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4, Vol. 42 ›› Issue (18): 184-186.

• 经验交流 • 上一篇    下一篇

5次坐立试验与COPD症状的评估效果及与运动耐量的关系研究

黄丽香1, 杨斌2   

  1. 1.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东 佛山,528000;
    2.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528000
  • 出版日期:2024-09-16 发布日期:2024-09-04
  • 作者简介:黄丽香(1993—),女,汉族,籍贯:广东省汕头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5次坐立试验与COPD患者运动耐量相关性研究。

  • Online:2024-09-16 Published:2024-09-04

摘要: 目的 探讨5次坐立试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症状的评估效果及与运动耐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8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5次坐立试验,计算所有患者5次坐立试验的平均时间,依照平均时间将<8.67 s的30例患者分为快速组,将≥8.67 s的50例患者分为慢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估测试(CAT)结果,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5次坐立试验与COPD症状的关系。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将6MWT距离<350 m的患者判定为运动耐量减退,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5次坐立试验对运动耐量减退的诊断价值。结果 快速组与慢速组患者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数量、病程、是否长期应用激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组与慢速组患者年龄、BMI、mMRC、CAT、6MW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5次坐立试验与年龄、BMI、mMRC、CAT呈正相关(P<0.05);快速组6MWT距离为(435.63±78.36)m,明显高于慢速组(342.74±69.8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5次坐立试验对运动耐力减退的曲线下面积为0.653,灵敏度为71.58%,特异性为65.32%,准确率为71.32%,诊断阈值为8.14 s。结论 5次坐立试验与COPD的相关病症存在一定相关性,且能够为运动耐量下降情况提供重要评估价值,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运动耐量的初级评估方法。

关键词: 5次坐立试验, 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症状, 相关性, 运动耐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