干预模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足干预模式组、双小腿干预模式组患者高切变率全血黏度(Bbh)、全血黏度(Bbl)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足干预模式组与双小腿干预模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足干预模式组、双小腿干预模式组患者血流峰速、血流量、血流平均速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足干预模式组与双小腿干预模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周,双足干预模式组和双小腿干预模式组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足干预模式组与双小腿干预模式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足模式与双小腿模式的IPC均能有效改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凝血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和下肢血流动力学情况,减少DVT的发生。
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任洪梅
2024, 42(9):  125-128. 
摘要 ( 51 )   PDF (144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康复训练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生化指标[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FMA、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康复训练组FMA、GSE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HH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康复训练组ADL、HH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康复训练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DN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NSE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康复训练组BDNF水平高于常规组,NSE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
基于在线培训的持续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
牛浩楠
2024, 42(9):  128-131. 
摘要 ( 40 )   PDF (1445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和分析基于在线培训的持续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相关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在线培训为主的持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自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及36项简表健康调查(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实施基于在线培训的持续护理,可进一步改善其肠造口自护能力和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团体心理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马慧娟
2024, 42(9):  131-134. 
摘要 ( 42 )   PDF (1445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团体心理护理联合叙事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团体心理护理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负担感受量表(SPB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D量表、SPB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PBS量表中情感负担、身体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经济负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心理护理联合叙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其自我负担感受,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理念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贾维
2024, 42(9):  135-138. 
摘要 ( 53 )   PDF (145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快速康复理念组、传统康复管理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膝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患膝活动度、护理效果、患膝活动度恢复时间、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快速康复理念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理念组Lysholm评分、患膝屈曲度、过伸度均高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理念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理念组患者的患膝关节活动度30°、60°、90°、120°恢复时间均短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理念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理念组总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理念组住院费用低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理念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理念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康复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康复管理好,更能减轻患者患膝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患膝活动度、护理效果,缩短患者患膝活动度恢复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指标,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中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对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
孙艳
2024, 42(9):  138-141. 
摘要 ( 67 )   PDF (144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中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对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长、术后1周的健康状态优良率、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负面情绪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QLQ-C30、GSES、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QLQ-C30、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介入手术治疗中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并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周期,保障预后效果,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达到围术期护理目标,并取得较高护理满意度评价。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
张迪
2024, 42(9):  141-144. 
摘要 ( 58 )   PDF (146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生活质量、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进食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手术疗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思维导图下的分阶段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QOL评分、MCMQ评分的影响
温海燕
2024, 42(9):  144-147. 
摘要 ( 47 )   PDF (146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思维导图下的分阶段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疾病应对方式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阶段家庭访视护理,观察组则在设计思维导图的前提下开展分阶段家庭访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服药遵从行为得分、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QOL)及疾病应对方式评分(MCMQ)。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服药遵从行为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患者的QOL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患者的MCMQ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面对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维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思维导图下的分阶段家庭访视护理的护理效果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游佳, 张文娟, 刘晶晶, 吴雪
2024, 42(9):  147-150. 
摘要 ( 66 )   PDF (149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诊治的9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康复护理,联合组给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比较观察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咽腔收缩率、咽腔收缩持续时间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3个月后,联合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联合组的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进食流质食物的咽腔收缩率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联合组咽腔收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护理前,且联合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联合组护理3个月后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降低患者进食流质食物的咽腔收缩率,提高咽腔收缩持续时间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
认知干预联合SBAR沟通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吕晓珊, 马晓睿
2024, 42(9):  150-153. 
摘要 ( 56 )   PDF (146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认知干预联合SBAR沟通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3年2月陕西省交通医院诊治的82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编号并根椐随机数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41例。传统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传统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联合SBAR沟通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14 d。比较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所有产妇都顺利完成分娩,产妇与围产儿都存活生存,研究组护理14 d后的环境管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服务规范等护理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 d后,两组的焦虑评分(SAS)与抑郁评分(SDS)都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4 d后,研究组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联合SBAR沟通在妊娠高血压产妇的应用能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均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多模式联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及满意度的影响
卢丹, 耿守科
2024, 42(9):  154-157. 
摘要 ( 75 )   PDF (144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多模式联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年龄等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多模式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模式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且经多模式联合护理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控制能力明显更高。
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效果观察
赵敏, 安怡睿, 刘正乐, 赵淑莲
2024, 42(9):  157-159. 
摘要 ( 77 )   PDF (142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综合分析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接受健康管理的26 51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 25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两组的满意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体检的有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检报告延迟发送率以及体检项目遗漏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检时间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中,一方面能够提高体检者的满意率、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另外一方面能够降低体检报告延迟发送率以及体检项目遗漏率、缩短体检者的总体检时间等。
模块化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张银, 陈汉利
2024, 42(9):  160-162. 
摘要 ( 74 )   PDF (295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模块化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手术室新护士共计6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5月—2022年5月入院的30名手术室新护士分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式培训,2022年6月—2023年5月入院的30名手术室新护士分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上接受模块化培训,包括导入模块、目标模块、前测模块、参与式学习模块、后测模块和总结模块。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能力提升情况、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以及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方法满意度评分、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培训师满意度评分、自我评价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块化培训可提高手术室新护士考核成绩,提高能力提升度,同时提高对教学的满意度。
经验交流
方朝晖教授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经验
吕丹丹, 汪四海, 方朝晖
2024, 42(9):  163-166. 
摘要 ( 121 )   PDF (157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月经期偏头痛属中医学“头风”“内伤头痛”范畴。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分为发作期与间歇期。“女子以肝为本,以血为用”,方朝晖教授认为经行偏头痛,病因虽多,但其急性发作期与肝阳偏亢、肝经上扰关系最为密切,故临证以平肝清热、熄风通络为主;其间歇期与经期气虚血瘀、肝肾亏虚导致清窍失养密切相关,故临证以疏肝活血、调补肝肾为主。同时,配合耳穴埋豆的方法,使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在治疗不同证型的经行偏头痛、同一经行偏头痛患者的不同阶段予以不同方药。以此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基于“因地制宜”理论探讨川派名中医论治IgA肾病学术经验
何金室, 朱家恒, 何玉华
2024, 42(9):  166-169. 
摘要 ( 80 )   PDF (1596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种族、种族群体之间差异很大,迄今为止,没有针对IgA肾病的特定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是优化支持性治疗。中医学中并无IgA肾病这一病名,多归属于“尿血”“肾风”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病。本研究根据其在不同种族、区域流行病学特点,基于《黄帝内经》“因地制宜”理论,结合四川独特地理文化特点,归纳、总结四川诸位名中医治疗IgA肾病学术经验,旨在传承守正创新,推动川派中医名家临床经验的普及与学术思想的理论研究。
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分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风险评估价值
李娜
2024, 42(9):  169-173. 
摘要 ( 46 )   PDF (162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分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在西安市阎良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分。调查、记录所有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72例患者中,随访2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22例(MACE组),占比30.6%。MACE组患者的心率、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等与非MACE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Tei指数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值与非MACE组对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尖段射血分数、中间段射血分数、基底段射血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2例患者中,Spearman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Tei 指数、E/A值与随访预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高,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分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风险评估具有很好的价值。
肺超声评分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7检测在重症肺炎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
梁远冰, 梁正旭
2024, 42(9):  173-176. 
摘要 ( 91 )   PDF (1683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肺超声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ing,LUS)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检测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在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给予肺超声评价与IL-17检测,判断呼吸衰竭的发生情况并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在84例患儿中,判断为呼吸衰竭24例,占比28.60%(呼吸衰竭组),其余为非呼吸衰竭组。呼吸衰竭组的肺超声评分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呼吸衰竭组的血清IL-17含量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含量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4例患儿中,肺超声评分检测预测重症肺炎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的敏感度为78.40%,特异度为5.4%,血清IL-17含量检测预测重症肺炎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的敏感度为81.40%,特异度为82.60%,联合指标检测预测重症肺炎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的敏感度为85.70%,特异度为82.6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肺超声评分、血清IL-17含量与联合指标检测预测重症肺炎新生儿发生呼吸衰竭的最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814、0.887,有一定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重症肺炎新生儿中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比较高,可导致肺超声评分增加与血清IL-17释放增加,肺超声评分联合血清学指标检测在重症肺炎新生儿中的应用能有效预测呼吸衰竭的发生。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诊断价值
丁冰倩
2024, 42(9):  177-179. 
摘要 ( 66 )   PDF (182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年4月—2023年5月选择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且所有患者都给予病理检查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在210例患者中,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42例(PFO组),占比20.00%。PFO组的左心房直径、肺动脉压力明显高于非PFO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与非PFO组对比明显降低(P<0.05)。在210例患者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46例,其中Ⅰ级28例、Ⅱ级10例、Ⅲ级8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7.62%(41/42)、97.02%(163/168)。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43例,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00%(42/42)、99.40%(167/168)。ROC曲线显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与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诊断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75、0.882。结论 相对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诊断效果更好。
裴正学教授从痰瘀论治急慢性痛风经验探析
祁琴, 郑访江, 法强, 裴正学
2024, 42(9):  180-183. 
摘要 ( 57 )   PDF (141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痛风是指因血尿酸过高,沉积在关节、组织中而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其出现同尿酸排泄减少以及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呈现出的高尿酸血症具有相关性。近年来,痛风的中西医治疗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疾病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本文笔者总结了裴正学教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裴老认为痰瘀是导致痛风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对于痛风疾病的治疗要从痰瘀痹阻经络的角度出发,重在祛痰行瘀,通络止痛,活血行气,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和PCT、CRP、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对儿童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赵必和
2024, 42(9):  183-187. 
摘要 ( 102 )   PDF (179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肺炎支原体抗体水平对儿童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500例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患儿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为病例对照组,选择同期体格检查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样中PCT、CRP、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淋巴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百分数)水平,对比两组儿童上述指标差异,采用绘制受试者操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ROC)的方式分别计算上述指标对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的诊断价值,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AUC)。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样PCR、CRP以及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水平均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和对照组儿童(P<0.05);研究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数均显著高于病例对照组和对照组儿童,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得知,PCT、CRP以及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对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4(95% CI=0.900~0.968,P<0.001)、0.928(95% CI=0.880~0.975,P<0.001)、0.780(95% CI=0.712~0.848,P<0.001);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淋巴细胞百分数以及单核细胞百分数对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的诊断AUC分别为0.957(95% CI=0.925~0.988,P<0.001)、0.768(95% CI=0.700~0.836,P<0.001)、0.670(95% CI=0.595~0.746,P<0.001)、0.765(95% CI=0.698~0.832,P<0.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患儿血样PCT、CRP、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均较健康儿童出现显著升高,白细胞分类水平也出现明显变化,上述指标在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性感染肺炎患儿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相关研究
孙欢欢
2024, 42(9):  187-190. 
摘要 ( 58 )   PDF (144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新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45例。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上采取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指标、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7%,高于对照组的88.2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氧化应激反应、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丙二醛(MDA)水平、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蛋白C(P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可增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炎性介质释放,保护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血清TSP-1、SIRT1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于韬
2024, 42(9):  190-193. 
摘要 ( 44 )   PDF (144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普通肺炎患者9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比较三组血清TSP-1、SIRT1水平,分析TSP-1、SIRT1与传统实验室指标之间关系,同时比较不同预后重症肺炎患者TSP-1、SIRT1水平,探究TSP-1、SIRT1对此类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 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TSP-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IRT1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重症肺炎组TSP-1、CRP、PCT水平亦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而SIR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TSP-1、CRP、PCT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SIRT1则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检验发现,重症肺炎患者血清SIRT1水平与CRP、PCT呈负相关(r=-0.587、-0.540,P<0.05),而TSP-1水平与CRP、PCT均呈正相关(r=0.543、0.502,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中SIRT1、TSP-1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11、0.780,同时SIRT1、TSP-1敏感度分别为82.74%、79.24%,特异度分别为86.98%、85.23%。结论 TSP-1、SIRT1在重症肺炎患者中表现出异常表达,且与此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对其疾病进展的预测有指导性作用。
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永生, 李海建
2024, 42(9):  193-196. 
摘要 ( 44 )   PDF (1446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东荷泽东明县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与椎体内植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针对两组手术指标、脊柱影像学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数字评分(NRS)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Cobb 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DI、NR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固定与椎体内植骨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缓解其疼痛症状,适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