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少元,郑荣寿,张思维,等.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全球模式:一项基于人群的2000-2020年肿瘤登记数据分析研究[J].癌症,2022,41(7):324-335. [2] 路艳星. 中医情志疗法对肝郁型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3] 许楠,王旭,陆澄.肝郁证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1):2449-2453. [4] 杨立忠,毛文奎,侯爱芝,等.癌症康复期患者的集体心理干预对照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2,9(5):452-453. [5] 郭莉,刘丹,曾伟杰,等.构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乳腺癌全方位及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模式[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4):1017-1024.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7] 陈政文,汪艳萍,陈爱芳,等.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的相关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9):941-944. [8] 周元林,肖艳平.五音疗法用于肝气郁结型乳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J].华夏医学,2015,28(5):80-82. [9] 梁凤珍,陈蕾,王秀莹.中医情志护理方法[J].长春中医药大学报,2010,26(3):428. [10] 刘玉慧,孙秋华,陈晓洁.穴位按摩对乳腺癌围术期病人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36):4573-4575. [11] 刘美凤,高玉萍,于成娥,等.正念减压联合团队健康教育对青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20,19(4):32-38. [12] 梁尊孝,杨佳,王振斋,等.皮内针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癌因性疲乏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10):1478-1481. [13] 李一桔,陆丽华,陈晓枫.符号互动论视角下基于”微信运动”步行锻炼对乳腺癌患者运动依从性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交通医学,2022,36(5):525-528. [14] 廖惠莲,傅秀芳,朱雪萍,等.耳穴压豆联合纳米穴位敷贴在乳腺癌姑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7,38(10):1607-1609. [15] 高忆. 正念减压疗法结合耳穴压豆对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5):214-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