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23-10-01
论著
藏药葫芦巴颗粒对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宁雪峰, 陈晴, 孙丹凤
2023, 41(19):  1-4. 
摘要 ( 118 )   PDF (2123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藏药葫芦巴颗粒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2月兰州市中医医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永登县中医院、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院收治的 1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20例)、安慰剂组(40例)和藏药治疗组(40例)。空白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安慰剂组和藏药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分别给予安慰剂和葫芦巴颗粒口服。观察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静脉血糖(FPG)、负荷葡萄糖2 h之后血糖(2 hPG)、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腰围、BMI、HbA1c、FPG、2 hPG、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藏药治疗组腰围、BMI、HbA1c、FPG、2 hPG、TG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葫芦巴颗粒对糖尿病前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不同途径前列腺穿刺后的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的疗效比较
王选锋, 汪雄, 葛庆宇, 陶陶
2023, 41(19):  4-7. 
摘要 ( 101 )   PDF (2147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分析血清PSA异常的经直肠和经会阴两种不同途径前列腺穿刺后诊断为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HoLEP治疗的60例前列腺穿刺后BP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前列腺穿刺活检路径将患者分为经会阴组(29例)与经直肠组(3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随访情况数据来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直肠组的手术时长、术后导尿时间长于经会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直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会阴或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后3周左右的BPH患者行HoLEP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经会阴穿刺后的BPH患者行HoLEP治疗与经直肠组比较,手术时间及留置导尿时间更短,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更小。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孙凤娇, 马卫武
2023, 41(19):  8-11. 
摘要 ( 80 )   PDF (2121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对血气指标与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进行肺泡灌洗,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干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水平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降钙素原(PCT)、白介素(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支气管镜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副损伤。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与脱水性酸中毒的相关性
王慧, 王平平
2023, 41(19):  11-14. 
摘要 ( 70 )   PDF (2135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与脱水性酸中毒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收治的80例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为轮状病毒组,同期选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收治的80例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判定发生脱水性酸中毒,检测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组的脱水性酸中毒发生率为13.75%,对照组为2.50%,轮状病毒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轮状病毒组的血清IgA、IgM、Ig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在轮状病毒组,Spearsman分析显示脱水性酸中毒的发生与血清IgA、IgM、IgG含量均存在负相关性(P<0.05)。多元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gA、IgM、IgG含量降低为导致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生脱水性酸中毒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多伴随脱水性酸中毒,体液免疫功能也会下降,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与脱水性酸中毒存在相关性。
应用mNGS技术指导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基于100例患者的研究
甘长友, 谢浩, 潘保永, 万绮琪, 邓伟棠, 甘华林, 曾婷婷, 肖体江, 陆烨大
2023, 41(19):  15-18. 
摘要 ( 97 )   PDF (212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应用基因组测序(mNGS)技术指导支气管扩张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2年11月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为mNGS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镜检查并进行肺泡灌洗治疗,mNGS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因组测序分析并指导临床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1个月,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气指标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和肺功能变化等。结果 mNGS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动脉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mNGS组动脉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GS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GS组头痛、皮疹、失眠、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mNGS组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mNGS技术指导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治疗能减少患者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呼吸操联合有氧运动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
陈秀霞, 辛全娟
2023, 41(19):  19-22. 
摘要 ( 89 )   PDF (210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呼吸操联合有氧运动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日照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用有氧运动,观察组(50例)采用呼吸操联合有氧运动,连续训练2个月。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等高于对照组,6 min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的心理维度、精神维度、环境维度、生理维度评分、社会关系维度、独立性维度、一般健康和生活质量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操联合有氧运动干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在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的同时,还可恢复肺功能,提升患者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
中医诊疗
黄芪桂枝五物汤外洗法对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治疗效果评价
马国章, 李晓林, 李南南, 刘志鹏, 姜海微
2023, 41(19):  22-25. 
摘要 ( 133 )   PDF (2121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外洗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60例化疗后末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入中药外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维生素治疗,中药外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外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中药外洗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中药外洗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和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外洗法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机体炎症状况,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研究
周人杰, 杨丽萍, 曹旺波, 谭聪, 赵立岩, 张弘兴
2023, 41(19):  25-28. 
摘要 ( 56 )   PDF (198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评价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RAAS抑制剂或ARNI、抗凝等基础治疗,中药组给予基础治疗配合温阳活血通络汤,疗程12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临床疗效、6 min步行试验距离、肺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指标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6 min步行试验距离、肺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值均有所改善,中药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西医基础治疗配合温阳活血通络中药对比西药治疗可明显减轻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肺动脉压力水平,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俞募配穴”穴位贴敷辅助对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赵令强, 滕颖, 阙平
2023, 41(19):  29-32. 
摘要 ( 93 )   PDF (2041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俞募配穴”穴位贴敷辅助对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2年11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俞募配穴”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两组均完成1个月干预,并对患儿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1个月后治疗效果、肺功能水平、哮喘发作与呼吸道感染次数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俞募配穴”穴位贴敷辅助用于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中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儿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降低6个月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穴位敷贴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中的护理效果
陆小芳
2023, 41(19):  32-35. 
摘要 ( 149 )   PDF (204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敷贴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并分别在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变化,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WHOQOL-10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联合药棒穴位按摩在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远期运动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针灸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刘金凤, 刘洋海
2023, 41(19):  35-37. 
摘要 ( 147 )   PDF (196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经颅低频重复磁刺激对失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情况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100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配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睡眠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活动障碍和睡眠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活动障碍和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躯干健康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腹痛方穴位贴敷联合小建中汤治疗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的疗效评价
杨爱华, 杨娟
2023, 41(19):  38-40. 
摘要 ( 97 )   PDF (196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与分析腹痛方穴位贴敷联合小建中汤辨证治疗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指导以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建中汤辨证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腹痛方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腹部疼痛评分、最大淋巴结的长径及短径数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腹部疼痛评分均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腹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最大淋巴结的长径及短径均较治疗前短,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最大淋巴结的长径及短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了1例皮肤过敏,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腹痛方穴位贴敷联合小建中汤辨证治疗小儿腹痛(腹部中寒证)获得了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其症状及体征,有效减少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有保障。
中医保胎治疗对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影响
曹婷
2023, 41(19):  40-43. 
摘要 ( 111 )   PDF (196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中医保胎治疗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希望可以为研究中医保胎方式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1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肌肉注射进行治疗,干预组采用中医保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结局、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及孕妇的产后健康状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产妇顺利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孕中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发生异位妊娠和早产。干预组患者诞下的新生儿身长和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发生畸形和死亡。干预组健康状况评分、自我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中医保胎治疗可以提高保胎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宫颈锥切术后改良Sturmdorf缝合对阴道镜下细胞学检查确诊为CIN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丁成玉, 梁艳, 张海娟, 张媛媛
2023, 41(19):  43-46. 
摘要 ( 134 )   PDF (2121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宫颈锥切术后改良Sturmdorf缝合对阴道镜下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4例通过阴道镜下细胞学检查确诊为CI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及缝合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宫颈锥切术后改良Sturmdorf缝合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出血以及宫颈外观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宫颈黏膜增生、宫颈管狭窄、盆腔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宫颈外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阴道镜下细胞学检查确诊为CIN的患者采取宫颈锥切术后改良Sturmdorf缝合疗效显著,与传统手术及缝合方法相比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出血现象,且宫颈外观满意度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感染病原菌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蒋子轩
2023, 41(19):  46-49. 
摘要 ( 107 )   PDF (213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感染病原菌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感染相关微生物检测与手术治疗,观察预后情况。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都检出感染相关微生物,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4例,革兰氏阴性菌39例,真菌5例,主要微生物为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发生并发症12例,死亡9例(死亡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分别为12.24%和9.18%。死亡患者的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等比例均显著高于生存患者,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生存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死亡与CD3+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等比例都呈正相关,与B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3+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感染微生物主要为溶血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等,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依然比较高,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双源螺旋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谢记文, 龙晓莉, 谢静
2023, 41(19):  50-53. 
摘要 ( 69 )   PDF (229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与双源螺旋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2年12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进行诊治的66例疑似先天性心脏病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这些患儿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双源螺旋CT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组与CT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双源螺旋CT检查的辐射剂量与噪声、信噪比,手术诊断情况及经胸超声心动图与双源螺旋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超声检查与CT检查中心内结构、心脏大血管、冠状动脉近段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CT检查时,剂量长度乘积为(13.20±2.18)mGy,有效剂量为(0.27±0.03)mSv,心脏大血管的对比噪声比(CNR)值(8.22±0.47)。手术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3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5例,单心房9例,室间隔缺损6例,瓣膜病变3例,三房心2例,单心室2例,心内膜垫缺损1例;在超声检查中,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36例,房间隔缺损2例被漏诊;在双源螺旋CT检查中,CT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38例,无漏诊误诊情况。经胸超声心动图与双源螺旋CT在术前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4.74%和100.00%,特异性为100.00%和100.00%,ROC曲线显示经胸超声心动图与双源螺旋CT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3、1.000。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双源螺旋CT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都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能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于娜
2023, 41(19):  53-56. 
摘要 ( 105 )   PDF (200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的90例DI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保守治疗。按疗效评价结果进行分组,将症状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DIE患者纳入有效组,剩余患者纳入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保守治疗实际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9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2例(46.67%),部分缓解27例(30.00%),基本稳定14例(15.56%),无效7例(7.78%),有效率为76.67%。有效组宫腔操作史<2次患者的占比高于无效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妊娠史、症状分布、累及部位分布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CRP(β=-0.621,OR=0.537,P<0.001)、IL-33(β=-0.188,OR=0.828,P<0.001)、既往宫腔操作史(β=2.145,OR=8.546,P=0.032)是DIE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DIE患者腹腔镜保守治疗期间,术前CRP、IL-33检测水平及既往宫腔操作史次数可能与患者的实际疗效存在关联,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实际择优选取治疗方案,或于腹腔镜治疗后积极采取其他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整体疗效。
超声造影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纪甜甜
2023, 41(19):  57-60. 
摘要 ( 92 )   PDF (2120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超声造影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诊治的8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给予超声造影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超声特征。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并判断超声造影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89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69例(子宫内膜增生23例、子宫肌瘤17例、子宫内膜息肉29例,良性组),恶性病变20例(子宫内膜癌,恶性组)。良性组的血流阻力指数、收缩期峰值速度、搏动指数与恶性组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的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显著少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显影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9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87.64%,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86.52%,超声造影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8.88%,超声造影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单一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大咯血患者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宋景国, 金泽山, 张垒
2023, 41(19):  60-63. 
摘要 ( 80 )   PDF (198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大咯血患者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日照市中心医院、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82例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实施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持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咯血指标(咯血量、咯血次数)、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咯血量及咯血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7 d后,观察组咯血量及咯血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T、FIB及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PT短于对照组,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管介入可有效治疗大咯血,改善咯血指标、凝血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阿卡波糖影响2型糖尿病骨代谢的临床探讨
闵佳
2023, 41(19):  63-66. 
摘要 ( 87 )   PDF (201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代谢指标[1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清骨钙素(OC)、甲状腺旁素(PTH)、1型胶原羟基末端肽β特殊系列(β-CTX)]水平以及血清肠促胰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水平、骨密度(BMD)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1NP、O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TH、β-CTX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1NP、OC水平高于对照组,PTH、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LP-1、GLP-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GLP-1、GL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1-4BMD、股骨颈BM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L1-4BMD、股骨颈BM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可改善骨代谢水平,降低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MS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探讨
孙涧松, 王启龙
2023, 41(19):  66-70. 
摘要 ( 77 )   PDF (196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归纳总结多层螺旋CT(MSCT)技术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果及影像学特征表现。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SCT检查,根据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周围型肺癌患者与局灶性肺炎患者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征象特点,计算CT平扫与增强扫描诊断周围型肺癌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90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通过病理活检诊断,结果显示52例确诊为周围型肺癌,占57.78%,38例确诊为局灶性肺炎,占42.22%。结合CT平扫影像学特征分析,周围型肺癌患者形状圆或类圆占比、多发占比、边界模糊占比、毛刺征占比均明显高于局灶性肺炎患者(P<0.05);结合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分析,周围型肺癌患者发生钙化占比、内部空泡征占比、血管受累侵犯占比、淋巴结受累转移占比均高于局灶性肺炎患者(P<0.05)。通过计算结果显示,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诊断周围型肺癌疾病的灵敏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CT平扫。平扫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00,P<0.001),平扫联合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954,P<0.001)。结论 临床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通过MSCT技术,可提供可靠影像学表现,具有良好诊断效能,值得运用。
文献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中药预测研究
孙启芳, 谭美玲, 袁承志, 周赛男, 曾梅艳, 宋厚盼
2023, 41(19):  69-75. 
摘要 ( 155 )   PDF (3637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索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胃癌转变的分子机制,发掘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方法 在GEO数据库下载GSE116312基因芯片数据集,得到差异表达基因,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交互作用网络以明确核心基因,分析核心基因的预后及免疫细胞浸润相关性,并应用Coremine数据库及CTD数据库分别获得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与中药活性成分。结果 共获得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129个,其中上调105个,下调24个。生物过程主要包括消化、激素调节、对细菌的反应、器官或组织特异性免疫反应、对异源刺激的反应等,富集于蛋白质消化吸收、癌症转录失调、胃酸分泌、果糖和甘露糖代谢、脂肪消化吸收等通路。MMP3、CTGF、THBS1、SPP1、IL6、CXCL8、END1、BGN、THBS2、MUC6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化的核心基因,核心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存在较高相关性,其中MUC6与THBS1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MMP3与CTGF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发掘出人参、三七、茵陈、厚朴、茯苓、丹参、白花蛇舌草、枸杞子等潜在治疗中药,筛选出白藜芦醇、槲皮素、紫杉醇、穿心莲内酯等治疗胃癌的潜在靶向中药活性成分。结论 本研究发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核心差异表达基因与通路为后续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运用中医药阻断炎癌转变提供了思路。
针灸治疗情志病微探
牛思涵, 丁睿, 宋子亭, 常凯悦, 董珍珍, 卢杰
2023, 41(19):  76-79. 
摘要 ( 194 )   PDF (192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的状态”。但随着现代人压力与日俱增的同时,其生理、心理日渐不堪重负,致使情志病的发病情况不容乐观。针灸作为中医常用且有效的外治法,近年来在情志病的治疗方面也逐渐发挥其临床优势。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情志病以及针灸治疗情志病的研究现状、作用机制、选穴规律、针刺方法和经验、临床效果及优势作相关论述,以期为针灸治疗情志病提供参考,并在日后得以普及应用。
学术探讨
韦应物“涉医”诗歌研究
钱天洋, 袁莉, 倪歌
2023, 41(19):  79-82. 
摘要 ( 110 )   PDF (2081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创作了大量的“涉医”诗歌,包含理法与养生、种药与制药等内容。韦氏“涉医”诗歌的写作意、象合一,情、理浑融,体现了对医理药性的深刻了解,其创作现象与特点,是唐代文士通医趋势的体现;通过对其创作成因、文本呈现形态及相关旨趣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为中国医学史、医药文化史研究提供更多内容及细节。
UKA与TKA治疗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比较
张印, 郝坦坦
2023, 41(19):  82-85. 
摘要 ( 99 )   PDF (200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TKA治疗,研究组实施UKA治疗,随访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程度、主观功能、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ROM更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分值更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分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应用UKA与TKA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前者能够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
易医脐针“山雷颐”卦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思路分析
权春分, 费景兰, 赵婷婷, 薛建霞, 孙亭亭, 梁盼盼
2023, 41(19):  85-88. 
摘要 ( 145 )   PDF (2368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卦象思维来阐释传统藏象理论。方法 收录和回顾近百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脐针治疗,依据易医学卦象思维和读象思维来解读肝与大肠之间的别通关系,并运用脐针“山雷颐”卦治疗IBS-D。结果 易医脐针较传统针刺疗法具有用针少、见效奇、起效快的特点。结论 易医脐针道法自然、用法至简、奇用奇效,运用卦象思维为脏腑之间特殊关系的成立依据和内在联系提供了新视角,并指导日常摄生。
护理研究
综合医院智慧护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涂宇, 余丽, 邱正梅, 孔娣
2023, 41(19):  89-92. 
摘要 ( 69 )   PDF (218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综合医院智慧护理信息平台并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综合医院智慧护理信息平台,包括智慧护理平台的总体构建框架、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内容以及临床智慧护理平台具体实施,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使用智慧护理信息平台前后数据并进行比较,比较使用智慧护理信息平台前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工作时长、患者满意度。结果 医院智慧护理信息系统使用后,临床不良事件(包括给药错误、信息不符、输液反应)发生率均低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智慧护理信息系统使用后,护理工作(包括医嘱处理、护理评估、护理文书书写、数据采集、健康教育)时长均低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智慧护理信息系统使用后,患者满意度(包括与医疗相关、与费用相关、与后勤相关、与护理相关的满意度及综合满意度)均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慧护理信息平台降低了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能够使医院的护理工作更加信息化、智能化。
行动导向式延续护理在MCI老年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雪雯, 魏洪娟, 李丽娜, 刘新研, 李强, 韩树国, 赵宇
2023, 41(19):  93-96. 
摘要 ( 92 )   PDF (212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行动导向式延续护理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MCI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行动导向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跌倒情况等。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MCI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选择行动导向式延续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发生跌倒的可能性。
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机器人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廖菊珍, 张丽瑄, 莫礼稚, 莫月凤
2023, 41(19):  96-99. 
摘要 ( 99 )   PDF (202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自理能力评估量表在机器人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2年9月于柳州市工人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自理能力评估量表(ESCA)指导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前术后ESCA评分、疼痛度、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ESC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3 d,研究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接受机器人手术患者开展ESCA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转归,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预见护理的康复情况及满意度分析
胥强
2023, 41(19):  99-102. 
摘要 ( 61 )   PDF (202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预见护理对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预见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每组60例。基础护理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预见护理组患者接受预见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心理状态、6 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康复锻炼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预见护理组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护理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护理组6 min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护理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护理组患者的环境管理、康复管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预见护理较基础护理更能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延长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还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锻炼依从性,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
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海霞
2023, 41(19):  103-106. 
摘要 ( 77 )   PDF (198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甲状腺功能、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4 h、12 h、24 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甲状腺手术的老年患者给予基于患者需求视角下的快速康复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术后不适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
罗伊-纽曼综合模式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李玉玲
2023, 41(19):  106-109. 
摘要 ( 73 )   PDF (196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需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测评量表(SAS)和抑郁测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及 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罗伊-纽曼综合模式,能提高患者适应能力,缓解焦虑、抑郁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在择期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
袁甜
2023, 41(19):  109-112. 
摘要 ( 79 )   PDF (1984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在择期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8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运动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功能、疼痛、关节活动、畸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预康复护理策略可提高择期手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关节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采用细致化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
郑鑫
2023, 41(19):  112-115. 
摘要 ( 67 )   PDF (198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将细致化护理用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3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细致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生活质量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评分、SF-36评分、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致化护理用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当中,可使患者情绪得到改善,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加快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
个性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彭娜
2023, 41(19):  115-118. 
摘要 ( 78 )   PDF (198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酉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溶栓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还能提升其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创新护理流程联合认知行为重建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千冬维, 蒙歌, 贾沂潼, 张银萍
2023, 41(19):  118-121. 
摘要 ( 69 )   PDF (198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创新护理流程联合认知行为重建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于西安市第三医院住院并采用胃癌根治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重建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重建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创新护理流程联合认知行为重建干预,两组患者护理观察时间均持续到术后14 d,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患者的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重建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后,重建组肠梗阻、肠漏、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新护理流程联合认知行为重建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应用能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躯体康复,还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周进英
2023, 41(19):  121-124. 
摘要 ( 74 )   PDF (198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8月荣成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理韧性、社会支持及上肢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均提高(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患者社会支持量表(SSS)评分均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内收、外展角度均增大,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患者治疗中,能够增强心理韧性,提高社会支持,促进上肢功能改善。
院外延续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肾部分切除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
邹文珍, 扈学琴
2023, 41(19):  124-127. 
摘要 ( 72 )   PDF (198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院外延续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肾部分切除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80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院外延续护理联合围术期优质护理,应用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近远期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血尿、发热、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采取延续护理联合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继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CICARE沟通模式+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种翠红
2023, 41(19):  128-130. 
摘要 ( 85 )   PDF (196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分析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CICARE)沟通模式+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治疗的9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7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CICARE沟通模式+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情况,之后对两组患者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健康教育知晓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应用CICARE沟通模式+针对性护理后,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3H护理服务模式联合预防性风险管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症影响
侯文玉, 刘佳
2023, 41(19):  130-134. 
摘要 ( 83 )   PDF (200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3H护理服务模式联合预防性风险管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症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3H护理服务模式联合预防性风险管理,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非计划内拔管、气胸、压力性损伤)及护理风险事件(误吸、坠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3H护理服务模式联合预防性风险管理可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无痛康复治疗技术对骨科术后患者出院回归社区后疼痛和功能影响分析
崔国良, 王延伟, 林延森
2023, 41(19):  134-136. 
摘要 ( 102 )   PDF (196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无痛康复治疗技术对骨科术后患者出院回归社区后疼痛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骨科术后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康复情况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参照组出院后施行自主康复治疗,研究组出院后回归社区给予无痛康复治疗技术,持续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肢体功能变化。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FIM)、上肢Fugl-Meyer肢体功能表(FMA)、下肢FMA评分高于参照组,视觉模拟分析法(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康复治疗技术对改善骨科术后患者出院回归社区后的疼痛程度、肢体功能有积极意义,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以马斯洛层次论为基础的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评价
李娅
2023, 41(19):  137-140. 
摘要 ( 46 )   PDF (198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以马斯洛层次论为基础的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评价。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马斯洛层次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利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epression-anxiety- stress 21,DASS-21)、心理弹性量表(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Herth希望水平量表、糖尿病人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蛋白(protein,PRO)。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DASS-21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D-RISC评分、He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而干预后的FBG、2 hPG、BUN、PR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马斯洛层次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和希望水平,进一步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改善相关生化指标。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睡眠质量和住院时间的影响分析
宋洁, 彭晨静, 李海梅
2023, 41(19):  140-143. 
摘要 ( 67 )   PDF (198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AMI后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心脏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发作频率和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卧床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复发,缓解患者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系统性护理及效果
李颖
2023, 41(19):  143-146. 
摘要 ( 56 )   PDF (198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优化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抽样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21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菌株分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能够优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功能状态评分、疼痛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孟欣
2023, 41(19):  146-149. 
摘要 ( 83 )   PDF (198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护理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功能状态评分、疼痛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状态评分、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腰椎功能状态评分、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疼痛程度,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多元化护理模式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丽丽
2023, 41(19):  149-152. 
摘要 ( 71 )   PDF (198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下肢骨折患者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54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全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Barthel指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用多元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帮助其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护生对VTE预防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掌握现状及混合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和玉芬, 李丽, 和富群
2023, 41(19):  152-155. 
摘要 ( 56 )   PDF (198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护生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预防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的掌握现状及混合教学模式效果。方式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外科实习的102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混合教学模式)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每组51名。比较两组学生学习成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相关理论、操作技能、综合操作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实习过程中VTE预防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生开展线上理论教学及线下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实习护生更好地掌握VTE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提升对围手术期患者VTE的预防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评判性思维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
刘永丽, 张雅玲, 王兰
2023, 41(19):  155-158. 
摘要 ( 80 )   PDF (198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评判性思维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行PCI术的17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摸球法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评判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判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评判性思维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后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疼痛VAS评分都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评判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判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随访6个月,评判组血运重建、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判性思维护理在PCI术后应用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还能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新型防压疮翻身护理垫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压疮预防的临床护理研究
宋爱华
2023, 41(19):  158-161. 
摘要 ( 99 )   PDF (1984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接受新型防压疮翻身护理垫护理干预对预防压疮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0月肥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防压疮翻身护理垫,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骨折后3个月压疮发生率、抬臀运动执行率及卧床期间皮肤舒适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骨折后3个月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抬臀运动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期间皮肤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通过采用新型防压疮翻身护理垫能够有效预防压疮情况的出现,提高患者卧床期间的皮肤舒适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郝婉冰
2023, 41(19):  161-163. 
摘要 ( 97 )   PDF (196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心功能指标、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自我护理能力及疾病知识知晓程度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病理认知、症状的临床表现、相关并发症、实际的控制措施以及预后水平方面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心功能指标、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升的价值显著。
正性暗示护理措施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检孕妇心理状况与自我效能的影响
张瑞霞
2023, 41(19):  164-167. 
摘要 ( 51 )   PDF (1967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正性暗示护理措施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检孕妇心理状况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在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9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正性暗示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以及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与HAMD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与ESC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检孕妇应用正性暗示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况,增强自我效能与自护能力,降低剖宫产概率,值得临床应用。
助产护理与人文关怀联用对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
李萍
2023, 41(19):  167-170. 
摘要 ( 94 )   PDF (196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助产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干预方案对优化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缓解负面情绪产生的积极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高龄初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围产期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情况、不同产程所用时间、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SAS)、抑郁(SDS)等心理状态相关指标得分均较低,肾上腺素(E)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等应激反应指标均较低,第一、第二、第三以及总产程所用时间均较短,自然分娩率较高,妊娠结局较优,且护理满意度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初产妇得到助产护理与人文关怀的联合干预后,负面情绪得以缓解,自然分娩率较高,妊娠结局较好,临床效果显著。
经验交流
方朝晖基于滋阴降火法治疗围绝经期多汗经验
朱梦燕, 汪四海, 方朝晖
2023, 41(19):  170-173. 
摘要 ( 111 )   PDF (209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指更年期妇女在绝经前后,因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或者降低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精神以及心理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中医学认为,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并可累及心、肝、脾。方朝晖教授临证多年,认为肾阴不足是围绝经期多汗的主要病机,肾阴不足使血虚生热,虚热内扰而致病。因此,临床治疗应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为治疗原则。临证时辨证重在辨明阴阳虚实:虚者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者当清肝泻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分清主次,适当兼顾。遣方用药,随证化裁,酌情加收敛固涩之品,增强止汗效力,取得良好疗效。
酪酸梭活菌胶囊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高向君, 王淑平
2023, 41(19):  173-176. 
摘要 ( 485 )   PDF (212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酪酸梭活菌胶囊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酪酸梭活菌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比较两组疗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肠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水平和脓血便、腹痛、黏膜病变腹泻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hs-CRP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2、hs-CRP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脓血便、腹痛、黏膜病变和腹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脓血便、腹痛、黏膜病变和腹泻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脓血便、腹痛、黏膜病变和腹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酪酸梭活菌胶囊联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屏障功能,减轻症状。
翟惟凯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许骏, 翟惟凯
2023, 41(19):  176-179. 
摘要 ( 90 )   PDF (196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围绝经期综合征作为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妇科常见病,西药在治疗该病时多以激素序贯治疗为主,但整体效果欠佳。结合翟惟凯主任中医师既往诸多临床工作经验,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更多的优势。本文从疾病机理、用药心得、病案举隅等方面介绍了翟惟凯主任中医师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旨在为接下来该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TACE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赵兰空, 王静
2023, 41(19):  179-182. 
摘要 ( 111 )   PDF (200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具体分析中晚期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调查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6月在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诊治的9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TACE介入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总体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依据是否合并并发症分为研究组(发生并发症)和对照组(未发生并发症)。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93例患者中,治疗后3个月发生并发症13例,占比13.98%,其中发热6例、胃肠道反应3例、肝功能损害3例、骨髓抑制1例。治疗后3个月完全缓解37例,部分缓解33例,疾病稳定13例,疾病进展10例,客观缓解率为75.27%。研究组患者的性别比、肿瘤最大直径、身体质量指数、形态分型比等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糖尿病、血清白蛋白含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3例患者中,Spearman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正相关性(P<0.05),r值分别为0.733、0.633、0.782、0.7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临床分期、糖尿病、血清白蛋白含量为导致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TACE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TACE介入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并发症发生率依然比较高,年龄、临床分期、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为导致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高频超声与X线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期诊断中价值比较
林成成, 谭皓雪, 郑谊梅
2023, 41(19):  182-184. 
摘要 ( 77 )   PDF (196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高频超声与X线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患儿是否存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对不同阶段NEC患儿的高频超声与X线影像学特征及检出率进行对比,并比较高频超声与X线诊断不同分期NEC阳性率。结果 80例患儿按照Bell's分期标准,Bell分期I期、Ⅱ期、Ⅲ期患儿分别为25、37、18例。高频超声对肠壁水肿、增厚、腹腔积液、局部穿孔征象具备更高的检出率,而X线对肠管充气扩张及充气分布不均具备更高的检出率(P<0.05)。高频超声与X线检查对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袢固定或持续扩张、气腹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诊断NEC阳性率为88.75%,X线诊断NEC阳性率为76.25%,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为0.82,二者对NEC的诊断均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NECI期、Ⅱ期、Ⅲ期高频超声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9.48%、84.37%、88.89%,NECI期、Ⅱ期、Ⅲ期X线超声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4.61%、75.0%、55.56%。高频超声与X线I期与Ⅱ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二者间比较,超声诊断阳性率高于X线(P<0.05)。结论 高频超声对NEC具备更高的诊断价值,但将高频超声与X线联合应用能够弥补单一检测方式的不足,值得进一步应用。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CooneyⅠ~Ⅲ型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林晓文, 陆伟, 梁小玲, 许慧岚
2023, 41(19):  185-188. 
摘要 ( 80 )   PDF (201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CooneyⅠ~Ⅲ型Colles 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东莞市沙田医院接受治疗的CooneyⅠ~Ⅲ型Colles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及腕关节功能变化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 d、7 d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及骨折部位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CooneyⅠ~Ⅲ型Colles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腕关节肿胀程度,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5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诊断鉴别前列腺癌的价值
靳庆文
2023, 41(19):  188-191. 
摘要 ( 138 )   PDF (199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1.5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疾病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1.5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诊断,以穿刺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1.5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并分析1.5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癌分期的符合率,同时比较分析1.5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检查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影像学信息(反流速率常数、微血管转运常数、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早期强化率、最大信号强度、动态扫描起始时间)。结果 78例患者经穿刺病理活检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者60例。1.5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7.44%(76/78)、94.44%(17/18)、98.33%(59/60)。阴性组反流速率常数、微血管转运常数明显低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阳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早期强化率明显低于阳性组,最大信号强度明显大于阳性组,动态扫描起始时间明显长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应用1.5 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的价值非常高,能够有效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分期,可为患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对CA19-9及miR-21指标水平影响的临床分析
张孔飞
2023, 41(19):  191-194. 
摘要 ( 70 )   PDF (198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对于两种检测指标CA19-9和miR-21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临床分析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常规组(60例,常规化疗、放疗治疗)与根治组(6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A19-9和miR-21指标水平、治疗效果、预后、生活质量及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CA19-9和miR-21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根治组CA19-9和miR-21指标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根治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预后疾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生存率高于常规组(P<0.05);根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有效降低患者的CA19-9和miR-21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同时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意义。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肝微小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王启龙, 姜丹丹
2023, 41(19):  194-196. 
摘要 ( 68 )   PDF (220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用于临床诊断肝微小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肝微小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与金标准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同时归纳总结CT平扫与双期增强扫描影像特点,记录对比不同扫描时期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变化。结果 80例疑似肝微小细胞癌患者通过病理诊断结果显示,33例患者诊断为肝脏良性病变,占比41.25%,47例患者诊断为肝微小细胞癌,占比58.75%。通过计算结果显示,CT双期增强扫描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CT双期增强扫描AUC为0.974,高于CT平扫的0.809;同时47例确诊肝微小细胞癌患者影像显示,CT双期增强扫描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占比明显高于CT平扫(P<0.05),二者扫查密度影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扫查肝微小细胞癌患者肝脏与肿瘤密度差值明显高于动脉期平扫(P<0.05)。结论 临床诊断肝微小细胞癌疾病可采取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相比平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检出准确率,同时影像更清晰,为临床提供可靠支持,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