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暗示联合自我管理强化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效能及负面情绪影响
王宁
2023, 41(22):
115-119.
摘要
(
71 )
PDF (200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正性暗示联合自我管理强化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自我效能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7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给予正性暗示联合自我管理强化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血糖控制情况、视力情况、心理状况、健康行为达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策略性效能、应变力效能、动机效能、执行力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策略性效能、应变力效能、动机效能、执行力效能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策略性效能、应变力效能、动机效能、执行力效能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lc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FBG、2hPBG、HbAlc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视野、视敏度及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视野、视敏度及裸眼视力均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视野、视敏度及裸眼视力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健康行为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正性暗示联合自我管理强化干预取得了较优异的应用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能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提高自我效能,改善不良情绪及视力,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