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宁博. 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诊断的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5):35-37. [2] 李盈盈,张明博,吴凡,等.经直肠多模态超声与多模态MRI检查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0,41(1):19-25. [3] 陈启龙,姚选军,高宏.3.0T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8,38(6):893-896. [4] 靳风烁. 前列腺疾病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5-126. [5] 谭培兰,张晓林.动态增强MRI联合波谱写分析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5):1484-1486. [6] 崔琳琳. 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0,21(1):63-65. [7] 王丽,朱兆兴,王强,等.SiemensAvanto1.5TMRI对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9):P.232-234. [8] 高宝军.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1.5T MR多序列价值与特征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6):123-124. [9] 张帆,左强,黄毅,等.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对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癌检出的临床意义[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8,32(3):33-36,46. [10] 彭伟,罗鹏程,叶志华,等.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Tofts模型对中央叶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7):695-697. [11] 张华权,吴修东,秦澜.GE1.5T核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联合多种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J].医药前沿,2017,7(3):197-198. [12] 冯娟娟,沈雪峰,李正标.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中的鉴别作用[J].系统医学,2021,6(15):92-94. [13] 殷慧佳,韩东明,翟战胜,等.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7(12):938-941. [14] 张得新,梁妍,王岩.MRI高b值DWI结合多期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2):302-303. [15] 吴汉潮,张雄伟,王强,等.MRI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不同PSA水平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比较[J].河北医药,2021,43(19):2958-2961. [16] 周俊红,赵玉保,安瑞.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中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0):1379-1380. [17] 徐柳,张梦洁,庄君龙,等.保留Retzius间隙的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在前列腺中叶突出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9,11(2):83-86,92. [18] 方志伟,许克新,胡浩,等.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评分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1):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