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楠,黎祺,李军宏,等.世界卫生组织194个成员国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现状[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1,27(2):214-220. [2] 吴志伟,周海松,潘璐璐,等.健康人群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评估[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22,49(1):12-16. [3] 朱博文. 抗病毒治疗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免疫功能与肠道菌群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9(1):246-249. [4] 姜友志,陈春喜,高海元,等.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肠炎对炎症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43(5):580-584,590. [5] 孟鸿鑫. 益生菌制剂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34(2):183-186,200. [6] 王正花,王岩,齐永超,等.江宁地区A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J].热带医学杂志,2022,22(5):685-688. [7] 申龙芳,蔡珍,郭雷涛,等.2017-2020年北京北苑地区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J].传染病信息,2022,35(4):345-349. [8] 王玉娇,韩艳珺,夏红,等.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表达与机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19):3021-3024. [9] 高珺珊,薛亮,蔡伟程,等.基于GII.4型诺如病毒P蛋白的GII型广谱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J].病毒学报,2021,37(6):1317-1325. [10] 王新娟,李惠芳,王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1,32(15):1982-1985. [11] 韩玲琳,张晓,丁婷燕.布拉酵母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6):1318-1321. [12] 陈彩华,钟丽花,朱道谋.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疗效、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态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1,17(6):732-739. [13] 杨婷,江米足.肠道菌群组成对轮状病毒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2021,59(1):67-70. [14] 王刚祚,姚宝珍.罗伊氏乳杆菌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肠道菌群与胃肠激素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47-50. [15] 李芳,李雅丽,王静,等.2013-2018年西安某医院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单中心回顾性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12):1614-1616. [16] 卢明秀. 罗山地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20,41(8):77-79,83. [17] 王艳妮,钟文,丁琳,等.轮状病毒感染患儿Treg/Th17平衡与NK细胞及白细胞介素-37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3):433-437. [18] 曹晓梅,李颖,王怀远,等.近红外免疫层析、胶体金及实时荧光PCR法在A群轮状病毒临床样本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0,43(4):229-231. [19] 姚小飞,赵亮,潘晓明.335例住院儿童呼吸道7种常见病毒流行情况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0,15(11):1348-1352. [20] 潘东霞,诸建方,叶卫东,等.杭州市某医院5岁以下A群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病例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2020,32(1):9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