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保健 ›› 2023, Vol. 41 ›› Issue (19): 79-82.
钱天洋1, 袁莉2, 倪歌2,*
出版日期:
2023-10-01
发布日期:
2023-09-20
通讯作者:
*倪歌,E-mail:406454011@qq.com。
作者简介:
钱天洋(2001—),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南通市,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医健康养生研究。
基金资助:
QIAN Tian-yang1, YUAN Li2, NI Ge2,*
Online:
2023-10-01
Published:
2023-09-20
摘要: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创作了大量的“涉医”诗歌,包含理法与养生、种药与制药等内容。韦氏“涉医”诗歌的写作意、象合一,情、理浑融,体现了对医理药性的深刻了解,其创作现象与特点,是唐代文士通医趋势的体现;通过对其创作成因、文本呈现形态及相关旨趣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为中国医学史、医药文化史研究提供更多内容及细节。
中图分类号:
钱天洋, 袁莉, 倪歌. 韦应物“涉医”诗歌研究[J]. 中华养生保健, 2023, 41(19): 79-82.
QIAN Tian-yang, YUAN Li, NI Ge. A Study on Wei Yingwu's Poetry Related to Medicine[J]. ZHONGHUA YANGSHENG BAOJIAN, 2023, 41(19): 79-82.
[1] 谢观. 中国医学源流论[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121. [2] 于赓哲. 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00):155-165. [3] 陈昊. 书写的权力与生活的世界——唐代士人笔下医者之诸面相[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3,14(1):51-64,477. [4] 张颖. 唐代通医文士杜甫涉药诗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2,44(1):66-67. [5] 张颖. 唐代文士刘禹锡通医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4):200-201. [6] 覃丹,戴铭.唐代文士柳宗元通医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0,26(15):201-203. [7] 胡献国,岳志湘.唐诗与中医[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37. [8] 炎继明. 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医药文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72. [9] 王水香,陈庆元.古典文学与中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45. [10] 班兆贤. 古典医药诗词欣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47. [11] 范家伟. 中古时期的医者与病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05. [12] 韦应物. 韦应物集校注(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632-672. [13] 广陵书社. 中国历代医学典(第五百十八卷艺文)[M].江苏:广陵书社,2008:5481. [14] 孙海媛,贾成祥.唐代“文士知医”的社会根源[J].中医学报,2015,30(2):227-229. [15] 张炳鑫. 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1. [16] 孟诜.食疗本草(考异本)卷第二草木果实部[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2. [17] 宋敏求,洪丕谟,张伯元,等,唐大诏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545. |
[1] | 朱晓轩, 王婷婷, 初炳增, 吴天勤. 六君子汤随症加减治疗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27-29. |
[2] | 吴泳蓉, 兰红勤, 孙贵香, 叶新萍, 张志, 王玮, 李玲, 阳吉长. “治未病”理念贯穿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运用与思考[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65-69. |
[3] | 郑红梅, 刘青, 康琪. 从药染同源浅谈传统中草药的双重文化价值[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69-71. |
[4] | 王建华, 倪菲, 杨茗茜, 王列, 鞠宝兆. 科研精神思政元素渗透于中医药循证医学课程的实践探索[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80-82. |
[5] | 白玉仙, 于美玲.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128-131. |
[6] | 方燕芬, 秦秀芳, 吴美凤, 汪小冬. 耳穴贴压联合腹部经穴推拿干预1例肾病综合征虚实夹杂型便秘的护理体会[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10): 156-158. |
[7] | 倪训庆, 张新伟, 陈祥军, 宋文采, 沈启明. 小青龙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7-12. |
[8] | 孙涛, 蔡珂, 刘姿杉, 周春丽, 孙龙军. 金丹排石汤治疗湿热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12-16. |
[9] | 张立伟, 王颖, 李懿娇, 徐金婵. 埋针联合耳穴压豆辅助治疗慢阻肺疾病痰浊阻肺证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21-24. |
[10] | 王秀平. 芪芍护脑荣筋胶囊联合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远期神经功能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24-27. |
[11] | 覃桂水, 陶怡, 郑美华. “以通为用”指导下不同刮痧方法在气滞血瘀型肩周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31-34. |
[12] | 李伟. 中医药透配合针灸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34-37. |
[13] | 庄延双, 田虎, 张自力, 苏联麟.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止咳祛痰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72-76. |
[14] | 何育红, 文小艳.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音乐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109-112. |
[15] | 吕丹丹, 汪四海, 方朝晖. 方朝晖教授治疗月经期偏头痛经验[J]. 中华养生保健, 2024, 42(9): 163-166.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