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葛均波. 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更新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7,37(14):1041-1057.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急诊医学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等.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西医诊治专家共识(2021)[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33(11):1281-1290. [4] 曹志超,李小娟,栾哲宇.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12):2242-2245. [5] 许蕾,张旭华,李方治,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家庭氧疗结合康复训练的疗效与经济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578-4579. [6] 张伟荣.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4):38-40. [7] 骆勇,贾文钗,王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7):436-438. [8] 魏伟超,吴伟,王创畅.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7,58(23):2068-2070. [9] 黄晨,余勇夫,秦国友.倾向性评分加权方法简介及其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4,51(4):638-642.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修订版)[J].国际呼吸杂志,2023,43(2):132-149. [11]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12]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T/CACM 1319-2019[S].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9. [13] CFDA.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6. [14] 蔡妙芝. 肺系疾病中西医病名关联映射及知识图谱构建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23. [15] 党迎迎. 清代肺胀文献整理及证治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22. [16] 陈丽,谭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9):58-60. [17] 王念源,李玉叶,刘玉鑫.老年AECOPD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J].广西医学,2022,44(16):1890-1893. [18] 李潇宁,陈明哲,黄徐睿,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E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急性加重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中医杂志,2023,64(17):1786-1791. [19] 王谦鑫宏,刘俊楠,成光宇,等.从饮、瘀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机[J].吉林中医药,2022,42(11):1251-1254. [20] 郭忠会,罗鑫,冯玉燕,等.基于UHPLC-Q-TOF/MS、GC-MS陈皮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治疗“痰、咳、喘”网络药理学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4,47(8):1715-1734. [21] 王婉怡,朱志军,李航飞,等.半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6(3):203-215. [22] 包永生,谢文英,王俊月.二陈汤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23):9-18. [23] 张丽,王淑丽.重用茯苓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水肿54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2):164. [24] 崔磊. 茯苓-桂枝对慢性心衰大鼠的保护作用与作用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 [25] 莫梅兰,廖美东,陈亚轻,等.蛤蚧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22,24(6):95-98. [26] 张重阳,于淼,陈荣昌,等.党参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4,35(5):765-770. [27] 邱伯雍. 参蛤散及其组分抗心力衰竭机制的实验研究[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