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3-08-01
论著
基于 PTA 量表法的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的研究
丁成明, 谢翼, 陈国栋, 齐硕, 邱俊, 陶光伟, 侯嘉丰, 冯灿, 蒋心渺, 邓鑫, 廖文彦
2023, 41(15):  1-4. 
摘要 ( 187 )   PDF (2022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文献检索法和专家咨询法,通过对临床思维能力内容的界定,从而确立评价目标、选择评价指标,在临床思维的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系统、便于操作且适合我国医学生实际情况的临床思维能力评估细则,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评价工具,也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和田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抗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邓卫兵, 苏云福, 敬雅涵, 克热木江·阿布都热合曼, 美合日妮萨·伊力哈尔, 阿达莱提·夏吾东, 邓丽娜, 唐建江, 李慧萍, 罗梦林, 李文静
2023, 41(15):  5-8. 
摘要 ( 94 )   PDF (206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和田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抗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2年9月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检测血清胰岛素抗体表达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指标、动态血糖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抗体阳性与24 h血糖标准差、24 h最大血糖波动幅度、24 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213例患者中,血清胰岛素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为1.88%。阳性组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等与阴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与阴性组对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的24 h平均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的24 h血糖标准差、24 h最大血糖波动幅度、24 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与阴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和田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抗体阳性与24 h血糖标准差、24 h最大血糖波动幅度、24 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都存在正相关(r=0.862、0.707、0.597、0.655、0.6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血糖标准差、24 h最大血糖波动幅度、24 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都是导致和田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抗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和田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抗体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是依然存在,血脂、血糖波动状况为导致和田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抗体的重要危险因素。
紫仙助孕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付州, 张晓阳, 张凤丽
2023, 41(15):  8-12. 
摘要 ( 97 )   PDF (2067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枸橼酸氯米芬联合紫仙助孕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单用枸橼酸氯米芬,观察组联用紫仙助孕汤。记录两组的1年妊娠率和优卵排出率,检测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和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评估两组的中医证候(烦躁易怒、月经不调、头晕耳鸣、情志抑郁、腰膝酸软和胸肋胀满)积分。结果 观察组的1年妊娠率和优卵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LH、E2、T和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LH、T水平均降低,E2、FSH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烦躁易怒、月经不调、头晕耳鸣、情志抑郁、腰膝酸软和胸肋胀满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烦躁易怒、月经不调、头晕耳鸣、情志抑郁、腰膝酸软和胸肋胀满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卵巢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卵巢体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 枸橼酸氯米芬联合紫仙助孕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提高妊娠率,减轻症状,降低卵巢体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
依降钙素联合特立帕肽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疗效的分析
韩梅
2023, 41(15):  12-15. 
摘要 ( 331 )   PDF (2053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依降钙素联合特立帕肽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 选取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老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特立帕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依降钙素联合特立帕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1型胶原羧基端交联端肽(CTx)与骨密度(BMD),血钙(Ca)与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雌二醇(E2)]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Tx、BM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x、BMD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25-OH-D、C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5-OH-D、C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P、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依降钙素联合特立帕肽治疗可提升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水平,增加血液中的钙和维生素D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阿帕替尼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食管癌术后远处转移的临床研究
李梁, 亓迪, 李玉, 袁磊, 王娥, 朱俊迪, 耿晓萌, 李文文, 任伟
2023, 41(15):  16-19. 
摘要 ( 143 )   PDF (2095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食管癌术后远处转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安市肿瘤防治院2019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食管癌术后远处转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阿帕替尼治疗)35例,对照组(单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化疗)35例,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无病进展期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出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肝功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口服阿帕替尼期间发生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症状均能耐受,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食管癌术后远处转移的患者,局部控制率好,无病进展期延长,不良反应少。
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疗效及HMGB1不同监测意义
苏振磊
2023, 41(15):  19-22. 
摘要 ( 117 )   PDF (2084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患者的临床效果,监测急性肠套叠患者不同时期体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入组患儿均给予简易空气灌肠术进行治疗,选择同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8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的临床效果以及HMGB1监测的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68例患儿中,66例复位成功,成功率达97.06%;复位成功后留院观察24 h以上,其中有53例(80.30%)患儿出现轻度腹泻,经治疗后全部好转,未见其他不良反应,2例复位失败后转手术治疗;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的HMGB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7例患儿复发,复发组患儿的HMGB1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灌肠术治疗急性肠套叠临床效果显著,患儿复发率较低,HMGB1的水平和TNF-α与IL-6水平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对于急性肠套叠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值得关注。
中医诊疗
电热灸穴位结合基础护理对术后低体温复温的临床效果观察
余婷婷, 谭旭宏, 杨孝芳, 陈海洋
2023, 41(15):  22-24. 
摘要 ( 89 )   PDF (188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电热灸穴位结合基础护理对术后低体温复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外科及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同时出现低体温情况,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液体加温组、热水袋组和电热灸穴组,每组3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基础护理联合不同的加温方式,对比其术后低体温复温的临床效果,手术后即刻、术后15 min、术后30 min、术后1 h和术后3 h患者体温水平,并对比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水袋组和电热灸穴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液体加温组(P<0.05),但热水袋组和电热灸穴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即刻三组患者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min、30 min、1 h、3 h三组患者体温明显升高,且电热灸穴组高于液体加温组和热水袋组(P<0.05);三组患者切口感染、术后寒颤、凝血功能障碍相关低体温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热灸穴组明显低于液体加温组(P<0.05)。结论 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采取液体加温、热水袋、电热灸穴处理均能够提升患者术后体温水平,但采取电热灸穴位结合基础护理更能够提升术后低体温复温临床效果,进一步恢复患者体温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靶向通窍”针法对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患者42例临床观察
刘乃嘉, 王琼, 李姝睿, 张静婧, 文新
2023, 41(15):  25-28. 
摘要 ( 76 )   PDF (196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靶向通窍”针法对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8月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84例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患者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42例采用靶向通窍针刺治疗、西药组42例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IgE抗体及嗅觉阈值改善情况。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后针刺组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嗅觉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治疗后针刺组嗅觉阈值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向通窍”针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引起的嗅觉障碍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浮针联合灌肠治疗盆腔炎腹痛的疗效观察
刘丹丹
2023, 41(15):  29-32. 
摘要 ( 110 )   PDF (193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浮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腹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腹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研究组采用浮针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CRP及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CRP及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腹疼痛、带黄量多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联合中药灌肠应用于盆腔炎腹痛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及炎症水平,具备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赵景明, 徐慧英
2023, 41(15):  32-35. 
摘要 ( 142 )   PDF (2011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中风病恢复期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2月—2022年11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肝阳上亢恢复期中风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均比治疗前更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比治疗前更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比治疗前更高,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恢复期中风患者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丁苯酞联合麻将运动疗法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王炜, 李蓉, 周利民, 陈续红
2023, 41(15):  35-38. 
摘要 ( 70 )   PDF (1961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麻将运动疗法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麻将治疗组和丁苯酞联合麻将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合理膳食、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等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胶囊,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麻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将治疗,丁苯酞联合麻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麻将治疗,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所有患者分别完成12周治疗后再次评估,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MoCA及MMS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对比治疗前后,对照组MMSE、MoCA评分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将治疗组MMSE、MoCA评分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联合麻将治疗组MMSE、MoCA 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丁苯酞组MoCA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联合麻将治疗组MoCA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麻将疗法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
奥氮平联合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对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黄晓东, 马丽君, 王轩
2023, 41(15):  38-41. 
摘要 ( 233 )   PDF (1958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引入奥氮平联合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治疗,评估其实践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奥氮平+卡马西平治疗,以精神病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功能改善情况、阳性与阴性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劣势。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晕眩嗜睡、血压升高、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治疗中引入奥氮平联合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对于提升临床疗效、促进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阿奇霉素及丙氧鸟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
孙百弟
2023, 41(15):  41-45. 
摘要 ( 117 )   PDF (2068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及丙氧鸟苷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丙氧鸟苷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丙氧鸟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结果 研究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1β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通过阿奇霉素与丙氧鸟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使用。
四步法睑袋整形术对眼周皮肤松弛患者眼周美观的作用分析
陈宏斌
2023, 41(15):  45-48. 
摘要 ( 73 )   PDF (190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眼周皮肤松弛患者行四步法睑袋整形术对眼周美观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2年9月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收治的眼周皮肤松弛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按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即接受传统下睑入路手术的对照组与接受四步法睑袋整形术的观察组。通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眼周美观评分(眼部皱纹、眼周松弛、皮肤色泽)、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术后并发症(感染、血肿、眼部分泌物)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眼周美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眼周皮肤松弛患者行四步法睑袋整形术的整体疗效更佳,能够有效提高眼周的美观程度,改善患者的负面不良心态,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小,值得临床应用。
颅骨修补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对CT像计分及GSC评分影响
张述宣, 马丽丽, 刘宇婷
2023, 41(15):  48-51. 
摘要 ( 144 )   PDF (190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颅骨修补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对CT像计分及GSC评分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并在术后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颅骨修补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CT像计分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GCS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损伤程度均出现好转,观察组转为轻型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NF-α、IL-1β、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急性脑膨出、肺部感染、脑积水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接受颅骨修补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促使GSC评分升高,减轻损伤程度,同时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气压泵治疗机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魏发强
2023, 41(15):  51-54. 
摘要 ( 104 )   PDF (204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气压泵治疗机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2年2月德州市立医院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患者分为气压泵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胸带加压包扎、肢体功能锻炼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气压泵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压泵治疗机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14 d,记录两组的疗效优良率、皮下积液量、皮下引流量,判定上肢功能量表(DASH)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 治疗后,气压泵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压泵组治疗后的皮下积液量、皮下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ASH上肢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压泵组DASH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压泵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等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泵治疗机能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患者的皮下积液量、皮下引流量,还可改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上肢功能与总体生命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急性脑出血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陈光梅
2023, 41(15):  54-58. 
摘要 ( 80 )   PDF (213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急性脑出血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和田地区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出血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呼吸功能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气管切开率、院内病死率和院内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2 h、24 h后P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 h、24 h后PaCO2、Pa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论采取无创还是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均能够提升患者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但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更能够提升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教育管理
基于C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应用
赖娅莉
2023, 41(15):  58-60. 
摘要 ( 65 )   PDF (188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实施神经病学教学期间基于案例教学法(CBL)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神经病学教学的4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完成神经病学教学)和研究组(采用基于CBL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成神经病学教学),每组20名。比较两组实习生教学前考核成绩、教学后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教学质量评分。结果 教学前,研究组实习生技能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评分同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同常规组上述各项考核成绩结果比较,研究组呈现出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性、教学内容深入度、课堂气氛活跃度、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兴趣、课堂注意力、自学能力以及探索精神获得启发程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生教学效果、教师水平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BL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可将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提高,将教学满意度以及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促进实习生综合水平的显著提高,充分证明对神经病学实习生给予CBL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中虚拟仿真的融合应用实践
邹亲玉, 钟依
2023, 41(15):  61-63. 
摘要 ( 68 )   PDF (1886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中虚拟仿真的融合应用实践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长沙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31名学生纳入传统组,此时段开展PBL+围观式教学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长沙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31名学生纳入研究组,此时段开展虚拟仿真教学法。对两组教学后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教学服务满意率、安全隐患存在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经过教学后,研究组专业水平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综合能力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服务满意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安全隐患存在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教学时,PBL+围观式教学法与虚拟仿真教学法均可发挥一定教学效果,但后者效果更佳,能够拓展学生理论认知,锻炼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服务满意率,且安全隐患较少,建议参考使用。
文献研究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进展
武晶星, 胡青林
2023, 41(15):  64-66. 
摘要 ( 166 )   PDF (183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以疼痛、排尿困难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明确定论。西医常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消炎药、植物药等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前列腺组织结构的特点及耐药等因素,效果均不理想。近些年诸多医家理论结合实践探索出一系列中医外治方法,包括中药保留灌肠、针灸、脐疗法、坐浴、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现将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进行评价。
学术探讨
抑郁相关中医药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杨杨, 袁海宁, 王娣, 郭雨萌, 李自艳, 李静, 陈沛
2023, 41(15):  67-70. 
摘要 ( 93 )   PDF (1937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明确抑郁相关中医药研究的现状,参照现代精神病学诊治体系,发现其不足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方法 采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高级检索方式,检索式为“抑郁”(篇名)AND“中医”(主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和整理,分析其特征。结果 2 481条结果中,2 022条文献是关于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研究最多的是神经科疾病(839条)、心血管科疾病(338条)、消化科疾病(218条)伴发的抑郁;排在前三的疾病为:脑卒中(732条),冠心病(231条),糖尿病(106条)。共有108条结果关注“抑郁”与“失眠”/“睡眠障碍”并存的问题;12条文献提及双相情感障碍;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研究相对较少(6条)。在临床症状方面,目前研究关注到患者抑郁状态的总体改善、睡眠状况、认知功能、躯体症状,以及抗抑郁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结论 躯体疾病合并的抑郁是中医药研究的热点,双相抑郁、儿童及青少年抑郁有待充分认识和研究。未来可针对抑郁患者的症状群逐一开展研究,明确中医治疗抑郁的优势所在。
胎菊枸杞茶组方依据的中医探源与现代机制研究
于清茜, 吴凤芝, 李儒婷, 武芳竹, 郑钰珺, 李峰
2023, 41(15):  70-75. 
摘要 ( 119 )   PDF (2068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力疲劳是指身体倦怠、力量减弱或存在精疲力竭的感觉,并伴有一定程度的体力活动下降。中医古籍中有许多对体力疲劳的相关阐述,大多认为与肝、肾、肺、脾四脏有紧密关联。现代医学中体力疲劳产生的机制主要有四种学说,即能源衰竭学说、堵塞学说、保护抑制学说和自由基学说。本文通过古代中医文献、现代病理生理的理论认识进行相关研究,探讨胎菊枸杞茶中君、臣、佐、使药物功效及其组方依据。胎菊枸杞茶既能反映中医基础理论、体现历代医家经验,又包含了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胎菊枸杞茶符合中医的辨证论治精髓,组方依据充分,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康复研究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吴福珍, 廖水新, 黎维敏
2023, 41(15):  76-78. 
摘要 ( 79 )   PDF (203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并评价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7月—2022年6月按平行随机对照原则将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患者60例。A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B组患者在术后采取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干预。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盆底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POP-Q)、性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两组盆底肌力分级中0级、Ⅰ级、Ⅳ级的构成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Ⅱ级、Ⅲ级的构成比低于A组,V级的构成比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肉疲劳度小于本组治疗前,阴道动态压力大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B组治疗后的肌肉疲劳度小于A组,阴道动态压力大于A组(P<0.05)。两组患者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中,Ⅱ级的构成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0级、I级的构成比高于A组,Ⅲ级、Ⅳ级的构成比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各项得分与总分高于A组(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盆底肌力,改善盆底电生理指标,减轻盆腔器官脱垂严重程度,有助于盆底肌康复,且能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作业疗法康复方案在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孙善芳, 罗冁
2023, 41(15):  79-81. 
摘要 ( 78 )   PDF (188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作业疗法康复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治疗的8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依据康复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即42例患儿为对照组,42例患儿为研究组。两组患儿均实施基础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作业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评分、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障碍评估表(OBPIF)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内旋、外旋、内收、后伸、前屈上举、外展上举活动度等肩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提高,且研究组患儿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onstant-Murley、OBPI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评分均得到提高,且研究组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作业疗法康复方案的临床效果更确切,不仅可以改善患儿肩关节活动度与肩关节功能,还可以加快臂丛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意大利筋膜手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观察
王爱月, 张桂萍, 张艳
2023, 41(15):  82-85. 
摘要 ( 142 )   PDF (1958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意大利筋膜手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伴或不伴有腰背部疼痛的产后腹直肌分离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于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145例产后腹直肌分离女性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只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5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意大利筋膜手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9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电刺激治疗隔日1次,2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产妇每次先采用意大利手法松解肌筋膜,然后再对腹壁肌肉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2次/周,约20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疗程。将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治疗前后腹直肌分离的数值及腰背部疼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腹直肌分离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两组产妇腹直肌间距均减小,但观察组产妇腹直肌间距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腰背部疼痛恢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意大利筋膜手法联合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突出,能更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更快地促进腹直肌生理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护理研究
全科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秀梅
2023, 41(15):  85-88. 
摘要 ( 72 )   PDF (1905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科护理对神经内科相关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接收的68例神经内科相关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模式)和观察组(采用全科护理),每组34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比较,包括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分别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估结果中,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催眠药物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评估结果中,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全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负面情绪和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多维度健康教育在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
潘妖桃
2023, 41(15):  88-91. 
摘要 ( 77 )   PDF (1904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维度健康教育在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19年5月—2022年1月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2月—10月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维度健康教育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采取多维度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状态,保障母体及胎儿健康。
综合护理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观察分析
潘春英
2023, 41(15):  91-94. 
摘要 ( 91 )   PDF (1904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3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均为每周3次透析,4 h/次,期间两组患者透析总次数均为868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透析中并发症低血压发生率为20.12%,低血糖发生率为4.69%,观察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为4.53%,低血糖发生率为1.7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透析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饮食分层护理模式对颅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刘忠丽
2023, 41(15):  94-97. 
摘要 ( 72 )   PDF (1904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饮食分层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4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8例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基本资料,按照接受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开展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饮食分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营养状态和焦虑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吞咽功能评分、营养状态评分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营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分层护理模式应用于颅脑外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营养状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以个体差异化评价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杨思娟
2023, 41(15):  97-100. 
摘要 ( 73 )   PDF (190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接受个体差异性化评价为基础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滕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开展个体差异化评价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分别记录各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改善时间以及患儿和家属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退热、平喘、止咳、化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此次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通过开展个体差异化评价为基础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症状改善,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优质护理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
华学娇
2023, 41(15):  100-103. 
摘要 ( 82 )   PDF (190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配合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查配合度、检查时间、护理质量、心理状态、生命体征、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环境、操作技术、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降低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综合护理干预在过敏性皮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杜伟, 姜亭
2023, 41(15):  103-106. 
摘要 ( 66 )   PDF (190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过敏性皮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收治的86例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与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评价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期间,配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症状改善,在调节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奥瑞姆模式下心理干预在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王建华
2023, 41(15):  107-110. 
摘要 ( 74 )   PDF (1905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奥瑞姆模式下心理干预在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5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55例)以及对照组(50例),其中试验组给予奥瑞姆模式下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遵医率、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以及PSQI评分下降,且试验组SAS和SDS以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ESCA评分上升,且试验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瑞姆模式下心理干预在门诊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遵医率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不同体位转换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价值研究
王兰, 张惠, 赵菊
2023, 41(15):  110-112. 
摘要 ( 67 )   PDF (188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转换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不同体位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家长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不同体位护理是一种更为有效、更为合理地促进新生儿肺炎患儿康复的护理措施,其能缩短新生儿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新生儿家长的满意度。
细致化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
邵晶晶
2023, 41(15):  113-115. 
摘要 ( 83 )   PDF (188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行细致化护理,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细致化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致化护理能够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改善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玉, 徐彦丽
2023, 41(15):  116-119. 
摘要 ( 95 )   PDF (190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 研究组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患者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缓解其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赵德芹, 孟祥娟, 王晶, 李楠
2023, 41(15):  119-122. 
摘要 ( 116 )   PDF (190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生活质量、认知度、舒适度、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CQ、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认知度、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效果显著。
舒适化护理对老年腰椎骨折手术患者疼痛、负面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田翠翠
2023, 41(15):  122-125. 
摘要 ( 71 )   PDF (1907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PKP手术的78例老年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6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前椎体高度、Cobb角、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以及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SF-36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术中用血发血时间中的应用
陈真, 华天天
2023, 41(15):  125-128. 
摘要 ( 50 )   PDF (206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术中用血发血时间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缩短术中用血发血时间”为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通过对术中申请用血、配血、发血过程中各个步骤用时的信息收集,根据80/20原则拟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术中用血发血时间明显缩短,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改善重点的护士送达取血单上联时间、交叉配血时间、取血核对时间以及总平均时间均显著减少,活动前后的各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学会了各种品管圈手法,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担当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其中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提高最为显著。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发现和解决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改善术中用血发血时间的同时,提高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溶栓期细节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王莹莹, 马丽洁, 高娃
2023, 41(15):  128-131. 
摘要 ( 51 )   PDF (190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溶栓期应用细节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细节化围溶栓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溶栓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细节化围溶栓期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路径式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姚静
2023, 41(15):  131-134. 
摘要 ( 78 )   PDF (190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路径式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松原吉林油田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在病情稳定后仅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采取路径式早期床旁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手功能分级、上肢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Brunnstrom 量表中手功能分级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MI)评分、成人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手功能分级评分、FMA-UE评分、BMI评分、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取路径式早期床旁康复训练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急诊护理对急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预后的影响
林红梅, 李丽娜
2023, 41(15):  134-137. 
摘要 ( 77 )   PDF (190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以急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护理对其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抢救结果、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及生命体征。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疾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0 min、护理后60 min及完成抢救后,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创伤应用急诊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残疾率与病死率,稳定患者的血压与心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循证护理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效果
郭布程
2023, 41(15):  137-140. 
摘要 ( 70 )   PDF (190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平均血氧、呼吸暂停频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暂停频率低于对照组,最低血氧、平均血氧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情绪低落、头晕症状、记忆力衰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甲减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在恢复期间的心理状态和呼吸暂停症状,保障患者恢复期间生活质量。
围术期护理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效果观察
方丽萍
2023, 41(15):  141-144. 
摘要 ( 78 )   PDF (188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96例需要进行PVP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48例。研究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有助于缓解疼痛,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儿科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赵西莲
2023, 41(15):  143-146. 
摘要 ( 92 )   PDF (190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的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临床症状评分、患儿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发热、鼻塞、咳嗽、扁桃体充血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艾灸中医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干预效果
徐清华
2023, 41(15):  146-149. 
摘要 ( 201 )   PDF (195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艾灸中医护理的应用价值,观察患者因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采用化疗方案继续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艾灸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胃肠反应分级、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hort Form 36-ite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反应分级中0~1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护理中采取艾灸中医护理,可缓解其恶心呕吐症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PDCA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
刘秀梅, 杜延英
2023, 41(15):  149-152. 
摘要 ( 91 )   PDF (190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中开展常规护理与PDCA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PDCA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FEV1/FVC水平]、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 研究组气促、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憋喘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中开展PDCA护理模式,患儿病情改善显著,有助于提高患儿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改善患儿睡眠状况,促进病情尽早好转。
“互联网+”在延伸性护理中对糖尿病足院外护理的效果分析
岳小燕, 张书评, 吴晨葳, 柴静, 王文静
2023, 41(15):  152-155. 
摘要 ( 118 )   PDF (1904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院外护理中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延伸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延伸护理,观察组采用“互联网+”的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护理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方法掌握、认知态度、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意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恢复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互联网+”的延伸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开展院外护理,可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升恢复期间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分阶段护理干预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胰岛素泵治疗中的临床评估
赵瑞英
2023, 41(15):  155-158. 
摘要 ( 68 )   PDF (1930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产前均给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遵医嘱行为、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血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护理干预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降低胰岛素用量,延长血糖达标时间,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循证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夏君秀, 刘岩, 杜霞
2023, 41(15):  158-161. 
摘要 ( 76 )   PDF (187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应用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术后康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期间对患者同步开展循证护理,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杨洁
2023, 41(15):  161-165. 
摘要 ( 97 )   PDF (192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9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性护理组,各45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血清学指标[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TK-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乳酸脱氢酶(LDH)]、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补体C3、C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综合护理组总缓解率高于常规性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K-1、VEGF、LDH、IgA、IgG、IgM、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K-1、VEGF、LDH、IgA、IgG、IgM、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综合护理组患者的血清TK-1、VEGF、LDH、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常规性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血清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性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及SF-36评分高于常规性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综合护理效果较常规性护理好,更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血清学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杜延英, 刘秀梅
2023, 41(15):  165-168. 
摘要 ( 70 )   PDF (190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swestry)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hort Form 36-ite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康复优良率。结果 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JO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swestry评分、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神经根粘连、慢性腰腿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全程优质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包景华
2023, 41(15):  168-171. 
摘要 ( 79 )   PDF (190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对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F-36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系统化干预护理在血液内科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预后效果评价
张伟, 甄宗荣
2023, 41(15):  171-174. 
摘要 ( 83 )   PDF (1939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系统化护理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舒适度量表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与环境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自护技能与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建立和培养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针对PICC带管患者的出院治疗起到了帮助,患者对此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经验交流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崔玉沛, 冯秀梅, 刘静
2023, 41(15):  174-177. 
摘要 ( 137 )   PDF (2048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试验组采取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估两组术后静息和活动性疼痛,记录术后补救镇痛发生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术后1 d、2 d、3 d的睡眠质量。结果 两组术后4 h、8 h、12 h、72 h的静息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48 h的静息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活动性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2 h的活动性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 d的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3 d的补救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 d、2 d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胸椎旁神经阻滞相比,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活动性疼痛的改善有限,但可有效减轻静息性疼痛,减少补救镇痛情况的发生,并降低PSQI评分。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2 h开放流质饮食的效果和安全性
张海波, 张慧杰
2023, 41(15):  178-180. 
摘要 ( 122 )   PDF (188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术后2 h开放流质饮食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情绪状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 年 5 月—2022 年 7 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5例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2例,给予术后静脉补液、完全禁食,第2天清晨开放流质饮食,3 d后过渡到正常饮食;观察组103例,术后2 h开放流质饮食,次日晨更换为半流质饮食,术后3 d过渡到正常饮食,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c affect scale,PANAS)评价两组术后的情绪状态,对比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术后腹痛、腹胀、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补液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补液量、负性情绪评分、低血糖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2 h开放流质饮食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情绪状态,降低并发症和低血糖发生率。
布托啡诺同丙泊酚复合对无痛肠镜麻醉患者VAS评分的影响
袁兴, 张守彬
2023, 41(15):  181-184. 
摘要 ( 76 )   PDF (190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布托啡诺同丙泊酚复合对无痛肠镜麻醉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需要接受无痛肠镜干预的患者,以抽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血流动力学影响、无痛肠镜检查时间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检查后离院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以及药物见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清醒即刻、检查清醒5 min、10 min和15 min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清醒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观察检查完毕后15 min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给药3 min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中,可减轻术后疼痛,不会过多地影响血气和心率等相关指标,见效快,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采用。
术前血清脂蛋白a联合细胞黏附因子-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李慧
2023, 41(15):  185-188. 
摘要 ( 71 )   PDF (194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术前血清脂蛋白a[Lp(a)]联合细胞黏附因子-1(ICAM-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试验组(86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86名)。对试验组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对两组均进行Lp(a)以及ICAM-1检查。比较两组Lp(a)、ICAM-1水平差异,记录试验组术后3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根据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将试验组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Lp(a)、ICAM-1水平差异。绘制Lp(a)、ICAM-1及二者联合用于预测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并比较三种方法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前试验组的Lp(a)及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共22例,其中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等发生率较高;术后预后不良组22例,预后良好组64例,预后不良组患者的Lp(a)及ICAM-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ICAM-1为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Lp(a)、ICAM-1不是试验组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Lp(a)预测的灵敏度为77.30%、特异度为90.60%,95%CI为0.730~0.947,截断值为31.50 mg/dL;ICAM-1预测的灵敏度为77.30%、特异度为68.70%,95%CI为0.573~0.855,截断值为337.50 ng/mL;Lp(a)、ICAM-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1.80%、特异度为95.30%,95%CI为0.790~0.982,截断值为0.480。相比于Lp(a)、ICAM-1单独预测,Lp(a)、ICAM-1联合预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前的Lp(a)、ICAM-1水平与健康人群有较大差异,两种指标为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且Lp(a)、ICAM-1联合诊断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同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王彬, 刘永
2023, 41(15):  188-191. 
摘要 ( 167 )   PDF (190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不同剂量阿糖胞苷与伊达比星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剂量阿糖胞苷与伊达比星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与伊达比星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免疫相关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相关指标水平、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肺部感染、肝肾损伤、骨髓抑制、心律失常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大剂量阿糖胞苷与伊达比星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缓解其炎症因子,其药物安全性未见下降。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并代谢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李清, 钱光芳
2023, 41(15):  191-194. 
摘要 ( 89 )   PDF (1904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在接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用药后在临床达到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8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一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压、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NS、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显著好转,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在利拉鲁肽用药基础上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能积极改善患者各项代谢指标,有效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而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全脑CT灌注成像结合头颈部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效能观察
刘伟, 李强
2023, 41(15):  194-196. 
摘要 ( 89 )   PDF (189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P)结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9月临沂市中医医院诊治的84例疑似AIS(以失语、头晕、头疼、活动受限等为主诉就诊,且发病时间≤48 h)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检查“金标准”,统计对比CTP与头颈部CTA联合与单独检查在AIS中的诊断效能,以期为临床诊治此类患者提供优良的参考依据。结果 84例疑似AIS的患者,经DSA检查证实为AIS的有71例,CTP联合头颈部CTA共检出68例AIS,CTP检查出60例AIS,头颈部CTA共检出61例AIS;CTP结合头颈部CTA在AIS诊断中的灵敏度92.96%(66/71)、准确度91.67%(66+11)/84、阴性预测值68.75%(11/16)高于CTP与头颈部CTA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CTP联合头颈部CTA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09,P=0.000)。结论 应用CTP联合头颈部CTA检查诊断AIS,能够提升疾病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制订个体化治疗措施提供指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