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3-09-16
论著
VSD联合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对糖尿病足慢性难愈创面疗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王鸿彬, 程杰
2023, 41(18):  1-4. 
摘要 ( 105 )   PDF (2027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对糖尿病足慢性难愈创面疗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慢性难愈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控制血糖和创面彻底清创,对照组清创术后只用VSD覆盖创面,观察组清创后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均匀的敷在创面上,再用VSD覆盖创面,待两组患者创面达到移植皮片的条件时给予植皮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速率、创缘反应及渗出量、炎性因子和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速率、炎性因子和疗效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缘反应及渗出量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提高创面植皮愈合质量,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慢性难愈合创面植皮存活率。
益肾化湿颗粒在糖尿病肾病患者sirt1通路的影响
彭珊, 刘维萍, 邵雪, 张隆业, 郭永力, 管仁苹, 张彦芬, 刘海荣, 孙建丽, 苏娜, 魏鹍
2023, 41(18):  5-8. 
摘要 ( 192 )   PDF (2060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寻益肾化湿颗粒是否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途径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起到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2月就诊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同时,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的20例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服用益肾化湿颗粒,总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酸(UA)、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β2微球蛋白(β2-MG)及sirt1水平。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FBG、HbA1c、SCr、UA、BUN、UAER、eGFR、β2-MG、sir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SCr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实验室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irt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益肾化湿颗粒可以明显降低SCr值,从而改善肾功能。②sirt1可能作为糖尿病肾病的一种保护因子存在。③未能得出益肾化湿颗粒通过激活sirt1途径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有效结论。
韭菜子皂苷的提取与抗疲劳作用
达热卓玛, 徐一达, 沈婧
2023, 41(18):  8-12. 
摘要 ( 152 )   PDF (2215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韭菜子为原料,对乙醇提物进行甾体皂苷的鉴别,并确定提取优化条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测定抗疲劳活性。方法 韭菜子经50%乙醇提取,MCI色谱柱分离,通过显色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五氯化锑反应及三氯醋酸反应,确定70%乙醇洗脱液中是否含有甾体皂苷,并通过阳虚小鼠模型研究韭菜子甾体皂苷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血乳酸的影响。结果 韭菜子70%乙醇洗脱物含有甾体皂苷成分,在50%乙醇,60 ℃,料液比1:25条件下提取4 h,韭菜子总皂苷含量的均值为3.28%,为最佳提取条件,可显著延长阳虚小鼠游泳力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血乳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韭菜子甾体皂苷提取物可改善小鼠运动疲劳的状态,具有显著抗疲劳活性。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纪洪博
2023, 41(18):  12-15. 
摘要 ( 99 )   PDF (202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肾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8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照组治疗方案为传统开放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肾功能指标与治疗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有利于改善输尿管结石手术进程,具有良好的改善肾功能与疗效表现,且对患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较小,为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可靠保障。
中医诊疗
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尹涛
2023, 41(18):  16-19. 
摘要 ( 100 )   PDF (205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湖北荆门市钟祥长安医院就诊的17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n=88)和对照组(双联抗血小板,n=88)。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预后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和肽素(CPP)、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MES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MES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1 d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T-proBNP、C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CPP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NT-proBNP、CP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轻脑损伤,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中药敷贴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改善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的效果研究
孟德侠, 吕冉冉
2023, 41(18):  19-23. 
摘要 ( 83 )   PDF (204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药敷贴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改善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扰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敷贴治疗,干预组采用中药敷贴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统计并分析两组产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胃肠功能症状、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肛门首次排便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腹胀发生率和腹胀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症状领域评分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敷贴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改善剖宫产术后肠道功能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缩短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肛门首次排便时间,降低腹胀发生率和腹胀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
孙媛媛, 刘鹍鹏, 李军, 刘泽中
2023, 41(18):  23-25. 
摘要 ( 106 )   PDF (187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应用刺络拔罐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干预组采用单一加巴喷丁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干预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刺络拔罐治疗,持续治疗4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试验组VAS评分、PSQI评分、DLQI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刺络拔罐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借鉴。
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魏鑫吉
2023, 41(18):  26-28. 
摘要 ( 98 )   PDF (1925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周围性面瘫(PFP)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胶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6例PFP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咀嚼功能、面部残疾指数(FDI)及面神经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咀嚼效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社会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分系统(SBG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应用于PFP恢复期患者中进行辅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咀嚼功能、面神经功能及面部残疾情况。
临床研究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
孙帅, 王亚楠, 王朝棋
2023, 41(18):  29-31. 
摘要 ( 75 )   PDF (187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分析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进行分级处理,具体为9例为Ⅰ级,19例为Ⅱ级,29例为Ⅲ级,23例为Ⅳ级,另选取同期接受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的45例受检者作为参照组。分别检验两组受检者在入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心力衰竭超声指数情况,探究NT-proBNP和LVEF、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1)在NT-proBNP对比方面,试验组患者者相较于参照组受检者明显偏高,且LVEF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力衰竭超声指数方面,参照组为0;(2)因患者心功能分级逐渐升高,试验组患者LVEF下降明显,NT-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上升,且各组之间LVEF、NT-proBNP以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相较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NT-proBNP浓度和LVEF值具有负相关性(r=-0.249,P<0.001),而与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具有正相关性(r=0.991,P<0.001)。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NT-proBNP浓度检验、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分,能够提高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有效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培土化癥汤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观察
黄镇
2023, 41(18):  32-34. 
摘要 ( 76 )   PDF (1872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应用培土化癥汤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四川省雅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培土化癥汤辅助干预。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证候积分、肝功能、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证候积分以及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培土化癥汤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效果满意,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HBV-DNA水平,同时治疗安全性可靠。
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隗秋连
2023, 41(18):  35-38. 
摘要 ( 76 )   PDF (204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分析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并提出了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9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判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情况,调查所有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病因的多因素分析。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产儿给予对症治疗干预,调查患儿预后情况。结果 92例早产儿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2例(感染组),占比13.04%。感染病原体分别为李斯特菌1例、无乳链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7例、大肠埃希菌1例、人葡萄球菌1例。感染组早产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早产儿的5 min Apgar评分、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窒息、母体妊娠期间感染、早产儿鼻吸氧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窒息、母体妊娠期间感染、早产儿鼻吸氧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窒息、母体妊娠期间感染都为导致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症治疗3个月后,12例患儿Gesell量表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力、精细动作、适应性行为等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与治疗前相比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病原体多为肺炎克雷伯菌,5 min Apgar评分、早产儿住院时间、早产儿窒息、母体妊娠期间感染都是导致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加强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综合发育状况。
腹腔镜结合电子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分析
张梦军, 杨金兰, 刘侠
2023, 41(18):  38-41. 
摘要 ( 77 )   PDF (189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电子胃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2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诊治疗的94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实施腹腔镜、电子胃镜联合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及术后恢复所用时间,比较组间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予以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具体表现,统计总发生率。调查两组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总满意度。结果 尽管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135.28±6.04)min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35.94±7.85)mL少于对照组,且术后排气时间(2.52±0.25)d、进食时间(4.38±1.02)d、下床时间(0.83±0.11)d及住院总时间(7.49±0.56)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测,观察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胃间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胃间质瘤疾病患者,通过腹腔镜、电子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运用。
前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患者应用效果观察
褚夫兵, 冯苏
2023, 41(18):  41-44. 
摘要 ( 77 )   PDF (1916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干骨折患者应激反应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采用前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外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应激反应(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关节功能[用Constant-Murley(CM)肩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评估]、生活质量[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量量表(WHOQOL-BREF)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术后6 h,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舒张压、心率均升高,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M肩关节评分、MEPS评分和A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M肩关节评分、MEPS和ASES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WHOQOL-BREF量表中的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及总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WHOQOL-BREF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及总分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相较于外侧入路法能减轻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学术探讨
东汉陇西著名医家封衡“治未病”养生思想探析
郑访江, 法强, 王嘉鹏, 庞调芳, 孙其斌, 张志明
2023, 41(18):  45-47. 
摘要 ( 151 )   PDF (1829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疾病的核心思想,也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实践的重要思想。在东汉末年,陇西(今甘肃)著名医家封衡就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思想,延续和发展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学名著中阐释的养生思想。在养生保健热兴起的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运动、膳食、情志、房室、四时、心理等方面总结探讨封衡的“治未病”养生思想,以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养生保健实践。
中原推拿医家主要著作简介
李婉玉, 许辉, 周运峰, 郭娟, 周航, 王峥, 陈晓静, 王翌琼
2023, 41(18):  47-51. 
摘要 ( 125 )   PDF (2001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原推拿是中医推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推拿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着独特的地位。周运峰教授通过挖掘、整理中原推拿医家著作,厘正推拿流派的源流,为地域性推拿流派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便后续相关研究的借鉴。团队研究结果表明,中原推拿经过殷商至今漫长的历史发展,涌现了诸多有影响力的医家,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推拿著作,为推拿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通过挖掘整理中原推拿医家著作和学术思想,希望有助于推进中原推拿流派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蒋金燕, 杨媛媛
2023, 41(18):  52-54. 
摘要 ( 55 )   PDF (199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ABO-HDN)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微柱凝胶技术(microbubes gel technology,MG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58例ABO-HDN新生儿,分别对其进行MGT、凝聚胺技术(manual polybrene test,MPT)检验,同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共与5份同型红细胞制剂进行试验),比较两种检验的结果,记录MGT与MPT检验方式下,直抗与血清交叉配血、直抗与放散液交叉配血的结果。统计血清MGT与MPT配血、放散液MGT与MPT配血结果。结果 ABO-HDN患儿直抗与血清交叉配血显示,MGT不合格率高于M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抗+与直抗-交叉配血的不合格率比较,阳性高于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抗与放散液交叉配血显示,MGT不合格率高于M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抗+与直抗-交叉配血的不合格率比较,阳性高于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放散液的MGT与MPT配血结果显示,MPT检出阳性,在MGT中也均为阳性,两种方式检验一致性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O-HDN患儿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MGT技术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较高,且阳性检出高于MPT,值得应用。
文献研究
肿瘤免疫微环境及肿瘤精准治疗进展
徐媛媛, 崔瀛书, 龙珊, 文庆莲, 李晓松
2023, 41(18):  55-58. 
摘要 ( 545 )   PDF (2018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微环境是促使肿瘤发生和演进的复杂的局部稳态微环境,其中抗肿瘤免疫微环境和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共同存在,两者相互拮抗,相互斗争,决定了肿瘤组织中血管重塑速度和细胞生长、繁殖、转移速度。近些年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精准疗法在多种肿瘤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呼吸训练法在颈髓损伤患者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胡玲玲
2023, 41(18):  58-61. 
摘要 ( 61 )   PDF (195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吸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颈髓损伤患者的预后,导致患者反复入院甚至死亡。而呼吸训练具有预防和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是颈髓损伤肺康复护理中重要的治疗手段。现就颈髓损伤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颈髓损伤呼吸训练的研究现状、目前临床常用的呼吸训练法、呼吸训练法的应用方式以及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构建更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案提供依据,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肺康复。
康复研究
传统功法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影响
姜潇, 杨玉荣, 刘通, 王保芹, 华文山
2023, 41(18):  62-64. 
摘要 ( 163 )   PDF (194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传统功法八段锦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维持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传统功法八段锦锻炼,对照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增加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时间20~30 min/次,每周≥5次,观察周期为12周。观察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均有增长,治疗组增长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T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较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功法八段锦能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且在提高患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调整心理状态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言语障碍的临床研究
张冬萍, 刘幸福
2023, 41(18):  65-67. 
摘要 ( 48 )   PDF (1871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小儿脑瘫言语障碍应用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枣庄市薛城区中医医院治疗的90例脑瘫言语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儿为对照组,45例患儿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言语训练治疗,研究组给予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语言功能、发育商、粗大运动功能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语言功能、发育商各指标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语言功能、发育商各指标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区、B区、C区、D区、E区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区、B区、C区、D区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脑瘫言语障碍应用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言语训练治疗效果确切,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与运动能力,还可以提高患儿的发育水平,值得临床深入探讨与进一步应用。
针刺结合肩胛带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疗效观察
宁婷玉, 孟文文, 夏萍
2023, 41(18):  68-70. 
摘要 ( 74 )   PDF (187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肩胛带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针刺疗法,试验组应用针刺+肩胛带强化训练法。分析两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肩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等)。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肩胛带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疼痛感、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杜雪凤
2023, 41(18):  71-74. 
摘要 ( 67 )   PDF (203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菏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再住院情况。结果 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6MWT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MLHFQ问卷中情绪领域、躯体领域与其他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量,保障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
张立志, 张翠萍
2023, 41(18):  74-76. 
摘要 ( 93 )   PDF (195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选择针灸推拿治疗后对其腰椎各项功能改善情况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东省慢性病医院采取牵引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牵引组。同时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东省慢性病医院采取针灸推拿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针灸推拿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疼痛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推拿组VAS评分低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推拿组ODI评分较牵引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推拿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牵引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可缓解疼痛,恢复腰椎功能活动度,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护理研究
中医护理疗法干预产后诸症的研究进展
黄英
2023, 41(18):  77-80. 
摘要 ( 98 )   PDF (186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后诸症是产妇妊娠后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由于产妇正处于哺乳期,药物治疗存在很多限制,护理干预是治疗和预防产后诸症的重要手段。中医对产后诸症的治疗具有传统优势,大量研究证实,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产后诸症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包括情志疗法、中药足浴、食疗、音乐疗法、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艾灸、耳穴压豆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柔性管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敏
2023, 41(18):  80-83. 
摘要 ( 80 )   PDF (202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在慢阻肺(COPD)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工作模式对于管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治疗的3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心数字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管理护理,观察组采用柔性管理护理,比较两组症状表现、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指数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症状表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OPD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舒适情况,让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症状。
多媒体主导的医护合作教育模式在风湿免疫病的教育应用效果
卜贤翠, 黄春玲, 林宏春
2023, 41(18):  83-86. 
摘要 ( 58 )   PDF (202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媒体主导的医护合作教育模式在风湿免疫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00例首次确诊的风湿免疫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采用多媒体为主导的医护合作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科普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心理情绪反应、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患病复发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心理情绪反应、患病复发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媒体为主导的教育方式能有效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患者的焦虑,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依从性,减少病情复发反复住院次数,对控制病情和疾病发展结局有显著效果。
1例尼曼匹克病C型行活体肝移植术的护理
金晶, 陆晔峰
2023, 41(18):  86-90. 
摘要 ( 58 )   PDF (187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史摘要:患儿男性,出生2个月29天,因“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近3个月”入院进一步检查。症状体征:患儿出生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深,伴尿色加深,大便色浅,偶有腹胀,胃纳差,无呕吐、便血或黑便,无皮肤黏膜出血。诊断方法: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提示:NPC1型相关基因NPC1存在两处杂合变异,NPCI c.2240dup (p.G749Rrs*23)母源、c.3425T>C(p. M1142T)父源,明确诊断为:“尼曼匹克病C型”。治疗方法:组织多学科MDT讨论,确认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案,优化围手术期管理。临床转归:成功实施活体肝移植手术,恢复顺利,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文适合阅读人群:器官移植学科。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张玲玲
2023, 41(18):  90-93. 
摘要 ( 88 )   PDF (1913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前1 d与术后2周的营养状况指标、术后胃肠系统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血清白蛋白(ALB)与血清前白蛋白(P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研究组ALB与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有效促进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保障其营养状况,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个体化人性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徐海燕
2023, 41(18):  93-96. 
摘要 ( 55 )   PDF (188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个体化人性护理在手术室不同人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2年11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运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个体化的人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术前术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试验组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抑郁和焦虑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人性护理在手术室不同人群中的运用,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了护患矛盾,有利于推进优质护理,提高医院的服务品质。
高血压性眩晕患者护理中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的效果评价
林秀凤, 杨柳
2023, 41(18):  96-99. 
摘要 ( 111 )   PDF (189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性眩晕患者的护理方案中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病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眩晕严重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性、情感性与功能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失眠、神疲乏力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性眩晕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走罐可缓解其眩晕症状,提升总体临床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跨理论模式的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BMI及HbA1c表达水平的影响
薛月星
2023, 41(18):  99-102. 
摘要 ( 79 )   PDF (188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跨理论模式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护理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采取跨理论模式的饮食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BMI、血糖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跨理论模式饮食干预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BMI及HbA1c表达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帮助患者将相关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Blatchford评分下的分阶段护理在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孙启娜, 方晓娟
2023, 41(18):  103-106. 
摘要 ( 84 )   PDF (189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latchford评分下的分阶段护理在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试验组治疗期间基于Blatchford评分结果予以分级分阶段护理干预,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集两组静脉血样测定血尿素氮(BUN)与血红蛋白(Hb),比较观察Blatchford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护理后再出血风险;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心理状态;统计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BUN水平与Blatchford评分低于对照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Blatchford评分予以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阶段护理,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再出血风险,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对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有益,值得应用。
协同护理模式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刘倩, 石永秀
2023, 41(18):  106-109. 
摘要 ( 76 )   PDF (189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结合阶段式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单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行T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协同护理模式联合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功能训练依从性、心理状态、髋关节活动度及髋关节功能,同时比较术后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髋前屈角、髋后伸角、髋外展角优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功能训练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术后开展阶段式康复护理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髋关节功能改善,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高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及满意度。
基于健康赋权教育的主动风险管理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沈娜, 张雪雁
2023, 41(18):  109-112. 
摘要 ( 89 )   PDF (4594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赋权教育的主动风险管理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70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健康赋权教育的主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髋关节功能评分、康复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基于健康赋权教育的主动风险管理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预见性保健指导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对学龄前儿童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影响
孙浩
2023, 41(18):  112-115. 
摘要 ( 92 )   PDF (1890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预见性保健指导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对学龄前儿童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滕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保健的396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和1:1配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儿童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198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庭参与式护理,联合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保健指导护理,两组保健观察时间为3个月,调查与判定两组儿童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护理期间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后保健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esell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联合组Gesell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期间感染、胃潴留、便秘、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保健指导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应用能提高体质量增长速度,提高保健总有效率,还可提高学龄前儿童语言能力与精细动作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功能恢复情况和抑郁症状的影响
张晶
2023, 41(18):  115-118. 
摘要 ( 139 )   PDF (189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功能恢复情况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200名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基础组和心理组,每组100名。基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功能恢复情况、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并调查其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心理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子宫三径之和及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调查表评分明显低于基础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均短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产妇出院前1 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中焦虑、情感缺失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产妇出院前1 d简易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临床接受自然分娩产妇快速缓解抑郁情绪,促进其产后功能恢复。
查体中心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席玉珍, 张福花
2023, 41(18):  119-121. 
摘要 ( 59 )   PDF (187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查体中心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查体的2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调查组,每组10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调查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调查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查体机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接受体检对象的满意度,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了患者与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等风险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保障护理质量,提高了医护安全,保护了体检者、医务人员的权益,值得临床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试管婴儿技术助孕患者中的应用探究
云托雅
2023, 41(18):  121-124. 
摘要 ( 90 )   PDF (188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试管婴儿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采用试管婴儿技术助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和观察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知觉压力、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知觉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知觉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试管婴儿技术助孕患者实施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深入研究。
分析在营养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
王艳
2023, 41(18):  124-127. 
摘要 ( 82 )   PDF (188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营养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营养干预护理,观察组在营养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双心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空腹血糖(FBG)水平、餐后2 h血糖(2 h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情感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行为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FBG水平、2 hBG水平、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情感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行为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营养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模式的综合应用价值更高,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经过护理后,血糖水平更低,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赋能模式下的心理疏导对老年冠心病患者GSES、GWBS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甄慧, 王思敏, 申璇
2023, 41(18):  127-130. 
摘要 ( 76 )   PDF (188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冠心病老年患者接受赋能模式下心理疏导干预对其自我效能、幸福感及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基于赋能模式下心理疏导干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总体幸福感、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SES、GWBS及遵医行为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老年患者通过实施基于赋能模式下的心理疏导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幸福感及生活质量,同时强化患者遵医行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眩晕症护理中耳穴压豆加中医定向透药的应用效果观察
赵军
2023, 41(18):  130-133. 
摘要 ( 71 )   PDF (191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眩晕症患者的护理方案中联合运用中医耳穴压豆与中医定向透药的临床效果,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眩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耳穴压豆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眩晕严重程度、症状变化、平衡能力、计时平衡试验结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性、情感性与功能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前庭指数(VSI)评分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眩晕症患者的护理中联合运用中医耳穴压豆与中医定向透药可改善其眩晕相关症状,促使患者恢复平衡能力,明显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Teach-back模式的盆底康复训练指导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高枫
2023, 41(18):  134-136. 
摘要 ( 97 )   PDF (187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Teach-back模式的盆底康复训练指导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康复训练指导,研究组采取基于Teach-back模式的盆底康复训练指导。分析比较两组盆底功能(盆底肌平均电压及最大电压)、盆底肌力、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率、盆底障碍简易问卷(PFIQ-7)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盆底肌最大电压及平均电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PF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Teach-back模式的盆底康复训练指导可以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功能与盆底肌力恢复,降低PFD发生率,保障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赵新玲, 迟婷婷, 江元娜
2023, 41(18):  137-139. 
摘要 ( 66 )   PDF (187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以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影响
任秀华
2023, 41(18):  140-142. 
摘要 ( 80 )   PDF (187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分析此种护理干预措施的预后影响。方法 择取2020年10月—2022年1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取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问题导向的护理干预措施,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动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泵疗效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苏娟娟, 葛茹茹
2023, 41(18):  142-145. 
摘要 ( 72 )   PDF (188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动态血糖监测下胰岛素泵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订护理对策,探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脑科医院收治的126例行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可以通过动态血糖监测准确掌握,及时发现影响因素,明确纠正、改进措施。同时,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预防低血糖,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基于CGA的人文关怀护理改善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效果分析
李兵杰
2023, 41(18):  146-148. 
摘要 ( 88 )   PDF (187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的人文关怀护理改善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赤峰市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基于CGA的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分、老年抑郁评估量表(GDS-15)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MNA-SF、GDS-15、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MNA-SF、AD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GDS-15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GA的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改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心理抑郁、日常生活能力及术后疼痛,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食复理论的阶梯饮食护理方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于秀莹, 吕玲玉, 孙婕
2023, 41(18):  149-152. 
摘要 ( 139 )   PDF (1985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食复理论的阶梯饮食护理方案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食复理论的阶梯饮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结果 观察组的免疫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过敏性紫癜患儿食复理论的阶梯饮食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全身麻醉腔镜手术中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孟甜
2023, 41(18):  152-154. 
摘要 ( 77 )   PDF (187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全身麻醉腔镜手术护理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40例行全身麻醉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腔镜术护理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
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
张宝燕, 梁敏
2023, 41(18):  155-158. 
摘要 ( 70 )   PDF (188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围检查期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预防和减少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薛城区人民医院接受增强扫描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试验组在采用围检查期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围检查期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CT影像的运动伪影情况,评价图像质量。检查前后,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统计两组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严重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入室前3 min与穿刺注射对比剂1 min后的SBP、DBP与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入室前及检查结束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CT增强扫描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围检查期紧张焦虑情绪,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同时提高CT图像质量,减少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中医护理技术联合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刘艳
2023, 41(18):  158-162. 
摘要 ( 75 )   PDF (191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联合体感互动康复训练在肩周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98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技术联合体感互动康复训练,持续护理4周。对比两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肩关节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内旋角度大于对照组,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的心理、精神、环境、生理、社会关系、独立性、一般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联合体感互动康复训练用于肩周炎患者中,能减轻关节疼痛,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护理在眩晕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鲁萌萌
2023, 41(18):  162-165. 
摘要 ( 118 )   PDF (189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眩晕患者的护理中采取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的临床效果,观察其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6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与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脑动脉血流指标[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眩晕、头痛、失眠、神疲乏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A、RVA、B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眩晕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中医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改善其病情有显著效果,可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缓解眩晕症状,减轻负面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
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在普通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华学娇
2023, 41(18):  165-167. 
摘要 ( 75 )   PDF (192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在普通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赤峰市医院接受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肠镜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在普通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能够使患者生命体征更加平稳,缓解其负性情绪及疼痛感,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少,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更能获得患者支持,值得临床应用。
经验交流
探究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
田丰
2023, 41(18):  168-171. 
摘要 ( 82 )   PDF (2026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牙列缺损治疗中以口腔种植牙修复术治疗,对治疗效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北京中能建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牙列缺失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义齿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口腔种植牙修复术,比较在运用不同治疗方案后各项指标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修复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口腔种植牙修复术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牙周症状,得到理想修复效果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疗效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王月振, 彭斌, 孟迪
2023, 41(18):  172-174. 
摘要 ( 66 )   PDF (1873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效果及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TACE法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复发率、2年内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年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采用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测量中晚孕正常胎儿心动周期变化规律的价值
李新军, 倪娜
2023, 41(18):  175-178. 
摘要 ( 97 )   PDF (202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测量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心动周期变化规律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受试者共716例,均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焉耆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4月接收的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中晚孕期孕妇,根据孕周把孕妇分为中期组456例与晚期组260例。比较两组产妇常规超声指标[每博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FS)、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实时双平面成像指标[左室侧壁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峰值应变(S)、舒张期峰值应变率(SRd)、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分析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常规超声、双平面成像心动周期变化规律与孕周的相关性,实时双平面成像特征。结果 晚期组FS、LVEDV、LVM、CO、SV、LVEF、LVESV均高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的Vs、Vd均高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S、SRd、S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的应变率曲线由一个正向波和一个负向波组成,应变曲线整体呈现负向单峰曲线趋势。在716例胎儿中,Pearson分析显示,中晚期孕妇的孕周与舒张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左室心肌重量、每博输出量、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能准确测量中晚孕期正常胎儿心动周期变化规律,可以早期评价胎儿心肌局部和整体功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及输血安全策略分析
杨媛媛, 蒋金燕
2023, 41(18):  178-181. 
摘要 ( 68 )   PDF (1888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外加安全管理在血型实验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120例输血患者,依据奇偶数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质量控制外加安全管理。对比两组凝血因子、输血质量控制、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评分指标。结果 观察组凝血指标、输血质量控制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事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外加安全管理的运用,效果非常理想,不仅能提高输血安全、质控评分,还能减少事故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对治疗老年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任耀亮, 马一萍, 李小静, 王新宇
2023, 41(18):  182-185. 
摘要 ( 197 )   PDF (189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深入探究分析在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中采用维奈克拉与地西他滨联合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0年3月—2022年3月北京清河医院收治的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纯应用地西他滨)及观察组(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每组25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常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总缓解率,观察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有所升高,白细胞计数(WBC)均有所降低,观察组H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W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而言,采用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方法,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各项血常规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腹腔镜结合熊去氧胆酸对胆管结石的疗效及血清TBIL、DBIL、AST、ALT水平的影响
王庆光, 张明新
2023, 41(18):  185-188. 
摘要 ( 102 )   PDF (189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对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结合熊去氧胆酸治疗的疗效以及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2年10月邹城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外加熊去氧胆酸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疼痛情况、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初次通气时间)、术后3个月的血清指标水平(TBIL、DBIL、AST、ALT)以及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相关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管结石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治疗中,辅之以熊去氧胆酸能够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病情的发展,更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颅脑损伤中医干预临床治疗概况
周芸丽, 胡艺潇, 丁志勇, 王朝红, 金华, 陆宏娜, 谢泽翌
2023, 41(18):  188-191. 
摘要 ( 136 )   PDF (1860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探讨中医介入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概况。研究人员整理近几年国内关于颅脑损伤中医干预治疗的文献资料,从颅脑损伤的中医药疗法、中医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中医治疗颅脑损伤的现状及传统中药、针刺、艾灸等中医技术疗法对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中医介入治疗颅脑损伤,病证结合,分期辨证施治,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
中医护理干预改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分析
姬燕, 赵丽
2023, 41(18):  191-194. 
摘要 ( 83 )   PDF (188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35例,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持续干预1周,以患者症状、心理状态、临床依从性、肺功能及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并对两组观察结果予以比较。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焦虑、抑郁分值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医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早期颈肩操训练法在甲状腺癌淋巴清扫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李清会, 李燕萍
2023, 41(18):  194-196. 
摘要 ( 90 )   PDF (187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TC)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应用早期颈肩操训练法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TC淋巴清扫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24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进行早期颈肩操训练。针对两组患者颈部活动度、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引流量、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CMS)评分、温哥华疤痕量表(V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颈部活动度中向患侧屈、健侧屈、健侧旋转、患侧旋转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部活动度中前屈、后伸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72 h的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V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应用早期颈肩操训练法可以有效促进术后颈部活动度与肩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对术后引流量与手术疤痕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