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3-01
论著
北京中医医院用药咨询服务五年回顾性分析与展望
王宏蕾, 李文喆, 陈占功, 刘洋, 常馨予, 韩丽娟, 范峥, 吴剑坤
2024, 42(5):  1-4. 
摘要 ( 89 )   PDF (201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五年用药咨询服务情况,发现用药问题规律,分享服务经验,提高服务质量。方法 回顾北京中医医院用药咨询中心2015年—2019年的所有用药咨询记录,对咨询问题分类并采用帕累托图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北京中医医院五年用药咨询服务人数呈上升趋势,共计解答咨询问题61 759例次,日均服务50例次。将咨询问题类型分为5类,分别为复杂用药问题(4 283例,占6.93%)、简单用药指导(4 892例,占7.92%)、非用药问题(6 422例,占10.40%)、药品库存咨询(16 291例,占26.38%)、中药煎服指导(29 871例,占48.37%)。结论 通过对门诊用药咨询记录的分类统计,可以看出咨询问题类型及比例相对稳定,帕累托分析有助于发现患者的主要需求,并促进药学部门不断进行改进,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知行易径理论视域下丧偶老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研究
刘曼, 刘桉泽, 孙晓婷, 王雪, 于琳
2024, 42(5):  5-7. 
摘要 ( 89 )   PDF (1609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丧偶老人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普遍存在孤独感强烈、难以适应角色等问题。本研究基于知行易径理论构建丧偶老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从生理、动机、认知、情绪、行为与环境六个领域先评估丧偶老人的需要,进而界定干预目标,构建干预措施,使其有效地达到个体的生活目标,提升丧偶老人生活质量,为探索丧偶老人社会生活重建路径提供参照。
NSK-SD纳豆激酶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用疗效的临床研究
钱申贤, 李佩璋, 陈宁, 朱平, 安奇, 赵晓燕, 张瑞芳, 胡卫红, 刘小明, 吴炳南
2024, 42(5):  8-11. 
摘要 ( 246 )   PDF (1631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纳豆激酶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用疗效。方法 纳豆激酶临床研究课题组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心血管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在90 d的研究期间服用8 000 FU/d纳豆激酶(NSK-SD),分别在基线、第30天和第90天进行采血,检测血脂、凝血四项、血小板聚集率和D-二聚体水平,在基线和第90天进行TCD检测和颈动脉彩超。结果 97例患者全部完成了这项研究,依从性良好。服用纳豆激酶30 d后血浆黏度显著下降(P<0.05);服用纳豆激酶90 d,ADP血小板聚集率300 s、AD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D-二聚体、全血低切黏度(5/s)、全血黏度(50/s)和全血高切黏度(200/s)显著下降(P<0.05);此外,全血低切黏度1/s在服用30 d和90 d后均显著下降(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大脑血流速度和流速差异常患者改善率分别为71.4%和87.5%;颈动脉内斑块和中膜增厚的改善比例分别为46.7%和42.1%。结论 纳豆激酶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ADP血小板聚集率300 s、AD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全血黏度,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服用纳豆激酶90 d后的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大脑供血得到明显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也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表明纳豆激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
陈海宏, 王继伟, 刘一鸣
2024, 42(5):  12-15. 
摘要 ( 70 )   PDF (167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住院的13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到2023年5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24.10±1.93)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21例(MACE组),占15.7%,其中心肌梗死3例、心源性死亡1例、心力衰竭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3例。MACE组的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吸烟、饮酒等与非M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的血小板聚集率较非MACE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4例患者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r=0.72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率为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访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多伴随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高通量透析联合金水宝片对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林小堃, 张敏, 林中方, 卢敏然
2024, 42(5):  16-18. 
摘要 ( 66 )   PDF (170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高通量透析与口服金水宝片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透析患者血浆(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糖尿病肾透析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思路。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为低流量透析。对照组给予高通量透析(HFHD),治疗组在高通量透析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3片/次(0.42 g/片),3次/d,连续3个月,对比两组研究前后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BUN、Scr、Hb与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降低,Hb和Alb水平均增高,且治疗组的Hb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EGF、IL-1β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VEGF、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治疗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维护其血管内皮功能,而高通量透析联合金水宝改善更明显。
中医诊疗
浮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研究
霍青云, 赵玉玲, 李伟, 路敏, 覃国忠, 于翱瑞, 许宏武
2024, 42(5):  19-22. 
摘要 ( 107 )   PDF (1656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浮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慢性转归率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收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25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浮针组和对照组,浮针组129例,对照组127例。两组患者均予中药封包治疗,对照组加服洛芬待因缓释片、盐酸乙哌立松片,浮针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浮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腰部疼痛[视觉疼痛模拟分法(VAS)评分]、腰部功能障碍[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ODI)评分]、指地间距(FFD)。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FF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FFD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浮针组VAS评分、ODI评分、FF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能够快速高效地降低痛感、改善腰背功能,降低复发率,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中医干预法对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血清营养指标影响
祁喜平, 马蓉霞, 李静, 扈玫琳
2024, 42(5):  23-25. 
摘要 ( 111 )   PDF (163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中医干预法对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血清营养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肝硬化治疗和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中医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营养指标表达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P、ALT和AS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血清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等相关营养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RF、PAB、Alb、H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采取活血化瘀中医干预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肝功能,提升患者血清营养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温针灸为主的传统疗法综合治疗脊柱侧弯病案
王晓玲, 黄佳怡, 杨菁, 谢秋蓉, 简家伟, 江宜祯, 杨文艺
2024, 42(5):  26-28. 
摘要 ( 109 )   PDF (1637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与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上常见疾病,并常伴随出现,互为因果。保守治疗通常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本文报告了一例退行性脊柱侧弯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案,以“骨正筋柔”为理论基础,结合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特征,施以温针灸为主的传统疗法综合治疗,调整两侧椎旁肌肌力,改善脊柱生物力学平衡,达到行气活血、疏筋通络之功效,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疗效巩固,期望能够为临床医师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针灸对老年失眠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褪黑素、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朱双, 杨燕, 张军
2024, 42(5):  29-32. 
摘要 ( 68 )   PDF (1640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针灸对老年失眠症的治疗效果及对褪黑素、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四川省雅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失眠症(肝肾亏虚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褪黑素(MT)及5-羟色胺(5-HT)水平、不良情绪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睡眠药物评分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T及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T及5-HT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MT及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可改善失眠症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提高血清MT及5-HT水平,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抗肝纤维化的影响
李玲玲, 王肖, 刘英果
2024, 42(5):  33-36. 
摘要 ( 99 )   PDF (1662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抗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06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诺福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安络化纤丸进行辅助治疗,连续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抗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蛋白(Ⅳ-C)]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病毒[乙肝病毒核酸(HBV-DNA)]载量、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肝脏硬度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LN、PⅢP、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与HBV-DNA载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LT、AST、TB与HBV-DNA载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及肝脏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6、TNF-α、Hs-CRP水平及肝脏硬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抗肝纤维化及抗病毒效果,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醛固酮抑制剂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观察和疗效分析
白冰, 赵永强
2024, 42(5):  37-39. 
摘要 ( 73 )   PDF (1702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醛固酮抑制剂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和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洛南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醛固酮抑制剂螺内酯治疗,观察组采用醛固酮抑制剂螺内酯联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胸胁作痛、心悸、面肢浮肿、气短、面色晦暗和盗汗乏力症状评分,检测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胸胁作痛、心悸、面肢浮肿、气短、面色晦暗和盗汗乏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胁作痛、心悸、面肢浮肿、气短、面色晦暗和盗汗乏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胸胁作痛、心悸、面肢浮肿、气短、面色晦暗和盗汗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V、SV、LVEDD、LVEF、CI和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V、SV、LVEDD、LVEF、CI和LVESD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LVESV、SV、LVEDD、LVEF、CI和LVES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醛固酮抑制剂螺内酯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
临床研究
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及与EMAb相关性分析
王莉
2024, 42(5):  40-43. 
摘要 ( 75 )   PDF (186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在稽留流产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与抗子宫内膜抗体(the endometrial antibodies,EMA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2年8月于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体格检查的200名正常妊娠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及EMAb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EMAb水平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的方式分别计算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EMAb在稽留流产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IgG、抗心磷脂抗体IgA、抗心磷脂抗体IgM水平、EM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EMAb水平与抗心磷脂抗体IgG、抗体IgA、抗体IgM水平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552、r=0.586、r=0.417,P<0.05);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G、抗心磷脂抗体IgA、抗心磷脂抗体IgM、EMAb对稽留流产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0(95%CI:0.886~0.974,P<0.05)、0.972(95%CI:0.940~1.000,P<0.05)、0.990(95%CI:0.979~1.000,P<0.05)、0.959(95%CI:0.927~0.990,P<0.05)。结论 稽留流产女性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EMAb水平均明显呈现升高状态,且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EMAb水平呈现明显正相关性,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EMAb水平对稽留流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
刘一鸣, 吕静
2024, 42(5):  44-47. 
摘要 ( 64 )   PDF (163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主动固定电极对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心室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收治的需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骰子原则把85例患者分为主动组(43例)与被动组(42例)。主动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希氏束起搏治疗,被动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心室起搏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主动组起搏器置入即刻的心室起搏参数起搏阈值、阻抗、P波幅度、电流均明显低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电极置入时间、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电极置入后7 d起搏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起搏电极脱位、起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组的下肢制动时间、住院时间、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留置时间均短于被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在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其心室起搏参数,增加患者的电极置入时间、曝光时间,减少右心尖起搏带来的心室非同步的电激动,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分析
张宗显
2024, 42(5):  48-50. 
摘要 ( 56 )   PDF (163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手术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传统组患者应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甲状腺激素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甲状腺血清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FT3、FT4指标水平高于传统组,TSH指标水平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更满足临床需求,减少可能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
分析CT、MRI检查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侯胜楠
2024, 42(5):  51-54. 
摘要 ( 67 )   PDF (195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CT、MRI检查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及MRI检查,总结脑胶质瘤在CT及MRI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MRI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以低密度病变最为常见,增强CT扫描以花环状强化最为常见。MRI检查以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最为常见,增强MRI扫描主要表现为边缘强化及结节强化。CT、MRI及CT、MRI联合检查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分别为76.92%、90.38%、96.15%,特异度分别为75.00%、85.71%、96.43%,准确度分别为76.25%、88.75%、96.2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11%、92.16%、98.0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4%、82.76%、93.10%,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大于CT单独检测(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MRI及联合检查AUC值分别为0.724、0.755、0.802,对于脑胶质瘤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 CT联合MRI对高级别脑胶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显示病灶的范围和图像特征,为临床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夏海水
2024, 42(5):  55-57. 
摘要 ( 50 )   PDF (1491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含铂双药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两组均维持2个周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D8+、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D4+、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治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内炎性反应水平,改善患者机体内CA199、CEA水平,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提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改良Nissen胃底折叠术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变化及体重的影响
王贺
2024, 42(5):  58-60. 
摘要 ( 61 )   PDF (148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改良Nissen胃底折叠术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变化与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 年 1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行改良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与术后并发症症状表现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观察患者食管下括约肌与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经改良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后的反酸、烧心、咳嗽等胃食管反流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的DeMeester评分、酸反流时间百分比与反流总次数较术前均取得了明显改善,且食管下括约肌长度、食管下括约肌腹段长度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的体质量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同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Nissen胃底折叠术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显著提升患者食管下括约肌的长度与压力,从而实现有效的抗反流作用,并有利于患者减轻体量。
p73、p38蛋白对重症颅脑外伤预后的预测价值
于韬
2024, 42(5):  61-63. 
摘要 ( 58 )   PDF (163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肿瘤蛋白p73(p73)、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蛋白对重症颅脑外伤(TBI)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诊疗的160例TBI患者作为试验组,按照死亡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33例)和存活组(127例),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其分为重型组(38例)、中型组(55例)、轻型组(67例);另择取同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脑脊液中p73、p38蛋白表达情况及GCS评分,并分析两者与GCS评分的关系以及p73、p38蛋白对TBI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试验组p73、p38蛋白水平及GC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p73、p38蛋白水平及GCS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型组、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p73、p38蛋白水平及GCS评分亦明显低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73、p38蛋白水平及GCS评分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发现,TBI患者p73、p38蛋白水平与GC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中p73、p38蛋白单独以及联合预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652、0.714、0.803。结论 p73、p38蛋白在TBI患者中表现出异常表达,且与此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密切相关性,通过监测p73、p38蛋白水平变化能够辅助判断病情,评估预后。
康复研究
穴位按摩联合认知干预训练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王焕
2024, 42(5):  64-66. 
摘要 ( 50 )   PDF (1488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穴位按摩联合认知干预训练对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3年1月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干预措施,其中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认知干预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康复训练依从率及干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等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并且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资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认知干预训练应用在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干预中,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提高干预效果和满意度。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型的康复训练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邹颖, 杨艳丽, 周英
2024, 42(5):  67-70. 
摘要 ( 64 )   PDF (148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型的康复训练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东明县中医医院和菏泽市立医院行PVP手术治疗的95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基于HFMEA模型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ODI、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MEA模型可以有效提高OVCF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促进胸腰椎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学术探讨
基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探析养生不慎与不寐病机
国美思, 罗淑芬, 王冠英, 袁香梅, 张震
2024, 42(5):  71-73. 
摘要 ( 90 )   PDF (157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尚书序》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黄帝内经》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明言机体的衰老与发病与“养生不慎”关系密切。本文将从“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起居无节”“违逆四时”“食饮无节”“不时御神”等七个方面,对“养生不慎”引发不寐的病因病机深入探析,以期指导中医寤寐养生与不寐辨治。
太极拳“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与脊柱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内在联系
周国庆, 李华
2024, 42(5):  74-76. 
摘要 ( 85 )   PDF (153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太极拳身法要义中的重要概念,与脊柱核心稳定性训练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但既往文献尚缺乏针对性的基于功能解剖学方面的探讨。本文旨在运用人体运动学基本原理,结合解剖生理予详细论述,明确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均以激活脊柱深层局部性稳定性肌为关键要点,同时还通过对腹内压的主动控制,以建立逆腹式呼吸为目标,充分打开下胸廓,增加肺通气量,达到呼吸的深细长匀,并进一步强化腰腹部的核心稳定。“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两者又可互相影响,形成对立统一的密切关联,共同起到打开身体、自我拔伸的合理身体姿态控制。而“谷道一撮”“玉茎一收”“后腰基一紧”则是实现“气沉丹田”的动作要领。上述原理与技术要领也值得声乐与吹奏、竞技体育等诸多领域借鉴及研讨。通过对“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与脊柱核心稳定性训练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探讨,将对太极拳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在推行“三调合一”,推动“体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领域充分展现太极拳文化所凝练的言简意赅的智慧。
文献研究
希望水平和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姜玲玉, 王琦, 刘向荣
2024, 42(5):  77-80. 
摘要 ( 80 )   PDF (1594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希望水平是一种动态的内在治疗力量,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会因为希望而做出改变,希望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存在联系,积极的希望会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科学的自我管理可规范患者的自身行为。从希望水平和糖尿病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概念、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及其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促进治愈疾病希望水平的提升。
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张文正, 李纯璞, 陈蕾, 郭冬梅, 李军, 张媛媛, 魏开斌, 张亚
2024, 42(5):  81-85. 
摘要 ( 56 )   PDF (293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原理探讨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TT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靶点,制作维恩图获取淫羊藿与骨质疏松骨折的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绘制中药-成分-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最后,使用R语言和Bioconductor平台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GO)和基因相互作用通路分析(KEGG)。结果 淫羊藿主要是通过23种活性成分、121个作用靶点及155个生物学通路发挥作用治疗骨质疏松骨折。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主要核心靶点有AKT1、TP53、Jun、HSP90AA1和CASP3等;关键通路为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揭示了淫羊藿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了基础。
教育管理
河南省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经验与实践
张孝芳
2024, 42(5):  86-88. 
摘要 ( 64 )   PDF (177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教学团队加强自身思政能力建设,凝练出“个人修养、职业素养、理想信念”三个层次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通过构建思政素材库、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机制,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思政体系,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本课程获评2023年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课程思政背景下护理综合人文修养项目化课程的构建对在校护生人文修养的应用效果
张莉莉
2024, 42(5):  89-92. 
摘要 ( 94 )   PDF (148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护理综合人文修养项目化课程的构建对在校护生人文修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210名2021级与2022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掷硬币原则将所有护生分为人文组与对照组,每组10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人文组给予课程思政背景下护理综合人文修养项目化课程教学,两组的教学观察时间均为4周,判定两组护生的人文修养变化状况。结果 教学4周后,人文组的理论考核评分、操作考核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4周后的耐心、理解等人文修养能力评分等显著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文组教学4周后的耐心、理解等人文修养能力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组教学4周后的职业认同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都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组教学4周后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课程思政背景下护理综合人文修养项目化课程的构建在在校护生教学中的应用能提高耐心、理解等人文修养能力,还可提高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可持续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与教学满意度。
PBL教学法提高外科手术护理临床带教考核成绩评分的研究
陈仁琳
2024, 42(5):  93-95. 
摘要 ( 52 )   PDF (147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外科手术护理采用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开展临床带教对实习生考核成绩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烟台业达医院外科40名手术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采用PBL教学法,8周后,观察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护理技能成绩评分以及带教满意度。结果 实习考核显示,研究组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问诊、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无菌操作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用于外科手术护理临床带教更有利于实习生专业考核成绩提升,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调查研究
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探究
李潇, 张秀娟, 杨丽萍, 石丽丽, 吴玮
2024, 42(5):  96-98. 
摘要 ( 74 )   PDF (1633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2019年—2022年多重耐药菌临床检测结果,利用“医院感染和传染病实时监控平台”对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重点监测MDRO分布构成、感染科室及感染标本来源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9年—2022年剔除重复样本后共收集1 360例MDRO阳性病例,重点监测MDRO分布排序依次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其中CR-AB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重点监测MDRO感染科室分布广泛,其中以重症医学科、骨髓炎科、肺病科、脑病科感染为主,分别为34.71%、10.51%、7.79%、6.47%;临床送检实验标本以痰液和伤口分泌物为主,分别为45.00%、26.62%。结论 甘肃省某三甲中医院MDRO感染的发生率近年来依旧在逐步增加,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感染防控工作落实。
2022年栖霞市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率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林志仁
2024, 42(5):  99-101. 
摘要 ( 65 )   PDF (167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2022年栖霞市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率,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栖霞市居住的1 090例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与监测手足口病疫苗接种情况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调查儿童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1 090例学龄前儿童中,完成全程接种的有824例,部分接种的有166例,无接种的有100例,接种率为90.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文化程度、本地区居住时间、家长职业、家庭月收入等为影响2022年栖霞市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率的重要因素(P<0.05)。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5例,发生率为1.38%,都在48 h内进行了及时报告,及时报告率为100.00%。一般反应13例,占86.67%;常规反应1例,占6.67%;偶合症1例,占6.67%,均未发生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疫苗质量事故等。治愈14例,好转1例,未出现任何后遗症。结论 2022年栖霞市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率有待提高,家长文化程度、本地区居住时间、家长职业、家庭月收入为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都及时进行了报告,多为一般反应,预后转归效果都比较高。
护理研究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对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瘀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汪小冬, 吴美凤, 徐莺, 何艳娟
2024, 42(5):  102-105. 
摘要 ( 61 )   PDF (154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基于医院-居家联动实施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瘀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病科慢性肾脏病3~5期的血瘀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居家常规采用一体化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进行12周的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居家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瘀证严重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显示,在血瘀证改善方面,两组患者除在皮下瘀斑、出血、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善忘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条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改善方面,除性功能和工作状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领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云随访平台医院-居家联动,采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技术居家干预,在改善患者血瘀证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整体护理模式对宫颈癌围术期患者情绪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武力力
2024, 42(5):  106-109. 
摘要 ( 59 )   PDF (151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宫颈癌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1月—2023年1月赤峰市医院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整体护理模式组(观察组)、常规护理模式组(对照组)两组,各40例。统计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生存质量、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特异模块、生理、功能、情感、家庭与社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识水平、语言行为、讲授能力、工作责任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围术期整体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及生存质量,改善其围术期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个案管理结合FTS护理对钬激光碎石术UC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王锦秀, 张洁, 毕英雪, 宋坤, 何爱利
2024, 42(5):  110-112. 
摘要 ( 63 )   PDF (148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个案管理结合FTS(FTS)对输尿管结石(UC)患者术后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案管理结合FTS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机体应激反应、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2 d,研究组机体应激醛固酮、皮质醇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UC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个案管理结合FTS理念护理模式,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层级链式培训方式联合家属健康教育对胰岛素注射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何艺
2024, 42(5):  113-115. 
摘要 ( 40 )   PDF (148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层级链式培训方式联合家属健康教育对胰岛素注射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0例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层级链式培训方式联合家属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胰岛素操作评分及注射知识、血糖控制水平、护理满意度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操作评分及注射知识分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链式培训方式联合家属健康教育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的胰岛素知识及操作情况,辅助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院外低血糖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基于症状管理Mediotouch的饮食运动管理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术后的效果
黄东琴
2024, 42(5):  116-119. 
摘要 ( 40 )   PDF (149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症状管理Mediotouch的饮食运动管理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确定行减重代谢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症状管理Mediotouch的饮食运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躯体综合总分、心理综合总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3个月、6个月后的BM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术后使用基于症状管理Mediotouch的饮食运动管理可明显改善血糖、血脂水平,同时减少体质量,有利于维持良好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标准化护理联合梯度压力弹力袜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张艳红
2024, 42(5):  120-122. 
摘要 ( 63 )   PDF (160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联合梯度压力弹力袜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下肢DVT形成,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护理联合梯度压力弹力袜预防下肢DVT形成。比较两组患者双下肢静脉峰值流速、平均流速、纤维蛋白(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下肢DVT形成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双下肢静脉峰值流速及平均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T值高于对照组,FIB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DVT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联合梯度压力弹力袜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下肢血流情况及凝血指标,降低下肢DVT形成风险。
常规鼻饲喂养和重力喂养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胡高艳, 梅灏, 韦柳密
2024, 42(5):  123-125. 
摘要 ( 51 )   PDF (147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常规鼻饲喂养和重力喂养对早产儿护理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重力喂养和常规鼻饲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营养状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结果 研究组各项早产儿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脑损伤早产儿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BN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的鼻饲基础上,对早产儿进行重力喂养,可以减少喂养不耐受和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无脑损伤的比例,改善其营养状况和神经行为,值得临床应用。
专科质控的分级心理护理联合视频宣教对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贺雅男
2024, 42(5):  126-128. 
摘要 ( 53 )   PDF (147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心绞痛患者实施专科质控的分级心理护理联合视频宣教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专科质控的分级心理护理联合视频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VAS)。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绞痛患者实施专科质控的心理护理联合视频宣教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身体康复。
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内瘘维护护理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吴小梅, 王秋静
2024, 42(5):  129-131. 
摘要 ( 82 )   PDF (1471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内瘘维护护理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7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并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1:1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透析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内瘘维护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内瘘硬结、内瘘狭窄、内瘘团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综合评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应用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个体化康复方案用于老年高血压中的作用分析
刘霞, 梁雪飞
2024, 42(5):  132-134. 
摘要 ( 53 )   PDF (148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个性化康复方案用于老年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实施以HFMEA为指导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总掌握率与规律用药、合理饮食、自行监测血压、科学运动形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心理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以HFMEA为指导的个体化康复方案,可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情绪引导对输卵管堵塞型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王旭宇, 刘雪莲
2024, 42(5):  135-137. 
摘要 ( 79 )   PDF (148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情绪引导对输卵管堵塞型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商洛市商州区黑山中心卫生院收治的7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育龄期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情绪引导,应用简明心境量表(Concise mood scale,POMS-SF)分别在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分别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复查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妊娠和生化妊娠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困惑、活力、疲劳、抑郁、生气和紧张方面的POMS-SF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生化妊娠、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妊娠率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卵管堵塞型不孕症患者采取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联合情绪引导可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间接辅助提升患者的妊娠率,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朱海玲, 赵瑞娜
2024, 42(5):  138-140. 
摘要 ( 58 )   PDF (148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DVT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IMCHB护理干预对重度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丛苓苓, 周雅琼, 王新妮, 徐英霞, 薛洁
2024, 42(5):  141-143. 
摘要 ( 67 )   PDF (148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重度子宫脱垂患者接受盆底重建术治疗后采用健康行为互动模式(interactionmodel of client health behavior,IMCHB)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者70例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底重建术,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MCHB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量表评分、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标准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度子宫脱垂重建术治疗过程中开展IMCHB护理干预有助于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加快盆底功能康复进程,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成功率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李晓霞
2024, 42(5):  144-146. 
摘要 ( 50 )   PDF (148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成功率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探析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服务满意率、住院时间、手术效果,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的负面情绪等。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探析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手术、住院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者服务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干预,可以舒缓患者情绪状态,利于术前心态稳定,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安全性,同时促进术后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高。
转变体位联合童趣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治疗配合度及肺功能的影响
樊锋, 苏颖
2024, 42(5):  147-149. 
摘要 ( 47 )   PDF (1489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转变体位联合童趣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治疗配合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3年4月陕西冶金医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联合开展转变体位与童趣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配合度、舒适度、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配合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LACC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肺啰音、发热、气喘、咳痰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FEV1、FVC、MMEF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FEV1、FVC、MMEF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Peds QL 4.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Peds QL 4.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变体位联合童趣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及舒适度,缓解临床症状,对促进小儿肺炎患儿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风险预警护理联合安全管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及预后影响
陈玉萍
2024, 42(5):  150-152. 
摘要 ( 38 )   PDF (148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风险预警护理联合安全管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采取常规护理的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1年11月—2022年10月采取风险预警护理联合安全管理护理的4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与风险事件发生率,应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SF)评估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OL-100)评价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困惑、活力、疲劳、抑郁、生气和紧张方面的POMS-SF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困惑、活力、疲劳、抑郁、生气和紧张方面的POMS-SF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预警护理联合安全管理护理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住院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基于追踪方法学的预控护理对神经外科躁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
刘秀鹃
2024, 42(5):  153-155. 
摘要 ( 48 )   PDF (148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基于追踪学的预控护理对神经外科躁狂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取基于追踪方法学的预控护理,比较两组约束效果、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气管插管、头部引流管、动静脉导管、导尿管、鼻饲管)、医护患满意度及疼痛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气管插管、头部引流管、动静脉导管、导尿管、鼻饲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约束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追踪方法学的预控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躁狂症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非计划拔管情况,减少对患者造成伤害,提高医护患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较佳。
5E型护理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张慧, 亢玲春, 刘娟
2024, 42(5):  156-158. 
摘要 ( 53 )   PDF (153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分析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采取5E型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5E型护理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白蛋白、尿量、总蛋白水平、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血肌酐和尿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膜透析治疗NS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采取5E型护理管理模式有着良好的应用优势,有助于患者的症状改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
肺功能训练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郭换梅, 娜仁, 赵晓华
2024, 42(5):  159-162. 
摘要 ( 70 )   PDF (154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功能训练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放疗治疗的11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及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VC、PEF、FEV1及MV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MSAS及PFS-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欲下降症状M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依从性各指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肺功能训练护理指导应用于进行放疗治疗的肺癌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降低癌因性疲乏及咳嗽症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遵嘱依从性,应用效果显著。
经验交流
热敷眼保健操仪对儿童青少年视力的作用效果评价
沈郁, 高雷, 李娟娟, 孟佳, 顾昉, 邹艳, 童君龙, 章荣华
2024, 42(5):  163-166. 
摘要 ( 89 )   PDF (1654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应用某款热敷眼保健操仪对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共9所小学的18个三年级学生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9个班级为干预组,9个班级为对照组。干预组使用热敷眼保健操仪两学期,对照组照常做眼保健操。在开始干预后的第一学期始末、第二学期始末均进行视力验光检查和眼部症状问卷调查,观察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学生的视力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713名学生。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近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8% VS 37.73%,χ2=0.028,P=0.866);调整年龄、性别、惯用手、户外活动时间、灯光使用情况、父母近视情况等混杂因素后,在干预后的3次视力检查中,干预组学生出现1次近视诊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0.39,95%CI=0.22~0.71,P=0.002)。干预前,两组学生眼部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学期干预后,干预组学生视物模糊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9.25% VS 40.37%,χ2=10.139,P=0.001)。结论 使用热敷眼保健操仪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眼部不适症状,对视力尚不稳定且可能即将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预防和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对于降低学校学生近视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评价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
李文臣, 李红, 陈鹏
2024, 42(5):  167-169. 
摘要 ( 50 )   PDF (148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取抛硬币法分为研究组(n=31)和参考组(n=31)。参考组采取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研究组采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整体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4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甲胎蛋白和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均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T淋巴细胞水平,抑制甲胎蛋白和血清癌胚抗原的表达,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不同固定方式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陈健, 许竣, 孙家敏, 杨韬, 周兴芹
2024, 42(5):  170-172. 
摘要 ( 84 )   PDF (146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比较头颈部肿瘤放疗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探讨最优体位固定方式。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共1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头颈肩热塑膜+个性化大塑形枕固定组(A组)、头颈肩热塑膜+个性化小塑形枕固定组(B组)、头颈肩热塑膜+标准化塑料枕固定组(C组),每组40名。所有入组患者放疗前行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进行位置引导验证并记录摆位误差,对摆位误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平移误差在X、Y、Z方向上均小于C组(P<0.05);A组平移误差在X方向上小于B组(P<0.05),Y、Z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误差比较A组在X、Y方向小于B组(P<0.05),A组在X、Y、Z方向都小于C组(P<0.05);B组在X轴方向小于C组(P<0.05),Y、Z方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固定方式选择时,头颈肩热塑膜+个性化头颈肩大塑形垫固定最优,头颈肩热塑膜+个性化头颈小塑形枕其次,头颈肩热塑膜+标准化塑料枕固定效果差。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湿性愈合敷料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叶美娟
2024, 42(5):  173-175. 
摘要 ( 48 )   PDF (148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湿性愈合敷料在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应用湿性愈合敷料,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速度、创面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直径缩小时间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IL-1β、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湿性愈合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效果确切,可以有效加快创口愈合速度,缓解疼痛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高,适于临床应用。
饮食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身材矮小儿童发育过程的影响
田雪银
2024, 42(5):  176-178. 
摘要 ( 37 )   PDF (148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在身材矮小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身材矮小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联合健康教育措施,两组均护理1年。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平衡饮食、膳食指南、合理营养评分、遵医依从性、身高生长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平衡饮食、膳食指南、合理营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平衡饮食、膳食指南、合理营养评分均升高,并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护理后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身高生长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材矮小儿童在发育中实施饮食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营养知识掌握度,提高遵医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矮小儿童生长。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毒性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姚树鹏, 雷津
2024, 42(5):  179-182. 
摘要 ( 48 )   PDF (150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VP-COPD)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VP-COPD患者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的未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100例病毒性肺炎(VP)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肺功能检查、病原体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测定以及进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各项指标的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VP-COPD的预后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SI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更容易合并奥密克戎、德尔塔感染,观察组患Ⅱ型呼吸衰竭的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结果显示,肺功能异常(OR=1.984,P=0.011)、炎症水平(OR=3.254,P=0.009)、病原体为奥密克戎(OR=2.685,P=0.012)、病原体为德尔塔(OR=3.541,P=0.003)以及发生Ⅱ型呼吸衰竭(OR=2.701,P=0.001)因素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毒性肺炎有影响。结论 实行肺功能检查、病原体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对VP-COPD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肺功能异常、炎症水平、病原体以及Ⅱ型呼吸衰竭等因素对VP-COPD患者有较大的影响,不利于预后,故应引起重视。
多排CT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效能及影像学特点
时博, 孙双成
2024, 42(5):  183-185. 
摘要 ( 45 )   PDF (162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排CT联合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6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4例,行常规心电图和多排C螺旋CT检查,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心电图、多排螺旋CT及二者联合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查准确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发生率的预测效能,比较“金标准”下不同病例患者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疑似冠心病患者心脏冠状动脉经“CAG”检查确诊61例,确诊率为64.89%;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患者48例,多层螺旋CT检查阳性病例54例,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检出阳性病例59例;多层螺旋CT联合常规心电图ROC曲线面积为0.872,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曲线面积为0.716)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曲线面积为0.684);多层螺旋CT联合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冠状动脉中检出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金标准检查下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蚯蚓状扩张不伴有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病例附壁征、冠状扩张及蚯蚓状扩张伴有动脉瘤检出率高于阴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用于冠心病患者心脏冠状动脉中可获得较高的检查准确度,联合常规心电图检查能提高患者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且确诊患者常伴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肺癌患者炎性指标改善作用分析
闫琛琛, 陈晶
2024, 42(5):  186-189. 
摘要 ( 41 )   PDF (148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技术对肺癌患者阳性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兖州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对比两组患者肺部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机体血气分析状况、风险(气道出血、喉咙剧痛、创口感染)发生状况、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在肺部组织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肺癌的治疗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较之于常规干预而言,对其炎症状况的改善作用明显更好,能使得肺部组织更快恢复,达到改善其机体血氧状况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降低风险状况,有助于提高针对肺癌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改良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评价
张秋雁
2024, 42(5):  190-192. 
摘要 ( 33 )   PDF (148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白内障、改良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后视力、眼压指标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收治的60例AACG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32眼)和观察组(30例,33眼)。对照组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小梁切除手术联合,观察组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改良房角分离术联合,两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术前及术后1周~12个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12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房角开放率升高,且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总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CG慢性期合并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白内障、改良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视力,增加前房深度,降低眼压,提高房角开放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抗阻力运动联合精准饮食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柯静婷, 王倩
2024, 42(5):  193-196. 
摘要 ( 50 )   PDF (148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应用抗阻力运动联合精准饮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86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运动干预,研究组给予抗阻力运动联合精准饮食干预,比较两组饮食行为、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两组饮食行为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提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阻力运动联合精准饮食应用于GDM患者中,能够改善饮食行为与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