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06-01
论著
双氯芬酸钠胶囊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急性期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观察
穆鑫, 鲁圣波, 常家豪, 李伟
2024, 42(11):  1-4. 
摘要 ( 130 )   PDF (1731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及分析运动康复联合双氯芬酸钠胶囊应用于急性期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52例急性期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ale,ASE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并评估治疗的有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1个月ASES评分、VAS 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有效率达94.23%,患者满意度为(7.88±1.43)分。结论 对于急性期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使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联合运动康复,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并改善活动度,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较高。
遗传预测虚弱指数与脑卒中相关性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刘佳, 刘红敏, 桂园园, 殷蕾, 贾晶晶
2024, 42(11):  4-9. 
摘要 ( 74 )   PDF (200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R)分析遗传预测的虚弱指数(FI)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从一项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获得与FI相关的工具变量(IVs)。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估计因果效应,应用多因素MR分析来消除身体质量指数(BMI)、炎症性肠病(IBD)、C-反应蛋白(CRP)对结局的影响,以评估FI和脑卒中的独立因果效应。结果 MR结果表明,遗传预测的FI与脑卒中的高风险之间存在关联(OR=1.360,95%CI:1.006~1.838,P=0.046)。对于卒中亚型,基因预测的FI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卒中(LAS)的高风险相关(OR=2.482,95%CI:1.279~4.816,P=0.007)。遗传预测的FI与急性脑卒中、非创伤性脑出血卒中、心源性卒中和小动脉卒中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多变量MR分析显示,在调整炎症性肠病后,遗传预测的FI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S)的相关性减弱(P=0.114)。结论 MR研究表明,基因预测的FI与脑卒中密切相关。亚组分析表明,基因预测的FI与LAS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与IS、CES、SAS及ICH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城市医疗集团脑卒中康复分级医疗一体化管理方案的真实世界研究
李硕, 钱庆文, 吕云, 李经宇, 彭思静
2024, 42(11):  9-12. 
摘要 ( 60 )   PDF (166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城市医疗集团康复分级诊疗为研究对象,探索医疗一体化管理方案在助推康复分级诊疗真实世界中的作用。方法 以某城市医疗集团康复中心为研究对象开展队列研究,以2023年3月—2023年8月实施医疗一体化方案的120例患者为试验组,以2022年3月—2022年8月未实施方案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相关指标数据[转诊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30 d康复评分、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病例组合指数(case-mix index,CMI)]评价该方案的效果。结果 该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转诊率、CMI值、降低平均住院日、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 医疗一体化管理方案可以辅助城市医疗集团康复中心的分级诊疗,起到提质增效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助力康复分级诊疗的发展。
铁饱和度、转铁蛋白与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赵丽颖
2024, 42(11):  13-16. 
摘要 ( 73 )   PDF (164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铁饱和度、转铁蛋白与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8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未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铁饱和度、转铁蛋白表达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随后将8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依照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3个亚组,即BMI<16 kg/m2为重度营养不良组(n=12),BMI 16~16.9 kg/m2为中度营养不良组(n=28),BMI 17~18.4 kg/m2为轻度营养不良组(n=40),对比三组患者铁饱和度、转铁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铁饱和度、转铁蛋白与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消化性溃疡病程、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结果、饮酒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溃疡最大直径、BMI、溃疡位置、铁饱和度、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46,95%CI1.364~3.475)、BMI(OR=0.464,95%CI=0.210~1.347)、铁饱和度升高(OR=2.774,95%CI=1.876~4.010)、转铁蛋白降低(OR=0.242,95%CI=0.145~0.789)为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三组患者铁饱和度、转铁蛋白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营养不良组铁饱和度高于中度营养不良组和轻度营养不良组,转铁蛋白低于中度营养不良组和轻度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铁饱和度与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转铁蛋白与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铁饱和度升高、转铁蛋白降低是消化性溃疡合并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营养不良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因此,临床对于铁饱和度升高、转铁蛋白降低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要警惕营养不良发生,及时采取营养补充措施。
化瘀清散汤内外结合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
李小艳, 陈婉芬, 欧少嫦
2024, 42(11):  16-19. 
摘要 ( 45 )   PDF (165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化瘀清散汤内外结合疗法对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80例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化瘀清散汤内外结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眼底检查相关指标变化以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CNP)面积、视网膜平均循环时间(MCT)、视网膜血管渗漏(VT)面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收缩期峰值(P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清散汤内外结合疗法对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眼底病变程度与视网膜血流动力学。
中医诊疗
中药塌渍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梁文慧, 王爱芳, 王敏, 郭娜, 冯广树, 崔新成
2024, 42(11):  20-22. 
摘要 ( 62 )   PDF (151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与分析中药塌渍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尿失禁的住院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方案,对照组实施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增加中药塌渍治疗,1剂/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对比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程度分级、美国老年病协会尿失禁程度评分量表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CI-Q-SF量表评分较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CI-Q-SF量表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分级较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分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美国老年病协会尿失禁程度评分量表评分较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美国老年病协会尿失禁程度评分量表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了皮肤Ⅰ度烧伤,在经过积极处理后,在1周后痊愈,退出治疗,其余患者均完成了相关治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塌渍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关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尿失禁程度显著缓解,且治疗期间仅出现1例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联合揿针埋针天枢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
姜贤娟
2024, 42(11):  23-26. 
摘要 ( 49 )   PDF (164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神阙联合揿针埋针天枢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神阙联合揿针埋针天枢穴。对比两组患者便秘干预效果,分别在干预前与干预7 d后应用便秘评分量表(Wexner)和大便性状评分量表(BSFS)评价两组患者便秘情况及大便性状,对比腹痛、腹胀以及烦躁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腹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Wexner、BSF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exner、BSF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以及烦躁焦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联合揿针埋针天枢穴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和大便性状,辅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不会导致患者腹泻情况出现,值得临床应用。
骨痛灵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5-HT和β-EP水平的影响
张慧慧, 李波
2024, 42(11):  26-29. 
摘要 ( 49 )   PDF (164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骨痛灵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ydmzytryptamine,5-HT)和β-内啡肽(β- Endorphins,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3年1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城北分院诊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抽签法把120例患者分为骨痛灵酊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骨痛灵酊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骨痛灵酊治疗,连续治疗观察8周,检测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和β-内啡肽水平变化情况,判定临床疗效、腰屈曲范围与疼痛MPQ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骨痛灵酊组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疼痛MPQ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灵酊组治疗8周后的疼痛MPQ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腰屈曲范围都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灵酊组治疗8周后的腰屈曲范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5-羟色胺、β-内啡肽含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灵酊组治疗8周后血清5-羟色胺、β-内啡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痛灵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能抑制血清5-羟色胺、β-内啡肽的表达,能促进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腰屈曲范围。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
刘春婷
2024, 42(11):  30-33. 
摘要 ( 57 )   PDF (164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通心络胶囊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成效。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依据不同治疗的方式细分为观察组(替米沙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替米沙坦治疗),各50例。比较分析干预1个月时间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生存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趋化因子CX3C模体配体1(CX3CL1)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X3CL1、TXNIP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联合通心络胶囊干预可提升心功能指标水平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降低发作频率。
镇肝熄风汤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观察
杨茜, 孙文燕
2024, 42(11):  33-36. 
摘要 ( 51 )   PDF (164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镇肝熄风汤以及丁咯地尔联用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府谷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使用镇静、氟桂利嗪和胞二磷胆碱等常规的支持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剂量为0.2 g的丁咯地尔,1次/d;观察组联合服用镇肝熄风汤。比较两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平均血流速度,评估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检测血液流变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基底动脉以及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眩晕障碍调查表以及眩晕评估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镇肝熄风汤联合丁咯地尔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较好效果,能明显增加血流速度,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眩晕症状,恢复脑部的供血,值得临床应用。
栀子豉汤加减方与艾司唑仑药物联用对失眠热扰心神证患者疗效的影响
赵静, 魏延申
2024, 42(11):  37-39. 
摘要 ( 44 )   PDF (149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栀子豉汤加减方与艾司唑仑药物联用对失眠热扰心神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6月淄博市周村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失眠热扰心神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予以栀子豉汤加减方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为期两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用药安全性。结果 用药两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DA、5-HT水平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POS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栀子豉汤加减方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失眠热扰心神证患者的整体效果较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利于调节血清DA、5-HT水平,缓解症状,优化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临床研究
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的疗效研究
刘丽艳, 杨丽, 秦国涛
2024, 42(11):  40-43. 
摘要 ( 50 )   PDF (164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粪菌移植治疗自闭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治的60例自闭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益生菌治疗,观察组予以粪菌移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生活质量、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大肠埃希菌、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水平、ATEC评分(行为、感知、社交、语言)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双歧杆菌水平、生活质量(精神信仰领域、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闭症患者应用粪菌移植治疗,可有助于其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肠道菌群分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临床疗效。
动力髋和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徐辉, 张银刚
2024, 42(11):  43-46. 
摘要 ( 53 )   PDF (174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动力髋和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韩城交大医院骨科进行诊治的97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髓内钉组(49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髓内钉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与观察髓内钉组与对照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髓内钉组的术后骨痂出现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都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6个月的髋内翻、感染、假体松动、静脉血栓、患肢短缩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1 d,且髓内钉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提高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疗效。
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8与小儿过敏性哮喘相关性研究
张锐
2024, 42(11):  46-50. 
摘要 ( 59 )   PDF (1704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8(IL-38)与小儿过敏性哮喘的关系与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就诊的60例小儿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各30例,同时选择同期30例健康小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诱导痰IL-38水平、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肺功能、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等临床资料。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持续期组比较,急性发作期组的诱导痰IL-3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急性发作期组中,诱导痰IL-38水平与FeNO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肺功能、C-ACT评分等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在慢性持续期组和健康对照组中,诱导痰IL-38水平与各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CT评分是小儿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OR=5.427,95%CI:4.926~6.112),而IL-38不是小儿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OR=1.597,95%CI:0.758~1.761)。结论 IL-38可能参与小儿过敏性哮喘过程,但不是小儿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与血清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关系
张溪
2024, 42(11):  50-53. 
摘要 ( 61 )   PDF (168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与血清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西安市鄠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随访患者的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到2023年5月1日,76例患者骨折术后愈合时间45~114 d,平均(67.28±1.38)d,骨折延迟愈合16例,占比21.05%(延迟愈合组)。延迟愈合组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骨折主要部位、骨折到手术时间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密度、年龄、糖尿病占比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愈合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愈合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6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糖尿病、术后住院时间、骨密度、年龄与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糖尿病、术后住院时间、骨密度、年龄等都为影响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时间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的发生率比较高,与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糖尿病、年龄、骨密度、术后恢复情况存在相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为影响骨折术后愈合时间的重要因素。
帕金森病黑质高回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高迪, 胡婠婧, 刘青霞, 栾海辉
2024, 42(11):  53-57. 
摘要 ( 61 )   PDF (162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经颅超声(TCS)下的黑质高回声面积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烟台业达医院诊断为PD的10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第Ⅲ部分(UPDRS-Ⅲ)得分,血尿酸水平及黑质高回声面积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相关性分析比较黑质高回声面积与上述资料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黑质高回声面积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78例PD患者,男性52例,女性26例,黑质高回声面积(0.67±0.52)cm2。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睡眠障碍、嗅觉减退、便秘等临床症状与黑质高回声面积之间无相关性;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平均UPDRS-Ⅲ评分、尿酸水平及震颤与黑质高回声面积呈正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病程、强直等症状与黑质高回声面积无相关性(P>0.05)。最后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平均UPDRS-Ⅲ评分、尿酸水平是PD患者的黑质高回声面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平均UPDRS-Ⅲ评分、尿酸水平可能是PD患者的黑质高回声面积的影响因素。
钛夹辅助圈套器牵引在胃间质瘤ESD术中的价值及安全性研究
李晓冬, 余细球, 吴进峰
2024, 42(11):  57-60. 
摘要 ( 132 )   PDF (151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钛夹辅助圈套器牵引在胃间质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按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钛夹辅助圈套器联合ESD术治疗,对照组采取ESD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耗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耗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间质瘤提供ESD手术治疗时联合钛夹辅助圈套器牵引,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髓芯减压术加选择性松质骨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结局观察
刘日富, 谭元奇, 信鑫鑫, 冯晓冰, 杨悦, 杨广华, 黄相杰
2024, 42(11):  60-63. 
摘要 ( 75 )   PDF (151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髓芯减压术加选择性松质骨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结局。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7月山东省文登整骨烟台医院临床收治的5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取髓芯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髓芯减压术加选择性松质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的情况以及相关血流实验室指标水平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OC、CTX-Ⅱ、25-(OH)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C、CTX-Ⅱ均下降,25-(OH)D3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OC、CTX-Ⅱ低于对照组,25-(OH)D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全血高切黏度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与全血高切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内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芯减压术加选择性松质骨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综合应用价值高,能提升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骨代谢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推荐临床使用。
学术探讨
从颈椎病的病因探讨分肉之间与肌筋膜链的关系
陈国栋, 尉军红, 孙其斌
2024, 42(11):  64-66. 
摘要 ( 63 )   PDF (145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肉之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中多次提及分肉之间并对其进行了描述。肌筋膜链是传递力量和动作的线条,是基于Thomas西方解剖学提出的,这些链通过人体中肌肉、筋膜和连接骨骼的线将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结构描述为一个力学整体,在身体维持姿势和运动产生的连续体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研究总结分肉之间和肌筋膜链,发现分肉之间与肌筋膜链存在关联。本文研究肌筋膜链和分肉之间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探讨与颈椎病的相关性,为颈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理论参考依据。
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治肝五法辨证论治肝纤维化
钟韵畅, 谭宏韬, 曾元桂, 李广照, 钟启腾
2024, 42(11):  66-70. 
摘要 ( 65 )   PDF (1610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钟启腾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对各类肝病的中医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钟教授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在概括历代医家对于肝病的生理病理认识和肝病诊治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核心的治肝疗法,验于临床,行之有效。现拟通过本项目探讨清肝利胆泻下法、清肝利湿健脾法、养阴柔肝活血法、养肝化痰散结法、疏肝行气调经法,并结合1则医案详细分析钟教授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治肝疗法在辨证论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中的运用。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探讨花类药治痤疮的规律机制
赵悦, 廖承成, 赵文斌, 郭媛媛, 郭晴, 谢兵, 成洁
2024, 42(11):  70-74. 
摘要 ( 51 )   PDF (238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滇南刘复兴学派用花类药治痤疮的规律及高频花类药的机制。方法 收集门诊医案,进行性味归经、类别功效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高频花类药及痤疮靶点,取交集基因;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进行GO及KEGG分析,可视化分子对接结果。结果 以清热药为主,核心药物11味;高频花类药为金银花、野菊花、红花、玫瑰花,有6个核心成分和7个核心靶点,涉及癌症、脂质、内分泌等通路,分子对接结合较好。结论 滇南刘复兴学派注重中上二焦、气血同调,以清热为大法、五味消毒饮为底方,力求攻补兼施、寒热平调、阴阳互滋;花类药可能通过MAPK通路、免疫-炎症反应、脂质、内分泌等作用于痤疮靶点,其中豆甾醇、β-谷甾醇可能是主要成分。
“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在老年慢病管理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彭莉莉, 吴美芳, 刘小春
2024, 42(11):  74-77. 
摘要 ( 217 )   PDF (1542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慢病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如何开展多元化慢病管理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大问题。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以便捷、高效、智能等优势迅速得到了广泛医者和患者的认可。本文综述了我国“互联网+”老年慢性居家护理服务的实施现状,包括相关政策支持、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服务项目、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服务效果,并分析了目前国内“互联网+”老年慢病居家护理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临床开展老年慢病居家护理服务工作提供指导依据,使更多老年患者从中获益。
教育管理
江苏省基层全科医生人文关怀认知特征调查及相关调查量表构建
周扬, 凌婷婷, 史卫红
2024, 42(11):  78-82. 
摘要 ( 55 )   PDF (1665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江苏省基层全科医生人文关怀认知特征进行调查,并构建相关评价量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部分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全科医生人文关怀应具素质调查表”最终的评估项目。结果 职称、工作年限、雇用形式及月收入是影响基层全科医生对人文关怀重要性认知的关键因素,职称及月收入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编制内人员认为“人文关怀非常重要”的比例显著较高。基层全科医生对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理解较为一致,154人(89.0%)都认为人文关怀就是“呵护生命、敬畏生命”,149人(86.1%)认为人文关怀就是“在医疗过程中,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但仅有69人(39.9%)表示,能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对患者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大多数全科医生的争议点集中于患者出院后的咨询工作,156人(90.2%)认为“做好出院后随访工作”是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106(61.3%)人认为应“做好出院后患者的咨询工作”。全科医生对人文关怀应具素质的理解主要集中于5个方面,包括“良好的沟通技巧”“强大的专业能力”“强烈的人文感情”“高尚的职业道德”“执着的科研能力”认同率分别为100%(173/173)、82.1%(142/173)、72.8%(126/173)、67.1%(116/173)、13.3%(23/173)。共进行了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修改完成后形成了包括“奉献”“真诚”“同感”“信任”“耐心”5个纬度在内的共24个条目。结论 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了“全科医生人文关怀应具素质调查表”,可为有效评估全科医师人文素质提供一定的参考。
课程思政融入循证医学课程教学的实施路径与方法探索
王建华, 董野, 杨茗茜, 李京, 王列, 鞠宝兆
2024, 42(11):  82-85. 
摘要 ( 73 )   PDF (145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循证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殊途同归。然而目前对循证医学课程的思政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鲜见相关研究和报道。并且当前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较为生硬,学生不易接受。因此,如何在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教育融合到专业知识教育中,是拟解决当前开展循证医学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探索了“一个核心、两种机制、三条主线、多个要点”的循证医学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和方法,以期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循证医学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的协同效应。
调查研究
河南某高职院校护理学生艾滋病健康信息素养现状研究
陈艳秋
2024, 42(11):  85-87. 
摘要 ( 47 )   PDF (150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艾滋病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为高职护理学生艾滋病预防及性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以河南省安阳市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于2023年10月发放大学生艾滋病健康信息素养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6份,回收率91%。结果 不同年级、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所在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在艾滋病健康信息素养总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职护理学生艾滋病知识各条目知晓率为58.73%~99.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民族及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高职护理学生艾滋病健康信息素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高职护理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知识方面具备基础的理解和认识,但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及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针对高职护理学生,强化艾滋病健康信息素养的教育尤为迫切。
民勤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及氟骨症调查分析
王兵义, 刘伟国, 任杰, 白生存, 马中瑞
2024, 42(11):  88-91. 
摘要 ( 52 )   PDF (164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民勤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及氟骨症调查结果。方法 2019—2022年,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红沙梁上王化村、西渠致祥村、东湖调元村作为固定监测村。从每个监测村的东、西、南、北、中5方位各采集1份深井水水样,以测定水氟。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判断水氟超标情况,使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进行检查、判定氟骨症发生情况。分析2019—2022年民勤县饮水性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水氟监测的结果、已改水村改水工程的运转情况、氟骨症的患病情况,分析氟骨症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结果 2019—2022年,3个行政村的水氟均低于1.0 mg/L,同一行政村的水氟在不同年份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抽样调查的3个行政村中,2019年均已完成改水,占比100%,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本次共调查3个村共1 663人,其中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2.47%(41/1 663),其中轻度者14人(34.15%),中度19人(46.34%),重度8人(19.51%),不同行政村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的1 663人中,男性患病人数占比1.21%,女性患者人数占比1.26%,氟骨症检出率在性别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间,50~60岁人群氟骨症发病率最高,依次为60~70岁人群、70~80岁人群,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水工程明显改善了民勤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饮用水水氟超标情况,氟骨症的发生比例为2.47%,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发病率无差异。
护理研究
基于情绪ABC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封闭管理期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仲丽媛, 孙常磊, 时玉, 陈丽
2024, 42(11):  92-96. 
摘要 ( 78 )   PDF (152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情绪ABC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医院病区封闭式管理期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封闭式管理期间入住风湿免疫科病区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接受病区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的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由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实施基于情绪ABC理论的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非理性信念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结束后,干预组非理性信念量表中低挫折耐受、概括化评论、绝对化要求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非理性信念量表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应对倾向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病区封闭管理模式下,实施基于情绪ABC理论的护理模式对住院患者的非理性信念和应对方式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可显著改善住院患者的认知偏差和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呼吸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高兵
2024, 42(11):  96-99. 
摘要 ( 62 )   PDF (151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赤峰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应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呼吸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应用相关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aO2、FEV1、FEV1/FVC、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护理模式干预不但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肺功能指标,减低负面情绪,而且可提高在整个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的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推荐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基于IMB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孙梅会, 任莉
2024, 42(11):  99-102. 
摘要 ( 61 )   PDF (164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IMB模式[又称信息(information)-动机(motivation)-行为(behavior)技巧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对胰腺炎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消化二科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胰腺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分别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进而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基于中医理论下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关青
2024, 42(11):  103-106. 
摘要 ( 51 )   PDF (151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中医理论下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理论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肢体运动、睡眠、认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BI)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量表(MESSS)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runel平衡量表(BBA) 、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定向能力、回忆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计算能力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肢体、心理、社交、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方案干预后,采用基于中医理论下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促进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的提高,并有助于生活质量提升。
SBAR沟通模式对头面部烧伤危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夏芳芳, 林鑫
2024, 42(11):  106-109. 
摘要 ( 70 )   PDF (151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SBAR 沟通模式对头面部烧伤危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0例头面部烧伤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以情形(situation,S)、背景(background,B)、评估(assessment,A)、建议(proposal,R)为主的SBAR沟通模式。所有患者通过院内护理后,在出院之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自我感受负担情况、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迷惑、敌意、抑郁和焦虑4个方面的简明心境量表(POMS-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OMS-SF上述4个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社交负担以及自我感受负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头面部烧伤危重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对于医护人员之间、护理交接过程中和家属探视过程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院内的护理服务水平,进而减轻头面部烧伤危重症患者的负面情绪、自我感受负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院内的护理满意度。
赋能理论联合细节行为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连媛
2024, 42(11):  109-112. 
摘要 ( 49 )   PDF (1513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赋能理论联合细节行为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4)与干预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赋能理论联合细节行为护理,对两组的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提高,且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提高,且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赋能理论联合细节行为护理,能够改善其癌因疲乏症状,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璐, 王甜
2024, 42(11):  113-116. 
摘要 ( 45 )   PDF (153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1周与3个月的脊柱与腰椎功能恢复水平。结果 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检测行为、控制行为、处理行为、日常行为相关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检测行为、控制行为、处理行为、日常行为相关自护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SFI、JOA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可提升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自护能力,提升锻炼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效果观察
王俊梅
2024, 42(11):  116-119. 
摘要 ( 46 )   PDF (153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应对方式、护理后的满意度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回避、屈服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对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能够有效地缓解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可提高应对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诊疗流程优化联合预防性护理对感染性休克的应用效果
于丽丽
2024, 42(11):  119-122. 
摘要 ( 40 )   PDF (1511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诊疗流程优化联合预防性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4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2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40例采取诊疗流程优化联合预防性护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比较护理前后休克指数、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率(HR)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变化,并比较预后不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休克指数、MAP、CI、HR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MAP、CI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休克指数、HR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水肿、脑水肿、再次休克、压力性损伤、死亡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采取诊疗流程优化联合预防性护理可缩短患者休克症状持续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且能够稳定护理后的生命体征,降低预后不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量化评估引导的流程式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影响
易雨连
2024, 42(11):  122-126. 
摘要 ( 37 )   PDF (1532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量化评估引导的流程式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3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量化评估引导的流程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与心理状态、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量化评估引导的流程式护理模式能够提升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胡强
2024, 42(11):  126-129. 
摘要 ( 71 )   PDF (151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以及护理情况。方法 选择2022年1月—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急诊急救护理要点,统计并发症情况和治疗结局、抢救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 20例患者中,死亡1例(5.00%),痊愈出院13例(65.00%),好转出院6例(30.00%),脑细胞水肿1例(5.00%),肺部感染1例(5.00%),肾脏损害1例(5.00%),抢救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抢救前(P<0.05)。结论 针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做好急救护理工作,注重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能改善治疗效果。
自我意识干预联合行为教育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质量影响
王丹, 陈会海, 尹小鹏, 于晓萍, 刘刚, 林致超
2024, 42(11):  129-132. 
摘要 ( 34 )   PDF (151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我意识干预联合行为教育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3年5月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接收的9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自我意识干预联合行为教育,采用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面情绪,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专业水平、健康宣教、服务态度、心理指导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值均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创新、说服、应变、总分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创新、说服、应变、总分等评分均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意识干预联合行为教育应用于流行性感冒患者,对缓解其负面情绪和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且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知信行状况和自我效能。
基于AIDET沟通模式对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焦虑、用药依从性和症状恢复的影响
韩慧敏
2024, 42(11):  132-135. 
摘要 ( 62 )   PDF (153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探讨以AIDET沟通模式为基础的临床护理对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焦虑情绪、用药依从性、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辅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辅以AIDET沟通模式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Zung氏焦虑量表(SAS)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健康行为量表(HPL)评分、用药依从性、症状缓解时间、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PBS评分、HP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PBS评分均降低,HP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HP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咽痒、鼻塞、咳痰等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临床护理能够减轻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焦虑情绪及自我感受负担,促使其健康行为得以养成,提高用药依从性,加快症状缓解,且备受患者青睐,有一定借鉴价值。
MDT协同护理结合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马迎平
2024, 42(11):  135-138. 
摘要 ( 67 )   PDF (151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协同护理结合分级护理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的84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3,MDT协同护理结合分级护理),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疼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程度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及NR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协同护理结合分级护理可以改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结合和谐化护理对初次体检者体检内容掌握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郝娜娜
2024, 42(11):  138-141. 
摘要 ( 58 )   PDF (153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初次体检者中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结合和谐化护理对其体检内容掌握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初次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检指导,研究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结合和谐化护理。比较两组体检者体检内容掌握度,体检效果,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体检内容掌握度和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主动服务、护理态度、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评分及体检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次体检者施以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结合和谐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体检者体检内容掌握度及体检效果,改善其护理质量,还可明显提高体检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并发症与自护意识的影响
唐曼, 唐姣
2024, 42(11):  141-145. 
摘要 ( 59 )   PDF (153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患者术后开展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对并发症及自护意识的影响,以期为RHD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为后续临床护理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58例R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开展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应用感知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感知压力,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PSS、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S、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RHD患者术后开展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同时还能降低患者自我感知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由此进一步强化其自护意识,提高自护能力,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好转具有积极作用,患者对这类护理模式内容更易接受。
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刁佃燕
2024, 42(11):  145-148. 
摘要 ( 40 )   PDF (151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淄博化建老年病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胸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血压、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胸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和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血压水平,增强心功能,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且能提升护理满意度,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团队资源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适龄儿童疫苗预防接种率和接种知晓率的影响
赵莉
2024, 42(11):  149-152. 
摘要 ( 50 )   PDF (160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团队资源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适龄儿童疫苗预防接种率和接种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疫苗接种的96例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干预方案将所有儿童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给予团队资源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结束后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儿童家长PACV量表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接种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按时接种率较对照组高,接种延迟及遗漏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资源管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变家长对疫苗接种态度,提高接种知晓率,从而提高儿童接种依从性及预防接种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适龄儿童疫苗预防接种中应用。
基于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Barthel指数的影响
赵芳
2024, 42(11):  153-156. 
摘要 ( 50 )   PDF (151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用基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对巴氏指数(Barthe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n=36)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6),比较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各亚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运动功能(FMA)、多维衰弱状态评分(MFS)、跌倒功效量表评分(MFE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 护理前两组Barthel指数、NIHSS、FMA、MFS、MFES、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MA、MF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MFS、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Barthel指数,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BISAP评分系统的护理措施更有利于改善肢体功能与心理状态,降低跌倒风险,促进治疗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剖宫产产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预防产褥感染的效果
张露, 石燕, 夏玲玉
2024, 42(11):  156-159. 
摘要 ( 64 )   PDF (151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剖宫产产妇分娩时发生产褥感染风险因素,评估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因剖宫产住院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疼痛、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更低,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产妇的产褥感染、会阴伤口感染及乳腺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加快产妇的恢复。
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张曦
2024, 42(11):  159-162. 
摘要 ( 70 )   PDF (178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针对性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ICU机械通气患者共计3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发生VAP将其划分为VAP组与非VAP组,前组病例84例,后组病例216例。 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对应护理措施。结果 发生VAP共计84例,VAP发生率为28.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有侵袭性操作、口腔清洁、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影响VAP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侵袭性操作、口腔清洁状况、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抗生素治疗为影响 ICU机械通气 VA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增强患者预防意识,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降低VAP的发生率,从而保障其安全性。
瑞舒伐他汀结合依折麦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脂、糖代谢与安全性的影响
殷艳萍
2024, 42(11):  162-165. 
摘要 ( 41 )   PDF (149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结合依折麦布治疗对血脂、糖代谢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4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方案:瑞舒伐他汀)和观察组(治疗方案: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每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情况、糖代谢指标情况、治疗有效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 h血糖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中采用瑞舒伐他汀结合依折麦布治疗方案,治疗较为安全,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TC、TG、LDL-C等。
经验交流
刘万里“异病同治”治疗上消化道反流性疾病经验撷菁
苏坤涵, 刘万里
2024, 42(11):  165-168. 
摘要 ( 51 )   PDF (165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病同治思想是中医辨证理论的精华,基本内涵包括异病同证、同证同治、同法共方三个方面。刘万里教授以病同治诊疗上消化道反流性疾病,认为肝胆失疏、脾胃失和是基本病机,气血怫郁贯穿疾病始末,以通降解郁为核心治则抗反流,自拟“降逆汤”和“通降合剂”,具有疏肝清热、燥湿化痰、抑酸护胃、理气降逆的功效,临证化裁使用,临床疗效较好,体现病证结合、方证相应、药证匹配“三位一体”的辨证思路。
徐进康教授“病、证、症、体”结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
徐倩菲, 徐进康
2024, 42(11):  169-172. 
摘要 ( 84 )   PDF (1622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癌前病变属于病理组织学概念的范畴,指具有恶性转化可能的胃黏膜改变。本病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脾胃功能虚弱、中焦升降失和,虚实夹杂为转变规律,胃络瘀阻为发病的病理关键,湿浊犯胃为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本病的治疗亦是当下临床治疗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在辨证治疗本病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徐进康教授根据吴门医派和孟河医派脾胃病辨治理论,主张用哲学和辩证法思想确立辨治的思路,提出“辨病-辨证-辨主症-辨体质”四位一体的临证思维模式,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胃癌前病变的邪正虚实、病程演变及预后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延缓胃癌前病变的进程。徐进康教授对胃癌前病变的学术经验是对传统辨证施治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姜京超, 彭龙锋
2024, 42(11):  172-175. 
摘要 ( 49 )   PDF (164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的血肿清除情况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的围术期指标、康复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颅内压,IL-6、hs-CRP、NSE水平在手术后均呈现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GCS评分呈现上升趋势,观察组患者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且围手术指标优异,降低疾病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双向等压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比较
张强, 谢彦春
2024, 42(11):  175-178. 
摘要 ( 71 )   PDF (164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双向等压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榆林市榆阳区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取双向等压引流术治疗,常规组采取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 d、3 d、7 d肛门疼痛情况、术前及术后5 d、1月、3月肛门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长及创面愈合时长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7 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逐渐下降,试验组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Wexner评分均上升,术后1月、3月随时间推移评分逐渐下降,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术后5 d、1月、3月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向等压引流术与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相当,但双向等压引流术造成疼痛更低,愈合时间更短,且会有效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防止肛门失禁的发生。
印片细胞 DNA 定量分析联合冰冻切片在术中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王素辉
2024, 42(11):  178-181. 
摘要 ( 48 )   PDF (151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印片细胞 DNA 定量分析联合冰冻切片在术中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术中需行快速病理诊断的标本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术中取材的标本进行印片细胞DNA定量分析、冰冻切片处理及联合检测,以常规石蜡切片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石蜡切片诊断显示,98例组织标本中共有40例恶性病变,58例良性病变;与常规石蜡切片结果比较,冰冻切片的敏感度为95%以及特异性为89.66%;DNA定量分析的敏感度为75%以及特异性为93.10%;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度为82.5%以及特异性为96.55%。三种检测方法的误诊率分别为10.34%、6.90%和3.45%。结论 印片细胞 DNA 定量分析联合冰冻切片检测的误诊率较低,因此,联合冰冻切片可提高术中快速诊断的准确性, 为临床医师制订充分的手术决策和精准医疗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舒芬太尼联合损伤控制复苏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谭向晖
2024, 42(11):  181-184. 
摘要 ( 68 )   PDF (151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损伤控制复苏(DCR)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THS)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严重T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DCR治疗,联合组接受舒芬太尼联合DC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乳酸(BL)]、应激反应[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抢救成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复苏后TT、PT高于复苏前,但联合组TT、PT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后PaO2、SaO2高于复苏前,BL低于复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复苏后PaO2、SaO2、B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苏后CRP水平低于复苏前,Cor水平高于复苏前,且联合组CRP低于对照组,Co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DCR治疗严重THS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气指标,减轻应激反应。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
田庆美, 栾祖鹏
2024, 42(11):  184-187. 
摘要 ( 39 )   PDF (151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将不同治疗方案予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后,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联合紫杉醇、顺铂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方法联合紫杉醇、顺铂+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前后评估两组观察指标的数据变化及比较趋势,并据此判断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部分缓解(PR)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8+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的治疗方案,能够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血管新生,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孕前身体质量指数、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结局影响的研究
纪智荣, 周晓光
2024, 42(11):  187-190. 
摘要 ( 61 )   PDF (155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70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孕前BMI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按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分为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和增重过多组。比较孕前与孕期孕妇妊娠结局、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超重组、肥胖组餐后1 h血糖与空腹血糖高于低体质量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体质量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肥胖组自然分娩率低于低体质量组、正常组,孕期增重正常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增重过多组与增重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正常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增重过多组与增重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肥胖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低体质量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正常组低于增重过多组与增重不足组,且增重过多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增重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加量与GDM孕妇妊娠结局、预后呈负相关,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孕前BMI过重或过轻和妊娠期体质量增重过多、增重不足均会加大GDM孕妇并发症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应对GDM孕妇进行指导,对其孕前BMI及孕期增重进行合理控制。
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探讨
王翔, 蔡晓丽, 邹燕, 丁娥飞
2024, 42(11):  191-194. 
摘要 ( 59 )   PDF (1513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发病危险因素以及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三八疗养院体检中心的135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甲状腺B超以及甲状腺血清指标检查,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体检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 135例患者,经甲状腺B超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共检出32例,检出率是23.70%。其中,TI-RADS分级3级10例,占31.25%;4级13例,占40.63%;5级9例,占28.13%。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33.82%)高于男性(16.42%),55~70岁甲状腺结节检出率(80.00%)高于20~35岁(5.26%)、35~50岁(12.31%)、>70岁(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活习惯(吸烟、酗酒)、饮食口味偏重、饮食习惯(喜食腌制食物、喜食海产品)、每周运动次数(0次、1~3次)、作息习惯(习惯晚睡)、BMI(28~≤32 kg/m2、>32 kg/m2)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在20%以上,吸烟、酗酒、饮食口味偏重、喜食腌制食物、喜食海产品、每周运动次数较少、习惯晚睡、BMI>28 kg/m2均为诱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早给予针对性处理,最大限度降低甲状腺结节发病率。
鼻咽癌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王保明
2024, 42(11):  194-197. 
摘要 ( 71 )   PDF (160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调强适形放疗方案与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对鼻咽癌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于邹平市中医院确诊及接受治疗的8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接受调强适形放疗方案治疗(IMRT)(治疗组),另43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方案治疗(3D-CRT)(对照组),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危及器官最大/平均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短期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危及器官中视神经及视交叉神经最大/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危及器官中耳内(左、右)、脑干、脊髓最大/平均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开始后4周出现放射性黏膜炎及放射性皮炎等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结束半年后出现放射性涎腺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半年两组患者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和3D-CRT在治疗局部晚期NPC具有相似的疗效,但IMRT在照射剂量及减少放射性损伤的不良反应中均存在较高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