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23-09-01
论著
关节镜下缝合及部分切除治疗慢性半月板Ⅲ度损伤短期疗效比较
邱福平, 徐士刚, 张磊, 王斌
2023, 41(17):  1-4. 
摘要 ( 105 )   PDF (209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缝合及部分切除治疗慢性半月板Ⅲ度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膝关节慢性半月板Ⅲ度损伤的患者67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缝合组(30例)和部分切除组(37例),其中缝合组进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治疗,部分切除组进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CDK)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6~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51±4.32)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缝合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缝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患者术后优良率高于部分切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缝合和膝关节半月板部分切除均可有效治疗膝关节慢性半月板Ⅲ度损伤,但半月板缝合后的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多种质量管理工具在影像学检查诊疗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崔媛
2023, 41(17):  4-5. 
摘要 ( 85 )   PDF (212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多种质量管理工具在提升影像学检查诊疗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8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放射科43名为观察组,实施多种质量管理工具管理;其他科室39名为对照组,实施普通的人员管理模式。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 管理前,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评分均高于管理前,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提升影像学检查诊疗护理服务管理中应用多种质量管理工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SOFA评分在评估重症监护室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中的应用
龙训辉
2023, 41(17):  8-11. 
摘要 ( 184 )   PDF (207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在评估重症监护室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SOFA评分,并分析SOFA评分对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效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院内随访,将院内28 d死亡的21例患者设为死亡组,将其余29例存活的患者设为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并分析SOFA评分对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患者SOFA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SOFA评分诊断多器官功能衰竭曲线下面积为0.832,特异度为91.47%,敏感度为73.59%,临床综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特异度为98.52%,敏感度为90.26%;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基础疾病、入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SOFA评分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预后情况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结论 SOFA评分能够有效评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比较高,同时SOFA评分也能够辅助预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后情况。临床上针对SOFA评分较高的患者需及时改良治疗方案,预防患者预后不良情况发生。
针药结合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痰湿蕴肺证的临床观察
吴常征, 刘晶, 王利, 朱璇璇, 马丽婧
2023, 41(17):  11-14. 
摘要 ( 105 )   PDF (201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茯苓饮对卒中后肺炎患者(痰湿蕴肺证)病情严重程度、血清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影响,总结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新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痰湿蕴肺证)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交替编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常规治疗和茯苓饮内服(包括护理、排痰、氧疗、抗板、抗凝、消炎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比较两组治疗后肺炎严重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炎严重程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炎严重程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茯苓饮可以减轻卒中相关性肺炎(痰湿蕴肺证)的严重程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ESM-1的影响
丁明翠, 牟玲
2023, 41(17):  15-18. 
摘要 ( 104 )   PDF (2068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6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化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予以替吉奥治疗,研究组则予以阿帕替尼与替吉奥联合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再生基因蛋白Ⅳ(REGⅣ)、反应因子(SR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VEGF、ESM-1水平,并开展安全性评估。结果 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REGⅣ、SRF及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ESM-1水平较均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移植、恶心呕吐、脱发、腹泻及肝肾功能异常等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运用阿帕替尼与替吉奥联合治疗具有确切效果,可更好地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调节血清VEGF、ESM-1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中医诊疗
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在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赵令强, 滕颖, 阙平
2023, 41(17):  18-21. 
摘要 ( 113 )   PDF (1931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在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中的治疗效果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3月—2022年11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西药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联合组采用中医疗法(穴位贴敷联合推拿)及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哮喘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呼吸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反复感冒、气短自汗、神疲懒言、咳嗽痰稀及面白少华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哮喘发作次数及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少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水平高于西药组,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肝肾异常、血常规异常、恶心呕吐、皮疹红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推拿用于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中,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有助于改善患儿呼吸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及与中医脾胃的相关性分析
庞秀, 马璨, 周俊英, 王乐荣, 王祥生
2023, 41(17):  21-25. 
摘要 ( 116 )   PDF (190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中医五运六气探讨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分析其与中医脾胃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年12月—2021年6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为试验组,以同期150名体检筛选出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不良行为习惯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焦虑情况,比较观察指标差异。收集两组出生时间与试验组发病时间,参照万年历将两组的时间信息转化为干支日期,并基于任应秋所著《五运六气》,根据“天干纪运,地支纪气”推演两组运气情况。比较观察两组出生时五运六气的差异以及试验组患者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Logistic回归分析胃溃疡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试验组饮酒与熬夜患者占比以及SAS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出生主运中金运占比、客运中土运占比、岁运(太少)中木运不及占比、客运(太少)中土运不及占比、司天之气中太阴湿土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发病时主金运太过或水运不及,主气以少阴君火占比最高,客气以厥阴风木占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熬夜、SAS阳性、出生主运、客运、客运(太少)与司天、发病主气与在泉之气同胃溃疡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出生主运为金、客运为土或少土、岁运为少木的人易出现胃溃疡,溃疡易在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厥阴风木时发生,不易在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时发生,发生也与患者情志不佳和生活起居不当有关。
三九天督灸联合三九贴改善亚健康阳虚体质的临床研究
尹丛丛
2023, 41(17):  25-28. 
摘要 ( 94 )   PDF (194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三九天督灸联合三九贴改善亚健康阳虚体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亚健康阳虚体质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双色球随机分组,对照组(红色)40例,实施右归丸治疗,观察组(蓝色)40例,实施三九天督灸联合三九贴治疗。观察两组阳虚体质症状评分、转化分、血清补体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心率变异性、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阳虚体质症状积分、转化分与血清IgA、C3、C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低频带数据、低频带与高频带数据比值低于入组时且低于对照组,高频带数据高于入组时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频带数据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亚健康阳虚体质患者实施三九天督灸联合三九贴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身体机能,疗效确切。
华蟾素胶囊联合三阶梯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效果研究
宋国栋
2023, 41(17):  29-32. 
摘要 ( 520 )   PDF (201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应用华蟾素胶囊与三阶梯疗法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7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华蟾素胶囊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前列腺素 E2(PGE2)与β-内啡肽(β-EP)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周、2周、4周时,研究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爆发性疼痛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联合三阶梯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抑制疼痛介质,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保障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易黄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对HPV阳性慢性宫颈炎患者HPV转阴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郭伟, 杨艳, 王英
2023, 41(17):  32-35. 
摘要 ( 216 )   PDF (201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易黄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在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慢性宫颈炎(CC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4例HPV阳性CC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行常规治疗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易黄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37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分析两组HPV转阴情况、炎症反应、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0、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带下量多评分、带下颜色异常评分、腰酸坠胀评分、口苦咽干评分、小便频数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CD4+、CD8+、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易黄汤加味联合穴位贴敷能够促使HPV阳性CCS患者HPV转阴,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疾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临床研究
改良Hanley术+拖线疗法对后马蹄形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关蕾, 江凯, 陈维天, 石春雷, 桂恒
2023, 41(17):  36-38. 
摘要 ( 128 )   PDF (186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后马蹄形肛瘘患者采用改良Hanley术+拖线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 12 月—2023年1月芜湖市中医医院和芜湖海螺医院收治的60例后马蹄形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施改良Hanley术+拖线疗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切开内口挂线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健康状况、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肿胀度评分及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Hanley术+拖线疗法可减轻后马蹄形肛瘘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比分析三种抗凝药物治疗不同年龄段老年房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李慧
2023, 41(17):  39-41. 
摘要 ( 145 )   PDF (186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选取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采取华法林、达比加群酯以及利伐沙班的抗凝治疗,集中对三种抗凝药物治疗不同年龄段老年房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比较,旨在为不同年龄段的房颤老年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525例房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华法林组、达比加群酯组以及利伐沙班组,分别接受6个月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凝血指标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任一时间段三组患者的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6个月后,三组患者PT及AP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达比加群酯组低于利伐沙班组,利伐沙班组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肺栓塞、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黑便、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系统性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达比加群酯组低于利伐沙班组,利伐沙班组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71~80岁患者出血事件及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达比加群酯组低于利伐沙班组,利伐沙班组低于华法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时采取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及利伐沙班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中达比加群酯及利伐沙班在各个年龄段的治疗效果及终末情况均优于华法林,而达比加群酯优于利伐沙班。
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干预效果
许晓燕
2023, 41(17):  42-44. 
摘要 ( 62 )   PDF (185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得到最佳治疗效果,探究应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阴道切除长度、宫旁切除宽度、淋巴结切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尿功能、排便功能影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得到最佳的疗效,在改善宫颈癌时选择应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乳腺癌妇女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超声评估价值
武小玲
2023, 41(17):  44-48. 
摘要 ( 103 )   PDF (189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乳腺癌妇女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超声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185例乳腺癌妇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新辅助化疗(NAC),且于NAC前、全程结束后均行二维、彩色多普勒和弹性成像超声检查。依据NAC全程结束后患者的病理结果将其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pCR组,44例)和非pCR组(141例)。比较两组患者NAC前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后的超声特征、肿瘤原发病灶血流参数变化、血流分级情况、弹性评分,并比较乳腺癌NAC疗效的超声与病理学评价情况。结果 pCR组患者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比例高于非pCR组(P<0.05)。pCR组患者NAC治疗后超声形状规则、内部回声低、边缘光整、边界清晰、后方回声无变化的比例高于非pCR组(P<0.05)。pCR组患者NAC治疗后肿瘤原发病灶血流的峰值流速(Vmax)、血流阻力指数(RI)均低于非pCR组,血流分级0级和1级比例高于非pCR组(P<0.05)。NAC治疗前病理评价:185例乳腺癌患者共199个病灶,其中非浸润性乳腺癌104例、浸润性乳腺癌95例,pCR组44例患者共47个病灶,非pCR组141例患者共152个病灶。NAC治疗后病理评价:有明显效果102个(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基本无效(无缓解或进展)97个。NAC治疗后超声评估:有明显效果129个(完全或部分缓解),基本无效(无缓解或进展)70个。超声评价的敏感度为85.29%(87/102),特异度为56.70%(55/97),准确度为71.36%(142/199),Kappa值为0.423。超声评价结果和病理结果有显著关联(P<0.05);超声结果明显劣于病理结果(P<0.05)。结论 超声评估乳腺癌NAC治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可依据其不同分子分型、超声特征、肿瘤原发灶血流情况进行评估,但特异度较差。
跗骨窦入路结合逆骨折损伤机制复位与传统入路术式治疗
苏纯柱
2023, 41(17):  48-51. 
摘要 ( 90 )   PDF (1927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跗骨窦入路结合逆骨折损伤机制复位与传统入路术式治疗骨折效果的差异,并从中分析跗骨窦入路结合逆骨折损伤机制复位的应用优势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济南市南山人民医院收入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外侧“L”型切口入路手术,观察组接受跗骨窦入路结合逆骨折损伤机制复位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骨指标、综合满意率和术后康复优良率等。结果 观察组综合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Bohler角、跟骨宽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跗骨窦入路结合逆骨折损伤机制复位手术可以有效治疗跟骨骨折,患者优良率评价较好,综合治疗满意率、生活质量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文献研究
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王兰, 陈盈颖, 邓艾玫, 李世华, 王伟, 张英
2023, 41(17):  51-54. 
摘要 ( 208 )   PDF (1981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神经性疼痛,其治疗常因各种因素而被限制,在临床上运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优势近年来逐渐显现。现通过系统文献梳理,总结探析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作用机制,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经分析发现火针治疗该病可以从干预疼痛信息传导、提高疼痛阈值、调节免疫及炎症反应等多个途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火针疗法在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睡眠、调节情绪上优势明显。
SLC6A11基因多态性与耐药性癫痫之间的关联性的Meta分析
赵明洋, 胡雪梅, 王东森, 吴庆建
2023, 41(17):  55-60. 
摘要 ( 104 )   PDF (368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探寻SLC6A11基因rs2272394、rs2272395和rs2272400多态性是否与成人耐药性癫痫患者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方法 制订文献检索方案,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检索数据库搜索有关SLC6A11基因多态性与耐药性癫痫治疗相关的中外文献,由两人共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交叉核对,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使用R4.2.1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同时采用基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4篇文献中的9项研究被纳入,其中耐药组病例共有1 172例,药物敏感组病例共有1 340例。其中等位基因C与T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得出OR=0.89,95%CI=0.79~1.01;剔除一篇边缘性研究后,结果示OR=0.93,95%CI=0.82~1.06;隐性基因模型CC/TC+TT的OR=0.79,95%CI=0.67~0.92;显性基因模型TT/TC+CC的OR=0.99,95%CI=0.80~1.23;加性基因模型CC/TT的OR=0.86,95%CI=0.63~1.16;超显性基因模型TT+CC/TC的OR=0.83,95%CI=0.72~0.97。结论 目前暂无明确证据证明SLC6A11基因的rs2272394、rs2272395和rs2272400多态性与耐药性癫痫有关。
医学影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运用实践探索
钟依, 张思雨, 邹亲玉
2023, 41(17):  60-64. 
摘要 ( 95 )   PDF (1918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影像平台主要采用医学影像虚拟技术,可以有效创建磁共振成像、X射线成像以及超声波成像系统,从而使影像设备辐射多和耗资过大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医学影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中,已开设多项实验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影像设备操作及平台使用能力。在平台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可利用3D技术模拟手术的动态过程,从而为临床教学、手术规划、医疗训练等提供指导。本文具体分析了医学影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实际应用,介绍了该实验平台系统的总体设计,探讨了该类平台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调查研究
基于供需视角下的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现状研究
钱晓娟, 许兰, 王宏伟, 毕建华, 黄桂玲
2023, 41(17):  63-66. 
摘要 ( 78 )   PDF (190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从供需双方分析盐城市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现状,筛选出相关影响因素,据此给出合理建议。方法 以2020年1月—2020年12月盐城市下属的9个县(区)的2 175个村卫生室的卫生室医务人员及常驻居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名村民/村,共21 750名村民)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统计年鉴、自行设计《村卫生室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合理建议。结果 村卫生室存在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医疗技术水平有限以及医疗设备缺乏等问题,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满意率整体并不高。服务态度、就医方便程度、医疗服务及时性、等候时间、就医环境、健康知识提供、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水平、收费合理性村民满意度分别为67.70%、67.00%、61.80%、59.80%、59.40%、56.55%、56.42%、55.66%、53.38%,其中老年人保健(β=0.236,OR=1.266)、慢病管理(β=0.235,OR=1.265)、服务态度(β=1.512,OR=4.403)、收费合理性(β=1.029,OR=2.789)是影响基层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城市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能基本满足村民就医需求,但仍有待提高。
齐齐哈尔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吴皓, 姜海巍
2023, 41(17):  67-70. 
摘要 ( 75 )   PDF (191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齐齐哈尔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于2022年7月—2022年12月在齐齐哈尔市内100所幼儿园中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作为抽样点,在其中随机抽取2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学龄前儿童的看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患龋例数、患龋率、龋齿数、龋均数)。将是否有龋齿的儿童进行一般资料调查,将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因素。结果 此次调查的200例学龄前儿童中,患龋人数达到102例(51.00%),其中4岁患龋率高达52.08%,龋均数在6岁达到高峰值3.07颗。学龄前儿童是否患龋,将开始刷牙的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饮食情况、定期口腔检查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得分等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开始刷牙的年龄>2岁、每日刷牙次数<1次、每次刷牙时间≤2 min、偏爱甜食、经常饮用碳酸饮料、定期口腔检查状况、父母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得分低是患龋齿的影响因素。结论 齐齐哈尔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出现龋齿的原因较多,大多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集中在饮食与口腔卫生等原因。因此,做好饮食指导,定期组织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家长监督工作,是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的重要措施。
护理研究
基于i-PARIHS框架的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预防及干预证据应用障碍因素分析
冯亚婷, 朱骏, 邱昌翠, 陈淑娟
2023, 41(17):  70-73. 
摘要 ( 108 )   PDF (199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深入了解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预防及干预证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制订相应的行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2年12月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生、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根据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框架(i-PARIHS框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取。结果 访谈内容归纳为3个主题,包括变革证据:证据应用与环境匹配度不足,证据应用实施是动态过程;变革接受者:实践者知识储备有待提高,重症患者依从性较差;组织环境:变革初期工作量增加,亟需完善信息化系统;缺乏指令性文件要求改变护理常规。结论 项目实施者推行该证据应用项目时,应根据变革利益相关者的建议对证据进行临床情景调试,实施过程中注意动态调整治疗及护理措施,及时更新证据并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做好宣教,提高重症患者依从性,完善信息化系统进行患者全程管理,从而确保证据应用的持续性。
医共体联合健康宣教对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应用效果评价
葛银萍, 干耘, 杨跃芬, 李婷艳, 黄金穗
2023, 41(17):  74-77. 
摘要 ( 49 )   PDF (187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医共体”联合健康宣教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及其医共体医疗机构收治的经Caprini评分为中高风险以上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宣教方法,研究组在医共体管理模式下运用健康宣教方式,以健康宣教考核评分、Caprini评分的正确率、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以比较两组之间差异。结果 经健康宣教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VTE基础知识、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aprini评分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生、护士、患者等对健康宣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医共体”联合健康宣教方式可提高医护人员对VTE风险评估的正确率,减少VTE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VTE的认识,说明医共体联合健康宣教方式对VTE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应用。
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常稳重, 李亚茹, 杜帆, 海之曦
2023, 41(17):  77-80. 
摘要 ( 70 )   PDF (1877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模拟技术应用体系优化、提升护理教学质量提供帮助。方法 以建构主义方法为指引进行医学模拟教学体系及其课程的创设,将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参加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的210名N0~N4层级护士纳入研究计划,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两组均以医院临床实践技能中心为教学平台,对照组执行常规CBL教案+专题演练的模式完成教学培训,试验组参照国际上最新的临床技能培训理论,在具体培训教学中,创建基于智能模拟人、情景模拟和智慧课堂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教学试验执行区间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观察评价,运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CTDI-CV)对两组参训护士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调查;对两组学员护理专科技术能力的形成性进行标准化考核;使用教学评估问卷获取两组学员对各自教学体系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学员CTDI-CV总分及部分维度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专科技术能力形成性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理论基础、技能操作实践和个体化诊疗计划的优良率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评估问卷显示,试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相关调查维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培训与考核中高质量创建医学模拟技术应用,有利于参训学员专科技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医院临床实践技能教学平台质量升级提供了有效途径。
基于SOP的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
高薇丽, 曲宝迪
2023, 41(17):  80-83. 
摘要 ( 89 )   PDF (187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基于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的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8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接受基于SOP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7 d、30 d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30 d DVT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SOP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远程护理对帕金森患者行居家下肢康复训练的运用效果
徐雅菲
2023, 41(17):  84-87. 
摘要 ( 70 )   PDF (187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行居家下肢康复训练中远程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依据居家下肢康复训练方法分为远程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每组40例。远程护理组采用远程技术定期对患者进行远程护理,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各肌肉肌力、机体功能、平衡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股四头肌、缝匠肌、臀大肌、股后肌肉群、髂腰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股四头肌、缝匠肌、臀大肌、股后肌肉群、髂腰肌肌力均强于护理前,且远程护理组强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BBS评分、MMSE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BS评分、MMSE评分、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UPDR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远程护理组患者的BBS评分、MMS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UPDR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护理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行居家下肢康复训练中远程护理的运用效果较常规护理好,更能改善患者各肌肉肌力、下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肌张力、机体功能、平衡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李新
2023, 41(17):  87-90. 
摘要 ( 71 )   PDF (1905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路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肺康复指标、心理状态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尿管拔管时间、下床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胸管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呼气流量峰值(PEF)、血氧饱和度(SpO2)、6 min步行距离与护理前比较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护理后PEF、SpO2、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GAD-7、PHQ-9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管理路径可有效促进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肺功能,减轻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共情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王丽
2023, 41(17):  90-93. 
摘要 ( 84 )   PDF (1878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共情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辽宁省朝阳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共情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住院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MA、ADL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H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HH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情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老年患者具有更积极的治疗意义,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康复信心,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促进康复,整体护理质量较常规护理存在明显进步。
标准化护理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昝景宏
2023, 41(17):  94-97. 
摘要 ( 56 )   PDF (1928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15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标准化护理组(58例)、常规化护理组(57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浅静脉达标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平均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舒适度、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浅静脉达标率高于常规化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的平均镇静药物用量少于常规化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护理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化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化护理措施相比,标准化护理措施在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中的效果更好,提升患者浅静脉达标率,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平均镇静药物用量,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进而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
护理程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应用效果
张莉莉
2023, 41(17):  97-100. 
摘要 ( 78 )   PDF (187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程序予以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基于纽曼护理程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心功能水平及心理状态与睡眠情况。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心肌缺血周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平均每次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SMS量表各维度得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末次随访,LVEF与CI高于对照组,LVESV与LCED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纽曼护理程序予以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效能与心功能,优化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糖尿病合并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护理联合针灸疗法应用价值分析
徐风敏, 李晨, 赵景明
2023, 41(17):  100-103. 
摘要 ( 81 )   PDF (187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合并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辅以中医护理干预和针灸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东明县中医医院就诊的56例糖尿病合并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联合针灸疗法。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血糖水平、心理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正性情绪因子(P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负性情绪因子(NA)评分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中医护理干预联合针灸疗法为辅助干预措施,用于糖尿病合并中风后遗症患者中,获得的效果较为显著。
以家庭为中心探视模式在预防ICU患者谵妄中的应用研究
徐杨
2023, 41(17):  103-106. 
摘要 ( 92 )   PDF (1878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探视模式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谵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常规探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探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谵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预后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谵妄发生率、谵妄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预后显示,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获得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预后显示,入住ICU前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出院3个月后,两组SCL-90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探视模式可降低ICU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利于缩短谵妄持续时间、ICU停留时间,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医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研究
周凤桃, 郭爱香
2023, 41(17):  106-109. 
摘要 ( 103 )   PDF (1877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10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运用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胃肠恢复时间、宫高、乳汁分泌优良率及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胃肠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宫高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汁分泌优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可缩短胃肠恢复时间,促进子宫复旧,提高乳汁分泌优良率,减轻术后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精细化护理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影响
张成香
2023, 41(17):  109-112. 
摘要 ( 94 )   PDF (1876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给予急性白血病患者精细化护理,探究其对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肛周感染发生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肛周感染程度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肛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健康宣教、护理方案、护理效果、心理支持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化疗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其对控制肛周感染程度及减少肛周感染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还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可提高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新生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的临床价值
王士娥, 张静
2023, 41(17):  112-115. 
摘要 ( 85 )   PDF (187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新生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出院时予以常规造口护理及健康宣教,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微信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的预后情况,分析两组患儿出院至出院12周复诊时因造口并发症再入院率及患儿出院后12周复诊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在临床预防方面,研究组患儿出院12周后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入院率方面,研究组患儿出院至出院12周复诊期间因造口并发症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儿出院后12周复诊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炎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儿造口周围皮炎的痊愈率及有效率,改善患儿造口并发症情况,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患儿恢复及医患之间的和谐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综合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胃肠激素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杨春影
2023, 41(17):  115-118. 
摘要 ( 55 )   PDF (187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营养状态、胃肠激素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完成4周护理,比较两组营养状态、胃肠激素、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4周后,观察组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低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GA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情绪状况、生活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机体疾病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潴留、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水平,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理敏感指标的研究进展
李颖
2023, 41(17):  118-121. 
摘要 ( 90 )   PDF (183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量是医护工作的根本,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质量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提高质量管理的关键,则是重视敏感指标。护理管理的敏感指标具有符合质量管理规律的特点,能够体现护理工作的特色,并且与患者的健康结果密切相关。仅依靠指标数字很难作为判断指标管理的依据,应将数字作为线索,深入探究其背后的事实和道理。本文就护理敏感指标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卞馨
2023, 41(17):  121-124. 
摘要 ( 85 )   PDF (187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3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入院前,两组患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中国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出院前1 d及1个月后观察组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遵医各项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结合持续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遵医行为、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运用目标性复苏护理的指标改善分析
白文娟
2023, 41(17):  124-127. 
摘要 ( 99 )   PDF (187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在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72例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免疫功能、炎性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休克指数、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率、CVP、休克指数均低于护理前,MAP、尿量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率、CVP、休克指数均低于对照组,MAP、尿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K水平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NK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水平高于护理前,血清IL-6、TNF-α、PCT、CRP水平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L-1、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目标性复苏护理在消化道穿孔致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好,更能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生活状况的影响研究
王新妮
2023, 41(17):  127-130. 
摘要 ( 96 )   PDF (187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74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等。结果 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卵巢癌化疗患者能够抑制患者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NIHSS及ADL评分的影响
曹清华
2023, 41(17):  130-133. 
摘要 ( 65 )   PDF (187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美国国立卫生所脑卒中评分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宁阳县中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积极开展缺血性脑卒中及高血压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干预,康复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各项护理措施实施2周后,康复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ADL及Fugl-Meger评定量表(FMA)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产程进展与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吕琳琳
2023, 41(17):  134-137. 
摘要 ( 140 )   PDF (192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方案应用于高龄产妇围产期对产程进展及母婴妊娠结局的积极价值。方法 选取肥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8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方案,对比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产程情况、妊娠结局、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的焦虑(HAMA)以及抑郁(HAMD)等心理状态相关指标得分均较低,自我管理能力(ESCA)等相关指标得分均较高,不同产程所用时间均较短,母婴妊娠结局均较优,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均较高,护理满意度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得到全程个性化助产护理方案的科学干预后,产程进展较佳,母婴妊娠结局较优,产妇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较高,护理效果显著。
健康体检及预防护理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张娟
2023, 41(17):  137-140. 
摘要 ( 70 )   PDF (1926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健康体检及预防护理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华医院255例健康体检者,经过检查,纳入13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预防护理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体检干预,两组均护理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CDSMS)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差异,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CDSMS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体检及预防护理应用于慢性病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效能,综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协作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吴文婷
2023, 41(17):  140-143. 
摘要 ( 81 )   PDF (189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协作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94例完成手术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治时间不同,把94例患者分为协作组47例(2021年1月—2022年7月)与对照组47例(2019年3月—2020年12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协作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作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协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进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作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协作组护理后1个月的轻触觉、运动觉等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1个月协作组的社会功能、物质功能、生理职能、心理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协作护理干预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也能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无缝隙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芝萍, 孔祥梅
2023, 41(17):  144-147. 
摘要 ( 88 )   PDF (190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患者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滕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GQOLI-74)评分、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Self-care Capacity Scale,ECSA)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PerceivedSelf-EfficacyScale,GSES)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GQOLI-74评分、ECSA评分、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GQOLI-74评分、ECSA评分、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临床干预中对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结合心理疏导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措施更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高晓辉, 毕爱军
2023, 41(17):  147-150. 
摘要 ( 98 )   PDF (1875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淄川区医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分和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简易营养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营养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营养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可以增强冠心病患者营养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营养认知度,值得临床应用。
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郭佳
2023, 41(17):  150-153. 
摘要 ( 91 )   PDF (192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于长春工业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静脉采血且出现晕针症状的大学生249名,根据大学生体检采血时的晕针程度,分为轻度88名、中度113名以及重度48名。对大学生发生晕针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原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249名大学生中,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采血人员因素以及体位因素均是引发晕针发生的主要原因,且心理因素、身体因素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因素;中度晕针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大学生体检静脉采血晕针发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心理、身体、环境、采血人员以及体位等因素,工作人员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采血时晕针发生风险,保证大学生的安全。
高危评估专项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误吸及肺部感染的影响
王晓荫, 孙印兰, 刘青
2023, 41(17):  153-156. 
摘要 ( 108 )   PDF (187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通过开展高危评估专项护理对预防误吸、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0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高危评估专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误吸、肺部感染的概率,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误吸、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手术治疗脑出血疾病后通过开展高危评估专项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误吸、肺部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杨丽浩
2023, 41(17):  156-159. 
摘要 ( 96 )   PDF (1877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H值、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动脉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阻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患者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提升护理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助产士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
张净
2023, 41(17):  159-162. 
摘要 ( 75 )   PDF (1930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临床上助产士采用心理护理方案来加速高龄产妇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就诊于肥城市人民医院的86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助产士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心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应激反应指标、产程用时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得分及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SAS得分、SDS得分、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丙二醛(MDA)水平以及VA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总产程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助产士各方面的满意度测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围产期得到助产士心理护理的科学干预后,负面情绪得到明显缓解,产程进展较快,有益于产妇产后机体的恢复,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价值研究
班敬孝
2023, 41(17):  162-166. 
摘要 ( 74 )   PDF (2012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施以全面护理干预,均干预2个月。观察两组入组时、干预2个月后的自我护理指数量表6.2版(SCHFI v6.2)评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测定营养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应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CHFI v6.2评分、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NT-proBNP水平、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还可改善营养状况、老年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经验交流
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超, 陈鹏
2023, 41(17):  166-168. 
摘要 ( 101 )   PDF (185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完成疾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干预方式不同作为研究分组依据,其中施以常规对症治疗+有创呼吸机治疗的设为参照组(n=35);施以常规对症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设为研究组(n=3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APACHE Ⅱ评分、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心肺功能指标[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最大呼气流量(PEF)、心率(HR)]。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PACHE Ⅱ评分同参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同参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PaO2、PaCO2、pH水平同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PaCO2、pH水平同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PEEPi、PEF、HR同参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EEPi、PEF、HR同参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PEF显著提高,剩余两项指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合理选择无创呼吸机展开疾病治疗,可快速减轻其疾病症状,促进康复,并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以及恢复快等优势,使预后良好。
银杏内酯鼻喷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钱欣颖, 梁学亚, 蒋薇, 李志勇
2023, 41(17):  169-172. 
摘要 ( 82 )   PDF (208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银杏内酯鼻腔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二次灌注模型的急性发作期神经损伤方面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鼻腔滴注方式评估银杏内酯鼻喷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特点。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再灌注模型组、银杏内酯鼻喷制剂组及阳性依达拉奉药对照组。所有动物在复灌后即刻给药,阳性对照组单次尾静脉注射6 mg/kg依达拉奉溶液,第2、3天各给药1次,银杏内酯鼻喷制剂组单侧鼻腔滴注100 μL,第2、3天各给药2次,间隔8 h。手术造模24 h后对神经功能损伤进行Longa评分,造模72 h对脑梗死面积及脑含水量进行评价。结果 大鼠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银杏内酯鼻喷制剂主要成分银杏内酯B与白果内酯经鼻内滴注后迅速吸收进入体内,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较于模型组而言,依达拉奉组与银杏内酯鼻喷制剂组的神经损伤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面积结果显示,阳性依达拉奉组脑梗死区域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内酯鼻喷制剂组的梗死区域虽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一定减小趋势。相对脑含水量检测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组及银杏内酯鼻喷制剂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内酯鼻喷制剂经鼻腔滴注后在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对于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半导体激光与高频电刀治疗对牙龈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梁方杰
2023, 41(17):  173-176. 
摘要 ( 113 )   PDF (1903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半导体激光与高频电刀治疗对牙龈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2年11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纳入的150例牙龈瘤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龈沟液(GC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GCF、TGF-β1、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12天观察组患者GCF、TGF-β1、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对GCF、TGF-β1、IL-1β水平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术后6、12、24 h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术后1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高频电刀相比,半导体激光治疗可更好地缓解牙龈瘤患者的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牙槽嵴低平患者行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对咀嚼功能优良率及满意度的改善
高尔涵, 景晓婷
2023, 41(17):  176-179. 
摘要 ( 86 )   PDF (190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对咀嚼功能优良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牙槽嵴低平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口义齿修复,观察组接受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将两组的满意度、咀嚼功能恢复优良率、固位力值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美观、舒适、固位力及咀嚼功能中非常满意与满意度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3、6个月后佩戴全口义齿后垂直方向、斜向上60°及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的咀嚼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槽嵴低平患者应用改良全口义齿修复后明显强化了固位力,有效促进咀嚼功能的恢复,患者满意度高。
知柏地黄丸加减对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胡静, 周娜, 种法科
2023, 41(17):  179-182. 
摘要 ( 155 )   PDF (187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采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对其肾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6个月后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血尿素氮、24 h蛋白尿定量、血清肌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其肾功能,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以及改善临床症状。
开腹手术与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远期疗效比较分析
刘兰峰, 董晓寒
2023, 41(17):  182-184. 
摘要 ( 78 )   PDF (185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腹主动脉瘤以开腹手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分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血管收治的102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均借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均借助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治疗,系统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ICU观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TNF-α、IL-1以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ICU观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指标。
术后早期进食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营养情况及舒适度的作用分析
赵鹏翔
2023, 41(17):  185-188. 
摘要 ( 120 )   PDF (185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进食对营养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巴彦淖尔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当天完全禁食,单纯实施静脉补液治疗,术后次日开始进食流质食物,在3 d后逐步变更为正常饮食;观察组术后2 h后开始进食全流质食物,在术后次日进食半流质食物,在3 d后逐步变更为正常饮食。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5项胃肠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率、术后4个时间段腹痛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4个时间段舒适度评分(数字评分法)、术后3个时间段营养指标水平[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结果 观察组胃肠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术后3 d、术后5 d观察组的腹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术后3 d、术后5 d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术后5 d观察组的TP、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且未发生肠穿孔及腹腔感染患者术后早期进食,可加快胃肠恢复速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腹痛症状、舒适度与营养指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的效果观察
孔超
2023, 41(17):  188-191. 
摘要 ( 84 )   PDF (187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25例)则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选择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脊柱结构和功能上整体效果更好,建议临床应用。
同步或序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张萌
2023, 41(17):  191-194. 
摘要 ( 75 )   PDF (187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同步化放疗与序贯放疗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并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分别进行序贯放疗与同步化放疗。对两组患者1、3、5年局部控制情况与生存情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3年与5年局部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年、3年与5年生存均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化放疗治疗的患者,其3、5年局部控制率高于接受序贯放疗的患者,且患者生活质量更高,治疗效果更佳,出现的并发症更少,其在更大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治疗安全,应用价值更高。
维生素D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小儿贫血的临床效果
孟桂莲
2023, 41(17):  194-196. 
摘要 ( 124 )   PDF (1864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维生素D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小儿贫血效果。方法 筛选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小儿贫血患儿,以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右旋糖酐铁治疗,观察组联合维生素D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均有一定的下降,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肌酐(Scr)、尿素氮(BUN)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联合右旋糖酐铁治疗小儿贫血临床效果好,安全性可得到充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