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2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4-09-16
论著
三黄四物汤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李静, 刘美芳, 王有女, 齐耀群, 郭凤媛
2024, 42(18):  1-4. 
摘要 ( 87 )   PDF (157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三黄四物汤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黄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具体评估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宫颈糜烂修复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糜烂恢复至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黄四物汤在治疗慢性宫颈炎方面显示出显著疗效,能有效促进宫颈糜烂修复,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梁孟女, 姜众会, 李静, 王慧霞, 宋丽波
2024, 42(18):  4-7. 
摘要 ( 85 )   PDF (1554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传统的护理模式来说,医护一体化为医疗工作增加了一个从以往被动护理到主动式护理的提升护理内涵品质的多元化沟通平台,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加以指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概念、内涵、研究现状及医护一体化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为进一步应用该模式提升医疗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蒋莉, 胡晓琳, 高云静, 汤一帆, 杨蕾
2024, 42(18):  7-11. 
摘要 ( 109 )   PDF (159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力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住院的204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测量体力活动(IPAQ)、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自我负担量表(SPBS)对其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72%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力活动处于中低等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心力衰竭程度、居住情况、运动恐惧程度、生活质量水平及自我负担水平是高龄患者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明显体力活动不足,影响其体力活动水平的因素有高龄、心力衰竭严重、运动恐惧严重、生活质量低及自我负担水平越重。
健康生态学视域下营养干预对高龄衰弱老人营养状况和步行能力效果研究
尹霞, 韩岩峰
2024, 42(18):  11-17. 
摘要 ( 104 )   PDF (162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健康生态学视域下高龄衰弱老人营养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证据总结和德尔菲法形成健康生态学视域下高龄衰弱老人营养护理方案。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滨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高龄衰弱入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依照抽签法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在内科一病区接受健康生态学视域下营养干预方案,对照组在内科二病区接受常规营养护理;比较入院时、接受干预6周、12周两组高龄衰弱老人营养指标和步行能力指标。结果 干预12周后,试验组身体质量指数(BMI)、上臂中围、小腿围、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和12周后试验组起身-步行计时测试时间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Six Minute Walk Test,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生态学视域下高龄衰弱老人营养干预方案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步行能力。
中医诊疗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耳穴压丸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曹瑞, 刘亮亮
2024, 42(18):  18-21. 
摘要 ( 53 )   PDF (160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耳穴压丸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评估两组症状评分,检测临界压力(CP)、脉搏波数(Wv)、最小血流量(Qmin)、动态阻抗(DR)、脑血管外周阻力(R)和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且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头晕、头身困重、站立不稳和目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晕、头身困重、站立不稳和目眩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头晕、头身困重、站立不稳和目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P、Wv、Qmin、DR、R和V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Wv、Qmin、DR、R和Vmin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P、Wv、Qmin、DR、R和Vmin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DGF-BB和N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DGF-BB和NOS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PDGF-BB和NOS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耳穴压丸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减轻症状,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阴瑞红, 王俊丽, 张艳玲, 李晓波
2024, 42(18):  22-24. 
摘要 ( 82 )   PDF (1418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5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发作指标、血清标记物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和单次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单次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标记物指标(CK及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血清标记物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可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指标、血液流变学水平、血脂水平,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黄连解毒汤联合葛根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温海霞, 袁海亚
2024, 42(18):  25-28. 
摘要 ( 42 )   PDF (158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葛根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黄连解毒汤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连解毒汤联合葛根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 h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高于治疗前,ET-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O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联合葛根素在降糖、抑炎及改善内皮功能方面具有更强效力,可作为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的辅助用药。
温针灸联合振动训练仪对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胡成成
2024, 42(18):  28-31. 
摘要 ( 71 )   PDF (1438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温针灸联合振动训练仪对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振动训练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各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与健康调查量表(SF-36)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振动训练仪能够减轻老年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症状,减轻神经损伤,有利于肢体功能改善,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价值
肖婷, 张建美
2024, 42(18):  32-35. 
摘要 ( 44 )   PDF (1435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3年12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与研究组(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各38例。比较两组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改善时间、炎症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喘、咳嗽、发热、肺啰音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肺部啰音、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PCT、hs-CRP等炎症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贴敷具有显著疗效,通过中医外治相关理论以及药物作用,联合治疗较单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在更短的时间内缓解不适,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肺部炎症严重程度,并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
猪苓汤合参附汤加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研究
王万朋, 王万瑶, 尹霞
2024, 42(18):  35-37. 
摘要 ( 53 )   PDF (142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猪苓汤合参附汤加减治疗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10月于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猪苓汤合参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试验距离、生化指标的结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后壁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气促、水肿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和1个月,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显著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钠肽、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猪苓汤合参附汤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值得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改良注水法在女性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张晓, 杜文贞, 袁志丽
2024, 42(18):  38-41. 
摘要 ( 52 )   PDF (1581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改良注水法在女性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4年4月因腹部症状就诊于烟台业达医院拟行单人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女性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注气组和改良注水组,每组100例,并记录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既往盆腹腔手术史、便秘情况、达盲时间、退镜时间、息肉检出情况、肠道黏膜擦伤情况、结肠镜检查后腹部不适情况,比较两组息肉检出率、肠道黏膜擦伤情况、检查后腹部不适情况。结果 改良注水组在无痛结肠镜检查中达盲时间明显低于注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现息肉情况、肠道黏粘膜擦伤情况、检查后腹部不适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改良注水法应用于女性患者无痛结肠镜检查,能够缩短进镜时间,降低结肠镜检查难度,减少麻醉风险,且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应用。
肺楔形切除术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李新华, 史永康
2024, 42(18):  42-45. 
摘要 ( 52 )   PDF (159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楔形切除术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研究组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肺功能指标及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及累计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疼痛持续时间、胸腔引流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M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m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ion Volume,MVV)及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复发率、转移率、病死率及累积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肺癌患者治疗中肺楔形切除术较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更有利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对肺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常规化疗应用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获益分析
杨晓杰
2024, 42(18):  46-49. 
摘要 ( 40 )   PDF (1451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常规化疗应用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对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紫杉醇+奈达铂化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以及PD-1、PD-L1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更低,治疗后两组组NK水平均降低,但B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显著,可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急性心肌炎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董艳俊
2024, 42(18):  49-52. 
摘要 ( 47 )   PDF (144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发生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心搏骤停发生率;另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其心搏骤停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82例急性心肌炎患者中,共有19例出现心搏骤停,发生率为23.17%(19/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白细胞计数(WB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与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的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包积液、室性心动过速、血肌酐(Sc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心包积液(β=1.723,OR=5.600,95%CI=1.777~17.644)、有室性心动过速(β=1.609,OR=5.000,95%CI=1.490~16.777)、高Scr(β=2.318,OR=6.487,95%CI=2.013~20.539)、低LVEF(β=2.159,OR=6.157,95%CI=1.849~14.215)、高NT-proBNP(β=2.689,OR=8.013,95%CI=2.493~26.975)是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炎患者容易发生心搏骤停,而有心包积液、有室性心动过速、高Scr、低LVEF、高NT-proBNP是急性心肌炎患者心搏骤停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司美格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的影响
叶芳
2024, 42(18):  52-55. 
摘要 ( 51 )   PDF (1436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司美格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司美格鲁肽、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糖脂代谢各项指标以及胰岛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血糖(FPG)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FC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调节患者的胰岛功能指标以及糖脂代谢指标水平,使其恢复正常,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不同流量HFNC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何越, 姜丽丽, 王苏纯, 周雪梅
2024, 42(18):  55-59. 
摘要 ( 45 )   PDF (150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流量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方案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组,每组各21例。观察不同流量(低流量组35 L/min,中流量组45 L/min,高流量组55 L/min)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舒适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入组时在基本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入组患者氧疗后12 h、24 h、48 h的PaO2、OI和SpO2水平较氧疗前均明显升高,PaCO2、RR、HR和舒适度较氧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氧疗后12 h、24 h、48 h高流量组和中流量组PaO2、OI和SpO2较低流量组明显升高,PaCO2、RR、HR和舒适度较低流量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氧疗后12 h、24 h高流量组PaO2、OI和SpO2较中流量组明显升高,PaCO2、RR、HR和舒适度较中流量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氧疗后48 h高流量组和中流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NC采取45 L/min或55 L/min流量设置,有利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OI改善,纠正CO2潴留,提高SpO2,同时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RR、HR等生命体征,但流量设定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和动态化调节,以提高患者舒适度。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张庆坤
2024, 42(18):  59-62. 
摘要 ( 40 )   PDF (148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对良性甲状腺结节(BT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BT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血清炎性因子、甲状腺激素水平、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后瘢痕长度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炎症水平较对照组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对照组低,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24 h、48 h时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中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BTN效果更佳,可减轻机体创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保护甲状腺功能,且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康复研究
规范化康复技术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李宏波, 刘琪
2024, 42(18):  63-65. 
摘要 ( 45 )   PDF (144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规范化康复技术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规范化康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但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升幅明显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4周、12周,两组VA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肩周炎患者,改善其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尤为重要,采取规范化康复技术能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
延续护理联合渐进式分级功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
邝应芝, 段苏洁
2024, 42(18):  66-69. 
摘要 ( 96 )   PDF (1433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联合渐进式分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救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联合渐进式分级康复训练干预,研究组与对照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联合渐进式分级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文献研究
Pro-kin平衡训练仪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李媛, 江杰, 宋玉凡, 李小妹, 龚钦
2024, 42(18):  70-73. 
摘要 ( 64 )   PDF (1708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Pro-kin平衡训练仪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内外有关Pro-kin平衡训练仪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各数据库检索时间皆是自建库起,到2023年10月止。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 RCTs,1篇为英文文献,其余为中文文献,共358例受试者,试验组179例,对照组179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Pro-kin平衡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BBS评分[MD=7.98,95%CI(6.84,9.13),P<0.000 01];Pro-kin平衡训练比常规平衡康复训练更能提高患者的BBS评分[MD=7.67,95%CI(5.67,9.67),P<0.000 01];与单纯使用其他疗法项目,Pro-kin平衡训练联合其他疗法,能更加改善患者的BBS评分[MD=8.13,95%CI(6.74,9.53),P<0.000 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很大程度增加了改良Barthe指数(MBI)评分[MD=8.88,95%CI(4.29,13.46),P=0.000 1]。Pro-kin平衡训练联合其他疗法比较其他疗法可明显改善FMB评分[MD=1.73,95%CI(-1.44,2.01),P<0.000 01]。Pro-kin平衡训练较常规平衡康复训练的TUGT用时有显著的降低[MD=-4.52,95%CI(-5.83,-3.20),P<0.0001]。结论 Pro-kin平衡训练仪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疗效好、安全性较好。但由于纳入数量较少,缺乏长期随访资料,还需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获取更为可靠的循证依据。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牛膝单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
倪角角, 张浩, 陈平, 王海东, 王爱华
2024, 42(18):  74-77. 
摘要 ( 79 )   PDF (1867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解析牛膝单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得到牛膝的化学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搜索得到牛膝活性成分相对应的靶点,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来收集AS相关靶点。借助Venny 2.1取得药物组分治疗疾病的交集靶点,即为牛膝治疗AS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生成牛膝治疗AS的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网站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再应用AutoDock Vina将Degree排名前三与牛膝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通过对接打分选取部分结合力较强的靶基因,利用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 基于数据库筛选牛膝潜在活性化合物有8个,去除重复项后药物靶点共计212个。包括IL6、TNF、IL1B、PTGS2、VEGFA、CXCL8蛋白等。筛选数据库共计得到疾病靶点2 624个。而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交集靶点共91个。通过KEGG富集分析得到97条与AS相关的通路。这些通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类是免疫系统的调控,包括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KB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第二类是炎症反应的调节,例如脂肪因子通路和AK/STAT通路;第三类是骨代谢的调控,如Wnt/β- catenin信号通路、TNF通路以及破骨细胞分化过程。结论 牛膝可能在免疫炎症、骨代谢相关通路来治疗AS,实现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AS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教育管理
推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临床带教方法探索
许辉, 周斌, 周运峰, 边艳琴, 陈军涛, 王峥, 李濛濛, 王真, 雷洋
2024, 42(18):  78-80. 
摘要 ( 43 )   PDF (1506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推拿作为重要的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的重要内容。全国各地住培逐渐开展,每个医院科室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在不断地创新。文章针对推拿科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建立灵活规范的培训制度以及培养模式。探讨在临床带教中采取带教老师负责制、多元化融合教学、流程化培训和定期师生考核等方法,切实提高住培医师推拿理论和技能。新的培训制度、培养模式将有利于提高中医住培医师的推拿培训质量,为其以后的临床工作积累经验。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
杜林娜, 侯晓艳
2024, 42(18):  81-84. 
摘要 ( 49 )   PDF (1579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教学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共计9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教学成绩(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实践技能)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SRSSDL-CV)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正畸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成绩,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满意度提升。
PDCA循环对医院中青年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水平的提升作用探讨
陈其葳, 可易弘, 左文涛, 罗向霞
2024, 42(18):  85-88. 
摘要 ( 41 )   PDF (141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对于甘肃省中医院中青年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水平提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中青年科研人才40名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中青年科研人才40名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工作,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将两组实际结题率和科研项目质量展开比较,同时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职业认同感、科研能力水平。结果 观察组实际结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延迟结题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项目立项依据评分、研究意义评分、研究创新性评分、项目撰写技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研人才的职业认同感各维度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青年科研人才的科研能力调查量表各项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省中医院中青年科研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建设水平以及科研项目的结题率,对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应用。
护理研究
基于八段锦的联合健康管理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影响
薛芬, 袁培英, 孙辉, 梁欣, 方敬献, 杨朴, 鲁娟娟
2024, 42(18):  88-91. 
摘要 ( 39 )   PDF (143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八段锦的联合健康管理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1月入住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且《“中风”危险评分卡》筛查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八段锦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6周,分别在住院第二天时及干预出院1月后复查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脑卒中可干预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临床指标变化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中高危人群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BMI>28 kg/m2、吸烟及缺乏运动等)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指标SBP(mm Hg)、DBP(mm Hg)、HbAlC(%)、LDL-C(nmol/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高危人群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情感功能(RE)等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在采取基于八段锦的健康管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指标和可控制高危因素,规范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行为习惯,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生活质量,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预防有重要的价值。
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段凌慧, 张兴月
2024, 42(18):  91-95. 
摘要 ( 51 )   PDF (159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Ⅱ)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因素管理指导的专项强化干预应用于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单胎首次自然分娩产妇在第二产程采用赋权激励模式的护理效果
申静兰
2024, 42(18):  95-98. 
摘要 ( 52 )   PDF (157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围绕首次自然分娩的单胎产妇,在其第二产程时采用赋权激励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评定其效果及在改善SRQ、负性情绪评分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务川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接受自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产妇第二产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赋权激励模式开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分娩相关指标、心理应激反应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及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后的心理应激反应问卷(SRQ)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赋权激励模式对单胎首次自然分娩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缩短其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有助于其心理应激反应的缓解、负性情绪的减轻、舒适度的提高及母婴结局的改善。
基于互联网的团队式体质量强化管理干预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曦
2024, 42(18):  98-102. 
摘要 ( 49 )   PDF (159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团队式体质量强化管理干预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3年5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联合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团队式体质量强化管理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人体成分指标、血脂与糖代谢指标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变化。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内脏脂肪面积(VFA)、体脂率(PBF)、体脂量(BFM)、骨骼肌肉量(SMM)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与餐后2 h胰岛素(2 hINS)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MS)总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团队式体质量强化管理干预有助于调节糖脂代谢,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减重效果。
4C延续性护理对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和婚姻质量的影响
卢雅文, 宋晓晗, 于丽丽, 薛洁, 张艳芳
2024, 42(18):  102-105. 
摘要 ( 48 )   PDF (143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4C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4C延续性护理,持续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希望水平量表评分、Olson婚姻质量问卷调查量表、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希望水平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Olson婚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4C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院后恢复中,有助于调节改善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婚姻质量。
多模式镇痛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痛程度及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影响
朱向阳, 王美华, 季红燕, 吉冬丽
2024, 42(18):  105-108. 
摘要 ( 43 )   PDF (143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痛程度及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癌痛程度、睡眠质量、癌因性疲乏程度及患者生命质量。结果 护理后7 d、护理后14 d、护理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感、行为严重度、感知、认知方面的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情感、功能方面的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癌痛程度,提升睡眠质量,减轻癌因性疲乏症状,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及母乳喂养认识的价值
刘丹
2024, 42(18):  109-112. 
摘要 ( 39 )   PDF (143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及母乳喂养认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喂养情况、新生儿照护能力、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臀部护理等5项内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母乳喂养等5方面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简明调查表(SF-36)中8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护理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及母乳喂养认识,提高新生儿照护能力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生活质量更高,情绪状态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自我表露干预联合安宁疗护对晚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娟, 钱玉霞
2024, 42(18):  112-116. 
摘要 ( 28 )   PDF (145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我表露干预联合安宁疗护对晚期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开展自我表露干预与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患者自我表露状况、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JSDQ)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维度DASS-21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FS总分改善情况的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整体健康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表露干预联合安宁疗护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表露,帮助其调整心态,进而减轻癌因性疲乏,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前馈控制理论干预对新生儿肺炎预后康复的价值评估
周训琴, 胡高艳
2024, 42(18):  116-119. 
摘要 ( 41 )   PDF (143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前馈控制理论干预在新生儿肺炎预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2021年10月—2022年10月,n=74)、前馈控制理论干预组(2022年11月—2023年10月,n=76)。对两组患儿入院当日、出院前1 d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及医疗服务满意度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 出院前1 d,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有所升高,且前馈控制理论干预组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有所升高,且前馈控制理论干预组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有所降低,且前馈控制理论干预组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馈控制理论干预组患儿家属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前馈控制理论干预措施,可促使患儿肺功能指标、血氧指标改善,患儿家属医疗服务满意度有所提升。
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对稽留流产术患者的负面情绪影响
陆丽娟
2024, 42(18):  119-122. 
摘要 ( 35 )   PDF (143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对稽留流产术患者的负面情绪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疾病知识掌握、并发症与再次受孕胚胎正常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疾病基础知识、术后注意事项、自我护理知识分数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大量出血、盆腔感染、宫腔感染、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稽留流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再次受孕胚胎正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赋能健康教育可改善稽留流产术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辅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稽留流产发生率,提升再次受孕胚胎正常发生率。
压力管理联合综合评估对心脏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林丹丽
2024, 42(18):  122-125. 
摘要 ( 33 )   PDF (143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压力管理联合综合评估对心脏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3年1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压力管理联合综合评估,对照组单纯接受综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得分、冠心病生活质量量表(Coronary Heart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cale,SAQ)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Q得分高于对照组,HAMA得分、HAMD得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手术患者开展压力管理联合综合评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应用。
序贯管理联合安抚护理在小儿肺炎喘嗽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媞
2024, 42(18):  125-128. 
摘要 ( 36 )   PDF (143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序贯管理联合安抚护理在小儿肺炎咳嗽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并分析护理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3月于毕节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接受序贯管理联合安抚护理,对照组接受安抚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疗效、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控制时间、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各维度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炎患儿开展序贯管理联合安抚护理效果肯定,有助于提高干预效果,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且可以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手术室团队策略和工具包管理模式对宫颈癌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屠青雯
2024, 42(18):  128-131. 
摘要 ( 36 )   PDF (143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团队策略与工具包管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拟行宫颈癌手术的80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手术室团队策略和工具包管理措施。同时,选择手术室护理人员44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名。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评分,安全态度评分,并且采用健康简易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隔离技术、无菌技术、体位摆放、预防术中低体温、预防术中压疮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团队协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压力感知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干预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团队策略和工具包管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态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宫颈癌手术的质量。
外科康复护理理念在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效果及对VAS评分和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王媛梅
2024, 42(18):  131-134. 
摘要 ( 28 )   PDF (143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外科康复护理理念在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5月安丘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外科康复护理理念干预,两组均完成7 d院内干预,并对患者完成8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皮瓣异常情况次数、VAS评分、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皮瓣受压、扭转、折叠、血运异常发生次数和术后7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均伴有不同程度应激反应,但观察组血醛固酮(ALD)、皮质醇(Cor)、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骨髓炎、慢性水肿及骨不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康复护理理念用于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能降低皮瓣异常情况次数,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且围术期应激反应较轻,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患者满意度。
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影响
陈晓翠
2024, 42(18):  134-137. 
摘要 ( 37 )   PDF (1436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赤峰市医院维持血液透析的90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低血糖、低血压发生率,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评分、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肾脏疾病生活质量工具(KDQOL-SFTM)各维度量表中一般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12)与肾病相关生存质量(KDT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低血糖、低血压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刘长惠, 张萍霞, 朱才溢, 张梦如, 黄金金
2024, 42(18):  137-140. 
摘要 ( 48 )   PDF (143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疼痛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VAS评分、疼痛发作频率、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神经递质P物质水平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患者开展运动-心理-睡眠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减少疼痛程度及发作频率,促进睡眠质量改善,同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李梅, 路韶萍
2024, 42(18):  140-143. 
摘要 ( 38 )   PDF (143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烟台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层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层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更进一步减少治疗中并发症情况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在腰椎融合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那布琪, 毕然
2024, 42(18):  144-146. 
摘要 ( 37 )   PDF (141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方案在腰椎融合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ERAS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1个月、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和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护理方案能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彭飞, 李颖
2024, 42(18):  147-149. 
摘要 ( 45 )   PDF (146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08例,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情缓解情况、临床严重度评分(CBSS)、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咳痰咳嗽消失、湿啰音消失、白细胞计数改善、中性粒细胞改善、CRP下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两组CBSS评分低于护理前,PaO2、SpO2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CBSS评分低于参照组,PaO2、SpO2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重症肺炎中采取风险防范理念下集束化护理,能缩短病情缓解时间,降低病情严重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血气指标恢复效果,效果显著。
音乐疗法联合五感促醒疗法在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陈媛媛, 管冬冬, 刘文博, 张跃华
2024, 42(18):  150-153. 
摘要 ( 89 )   PDF (157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术后昏迷患者应用音乐疗法联合五感促醒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96例TBI术后昏迷患者,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音乐疗法联合五感促醒疗法,比较两组苏醒情况、意识状态、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干预组开始干预至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全面无反应评分量表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入院时,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五感促醒疗法应用于TBI术后昏迷患者干预中,能够改善意识状态与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苏醒,预防并发症发生。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苏晓玲
2024, 42(18):  153-156. 
摘要 ( 40 )   PDF (1435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烧伤患者舒适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弹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烧伤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护患关系。
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郑淑华, 周锋波
2024, 42(18):  156-159. 
摘要 ( 33 )   PDF (143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4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0例,在入院后1周内开展治疗干预,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评分、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干预前后骨代谢水平、干预前后生理生化指标、疲乏状况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弹性评分、下肢运动功能、骨代谢水平、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弹性评分、生理生化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中6 min步行距离(6MWT)、60 s坐站次数(STS60)多于对照组,10次坐立试验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代谢水平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VD)、血钙、骨钙素(OC)值高于对照组,血磷、碱性磷酸酶(AL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疲乏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强度有氧康复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弹性、生化指标,有利于提高满意度,调节机体骨代谢。
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腹胀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影响
黄惠娜
2024, 42(18):  160-163. 
摘要 ( 62 )   PDF (141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腹胀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收治时间进行分组,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加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病耻感量表(SSC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病耻感和负面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SCI、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相关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维护理模式联合并发症风险预警干预对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病耻感和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经验交流
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陈贤, 黎必万, 徐琰萍, 李静, 王开烈
2024, 42(18):  163-166. 
摘要 ( 48 )   PDF (153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4年5月于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抽签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分别采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维持时间,采用国际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isual Pain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同时比较不同麻醉用药下组间止血带反应发生率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T0、T1、T2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段组间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时间段MA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 h、24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止血带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带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血管活血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麻醉能更好地维持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性,麻醉起效时间短,术后镇痛效果好,且有助于降低止血带反应发生率及血管活血药物使用率,综合麻醉效果更佳。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林维凤, 岳倩, 李建敏, 张红
2024, 42(18):  167-169. 
摘要 ( 93 )   PDF (141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于高密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性激素指标、并发症、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QOL评分均有所升高,研究组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激素4项(E2、FSH、LH、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干预,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临床症状转归时间,于生活质量提升有积极导向。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危重患儿的近期与长期预后效果分析
刘小花
2024, 42(18):  170-173. 
摘要 ( 53 )   PDF (157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危重患儿的近期与长期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7月在岐山县医院诊治的74例毛细支气管炎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表法把患儿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高频振荡通气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两组都连续治疗7 d,观察与随访所有患儿的近期与长期预后。结果 治疗后高频振荡通气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97.30%,与对照组的83.78%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高频振荡通气组治疗期间的气胸、感染、恶心呕吐、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03%(P<0.05)。两组治疗后的潮气量、吸呼比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高频振荡通气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频振荡通气组与对照组的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高频振荡通气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2年,高频振荡通气组的复发率为2.70%,与对照组的18.92%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危重患儿能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能提高患儿的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减少远期复发率。
隐神经营养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王松山
2024, 42(18):  173-176. 
摘要 ( 41 )   PDF (143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隐神经营养皮瓣与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莱西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隐神经组(n=40)与腓肠神经组(n=40),隐神经组实施隐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腓肠神经组实施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皮瓣修复面积、踝关节功能情况,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皮瓣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瓣长、皮瓣宽、长宽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神经组最低旋转点离跟骨结节距离低于隐神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在疼痛感受、步态情况、日常活动水平、踝关节活动范围及距下关节活动范围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胀程度方面,腓肠神经组评分低于隐神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皮瓣在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方面均有效,针对低旋转点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适用于距离跟骨结节较近的部位;隐神经营养皮瓣则更适用于伤口靠近小腿内侧、内踝和足背等部位。
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对比研究
宋近林
2024, 42(18):  177-180. 
摘要 ( 46 )   PDF (158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单纯弹簧圈栓塞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SACE)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0年1月—2023年11月蒙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抽样分组,单纯组(n=20)以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组(n=20)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对比术后动脉栓塞即刻效果、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复发情况、生活质量(Greneric Quarity of Life Inventor-74,GQOLI-74)与意识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情况。结果 研究组R-R分级Ⅰ级高于单纯组,Ⅲ级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单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GCS评分与术前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单纯组、NIHSS评分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以上评分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较好,可降低对神经功能的损伤,并使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单孔分体内镜技术与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薛皓, 李安雷, 朱承跃, 刘成洲, 朱腾月
2024, 42(18):  180-183. 
摘要 ( 64 )   PDF (170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分析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8月—2022年9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及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4例LDH患者,其中,26例采用OSE术治疗(OSE组),28例采用UBE术治疗(UBE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优良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OSE组与UBE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随访情况,两组间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组内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术中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OSE组术中发生刀口浅表感染1例。结论 OSE与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可有效改善腰椎功能。
5次坐立试验与COPD症状的评估效果及与运动耐量的关系研究
黄丽香, 杨斌
2024, 42(18):  184-186. 
摘要 ( 37 )   PDF (147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5次坐立试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症状的评估效果及与运动耐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8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5次坐立试验,计算所有患者5次坐立试验的平均时间,依照平均时间将<8.67 s的30例患者分为快速组,将≥8.67 s的50例患者分为慢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估测试(CAT)结果,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5次坐立试验与COPD症状的关系。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将6MWT距离<350 m的患者判定为运动耐量减退,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5次坐立试验对运动耐量减退的诊断价值。结果 快速组与慢速组患者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数量、病程、是否长期应用激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组与慢速组患者年龄、BMI、mMRC、CAT、6MW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5次坐立试验与年龄、BMI、mMRC、CAT呈正相关(P<0.05);快速组6MWT距离为(435.63±78.36)m,明显高于慢速组(342.74±69.8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5次坐立试验对运动耐力减退的曲线下面积为0.653,灵敏度为71.58%,特异性为65.32%,准确率为71.32%,诊断阈值为8.14 s。结论 5次坐立试验与COPD的相关病症存在一定相关性,且能够为运动耐量下降情况提供重要评估价值,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运动耐量的初级评估方法。
流程化思维导图联合通便贴对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
张丽君, 王振波, 李娜, 时霞, 刘敬敬
2024, 42(18):  187-190. 
摘要 ( 47 )   PDF (157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流程化思维导图联合通便贴对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7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100例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特征及肠道准备状况。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流程化思维导图及通便贴干预。评估指标包括肠道清洁度、达到回盲部的时间、息肉检出率、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GEP)后排便首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过程中采用 Boston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进行肠道清洁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波士顿评分、息肉检出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肠镜达回肠末端时间、口服PGEP首次排便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流程化思维导图与通便贴的组合,有助于提高患者肠道清洁度,提高息肉检出率,降低不良反应、缩短到达回盲部时间,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性。
理性情绪疗法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杨雯, 马占强, 唐潇
2024, 42(18):  191-193. 
摘要 ( 55 )   PDF (141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联合利培酮治疗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其心理状态、疾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影响,以期改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45例,单纯利培酮治疗)和观察组(n=45例,REBT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发展次数及持续时间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疾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PANS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对比两组疾病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每月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组间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于同组干预前,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理性情绪疗法联合利培酮治疗,不仅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且可减少疾病发作次数,缩短发病持续时间,还对其精神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ICAM-1、VCAM-1、CypA与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
梁阳阳, 陈燕玲
2024, 42(18):  194-196. 
摘要 ( 45 )   PDF (147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亲环素A(CypA)与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患者为斑块不稳定组,选取同期150例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椎基底动脉斑块稳定患者为斑块稳定组,150例患者为无斑块组。采集所有参与者的血清样本,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CAM-1、VCAM-1和CypA水平。通过CT血管造影评估椎基底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CAM-1、VCAM-1和CypA对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的预测价值。结果 斑块不稳定组患者的血清ICAM-1、VCAM-1和CypA的水平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P<0.05),ICAM-1、VCAM-1和CypA的水平与椎基底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Z=4.624、4.526、4.459,P<0.05)。结论 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CAM-1、VCAM-1和CypA水平升高与椎基底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增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