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中华养生保健 ›› 2025, Vol. 43 ›› Issue (6): 87-90.

• 文献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陈修园论治骨痹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

李璐, 戴雨婷, 陈俊, 吴广文*   

  1.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350122
  • 发布日期:2025-03-17
  • 通讯作者: *吴广文,E-mail:wuguangwenfj@163.com。
  • 作者简介:李璐(1999—),女,汉族,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骨伤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骨伤科学)(zyyzdxk-2023106);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开放课题(XGS2022006,XGS2023004)

  • Published:2025-03-17

摘要: 目的 探讨陈修园论治骨痹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 研读陈修园主编的《南雅堂医书全集》,从中筛选出骨痹治疗方,随后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骨痹治疗方中所使用药物的数据库,统计并分析每味中药出现的频次,并统计每味中药按照其主治功效、性味和归经进行分类后累积出现的频次;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Kmeans算法,在所建立的数据库中,对该类疾病相关的药物使用频次进行关联分析。目的是分析并挖掘骨痹治疗方中常见组方的规律,后采用聚类分析法演化出骨痹治疗的核心组方,结合专业知识创建新组方。结果 在《南雅堂医书全集》治疗骨痹的40首方剂中,药物出现频次排名前10位的中药依次是当归、川芎、牛膝、甘草、白术、茯苓、附子、白芍、独活和防风;另将使用频次≥10的中药按照其主治功效进行统计排序,发现出现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类、活血化瘀类、温里类、利水渗湿和祛风湿类;药性多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多见;归经以脾、肝、肾经为主;总结以上用药特点,挖掘出3个核心组方、1个新组方。结论 陈修园治疗骨痹以健脾胃、养气血为主,兼以补肾益髓、活血祛瘀、祛湿化痰、祛风散寒。多用性温,味甘、辛、苦,入脾、肝、肾经的中药,其功效多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和温里类为主,基于数据分析的核心组方和新组方的出现可以为临床治疗骨痹提供用药参考。

关键词: 骨痹, 骨关节炎, 陈修园,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