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3, Vol. 41 ›› Issue (22): 48-51.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COHb浓度及PaCO2指标的影响

刘彩霞, 李雪清, 覃盛平, 玉习柱*   

  1. 桂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 贵港,537200
  • 出版日期:2023-11-16 发布日期:2023-11-08
  • 作者简介:刘彩霞(1982—),女,壮族,籍贯: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

  • Online:2023-11-16 Published:2023-11-08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在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过程中血清碳氧血红蛋白浓度(COHb)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CO中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救治+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试验组在无创通气期间采取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COHb浓度及PaCO2指标情况,同时分析CO中毒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经COHb指标分析得知,治疗后2 h两组患者COHb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后两组患者COHb指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分别于治疗12 h、24 h、48 h、72 h各时间点比较,试验组COHb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指标分析得知,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指标均有下降,且试验组PaCO2指标在治疗后2 h、12 h、24 h、48 h、72 h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低,更趋近于正常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核苷酸多聚酶(NADPH)活性较对照组增强,急性期反应蛋白(CR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急性CO中毒患者运用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内血清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增加呼吸深度,提高呼吸频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正常呼吸功能,加速机体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血清碳氧血红蛋白浓度,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