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1-16
论著
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清miR-210-3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分析
杨英亮, 王泉亮, 林晓青, 孙春燕
2025, 43(2):  1-4. 
摘要 ( 26 )   PDF (186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血清miR-210-3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寿光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3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7例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根据其MoCA评分将其划分为认知功能障碍(PSCI)组(n=38)和非PSCI组(n=59);并将在同一时间段来寿光市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0名纳入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Hcy高于对照组,而miR-210-3p低于对照组(P<0.05);PSCI组的Hcy高于非PSCI组,而miR-210-3p低于非PSCI组(P<0.05);将存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Hcy、miR-210-3p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由结果可知,miR-210-3p(OR=0.469, P<0.05)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而Hcy(OR=25.842,P<0.05)则可能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可见Hcy、miR-210-3p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1、0.744、0.894,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联合检测>Hcy>miR-210-3p;其中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7.80%、特异性为94.10%。结论 Hcy联合miR-210-3p能很好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PSCI的发生情况,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的风险预测。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营养不良相关因素分析
吴秀琴, 刘淑明, 陈清祥, 杨华娟
2025, 43(2):  4-7. 
摘要 ( 19 )   PDF (166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参与营养会诊的老年患者,年龄≥60周岁,对入选的262例老年患者采取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主观整体评(SGA)等方式进行全面的营养状况评估,发放262份问卷,回收26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分析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资料等方面的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营养科会诊的262例老年患者中的营养风险发生率(NRS≥3分)为81.3%,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72.9%,根据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进行分组,分为营养不良组(n=191)和营养良好组(n=71),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感染情况、活动能力、患病种类、平素是否进食充分是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6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不良率高,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早进行营养不良识别及营养干预。
酸枣仁汤方辨证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的药学分析
侯爱霞
2025, 43(2):  8-12. 
摘要 ( 20 )   PDF (1688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酸枣仁汤方辨证加减治疗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的药学作用。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从泰安市中医医院选取合并睡眠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共选取98例,依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在治疗时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选用中药汤方酸枣仁汤,随证加减。对比两组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指标、睡眠指标、心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测量,两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而研究组则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夜间监测的各项睡眠数据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而组间对比,研究组的入睡潜伏期比对照组短,研究组的实际睡眠时长比对照组长,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比同组治疗前降低,而研究组患者的两项心理分数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在四个维度,两组测得分数均比同组治疗前高,而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时,选用酸枣仁汤,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控制血压水平,还能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减轻睡眠障碍,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生活质量,并且,将西药与酸枣仁汤联合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直腿抬高训练联合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对椎体成形术后患者的影响
王芳
2025, 43(2):  12-15. 
摘要 ( 23 )   PDF (173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采用直腿抬高训练联合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116例椎体成形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n=58)与对照组(n=58),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直腿抬高训练联合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对两组脊柱功能、疼痛程度、平衡及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The Lower Section of Fugl-Meyer Assessment,FMA-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BS、FM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腿抬高训练联合早期腰背肌核心肌力训练应用于椎体成形术后患者中,能够改善脊柱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平衡及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中医诊疗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癌发热的作用机制
吴慧娴, 刘诗云, 罗维劼, 蒋艳, 叶涛
2025, 43(2):  16-21. 
摘要 ( 24 )   PDF (309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龙胆泻肝汤核心中药治疗肝癌发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平台搜集龙胆泻肝汤方中10味核心中药的活性成分,并分析有效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PharmGKB和OMIM数据库查询肝癌发热靶点。将上述方剂与疾病靶点取交集,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方剂疾病共同靶点”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对相关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将得到的数据进一步导入Cytoscape 3.7.1作可视化处理,得到龙胆泻肝汤靶点的度值排名数据表;根据作图得到的度值排名选择前五个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从数据库中筛选出DGPL 161个活性成分,主要成分有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豆甾醇等;与肝癌发热有关靶点70个,主要相关靶点为CTNNB1、EGFR、STAT3、AKT1及SRC等,而CTNNB1和EGFR可能为治疗肝癌发热的重要靶点;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48条相关通路可能在肝癌发热方面具有作用,其中重要的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癌症发病途径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组受体与配体均对接稳定。结论 龙胆泻肝汤方中的核心中药可能通过CTNNB1、EGFR、STAT3、AKT1和SRC等靶点,PI3k-Ak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癌症发病途径通路分别对肝癌发热进行治疗。本文对于经典方剂的发挥和对其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有利于发扬中医学,增进文化自信。
基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理论运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湿热泻疗效观察
梁美琪, 毛庆东
2025, 43(2):  21-25. 
摘要 ( 22 )   PDF (168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理论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湿热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2月于芜湖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湿热泻的80例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儿泻停颗粒口服,观察组予手指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两组常规治疗相同。连续治疗5 d。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水平,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轮状病毒转阴率,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轮状病毒转阴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两组治疗期间除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外,其他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理论,应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湿热泻,疗效显著,症状体征缓解更快,可加快轮状病毒抗体转阴,患儿依从性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
针刺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血流变指标的影响
张瑞
2025, 43(2):  26-29. 
摘要 ( 17 )   PDF (154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针刺颈夹脊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颈椎功能、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1例C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推拿治疗)与观察组(n=41,推拿联合针刺颈夹脊穴),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时间,以改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改CASCS)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估颈椎功能,并采用头盔式颈椎活动仪测量其颈椎活动度,检测患者血流变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且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SCV、改CASCS评分对比、颈椎活动度及血液流变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ESCV及改CAS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颈椎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CSA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及颈椎活动度,从而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不良反应观察
史荣军, 张彩霞, 王建明
2025, 43(2):  29-32. 
摘要 ( 21 )   PDF (154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不良反应药剂科。方法 选择阳信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全脑放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总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的鳞状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卡氏评分量表(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不良反应较轻,而且能提升疗效,减少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
加减益经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不育的疗效及对FSH、LH水平的影响
王丹, 陈颖
2025, 43(2):  32-35. 
摘要 ( 22 )   PDF (158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加减益经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航空总医院收治的70例DOR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应实施治疗措施分别为人工周期治疗、加减益经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性激素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并开展为期6个月随访对比患者妊娠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对比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积分更低(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的FSH、LH水平均降低,E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更优(P<0.05),两组Testo、Prog、PRL治疗前后的组间、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其中观察组厚度增加更多(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开始到半年内妊娠率更高(P<0.05)。结论 在DOR不孕不育患者治疗中应用益经汤,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发挥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应用优势,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取得优异的治疗效果。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婴儿便秘疗效观察
祝巍, 沈文生, 王立君
2025, 43(2):  35-37. 
摘要 ( 24 )   PDF (157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婴儿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婴儿便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试验组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单药治疗。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儿的便秘症状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5.66%,对照组复发率为13.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联合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婴儿便秘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值得应用。
临床研究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免疫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杨亚冰, 陈俊以, 田丰, 佟巍, 宋炳玲
2025, 43(2):  38-41. 
摘要 ( 20 )   PDF (1660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脑转移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ES-SCLC脑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联合PD-L1或PD-1一线化疗方案设为观察组,28例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一线化疗方案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中位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随访累积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展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OS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3个月累积CNS进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累积CNS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均接受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评估,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ES-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助于降低CNS风险,且安全性良好。
SiRNA下调组织蛋白酶B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黄婷婷, 孙坚皓, 杜君慧, 吕艳春, 孙琳琳, 张凤英
2025, 43(2):  42-46. 
摘要 ( 20 )   PDF (282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小干扰RNA下调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C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TPC-1细胞分成空白对照组、SiRNA-1组(转染CB-siRNA-1);SiRNA-2组(转染CB-siRNA-2);SiRNA-3组(转染CB-siRNA-3);NC组(转染NC-siRNA),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CB表达;通过CCK-8、平板单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CB表达较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CB后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实验证实利用SiRNA沉默CB后,TPC-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说明CB可能成为PTC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雷贝拉唑预处理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石方臻, 盛蓓
2025, 43(2):  46-49. 
摘要 ( 23 )   PDF (154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预处理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0月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应用雷贝拉唑预处理后使用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再次检测发现两组的数据均降低,且研究组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雷贝拉唑预处理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溃疡愈合率,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增加,安全性较佳,但对Hp根除率影响不大。
小儿青翘颗粒联合头孢唑林钠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赵婷
2025, 43(2):  49-52. 
摘要 ( 53 )   PDF (15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儿青翘颗粒联合头孢唑林钠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2年12月在宁夏青铜峡市人民医院门诊诊治的12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26例患儿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唑林钠治疗,联合组给予小儿青翘颗粒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7 d,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咽痛缓解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7 d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咽痛缓解时间、止咳时间、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后的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含量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青翘颗粒与头孢唑林钠联合治疗应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加快缓解临床症状,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降低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含量。
氨溴特罗口服液结合小儿咳嗽糖浆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作用
陈巧敏, 杨丽清, 杨金有
2025, 43(2):  52-55. 
摘要 ( 26 )   PDF (15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呼吸道感染后患儿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液结合小儿咳嗽糖浆治疗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0年11月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及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呼吸道急性感染其他症状消失后仍有咳嗽症状的5~12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小儿咳嗽糖浆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结合小儿咳嗽糖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2周后的治疗效果、莱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表(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m,LCQ)、肺功能评价表[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量 (PEF)、用力肺活量(FV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焦虑评分(SAS)。结果 观察组给药2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周后,两组患儿FEV1、PEF、FVC比用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周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2周后,患儿家长S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儿家长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结合小儿咳嗽糖浆用于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疗效较好,提高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安全性相对较高。
环状混合痔患者应用隧道式外剥内悬吊术联合适形皮瓣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志强
2025, 43(2):  56-58. 
摘要 ( 16 )   PDF (15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主要对隧道式外剥内悬吊术与适形皮瓣固定联合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进行观察,旨在为临床实践带来正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常规组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联合组使用隧道式外剥内悬吊术联合适形皮瓣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恢复、疼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疼痛、出血、水肿、排便情况、肛周潮湿得分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住院和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 d、3 d、7 d的VAS分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隧道式外剥内悬吊术联合适形皮瓣固定治疗对于环形混合痔患者的疗效显著,其能够明显加快患者的恢复,降低术后疼痛水平。
阴道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对miR-216a-5p、DEPDC1表达水平的影响
蔡慧玲, 彭敏
2025, 43(2):  59-61. 
摘要 ( 21 )   PDF (152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阴道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应用效果及对miR-216a-5p、DEP结构域蛋白1(DEPDC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40例单纯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将40例接受阴道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就两组显效率、围术期指标、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miR-216a-5p和DEPDC1表达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阴道出血以及阴道渗液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PV病毒载量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R-216a-5p表达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EPDC1表达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接受阴道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与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围术期指标、HPV载量等均明显改善,同时提高了miR-216a-5p表达水平、降低DEPDC1表达水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调查
韩春阳, 许燕, 焦庆政, 赵恒乐, 陈肖
2025, 43(2):  62-64. 
摘要 ( 23 )   PDF (168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河北省故城县医院收治的80例BPPV患者进行耳石复位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发生残余症状的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BPPV患者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因素。结果 本文共纳入80例接受耳石复位治疗的BPPV患者,随访发现,其中19例患者发生残余症状,发生率约为23.75%。发生组在HAMA焦虑评分、复位次数、有无基础疾病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MA焦虑评分较高、多次复位、存在基础疾病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较低均是影响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 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出现残余症状较为常见,焦虑情绪、复位次数、有无基础疾病以及维生素D水平均是引起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建议临床医师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康复研究
“枢-督”推拿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何荷, 韦卓, 王丽
2025, 43(2):  65-68. 
摘要 ( 18 )   PDF (154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观察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介入“枢-督”推拿治疗,以探讨该法对患者睡眠、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7月—2024年7月来自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康复治疗室的96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需要由临床医生开具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枢-督”推拿,1次/d,15次治疗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血压以及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1个疗程干预后,结果如下:(1)睡眠情况: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及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理状态方面:两组患者的HADS-A评分、HADS-D评分、HAD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压控制方面: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患者的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枢-督”推拿治疗应用于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有助于患者血压降低,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高。
加速康复理念下奥塔戈运动锻炼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宋文静, 杨茂华, 卜丹, 喻娇, 李雪萌, 黄荣芬
2025, 43(2):  69-71. 
摘要 ( 17 )   PDF (157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理念下奥塔戈运动锻炼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70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予以加速康复理念下奥塔戈运动锻炼,并将两组患者的各类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比对。结果 干预后,两组髋关节功能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术后拆线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理念下奥塔戈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术后恢复速度,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强化其平衡能力,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文献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成方制剂》治疗眩晕用药规律研究
石贤明
2025, 43(2):  72-76. 
摘要 ( 19 )   PDF (194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成药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指导临床运用。方法 收集《中药成方制剂》中关于眩晕的中成药,将中成药的药物组名称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软件,运用该系统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获得《中药成方制剂》治疗眩晕处方333首,共使用453味中药。四气分析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寒性药物,其次是平性药物;五味分析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甘味药物,其次是苦味药物;归经分析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是归肝经药物,其次是归肾经药物,再次是归脾经药物;中药分析显示,使用50次以上的中药共20味;功效分析显示,使用频次最多的是补虚类中药,其次是清热类中药,再次是活血化瘀类中药;频次分析显示常用当归配伍熟地黄、茯苓、甘草、山药、白术使用;设置支持度≥15%,置信度≥0.7,得到由八珍汤加减组成的药物规律网络化展示图;得到新方3首。结论 眩晕的基本病机为肝脾肾亏虚,风火痰瘀扰乱清窍,《中药成方制剂》治疗眩晕重视肝、肾、脾三脏,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为治则治法,以八珍汤为基础方加减使用。
基于数据挖掘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特点分析
刘霁, 孙鸿运, 官磊瑶, 郭冬丽
2025, 43(2):  77-81. 
摘要 ( 24 )   PDF (181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实验动物模型造模要素,为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为关键词,对各大数据库中2011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发表的关于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随后,对文献中涉及的造模方法、指标检测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统计学关系。结果 在筛选的148篇有效文献中,VD 造模动物主要选用雄性Wistar 大鼠及雄性SD大鼠,体质量多在 200~300 g之间,造模方法以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为主,尼莫地平常被用作阳性对照药物,检测指标主要包括Morris水迷宫测试以评估动物行为学变化,以及氧化应激、胆碱能神经指标和脑海马组织病理状态等,以反映VD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状态。结论 未来应着眼于优化造模方法,提高造模成功率,降低实验动物死亡率。努力建立起体现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学术探讨
基于“血水同源”理论探析慢性肾脏病3期的论治
俞操, 张阳, 徐冰, 朱宇轩, 章杰, 李亚妤
2025, 43(2):  82-85. 
摘要 ( 21 )   PDF (151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李亚妤教授师承国医大师王永钧,为杭州市名中医,从医30余载,对基于“血水同源”理论体系论治慢性肾脏病3期有独到见解。本文从慢性肾脏病3期的中医概要和李师临证经验来阐述,在“血水同源”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活血利水、调畅气机、破血消癥、通阳化气、补气养阴等大法血水同治慢性肾脏病(CKD)3期,效果显著。
宫颈管长度对孕足月宫颈球囊引产结局的预测价值
王青, 彭洋洋, 党婷婷, 张鲁康, 王晓燕
2025, 43(2):  85-88. 
摘要 ( 18 )   PDF (168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宫颈管长度在预测孕足月孕妇宫颈球囊引产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取自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随机抽样满足条件的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引产的80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均采用宫颈球囊干预,根据最后分娩结果将其分为引产成功组(n=55)和引产失败组(n=25)。比较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年龄、孕周、孕次、孕前BMI)、宫颈管长度、Bishop评分与胎儿双顶径(引产前)、胎儿腹围、新生儿体质量等,比较两组孕妇上述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宫颈管长度对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引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胎儿双顶径、胎儿腹围、新生儿体质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组宫颈管长度短于引产失败组,Bishop评分高于引产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管长度、Bishop评分均为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引产结局的影响因素OR和95%CI分别为(1.379,1.127~4.368;1.205,1.047~3.776)。ROC曲线分析显示,宫颈管长度、Bishop评分及其联合预测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引产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749、0.864。结论 宫颈管长度可作为预测孕足月孕妇宫颈球囊引产结局的有效指标,在产前预测引产效果乃至提高引产成功率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探讨玉溪地区彝族医药与中医药的交融发展
苏凤, 施蕴珊, 景明
2025, 43(2):  88-91. 
摘要 ( 18 )   PDF (172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彝族医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与中医药具有相似的哲学基础和治疗理念,两者在临床实践中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彝族医药与中医药比较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分析玉溪地区彝医与中医交融发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玉溪彝族医药与中医药的交融发展策略,旨在促进玉溪地区彝族医药传承发展,以及中医药和当地医药的交流与合作。
教育管理
护理礼仪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握手礼教学为例
刘佩琪, 付保芹
2025, 43(2):  92-96. 
摘要 ( 19 )   PDF (187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护理礼仪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河南护理职业学院二二级护理专业大一班学生116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礼仪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以“双主线四维度”的课程思政教学思路,“三环节六步骤”的实施方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讲授时根据教学知识点内容恰当融入思政元素和案例进行教育,以握手礼教学为例进行阐述。最后通过过程性评价、结束性评价和育人评价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价,一学期结束后,采用课题组自制问卷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一学期教学实践,116名学生的综合成绩在80分及以上为114人,占98.28%;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优秀98人,占84.48%。结论 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提升了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建立了数字化思政育人新路径,形成课程思政育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护理职业自信心和职业责任感,为形成良好护理职业道德奠定基础。
血管腔内模拟器在激发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血管外科的兴趣方面的应用
胡瀚魁, 吴洲鹏, 赵纪春
2025, 43(2):  96-99. 
摘要 ( 18 )   PDF (1733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基于模拟的课程,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在血管外科方面的技术表现和兴趣水平。方法 纳入从2020年10月—202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实习的41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完成了兴趣调查,并在血管内模拟器上进行了预测试。实习期间每周指导模拟器课程,并在模拟器上完成最终的测试后。模拟机在测试前和测试后确定客观的程序,由血管外科教师使用结构化的全球评估量表对主观表现进行评分。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接受了关于血管外科作为职业选择的意见调查。最后,在课程结束半年后,再次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以确定他们对血管外科的兴趣。结果 从诊断时间,支架展开时间,透视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支架释放效果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95%的学生表示血管内模拟器增加了他们对血管外科的知识和兴趣。结论 在模拟器上接受血管内腔内手术的指导会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对血管外科的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模拟器的课程可能会作为血管外科培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研究
孕妇对分娩计划认知、态度和需求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陈玉祥, 祝秋月, 高丽, 西慧芳, 孟庆美
2025, 43(2):  99-103. 
摘要 ( 19 )   PDF (1686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山东省孕妇对分娩计划的认知、态度与需求的现状,为制订科学规范化的分娩计划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31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推送自设的电子版问卷,调查她们对分娩计划的认知、态度与需求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89份,回收率为93.2%。73.7%的孕妇在参与调查前从未听说过分娩计划,所有孕妇都没有制订过分娩计划,54.7%的孕妇希望可以制订分娩计划。孕妇对分娩计划态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计划怀孕、之前了解过分娩计划(P<0.05)。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计划怀孕、之前了解过分娩计划与对分娩计划的肯定态度呈正相关(P<0.05)。孕妇对保护个人隐私、母乳喂养等20个项目的计划需求较高,对胎心监护、人工破膜等6个专业性强的项目计划需求较低。结论 孕妇对分娩计划的认知普遍较低,但孕妇对分娩计划多表现出肯定态度,且对分娩计划的需求较高。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助产士及其他产前保健人员的分娩计划宣传培训,将助产士帮助孕妇制订并实施分娩计划纳入产前保健模式,从而改善孕妇的分娩体验,提高满意度。
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谭艳英, 葛桂平
2025, 43(2):  104-106. 
摘要 ( 28 )   PDF (158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的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种情况及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市通州区4个乡镇中随机抽取儿童684名,对其家长开展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儿童的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完成数据库的构建后,开展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684名儿童中,未接种285名;而在具体原因上,担心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担心疫苗的安全性分列一、二位。经单因素分析得知,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与家长的性别、户籍无关(P>0.05),而与其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关(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家长的家庭月收入、职业与文化程度是影响接种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而家长的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职业是对其接种率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需加强家长的疾病及疫苗接种知识宣教工作。
护理研究
快速康复方案在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杰, 李佳峰, 李宝妤, 赵松岩, 毕然
2025, 43(2):  107-110. 
摘要 ( 21 )   PDF (16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结合循证及专家共识制订快速康复方案,对脊柱外科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患者围术期进行全面管理,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依据干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取赤峰市医院收治的240例腰椎后路长节段手术患者,将2021年6月—2022年9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10月—2024年1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13患者作为干预组进行干预,探讨快速康复方案对该群体围术期的管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病种类、疾病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深静脉血栓(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方案安全有效,可以加快患者快速康复速度,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新癀片调醋外敷预防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张丽娜, 倪敏, 罗林, 梁鑫, 牛亚琳, 肖梦圆, 詹雪梅
2025, 43(2):  110-113. 
摘要 ( 30 )   PDF (166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新癀片调醋外敷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化疗护理常规基础上采用新癀片调醋外敷输液处周围局部皮肤。观察并比较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毒性分级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分,四肢麻木、手足厥寒、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及屈伸不利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分,四肢麻木、手足厥寒、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及屈伸不利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癀片调醋外敷能降低胃肠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减轻其严重程度,明显改善“寒凝血瘀型”血痹的中医证候,方便易行。
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状况与免疫功能、心理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许龙凤, 高维实, 许天祥, 王学瑞, 薛娟
2025, 43(2):  114-117. 
摘要 ( 18 )   PDF (152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状况与免疫功能、心理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FoP-QSF)、简明心境量表(POMS-SF)及社会接受和行动问卷(AAQ-Ⅱ)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ELISA法检测血细胞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 125例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评分为(40.51±8.09)分,总分≥34分占比达69.6%;POMS-SF总分为(34.50±7.23)分,AAQ-Ⅱ得分为(27.40±5.62)分。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OMS-SF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与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AAQ-Ⅱ评分与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分值34分为阳性界值,不同恐惧疾病进展水平患者血细胞免疫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IL-17、IL-23表达与癌症恐惧疾病进展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IL-10、TGF-β表达与癌症恐惧疾病进展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较高,癌症恐惧疾病进展与心理-社会功能-免疫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医护领域应妥善实施心理干预方案,帮助恶性肿瘤患者积极应对恐惧疾病进展状况,进而改善其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及免疫功能。
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妊娠并高血压孕妇心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于荣翠
2025, 43(2):  117-120. 
摘要 ( 15 )   PDF (15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妊娠并高血压患者心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6例妊娠期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自护能力、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肾功能损伤指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较对照组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较对照组低,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改善其妊娠结局。
多元化社会支持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高佳丽
2025, 43(2):  120-123. 
摘要 ( 16 )   PDF (154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元化社会支持延续性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2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多元化社会支持延续性护理。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Herth希望量表(HH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肺结核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I-TB)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饮食管理、症状管理、社会适应和心理及药物管理相关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SRS、HH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SRS、HH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相关QLI-TB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社会支持延续性护理可提升肺结核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的希望水平、社会支持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互联网+”远程模式结合风险管理在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包双亮, 斯钦图亚
2025, 43(2):  123-126. 
摘要 ( 17 )   PDF (15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互联网+”远程模式结合风险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延续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干预)与远程结合组(在延续组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远程模式结合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肺功能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远程结合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均高于延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满意度低于远程结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远程结合组肺功能水平较延续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远程模式结合风险管理,能促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改善肺功能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
风险因素指导下预警干预模式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应用价值
杨桂娟
2025, 43(2):  126-129. 
摘要 ( 13 )   PDF (15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风险因素指导下预警干预模式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实施风险因素指导下预警干预模式为分界线,2021年1月—2022年6月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干预为常规组,2022年7月—2023年12月实施术后风险因素指导下预警干预模式为预警组,每组46例。比较两组恢复情况(意识恢复和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改良Rankin量表(mRS)]、肢体功能[Fugl-Meyer评估表(FMA)]和心理状态[简版早期脑卒中后抑郁筛查量表(ESMPSD-SF)]。结果 预警组下床活动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预警组GCS和m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FMA评分和ESMPSD-SF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因素指导下预警干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HICH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功能恢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运用QCC方法降低神经内科跌倒低危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
郑新锐
2025, 43(2):  130-133. 
摘要 ( 27 )   PDF (1869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方法对降低神经内科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 6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 60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未应用QCC方法,研究组应用QCC方法,比较两组应用QCC方法前后患者跌倒评分、跌倒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第一次跌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CC实施后,研究组跌倒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危跌倒患者为12例(0.46%),研究组低危跌倒患者为4例(0.15%),观察组低危跌倒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责任感、安全管理能力、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方法增强了患者跌倒防范意识与管理水平,从细节处服务患者,使优质护理得到全面落实,大大降低了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基于焦点小组访谈法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胃肠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赵红
2025, 43(2):  133-136. 
摘要 ( 19 )   PDF (1666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基于焦点小组访谈法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胃肠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于青海省康乐医院完成胃肠手术的82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焦点小组访谈法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与观察组出院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切口出血、感染、尿潴留、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随访1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随访1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焦点小组访谈法的临床护理路径能促进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层级链式护理联合体位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刘春丽, 张颜红
2025, 43(2):  136-139. 
摘要 ( 17 )   PDF (166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新生儿肺炎患儿层级链式护理联合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层级链式护理联合体位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身体应激指标、氧合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胸X片阴影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周后,试验组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链式护理联合体位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加快患儿肺炎症状消退,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肺氧合功能的改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基于程序化管理的链式急救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魏佳
2025, 43(2):  139-142. 
摘要 ( 21 )   PDF (154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程序化管理的链式急救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的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3年1月采取基于程序化管理的链式急救护理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效率,死亡及相关后遗症发生率,分别在急救前及急救后采取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两组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入院到确诊时间、确诊到溶栓时间和总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前,两组患者GC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患者GCS评分高于急救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基于程序化管理的链式急救护理可提升患者急救效率,降低患者相关后遗症发生率,同时辅助改善患者预后水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值得临床应用应用。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联合分级肺康复护理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李静
2025, 43(2):  142-145. 
摘要 ( 17 )   PDF (154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督导式预警性护理联合分级肺康复护理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依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督导式预警性护理联合分级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脱机后48 h内再插管率、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脱机后48 h内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用力肺活量(FVC)及FVE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督导式预警性护理联合分级肺康复护理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脱机后再插管率,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降低院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脑出血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及护理措施
李国雪
2025, 43(2):  146-149. 
摘要 ( 16 )   PDF (155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调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PTSD分为发生组(43例)和未发生组(5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PTSD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格特征、BI评分、居住情况及RSAS-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向人格、BI评分≤60分、独居、RSAS-C评分>28分是脑出血患者出现PTS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内向人格、BI评分≤60分、独居、RSAS-C评分>28分均为脑出血患者PTSD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加强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关注独居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等,以预防或减少PTSD的发生。
联合评估策略下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红, 薛晓波
2025, 43(2):  149-152. 
摘要 ( 15 )   PDF (15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联合评估策略下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评估策略下萧氏双C护理,两组均护理15 d,比较两组疼痛评分(NRS)、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SAS、SDS)、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护理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评估策略下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护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负面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舒适度。
健康教育标准路径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张海红
2025, 43(2):  152-155. 
摘要 ( 13 )   PDF (15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标准路径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1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接受传统健康教育,研究组接受标准路径健康教育,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负面情绪,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QLI)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赤峰市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LI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标准路径可减轻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多学科团队管理干预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邵惠玲
2025, 43(2):  155-158. 
摘要 ( 15 )   PDF (154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管理干预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2例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团队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弹性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症状困扰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坚韧、自强、乐观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症状困扰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管理能够提高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预防其手术并发症,减轻其症状困扰,改善其生活质量。
爆灯火联合艾灸对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效果探讨
陈静
2025, 43(2):  158-161. 
摘要 ( 13 )   PDF (1541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爆灯火联合艾灸对小儿腹泻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1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022年1月—2022年12月诊治的40例患儿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爆灯火联合艾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数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大便性状改善时间、止泻时间、脱水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主症评分、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肠杆菌数量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瘙痒、皮肤感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泻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爆灯火联合艾灸护理干预,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轻中医相关症状,改善肠道菌群数量,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有效提高家属满意度。
基于心理活动规律的护理干预对大学生水痘患者的应用效果
梅迎春
2025, 43(2):  161-164. 
摘要 ( 14 )   PDF (154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活动规律的护理干预对大学生水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医院收治的80例大学生水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基于心理活动规律的护理干预,采用心理健康问卷(SCL-9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干预后遵医嘱依从性、疱疹结痂时间、退热时间、止疹时间、痂落时间、住院隔离时间。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相关因子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嘱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疱疹结痂时间、退热时间、止疹时间、痂落时间、住院隔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心理活动规律的护理干预可改善大学生水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遵医嘱优良率,辅助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隔离时间。
营养支持护理联合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颜红,刘春丽
2025, 43(2):  164-166. 
摘要 ( 14 )   PDF (1575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营养支持护理联合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6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联合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营养支持护理联合口腔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纠正胎龄差异,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长发育、行为神经发育[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NBNA)量表]、经口喂养能力[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变化,比较两组出生时及出生后14 d的营养状态[血清前清蛋白(PA)、白蛋白(ALB)]变化。结果 联合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出院时纠正胎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3月龄时,两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联合组体质量、身长、头围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NBNA、PIOFR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NBNA、PIOFRA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4 d,两组PA、ALB均明显高于出生前,且联合组PA、ALB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护理联合口腔运动干预可显著改善早产儿的身体发育、经口喂养能力、行为神经发育及营养状态,降低喂养不耐受风险,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经验交流
田旭东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探析
李彦龙, 刘顺庆, 田旭东
2025, 43(2):  167-169. 
摘要 ( 17 )   PDF (152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溃疡性结肠炎为难治病,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田旭东教授认为在临床辨治中应注意: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因湿与积,与外感、七情亦相关;病机多滞瘀,理气化瘀是关键;病性有寒热,虚实夹杂应细辨;辨证分型论治,中西医优势互补。选择合适的治则方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张晓峰教授运用中药循期序贯疗法治疗闭经倾向性月经病的临床经验
董鹂芸, 舒瑾, 张晓峰
2025, 43(2):  170-174. 
摘要 ( 18 )   PDF (166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闭经倾向性月经病是一系列月经病如月经过少、经期缩短、月经后期及闭经的统称。张晓峰教授根据月经周期的中医分期(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后,根据四个期间各个阶段的气、血、阴、阳消长转化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采取同中有异的治疗方式,重温补肾阳同时滋阴养血,以甘温补养为基。并循期序贯疗法,强调治疗的先后顺序,温肾养血为主,因时而变,根据个人情况变动,随着患者的症状加减药物,疗效显著。
家属同步赋能教育联合饮食日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行为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李彩霞, 姜明
2025, 43(2):  174-177. 
摘要 ( 24 )   PDF (1668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家属同步赋能教育联合饮食日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行为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管理,试验组给予家属同步赋能教育联合饮食日记干预,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饮食依从行为评分、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饮食依从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上臂肌围、皮肤皱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同步赋能教育联合饮食日记干预可促进患者饮食依从行为的养成,改善营养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退行性心瓣膜病变对高龄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黄文娟
2025, 43(2):  177-181. 
摘要 ( 14 )   PDF (156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退行性心瓣膜病变(SDHVD)对高龄心力衰竭(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单纯高龄HF患者(对照组)与60例高龄HF合并SDHVD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将研究组按SDHVD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n=28)、中度组(n=18)、重度组(n=14)三个亚组。所有患者均已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心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脏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对照组,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cTnT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SDHVD类型、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HF病程、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生率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三个亚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组SV、LVEF均低于轻度组,BNP、cTnTI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HVD可加重高龄HF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且SDHVD严重程度与HF病程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合并症存在一定关联,SDHVD严重程度越高的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往往更严重,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病情监测与护理管理。
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在肺癌诊断及淋巴转移预测中价值分析
许庆员, 戴守平
2025, 43(2):  181-184. 
摘要 ( 17 )   PDF (170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肺癌诊断及淋巴转移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兰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13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肺癌诊断价值。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转移将肺癌患者分为淋巴转移组、无淋巴转移组,比较两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结果,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肺癌淋巴转移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113例疑似肺癌患者经病理诊断发现,80例为肺癌,33例为良性肺部占位性病变。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肺癌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75、0.936。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7.50%(78/80),准确度为97.35%(110/113),阴性预测值为94.12%(32/34)高于常规扫描的灵敏度86.25%(69/80),准确度85.84%(97/113),阴性预测值71.79%(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发现,本研究80例肺癌患者中,2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2.50%(26/80)。有淋巴转移肺癌患者静脉期、动脉期、延时期CT值低于无淋巴转移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静脉期、动脉期、延时期CT值及联合预测肺癌淋巴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759、0.749、0.872,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肺癌淋巴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肺腺癌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细胞蜡块结合TTF-1、CEA、上皮钙黏素的诊断效能分析
谭真
2025, 43(2):  184-187. 
摘要 ( 15 )   PDF (1542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围绕肺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细胞蜡块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癌胚抗原(CEA)、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相联合方案开展病理诊断,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79例接受病理形态学检查的肺腺癌患者,对其胸腔积液标本进行采集,且开展规范化的细胞涂片,对于涂片后所剩余的胸腔积液沉渣,制作成用于诊断的细胞蜡块,实施有目的性且严格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依据所得到的病理结果,把患者划分成良性组(37例)与恶性组(42例)。评定下列指标:①对比两组各指标(E-cadherin、TTF-1、CEA)表达阳性率情况;②比较各标志物在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具体效能。结果 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E-cadherin、TTF-1、CEA表达的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E-cadherin+TTF-1+CEA)的灵敏度、准确度均较单纯E-cadherin、TTF-1、CE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腺癌胸腔积液患者,在对其开展病理诊断时,以E-cadherin、TTF-1、CEA与细胞蜡块相联合的方案行此操作,能提高诊断效能,应用价值突出。
APACHE2评分联合氧合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韩剑
2025, 43(2):  187-190. 
摘要 ( 18 )   PDF (1717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APACHE2评分联合氧合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85例,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时、随访时的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随访1个月,观察并记录观察组预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5)、存活组(n=55)。比较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分析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与血清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及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APACHE2评分、血清炎症因子(IL-6、CRP和PCT)均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则低于对照组(P<0.05);依据不同预后情况,死亡组APACHE2评分、IL-6、CRP和PCT高于存活组,氧合指数则低于存活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APACHE2评分、与炎症因子水平之间呈正相关,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6、91.40%和76.40%,均高于单一检测结果。结论 APACHE2评分、氧合指数均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重要指标,两指标联合检测对疾病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
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检测与胃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张胜利, 邓晓钟, 詹远长, 许毅
2025, 43(2):  190-193. 
摘要 ( 14 )   PDF (1544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12月西安航天总医院收治的188例CAG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胃镜下活检病理诊断、14C尿素呼气试验,并检测血清PGⅠ、PGⅡ及其比值(PGR)。结果 188例CAG患者Hp感染阳性率为61.17%。萎缩+肠化组的血清PGR明显低于单纯萎缩组、单纯肠化组(P<0.05)。萎缩+肠化组PG(+)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肠化组(P<0.05)。高级别萎缩患者PGR明显低于低级别萎缩(P<0.05),PGR与萎缩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Hp阳性者PGⅡ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PGR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在Hp阴性患者中,高级别萎缩/肠化患者PGR明显低于低级别(P<0.05)。PGR与萎缩/肠化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共37例检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Gastricintraep Ithelial Neoplasia,GIN),其中11例为Hp感染和PG均为阳性,6例为Hp阳性而PG阴性,20例为Hp阴性而PG阳性。结论 PGR与CAG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有望成为评估癌前病变程度的潜能指标。
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牛方雪
2025, 43(2):  193-196. 
摘要 ( 15 )   PDF (1670KB) ( 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就诊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VTE发生情况并分组,将其分为VTE组、非VTE组。整理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重点分析脑血管病患者发生VTE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中,24例患者发生VTE,发生率为24%(24/100)。初步比较VTE组与非VTE组患者资料发现,年龄、既往VTE史、卧床时间可能是脑血管病患者发生VTA的影响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既往VTE史、卧床时间≥72 h是脑血管病患者发生VTE的影响因素(P<0.05),且均为危险因素(OR>1)。结论 年龄≥60岁、既往VTE史、卧床时间≥72 h的脑血管病患者可能有VTE发生风险,应引起临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