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春兰,张红.基于Glasgow-Blatchford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8):989-991. [2] 王一帆. 风险评估模式的干预策略对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BRS评分及心理弹性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6):157-158. [3] 崔晓晖,姜微,薛星辰.基于Rockall评分系统的分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7):121-123. [4] 张月,于威,宋晓斌,等.留置胃管对格拉斯哥Blatchford评分评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2,29(3):335-338.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诊治指南[J].临床肝脏病杂志,2019,35(11):2408-2425. [6]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4):289-293. [7] 夏剑,杨敏.Blatchford评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结果的预测价值[J].临床内科杂志,2020,37(3):176-178. [8] 陶莉,胡祥鹏,宋莎莎,等.Blatchford和Rockall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评估的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7):2136-2139. [9] 聂琳,章礼久.AIMS65与Blatchford评分系统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比较[J].安徽医学,2018,39(3):312-315. [10] 张建新,牛丽丹,杨亚勤,等.实验室指标联合Blatchford评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介入治疗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3):379-382. [11] 冉艳,袁学兰.Blatchford评分对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再出血、干预和死亡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48,50. [12] 邵赛丹,张王琴,邱晓娟,等.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联合分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5):4494-4497. [13] 刘军红,彭琼.Rockall、Blatchford和AIMS65评分系统在不同原因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处方药,2022,20(3):158-160. [14] 曹群飞. 分级心理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反复入院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285-286. [15] 闫亚楠. 基于Blatchford入院危险性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9):179-181,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