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5-03-16
论著
化痰补虚法对痰浊阻肺型AECOPD的临床效果观察
邵睿麟, 水敬伟, 王进忠
2025, 43(6):  1-6. 
摘要 ( 43 )   PDF (164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化痰补虚法对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2月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肺病科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诊疗资料,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数据。纳入数据依据是否使用化痰补虚基础方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使基线均衡可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免疫指标、通气功能(血气分析)、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吸入糖皮质激素及静脉糖皮质激素)、中医临床症状(咳嗽、咯痰、痰质、痰色、喘息、发热)量化评分等,评价化痰补虚法对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共收集401例患者数据,其中,观察组256例,对照组145例。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成功匹配到观察组、对照组各135例。因各患者间疗效评估时间点不一致,匹配成功后利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检验指标变化趋势,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下降的趋势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指标方面升降趋势不一,但这些检验指标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中,化痰补虚法对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的症状缓解作用显著,但对炎症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不显著,这可能与样本容量有关。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鱼腥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
王晋星一, 高杰杰, 刘洋, 夏杰, 何露, 施俊伟, 邸亚男
2025, 43(6):  6-11. 
摘要 ( 36 )   PDF (284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鱼腥草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鱼腥草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获取IR疾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软件获得二者的交集靶点即为鱼腥草治疗IR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stoscape 3.9.0软件及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中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及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鱼腥草治疗IR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 共筛选出鱼腥草有效活性成分7个、84个潜在作用靶点。分析得到槲皮素、山柰酚等关键活性成分,转录因子AP-1(JUN)、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关键靶点。其对IR的治疗作用涉及激素应答、脂质结合等生物学过程、癌症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结论 鱼腥草可能主要通过槲皮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调节癌症、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及其受体信号、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治疗IR的作用。
中文版骨盆带问卷在骨盆带疼痛合并尿失禁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陈倩倩, 林紫玲, 郑秀萍, 罗佳, 伍娟, 王芗斌
2025, 43(6):  11-15. 
摘要 ( 18 )   PDF (160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检验中文版骨盆带问卷(PGQ)在骨盆带疼痛(PGP)合并尿失禁患者中信效度,为其临床和科研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骨盆带疼痛伴尿失禁女性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填写相关问卷,对中文版PGQ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地板与天花板效应、结构效度、区分效度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6份。中文版PGQ的Cronbach系数为0.962,重测信度为0.851,不存在地板或天花板效应。PGQ总分、PGQactivity得分、PGQsymptom得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数字疼痛评分(NRS)得分呈高度相关。结论 中文版PGQ的信度和效度较好,可用于评估骨盆带疼痛合并尿失禁患者的功能,作为临床结局指标进行使用。
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CA72-4、P53及肿瘤分期的关系分析
黎江锋, 朱德兴, 徐奕晗
2025, 43(6):  15-18. 
摘要 ( 33 )   PDF (1791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糖类蛋白72-4(CA72-4)、P53及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在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p感染状态将其分为Hp阳性组(n=30)和Hp阴性组(n=30)。采用改良Giemsa染色法及13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评估CyclinD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A72-4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Hp感染与CyclinD1、CA72-4和P53的关系。结果 Hp阳性组的CyclinD1阳性率、P53阳性率、CA72-4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感染基线超基准(DOB)值与CyclinD1(r=0.781,P=0.004)、CA72-4(r=0.553,P=0.002)呈正相关,而与P53(r=-0.362,P=0.041)呈负相关。结论 Hp感染与胃癌患者的CyclinD1、CA72-4、P53表达水平关系密切,但与肿瘤分期无关。
中医诊疗
热敏灸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海燕, 张琳, 徐敏, 朱道成, 许巍
2025, 43(6):  19-23. 
摘要 ( 26 )   PDF (162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与常规西药对比,观察热敏灸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热敏灸科门诊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灸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过敏药氯雷他定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d,5次/周,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评估鼻症状总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TNNS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及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年龄、性别、TNSS评分、RQLQ评分以及TN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在改善患者TNSS评分、TNNSS评分、RQLQ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肺脾气虚证患者,比常规抗过敏药氯雷他定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止咳祛痰口服液化学成分及抗慢性支气管炎作用机制研究
庄延, 双田虎
2025, 43(6):  23-27. 
摘要 ( 20 )   PDF (202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附属医院制剂止咳祛痰口服液的化学成分、抗慢性支气管炎药效作用及其发挥疗效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HPLC-Q-TOF-MS技术对止咳祛痰口服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止咳祛痰口服液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只大鼠。慢性支气管炎造模成功后,对大鼠进行灌胃处理,1次/d,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变化,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F-κB p-p65和RAGE的基因表达量,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 经质谱鉴定分析,止咳祛痰口服液中共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处理组中各级肺叶肺段少见炎症细胞浸润,止咳祛痰口服液低剂量组肺段见大量且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止咳祛痰口服液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少见炎症细胞浸润。大鼠灌胃给予止咳祛痰口服液后,药物处理组中IL-6和IL-1β含量明显下降,其中止咳祛痰口服液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NF-α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止咳祛痰口服液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RAGE和NF-κB p-p65基因表达量下调;与模型组相比,止咳祛痰口服液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RAGE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高剂量组NF-κB p-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 通过药效实验初步得出止咳祛痰口服液可显著降低TNF-α、IL-1β、IL-6的水平,通过RAGE/NF-κB 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
大黄牡丹汤灌肠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
胡瑶, 黄金悦, 蔡惠铃, 蔡海荣, 林敏如, 黄秋萍
2025, 43(6):  27-30. 
摘要 ( 27 )   PDF (150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初步探讨大黄牡丹汤灌肠对热毒瘀滞证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潜在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EICU收治的162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是否接受大黄牡丹汤灌肠治疗分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药组(常规治疗加大黄牡丹汤灌肠),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两组基线资料,匹配后每组43例,共86例纳入分析。比较两组APACHE Ⅱ、SOFA、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腹围、腹内压、炎症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APACHE Ⅱ、SOFA、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腹围、腹内压、炎症指标(WBC、Hs-CRP、PCT)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肠鸣音恢复正常、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大黄牡丹汤灌肠可能有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和炎症状态。但鉴于本研究的局限性,这些发现需要通过更严格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PNF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陈洋, 张晓东
2025, 43(6):  30-34. 
摘要 ( 42 )   PDF (154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和康复科门诊住院接受治疗的卒中后SHS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5例。A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PNF,B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C组采用PNF。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水肿程度、上肢运动功能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A组的VAS评分低于B组、C组,且B组的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患肢水肿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患肢水肿差均低于治疗前,A组的患肢水肿差低于B组、C组,B组的患肢水肿差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FMA评分高于治疗前,A组的FMA评分高于B组、C组,C组的FMA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PNF治疗卒中后SHS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疼痛及肿胀的情况,提升上肢运动功能。
芍药甘草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孙静
2025, 43(6):  34-36. 
摘要 ( 25 )   PDF (14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帕金森病患者施以芍药甘草汤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选择2022年4月—2024年1月在郑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芍药甘草汤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帕金森病症状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部分及UPDR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精神、行为、情绪方面评分、日常活动方面评分、运动功能方面评分、并发症方面评分及UPD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芍药甘草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帕金森病,能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
二仙二至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静, 黑向书
2025, 43(6):  37-40. 
摘要 ( 24 )   PDF (152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评估二仙二至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10月在安顺市中医院就诊的女性更年期抑郁焦虑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把9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仙二至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评估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仙二至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焦虑症能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焦虑、抑郁症状,还可抑制血清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释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温针灸疗法联合正骨推拿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功能研究
罗郝琪, 宇文宝英
2025, 43(6):  40-43. 
摘要 ( 29 )   PDF (146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温针灸联合正骨推拿治疗寒湿型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疼痛、腰椎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汉中铁路中心医院疼痛康复科收治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正骨推拿治疗,试验组采用正骨推拿联合应用温针灸疗法,两组均接受三个疗程的治疗,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各项数据相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疼痛评分更低,腰椎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的疼痛感受比治疗前低,腰椎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且为寒湿型的患者在接受正骨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以后,疼痛程度得到了改善,腰椎功能恢复,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温通针法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袁晓艳
2025, 43(6):  43-45. 
摘要 ( 19 )   PDF (150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温通针法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眼耳鼻喉科收治的102例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温通针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测定(SIT)、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差异等一般资料以及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UT、SI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通针法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可显著改善基础泪液分泌。
临床研究
DeLee C型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误诊为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关节脱位的原因分析
王李钢, 张彦, 盛志中, 黄潇波, 沈寿康, 夏玉礼, 黄乐林, 马长生
2025, 43(6):  46-50. 
摘要 ( 21 )   PDF (190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DeLee C型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误诊为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关节脱位的原因及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收治的11例误诊为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关节脱位的DeLee C型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患儿的诊疗过程。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误诊者5例,外院误诊者6例。其中,通过细致查体及阅读X线片确诊者3例,通过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确诊者6例,术中确诊者2例。结论 DeLee C型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临床少见,因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发病年龄的相似性、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及医师认知片面等原因,极易与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关节脱位相混淆,误诊率较高,若发生误诊误治将带来诸多不良后果。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
尹炜炜
2025, 43(6):  50-53. 
摘要 ( 20 )   PDF (152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在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中,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和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5,采用地塞米松治疗)与研究组(n=51,联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矫正后视力水平及多焦视网膜电生理检查P1波振幅密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泪液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P1波潜伏期低于对照组,眼底出血、渗漏和累积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中,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黄斑水肿,减轻视网膜炎症刺激,改善视力水平,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治疗胆囊伴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包志鹏, 杨娇娇
2025, 43(6):  53-56. 
摘要 ( 18 )   PDF (152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在胆囊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胆囊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两组均采用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研究组采用一期缝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及疼痛指数(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T管引流,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一期缝合临床应用效果更好,可有效加快患者术后体征改善,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应激刺激,提升肝胆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曹春艳
2025, 43(6):  57-60. 
摘要 ( 20 )   PDF (174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指标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确诊的重症肺炎患者62例为观察组,普通肺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PCT、CRP、CHE、LDH、cTnI、sTREM-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并对比重症肺炎患者入院第5 d预后情况,分析各指标对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PCT、CRP、LDH、cTnI、sTRE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H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PCT、CRP、LDH、cTnI、sTREM-1水平均低于死亡组,CHE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PCT、CRP、CHE、LDH、cTnI、sTREM-1及联合检测下面积分别是:0.879、0.929、0.822、0.908、0.905、0.924、0.947,联合检测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价值最高。结论 相较于普通肺炎及存活组,重症肺炎及死亡患者PCT、CRP、LDH、cTnI、sTREM-1水平明显升高,CHE降低,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医师全面评估患者死亡风险,据此采取科学有效治疗措施,降低病死率。
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膝关节腔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荣文, 王科, 朱跃坤, 叶建英, 陆纯婷
2025, 43(6):  60-63. 
摘要 ( 26 )   PDF (147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膝关节腔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KO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膝关节腔PRP注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隐神经脉冲射频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WOMAC)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研究组膝关节功能(HSS)和膝关节评分(Lyshol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研究组VAS与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膝关节腔PRP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免疫组化Her-2与CA199、CA242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效能分析
魏群, 李颖, 张艳萍
2025, 43(6):  63-66. 
摘要 ( 24 )   PDF (156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免疫组化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与糖类蛋白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糖类蛋白抗原CA242(Carbohydrate antigen242,CA242)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完成血清学检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比较不同分期胃癌患者HER-2表达、CA199及CA242水平,在此基础上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项检测指标与联合检测指标的诊断效能(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等)差异。结果 Ⅳ期、Ⅲ期胃癌患者Her-2阳性率85.0%(17/20)、68.0%(17/25),较Ⅰ期、Ⅱ期胃癌患者31.25%(10/32)、37.93%(11/29)高(P均<0.05)1。组内比较:Ⅱ期(45.31±5.21)U/mL、Ⅲ期(85.47±7.15)U/mL、Ⅳ期(123.35±9.21)U/mL胃癌患者CA199水平高于Ⅰ期(40.35±2.21)U/mL(P均<0.05),Ⅲ期、Ⅳ期胃癌患者CA199水平高于Ⅱ期(P均<0.05),Ⅳ期胃癌患者CA199水平高于Ⅲ期(P<0.05)。Ⅱ期(35.59±4.31)U/mL、Ⅲ期(76.25±6.03)U/mL、Ⅳ期(81.31±8.27)U/mL胃癌患者CA242水平高于Ⅰ期(30.31±2.25)U/mL(P均<0.05),Ⅲ期、Ⅳ期胃癌患者CA242水平高于Ⅱ期(P均<0.05),Ⅳ期胃癌患者CA242水平高于Ⅲ期(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AUC值0.903>Her-2、CA242、CA199(0.821、0.775、0.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Her-2与CA199、CA242变化,及时判断胃癌患者病情发展,且联合检测指标诊断效果更理想,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许志华, 张军, 缪海燕, 杨胜花
2025, 43(6):  67-70. 
摘要 ( 20 )   PDF (147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 h、24 h、48 h的颅内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昏迷指数及组间预后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意识水平、眼球活动、视野、肢体活动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以上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24 h、48 h,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水平4级、5级占比以观察组更高,1~3级占比以观察组更低,预后水平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昏迷程度,降低颅内压,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转归的影响
寇强
2025, 43(6):  70-73. 
摘要 ( 20 )   PDF (152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疏血通注射液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邹平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52),两组均进行利尿剂、抗血小板和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一氧化氮(NO)水平和日常活动能力(BI)、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脑储备功能(CV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全血低切黏度和血小板反应素1(THBS-1)、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疏血通注射液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应用能够促进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踝肱指数、内脂素联合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张开羽, 唐转敏, 杨秋秋, 杨露
2025, 43(6):  74-76. 
摘要 ( 16 )   PDF (165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内脂素联合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湄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对其进行分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30 mg/24 h,n=31)、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为30~300 mg/24 h,n=24)、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n=25)。对比3组一般资料与临床检验指标、踝肱指数、内脂素表达水平,分析踝肱指数、内脂素与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并得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改变的临界值与诊断效能。结果 3组UA、BUN、Scr表达水平对比,大量白蛋白尿组UA、BUN、Scr水平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内脂素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踝肱指数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踝肱指数、内脂素为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独立预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肱指数临界值取0.87时,诊断指数达到最大值1.689,对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的灵敏度为84.95%,特异性为81.26%,内脂素临界值取14.88 μg/L时,诊断指数达到最大值1.678,对早期肾功能损伤诊断的灵敏度为81.27%,特异性为79.46%;踝肱指数联合内脂素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肱指数、内脂素为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独立预测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提升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能,针对内脂素>14.88 μg/L,踝肱指数<0.87的患者要警惕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发生。
康复研究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张静
2025, 43(6):  77-80. 
摘要 ( 25 )   PDF (152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疗效、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分、盆底症状影响量表(PFDI-20)评分、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升高,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疲劳度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电压更高,疲劳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FIQ-7、PFDI-20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PFIQ-7、PFDI-20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及盆腔脏器脱垂的总缓解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盆底肌力及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闫薇, 李立盟
2025, 43(6):  80-83. 
摘要 ( 20 )   PDF (147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在孤独症患儿治疗中采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孤独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工具对上述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n=30)均行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n=30)实施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发育商评分表(D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的病情变化情况、症状改变情况、智力与运动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CARS评分、ABC评分、DQ评分、EPQ-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CARS评分、ABC评分、EPQ-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D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听觉统合训练与家庭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疾病对患儿的不良影响,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促进其心智发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文献研究
中医治疗在妇科肿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刘梦绮, 韩亚妹, 李梦格, 王文翠, 殷俊霞, 王雅
2025, 43(6):  84-86. 
摘要 ( 21 )   PDF (1549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妇科肿瘤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手术是治疗妇科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术后患者经常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尤其以术后胃肠功能障碍(POGD)的发生最为普遍。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温针灸、雷火灸、耳穴埋豆、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等,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上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探讨了中医治疗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中的应用。
陈修园论治骨痹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
李璐, 戴雨婷, 陈俊, 吴广文
2025, 43(6):  87-90. 
摘要 ( 20 )   PDF (184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陈修园论治骨痹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 研读陈修园主编的《南雅堂医书全集》,从中筛选出骨痹治疗方,随后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骨痹治疗方中所使用药物的数据库,统计并分析每味中药出现的频次,并统计每味中药按照其主治功效、性味和归经进行分类后累积出现的频次;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Kmeans算法,在所建立的数据库中,对该类疾病相关的药物使用频次进行关联分析。目的是分析并挖掘骨痹治疗方中常见组方的规律,后采用聚类分析法演化出骨痹治疗的核心组方,结合专业知识创建新组方。结果 在《南雅堂医书全集》治疗骨痹的40首方剂中,药物出现频次排名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当归、川芎、牛膝、甘草、白术、茯苓、附子、白芍、独活和防风;另将使用频次≥10的中药按照其主治功效进行统计排序,发现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类、活血化瘀类、温里类、利水渗湿和祛风湿类;药性多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多见;归经以脾、肝、肾经为主;总结以上用药特点,挖掘出3个核心组方、1个新组方。结论 陈修园治疗骨痹以健脾胃、养气血为主,兼以补肾益髓、活血祛瘀、祛湿化痰、祛风散寒。多用性温,味甘、辛、苦,入脾、肝、肾经的中药,其功效多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和温里类为主,基于数据分析的核心组方和新组方的出现可以为临床治疗骨痹提供用药参考。
学术探讨
不同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对高位胆管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张学林
2025, 43(6):  91-94. 
摘要 ( 19 )   PDF (152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不同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对高位胆管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21年4月—2024年3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高位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穿刺病例检查确诊,并顺利完成内镜下塑料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根据术中所用的胆管支架置入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ERCP组(ERCP,n=47)与联合组(ERCP+胆道子镜,n=33)。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术后住院时间与支架通畅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总有效率。结果 术前,两组的DBIL、ALT、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DBIL、ALT、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DBIL、ALT、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ERCP组,联合组的支架通畅时间长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位胆管癌患者胆管支架置入术中,常规ERCP与ERCP、胆道子镜联用的手术效果相当,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应用胆道子镜可延长支架通畅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李启凤, 朱翠明, 刘念
2025, 43(6):  95-97. 
摘要 ( 15 )   PDF (163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5月监利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后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1)。分别应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促使其正确掌握自我保健管理知识,改善母婴结局,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教育管理
费曼学习法应用于《西医外科学》自主学习的探讨
赵薇, 种朋贵, 李星辉, 何幼芹, 丁瑜, 张碧凤
2025, 43(6):  98-101. 
摘要 ( 22 )   PDF (160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费曼学习法在《西医外科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3月—2024年5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习本课程的同年级两个班共计97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97名本科生随机分为2组,将应用费曼学习法进行自主学习的小组定为研究组(n=50),应用传统自主学习法进行学习的小组定为对照组(n=47),分析运用不同自主学习方法学习后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基础知识闭卷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自主学习后,研究组的基础知识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的理论知识、问诊技巧、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计划、操作能力、人文关怀等各方面临床实践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回收有效问卷97份,回收率100.00%,研究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与同学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费曼学习法在《西医外科学》自主学习中应用效果较好,其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大幅度提升了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此教学法通过促进学生间的知识传授与内化过程,不仅巩固了学术基础,还增强了实践技能的熟练度,在学生中赢得了较高满意度,充分彰显了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推广价值与潜力。
血液健康教育对学生无偿献血知信行的影响
丁淑荣, 孙慧娟
2025, 43(6):  101-103. 
摘要 ( 20 )   PDF (165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学生实施血液健康教育对无偿献血知信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3月1日—2024年6月1日烟台市某中学三年级学生40名和某大学一年级学生80名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人,包括20名中学生和40名大学生,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开展血液健康教育,研究组开展多元化血液健康教育,包括参观无偿献血科普馆、血液健康知识讲座、血站开放日、新媒体微课堂,3个月后两组学生采用同一问卷进行调查并评估效果。结果 研究组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学生献血动机、献血意愿、献血人数、总献血量、献血400 mL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学生顾虑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学生实施血液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改善无偿献血知信行情况,缓解血源紧张难题。
调查研究
安徽广德胜利村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尹玥, 杨光, 杨远宽, 丁胜, 刘天陆, 叶行丽, 王蔚文
2025, 43(6):  104-108. 
摘要 ( 20 )   PDF (1660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安徽省广德市胜利村村民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2年资料完整的492例健康体检者资料,通过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筛查,分析慢性肾脏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492例体检人群中,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阳性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阳性率及CKD的患病率分别为22.2%、7.7%、2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KD患病率与性别、年龄、高尿酸血症、肾结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28,OR=1.03,95%CI:1.00~1.05),高尿酸血症(β=0.55,OR=0.58,95%CI:0.35~0.95),肾结石(β=0.48,OR=0.62,95%CI:1.04~2.50)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村体检人群CKD的患病率较高,建议体检时加做尿白蛋白和尿肌酐、尿沉渣检测,提高CKD早期检出率。应重视高龄、高尿酸血症、肾结石群体的肾损伤风险。
复方甘草酸苷在慢性荨麻疹病人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李珊珊
2025, 43(6):  108-111. 
摘要 ( 34 )   PDF (146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复方甘草酸苷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淄川区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西替利嗪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联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控制情况、免疫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风团数量、瘙痒程度及慢性荨麻疹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风团数量、瘙痒程度及慢性荨麻疹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补体C3、补体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4、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免疫功能,减轻炎症,且安全性可靠。
护理研究
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张聪聪, 兰元梅, 冯悦颖, 陈天超
2025, 43(6):  112-115. 
摘要 ( 31 )   PDF (160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应用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老年OTLF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以干预方法不同分成干预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水平、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行为。结果 干预后,两组骨质疏松知识认知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PCS宣教模式联合功能递进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OTLF患者,能够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及其健康行为,提高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疼痛程度。
集束化疼痛管理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
孔桂香
2025, 43(6):  115-119. 
摘要 ( 27 )   PDF (162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集束化疼痛管理对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并行外剥内扎术后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并发症及生活质量[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管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ESCA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疼痛,提高其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导向的慢病轨迹护理在糖尿病中的护理应用分析
杨小玲
2025, 43(6):  119-122. 
摘要 ( 26 )   PDF (147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CGA(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导向的慢病轨迹护理用于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CGA导向的慢病轨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压力)反应问卷(Stress Response Questionnaire,SRQ)、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ummary of Diabetes Self Care Activities,SDSCA)、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SRQ评分、SDSCA评分、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RQ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SDSCA评分、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A导向下的慢性轨迹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理弹性,减轻对疾病的应激反应,患者对于疾病的管理能力较好。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袋鼠式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刘阳
2025, 43(6):  122-125. 
摘要 ( 17 )   PDF (147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对剖宫产初产妇角色转换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的12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Roy适应模式的KMC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心理状态、角色转换、母乳喂养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Maternal Role Adjustment Questionnaire,MRAQ)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MRAQ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混合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象征性母乳喂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 h、48 h、72 h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KMC护理有助于改善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促进产妇母亲角色转换,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子宫复旧。
基于血清前白蛋白评估下的营养支持护理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范玉云, 陈豪逸, 李思贝, 邓莉
2025, 43(6):  125-128. 
摘要 ( 21 )   PDF (147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血清前白蛋白评估下的营养支持护理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4年1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血清前白蛋白评估下的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风险、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后,两组营养支持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相关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血清前白蛋白评估下的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同时可提升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辅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联合早期被动运动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观察
段苏洁, 邝应芝
2025, 43(6):  129-131. 
摘要 ( 21 )   PDF (1452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深入研究循证护理联合早期被动运动干预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联合早期被动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后1~2个月NIHS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两组FMA量表上下肢部分分值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早期被动运动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不仅能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情绪释放管理联合转变行为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王淑艳
2025, 43(6):  132-135. 
摘要 ( 31 )   PDF (160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情绪释放管理联合转变行为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具有匹配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情绪释放管理,研究组采用情绪释放管理联合转变行为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肺功能指标、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呼气峰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肺活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管理、躯体功能及症状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情绪释放管理联合转变行为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稳定肺功能,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提升患者自我效能。
风险理念指导下肿瘤护理计划联合共情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崔蒙霏, 赵静
2025, 43(6):  135-138. 
摘要 ( 23 )   PDF (160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疗患者应用风险理念指导下肿瘤护理计划联合共情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放疗的4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接受放疗的4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干预组,给予风险理念指导下肿瘤护理计划联合共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病耻感及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癌症疲乏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社会影响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理念指导下肿瘤护理计划联合共情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放疗患者干预中,可缓解癌因性疲乏,减轻病耻感,提高生存质量。
根因分析法在新生儿PICC导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潘长艳, 赵凯丽
2025, 43(6):  139-142. 
摘要 ( 21 )   PDF (160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法(RCA)优化新生儿PICC置管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88例留置PICC的患儿为研究对象,2020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患儿为对照组,2020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86例患儿为试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管理,试验组应用基于RCA优化的PICC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纳入科室15名护理人员开展自身对照研究,比较实施基于RCA优化的PICC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与维护的认知水平。结果 管理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施后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与维护认知水平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根因分析法的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期间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的相关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
汪银霞
2025, 43(6):  143-145. 
摘要 ( 21 )   PDF (145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罹患高血压同时患有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肺功能指标、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GR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罹患高血压同时患有慢阻肺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提升其依从性,有助于更好地改善肺功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中药热熨结合药膳疗法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宋敏
2025, 43(6):  146-148. 
摘要 ( 24 )   PDF (14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中药热熨结合药膳疗法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热熨,观察组采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中药热熨结合药膳疗法,两组连续护理15 d,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PAGI-QOL)、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胃脘隐隐作痛等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GI-QOL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PAGI-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子午流注理论中药热熨结合药膳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满意率,综合护理价值高。
代谢当量式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导入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萍萍
2025, 43(6):  149-152. 
摘要 ( 24 )   PDF (147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代谢当量式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导入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赤峰市肿瘤医院(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导入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代谢当量式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导入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BP、D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功能水平量表(ADL)、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100量表(WHOQOL-10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DL、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代谢当量式康复运动护理联合导入式健康教育可辅助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升其疾病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新生儿口腔运动联合穴位按摩对吸吮困难的新生儿经口喂养效果的提升探讨
罗清艳, 陈兰
2025, 43(6):  152-155. 
摘要 ( 25 )   PDF (144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口腔运动联合穴位按摩对吸吮困难的新生儿经口喂养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72例吸吮困难新生儿为研究对象,2023年2月—7月出生的患儿为对照组,2023年8月—2024年1月出生的患儿为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口腔运动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体质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如腹胀、呕吐、操作性皮肤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口腔运动联合穴位按摩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提升吸吮困难的新生儿展现了突出效果。这种方法不仅助力新生儿更快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目标,还显著提升了喂食效率,为其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该方法能有效缩减新生儿住院时间,且在实施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充分体现了口腔运动联合穴位按摩的高安全性特点。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共情护理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依从性影响
郭海燕, 吴晨葳
2025, 43(6):  155-158. 
摘要 ( 22 )   PDF (146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共情护理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依从性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不良情绪变化情况以及应对方式。结果 护理后,两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妥协量表、回避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积极面对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共情护理可提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效果,提升患者饮食依从性和服药依从性,减轻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面对。
三维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高血压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
陈桂琴, 张晖
2025, 43(6):  158-161. 
摘要 ( 24 )   PDF (1468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血压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三维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昌吉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需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增加三维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健康(MCS)维度和生理健康(PC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DBP和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BP和SBP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贫血、感染、静脉炎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MCS和P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CS和P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三维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在婴幼儿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
刘晓燕, 赵宏波, 张平, 岑茜, 刘丹凤
2025, 43(6):  161-164. 
摘要 ( 21 )   PDF (147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在婴幼儿围术期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2月—2024年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实施手术的79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组成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控制围术期低体温,另41例组成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控制围术期低体温,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麻醉前30 min、手术开始及结束时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至30 min时,对照组最低与最高体温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后苏醒时间和复苏室滞留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术后低体温、寒颤、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针对婴幼儿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中具有良好效果,其不仅可预防术中患儿体温降低,而且对控制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基于延续性护理的用药指导联合激励式护理在胆囊结石术后服药的应用效果
田力力
2025, 43(6):  164-167. 
摘要 ( 16 )   PDF (147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延续性护理的用药指导联合激励式护理在胆囊结石术后服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8月—2023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6例胆囊结石术后恶心呕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的用药指导联合激励式护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依从率低于对照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中关于社会关系、环境、生理、心理4个领域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延续性护理的用药指导联合激励式护理可改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自我效能与用药依从性,辅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俯卧位通气结合鸟巢护理在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韦柳密, 胡高艳
2025, 43(6):  167-170. 
摘要 ( 22 )   PDF (147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中运用俯卧位通气结合鸟巢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早产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择俯卧位通气,研究组则选择俯卧位通气结合鸟巢护理,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撤机时间、用药时间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呼吸频率(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动脉氧分压(PaO2)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撤机时间、用氧时间均明显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中运用俯卧位通气结合鸟巢护理,不但能显著改善早产儿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而且能有效缩短撤机时间与用氧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ACMPE管理模式护理改善耳源性眩晕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柳雨希
2025, 43(6):  170-172. 
摘要 ( 19 )   PDF (150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评估-沟通-监测-患者-环境(ACMPE)管理模式护理改善耳源性眩晕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2月山东省烟台市烟台业达医院接诊的耳源性眩晕患者80例,根据随机1∶1掷硬币原则把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ACMPE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观察时间为14 d,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两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改善状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14 d期间的窒息、跌倒、坠床、误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14 d后的前庭症状指数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14 d后的前庭症状指数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精力、躯体疼痛、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耳源性眩晕患者中应用ACMPE管理模式护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经验交流
消肿定痛汤佐治对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疼痛肿胀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邱庆德
2025, 43(6):  173-176. 
摘要 ( 21 )   PDF (147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消肿定痛汤在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肥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行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消肿定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的关节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的关节肿胀程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的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消肿定痛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和疼痛症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乌灵胶囊联合思诺思对焦虑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症状改善的影响
商卫芳
2025, 43(6):  176-180. 
摘要 ( 41 )   PDF (1625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焦虑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采取乌灵胶囊、思诺思(即酒石酸唑吡坦片)联合治疗,探索分析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兰溪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2例焦虑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思诺思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乌灵胶囊、思诺思联合治疗,研究分析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焦虑评分(SAS)、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焦虑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采取乌灵胶囊、思诺思联合治疗,可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韩振民
2025, 43(6):  180-184. 
摘要 ( 21 )   PDF (162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运用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4年3月东平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临床指标、心肺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48 h,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术后48 h,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心率、最大自主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心率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最大自主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CD3+、CD4+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开胸手术,胸腔镜微创手术可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减轻肺功能与免疫功能损伤。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周文明, 吉莉
2025, 43(6):  184-187. 
摘要 ( 29 )   PDF (1673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片,并进行血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含量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MI为(23.02±0.12)kg/m2,对照组为(25.23±0.31)kg/m2,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1,P<0.001),观察组治疗后的Hcy指标为(7.00±1.04)μmol/L,对照组为(10.85±2.14)μmol/L,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4,P<0.001)。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是一种有效且稳定的治疗方法,可用于肥胖/超重2型糖尿病的合并治疗。
贝伐珠单抗结合XELOX方案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近期获益及CEA、CA724水平的影响
齐婷
2025, 43(6):  187-190. 
摘要 ( 28 )   PDF (147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与XELOX化疗方案联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在改善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水平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间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接收的76例经临床检查确诊的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XELOX化疗方案施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结束时(9周),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CEA、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EA、CA72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CRC患者,以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近期疗效好且安全性理想,能显著降低其CEA、CA724水平。
超声引导下腰麻穿刺定位对麻醉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探讨
陶维初, 陈治鹏, 薛荣亮
2025, 43(6):  190-193. 
摘要 ( 23 )   PDF (147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麻穿刺定位对麻醉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6月—2024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单纯腰麻下择期手术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原则把140例患者分为超声组70例与触摸组70例。触摸组在腰麻穿刺定位中使用传统触摸方法,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麻穿刺定位,记录两组的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组的总操作时间、定位时间、腰麻穿刺时间短于触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的穿刺次数、穿刺针调整穿刺方向次数少于触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的术后48 h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触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触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麻穿刺定位能缩短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提高穿刺的准确性,还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缓解患者的疼痛。
微生态制剂配合间歇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肝功能、不良反应的影响
张雪梅, 李金正, 王泉亮
2025, 43(6):  194-196. 
摘要 ( 21 )   PDF (150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微生态制剂配合间歇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2月—2024年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60)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观察组(n=60)实施微生态制剂配合间歇性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患儿的肝功能相关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ulin,GLO)、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水平(TBIL)]、不良反应(皮炎、身体发热、腹泻、水电解质紊乱)。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TP、ALB、GLO、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P、GL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LB、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配合间歇性蓝光照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患儿,可以提高患儿合成蛋白质功能的恢复,改善肝功能,建议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