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4-01
论著
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对NSCLC进展的预测作用
王明月, 姚岚, 张娜, 朱坤, 高守宝, 杨晓峰, 白天, 季佳, 黄启成
2025, 43(7):  1-5. 
摘要 ( 26 )   PDF (1811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究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展(以淋巴结转移为评估标准)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其中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40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分析18F-FDG PET-CT检查分期的准确性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18F-FDG PET-CT检查分期准确率为87.00%。淋巴结转移组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原发灶代谢肿瘤体积(MTV-P)、原发灶和转移灶代谢肿瘤体积(MTV-C)、原发灶糖酵解总量(TLG-P)、原发灶和转移灶糖酵解总量(TLG-C)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SUVmax、MTV-P、MTV-C、TLG-P、TLG-C与NSCLC进展呈正相关,且均为NSCLC进展的危险因素,各参数联合预测NSCLC进展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8。结论 18F-FDG PET-CT在NSCLC进展的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SUV、MTV和TLG参数对NSCLC进展的联合预测效能较好。
阶梯式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王芳
2025, 43(7):  5-9. 
摘要 ( 25 )   PDF (165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患者中应用阶梯式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7月在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1例LDH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n=51)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给予阶梯式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康复训练应用于LDH术后患者干预中,可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多学科合作构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方案的效果研究
王敏, 曾苏华, 杜韫雨, 徐霞, 叶美娟
2025, 43(7):  10-15. 
摘要 ( 18 )   PDF (166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下构建的围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7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合作构建的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方案。比较两组营养学指标、肌力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身体质量指数(BMI)、握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BMI、握力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模式下构建的围术期营养管理方案可改善食管癌病人营养状况,增强体重及握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2019—2023年某地某三甲中医医院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孔衍琳, 曹怡
2025, 43(7):  15-20. 
摘要 ( 20 )   PDF (168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019—2023年某地某三甲中医医院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2023年泰安市中医医院院感监测数据,分析医院感染情况、医院感染漏报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及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三管相关感染发病情况、医院感染部位和科室情况分布特征等。结果 2019—2023年全院住院总人数为168 413人,医院感染人数为1 626人,感染发病率为0.97%,医院感染例次数为1 757例次,感染率为1.04%。漏报人数为27人,漏报率为1.66%,漏报例次数为27例次,漏报率为1.54%。多重耐药菌感染人数为198人,感染率为0.12%,感染例次数为226例次,感染率为0.13%。抗菌药物使用人数为68 301人,使用率40.56%。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为8 900人,手术例数为9 432例,手术部位感染例数14例,感染率为0.16%。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例数4 606例,预防使用率48.83%。导尿管插管人数为13 821人,总天数为127 026 d,导尿管相关感染人数为275人,感染例次为277例,感染率为2.18‰;中央血管导管使用人数为1 168人,总天数为12 832 d,中央血管导管相关感染人数为6人,感染例次为6例,感染率为0.47‰。总共有1 757例次医院感染,其中前5位是下呼吸道感染(含呼吸机相关)、泌尿系感染(含尿管相关)、上呼吸道感染、菌血症(含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胃肠道感染,分别占38.82%、26.24%、21.63%、3.70%和2.22%。医院感染居前5位是脑病科(含脑病监护室)、重症医学科、康复科、脑病外科、老年病科,分别占23.33%、19.52%、7.63%、7.40%、6.49%。总共有226例次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多耐药菌感染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重症医学科、脑病外科、康复科、脑病科(含脑病监护室)、老年病科,分别占57.08%、12.39%、7.96%、7.08%、7.08%。发病率最高的病原体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发病率最高的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含呼吸机相关)和泌尿系感染(含导尿管相关),分别为76.99%和10.18%;多重耐药菌感染送检标本以痰液为主,其次是尿、穿刺液和分泌物以及血标本。结论 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以及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等指标均达标,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情况以及针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防控措施的落实,仍是今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环节。
中医诊疗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临床研究
张晓红
2025, 43(7):  20-23. 
摘要 ( 20 )   PDF (154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住院的80例风热闭肺型儿童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静脉输液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中药足浴,7 d后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气喘消失时间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WBC、PCT、CRP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WBC、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气喘等病情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缩短患儿病程。
葛桑化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湿热中阻证的临床观察
甘德成, 李迈, 王贵霞, 吴云云, 蒲永乐, 张丽丽
2025, 43(7):  23-27. 
摘要 ( 19 )   PDF (157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葛桑化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KD)湿热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3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80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运动以及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相同治疗,同时给予葛桑化浊汤,口服,经12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24 h-UTP)、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情况。结果 有6例患者脱落,最终有74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FPG、24 h-UTP、UACR、Cys-C、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FPG、24 h-UTP、UACR、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桑化浊汤能够有效改善DKD湿热中阻证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FPG、24 h-UTP、UACR、Cys-C、β2-微球蛋白、GFR水平,联合西医治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
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颜玉洁, 蔡惠铃, 蔡海荣, 黄秋萍
2025, 43(7):  27-30. 
摘要 ( 14 )   PDF (151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相关指标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瘀热互结证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灌肠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灌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桃核承气汤灌肠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胰腺炎指标(血淀粉酶、血脂肪酶)、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疾病严重程度指标[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 Ⅱ)评分、急性胰腺炎床边指数(BISAP)、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后,灌肠组在血淀粉酶、血脂肪酶、WBC、hs-CRP、IL-6、TNF-α、APACHE Ⅱ评分、BISAP评分、MCTS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灌肠组在首次排便、腹胀消失、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针刺联合自制中药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对患者症状的改善探讨
张荣华
2025, 43(7):  30-33. 
摘要 ( 18 )   PDF (153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自制中药面膜外敷治疗黄褐斑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自制中药面膜进行外敷,观察组实施自制中药面膜外敷联合针刺治疗,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黄褐斑治疗时,联合应用中药外敷、针刺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和皮肤症状,促使其生活质量水平提升。
红景天苷联合左卡尼汀对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李红玉, 祁琴, 豆金彦, 刘书斌, 安蓉芳
2025, 43(7):  33-36. 
摘要 ( 17 )   PDF (149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展开红景天苷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兰州兰石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红景天苷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仅实行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糖脂代谢及心率变异性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脂质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变异性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景天苷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方案的应用,可改善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率。
疏肝健脾活血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张程
2025, 43(7):  37-40. 
摘要 ( 18 )   PDF (1492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疏肝健脾活血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继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活血汤联合莫沙必利。比较两组疗效、症状评分,且检测两组胃肠动力指标和血清血清转铁蛋白(TFN)、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以及前白蛋白(PA)水平。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脘胀痛、烦躁易怒、胃纳呆滞、纳少及嗳气频作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胃脘胀痛、烦躁易怒、胃纳呆滞、纳少及嗳气频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窦收缩频率、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及胃窦收缩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肠动力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胃窦收缩频率、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及胃窦收缩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FN、ALB、Hb和PA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营养学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TFN、ALB、Hb和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活血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较佳,能明显减轻症状,改善胃肠动力功能和机体的营养状态。
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许洪兰, 赵玉芬
2025, 43(7):  40-44. 
摘要 ( 20 )   PDF (1565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加用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持续3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EGF、IGF-1、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食呕吐或哽噎、胸膈闷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治疗效果,加快免疫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安全可行。
真武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迟艳艳
2025, 43(7):  44-47. 
摘要 ( 15 )   PDF (1533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真武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23年8月—2024年4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中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真武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取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24 h尿蛋白量等肾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以及降钙素原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精神活力、躯体疼痛、社会职能、情感状态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汤加减结合温针灸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有效率较高。
临床研究
三种不同方案在绝经后妇女萎缩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黄楠楠
2025, 43(7):  47-49. 
摘要 ( 18 )   PDF (147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对绝经后妇女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实施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3年8月任丘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绝经后妇女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予以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B组予以康妇凝胶治疗,C组予以康妇凝胶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对比三组疗效。结果 C组临床疗效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低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康妇凝胶联合戊酸雌二醇片应用于绝经后妇女萎缩性阴道炎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非计划二次手术管理中的价值
何承融, 翟秀丽, 张荣萍
2025, 43(7):  50-54. 
摘要 ( 16 )   PDF (164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进行非计划二次手术管理中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效果探究。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非计划二次手术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行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分析对照组的非计划二次手术管理工作,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实施制订的预防措施(作为观察组),比较管理结果。结果 非计划二次手术管理效果方面,观察组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出血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二次手术管理质量方面,观察组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术后管理情况、手术团队沟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非计划二次手术管理中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发现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会受到术前、术中、术后等多方面影响。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加强工作人员管理、重视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强化围术期管理工作等措施,可降低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出血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让患者尽早出院。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任红梅, 秦禹
2025, 43(7):  54-57. 
摘要 ( 16 )   PDF (149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其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17例,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以冠脉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在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狭窄以及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结果 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17例,以冠脉血管造影为“金标准”,82例为阳性,35例为阴性。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在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狭窄中的灵敏度为98.78%(81/82)、特异度为100.00%(35/35)、准确度为99.15%(116/117)、阳性预测值为100.00%(81/81)、阴性预测值为97.22%(35/36)。82例冠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冠脉正常449段,轻度狭窄101段,中度狭窄47段,重度狭窄56段,闭塞7段;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与其一致性为0.736。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在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狭窄中表现出高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与“金标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
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与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椎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蒋恒志, 马志强
2025, 43(7):  57-60. 
摘要 ( 18 )   PDF (157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与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椎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椎型颈椎病患者88例,以计算机生成88个随机数字,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领取对应数字,根据奇偶数分为A组、B组,各44例。A组行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椎板成形术,B组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椎矢状位参数(颈椎倾斜度、头颅倾斜度、C2~7Cobb’s)、颈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量表(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优良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2);B组手术时长较A组长,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01)。术后6个月,两组C2-7Cobb’s角、颈椎倾斜度、头颅倾斜度均高于术前,且B组更高(P<0.001);两组JOA高于术前、VAS低于术前,且B组指标变化更明显(P<0.001);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结论 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椎板成形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在治疗CSM患者中均可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创伤性较小,可调节颈椎矢状位参数。
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ARDS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效果预测评估中的价值
姚国华, 刘泉
2025, 43(7):  60-64. 
摘要 ( 20 )   PDF (178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在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开展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对患者撤机预测评估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ARDS患者,患者持续进行48 h治疗,结合患者撤机情况划分为无创机械通气成功组(80例)与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组(40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在治疗开始6 h、12 h、24 h、30 h、36 h、42 h、48 h进行检测与对比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增厚分数。并针对超声膈肌功能评估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呼吸频率、PaO2/FiO2、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 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增厚分数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呼吸频率、PaO2/FiO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膈肌活动度预测无创机械通气效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膈肌活动度>13.0 mm敏感率为80.5%,膈肌增厚分数预测无创机械通气效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膈肌增厚分数>36.00%敏感率为81.85%。结论 ARDS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开展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预测,可以为临床通气治疗方案制订与完善提供指导。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消癌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俞淑花
2025, 43(7):  65-68. 
摘要 ( 16 )   PDF (156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消癌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2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2)、观察组(n=48),分别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消癌平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客观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比对照组高,外周血CD8+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消癌平可下调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表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存在一定安全性,疗效确切。
腹腔镜直肠癌D3淋巴结清扫联合盆底自主神经保留术治疗女性直肠癌效果观察
王凯
2025, 43(7):  68-71. 
摘要 ( 17 )   PDF (154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D3淋巴结清扫联合盆底自主神经保留术(PANP)在女性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女性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将行腹腔镜直肠癌D3淋巴结清扫联合PANP治疗的75例设为观察组,将行常规腹腔镜直肠癌D3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7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排尿功能、性功能、应激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尿管拔除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速率、膀胱残余尿量、排尿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FSFI评分中各维度及总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时Cor、N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较对照组高,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D3淋巴结清扫联合PANP治疗女性直肠癌效果更佳,可减轻排尿功能障碍,减小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且手术创伤更小,利于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列线图用于极/超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测的研究
付马, 金瑞, 仰守红
2025, 43(7):  72-76. 
摘要 ( 15 )   PDF (1748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于极/超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致力于构建一个早期预测模型,以协助临床医生更为迅速地对NEC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生胎龄<32周、生后24 h内入院的181例极/超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腹部X线片,将结果异常的患儿纳入NEC组,将结果正常的纳入对照组。收集母亲孕产史、新生儿出生史、生后第1次血常规、血气分析、母乳喂养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出可能的预测变量,建立早期NEC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Bootstrap 1 000次重抽样的校准来测量Nomogram的准确度。结果 共纳入181例极/超早产儿,其中NEC 34例(18.7%),无NEC 147例(81.2%)。男性(OR=3.223,95%CI:1.055~9.840,P=0.040)、胎龄(OR=0.433,95%CI:0.255~0.735,P=0.002)、母乳喂养(OR=0.094,95%CI:0.024~0.368,P<0.001)是NEC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在预测NEC的发生方面有良好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指数)为0.815(95%CI:0.738~0.891)。Bootstrap重抽样1 000次显示曲线拟合良好(校准曲线围绕斜率1上下摆动,平均绝对错误率0.03,n=181)。结论 通过母亲孕产史、新生儿出生史及早期临床资料可建立极/超早产儿NEC早期预测模型,有助于医生早期临床决断。
生物电阻抗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体成分的纵向变化
许明, 高源华, 矫春晓, 曲少琴, 孙晓燕, 李海强
2025, 43(7):  76-79. 
摘要 ( 17 )   PDF (163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年前后人体成分的纵向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2月28日在烟台业达医院行规律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1例,女性59例;年龄29~84岁,平均年龄(56.23±13.52)岁;≥60岁老年患者50例;患者间隔1年时间完成2次人体成分分析,收集人体成分分析数据以及对应月份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尿素等生化指标结果。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1年前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及人体成分指标的差异;并对人体成分同白蛋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与1年前比较,1年后120例血液透析患者前白蛋白降低,铁蛋白、血红蛋白、肌酐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年前比较,1年后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中身体细胞量、蛋白质、骨骼肌含量、去脂体质量、相位角等指标均显著下降,内脏脂肪面积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不同性别人群人体成分变化也具有较大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白蛋白同身体细胞量、蛋白质、骨骼肌量、相位角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相较于生化指标,身体细胞量、蛋白质、骨骼肌含量、相位角等人体成分指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纵向观察中变化更为显著,应重视其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营养管理中的作用。
康复研究
格林模式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张倩倩, 陈露露, 玉晓平
2025, 43(7):  80-83. 
摘要 ( 14 )   PDF (162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格林模式指导下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给予格林模式指导下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组的康复依从性(97.67%)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FMA(上肢功能、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林模式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能够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虚拟康复训练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
陈磊, 陈红英
2025, 43(7):  83-87. 
摘要 ( 14 )   PDF (152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与调查分析虚拟康复训练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4月在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医院诊治的84例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观察组在此之上又增加虚拟康复训练,观察组与对照组训练周期1个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汉语语音清晰度、客观声学指标、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检查(CRRCAE)评估康复前后患者的失语改善情况、采用脑卒中失语症生活质量量表(SAQOL-39)调查康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康复1个月后主观判定语音清晰度为97.62%,与对照组的78.57%相比更高(P<0.05)。康复1个月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第一共振峰(F1)频率、第二共振峰(F2)频率平均值情况,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1、F2共振峰平均值相比康复前均有提升(P<0.05),康复1个月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F1、F2共振峰平均值提升效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康复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RCAE失语评分均比康复前增高(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1个月后观察组的生理、沟通、心理社会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 虚拟康复训练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能改善患者的主观与客观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献研究
疏肝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王少敏, 孙旭冉, 谭宝
2025, 43(7):  86-90. 
摘要 ( 17 )   PDF (2490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疏肝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等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有效率、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1 6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西药治疗比较,疏肝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临床有效率(OR=4.67,95%CI:3.24~6.72,Z=8.27,P<0.00001),促进溃疡愈合(OR=2.36,95%CI:1.13~4.92,P=0.02),提高Hp根治率(OR=2.82,95%CI:1.37~5.83,P=0.005),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强且不良反应较小,复发率较低。结论 与单用西药比较,疏肝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更优,不良反应较小,复发率较低。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总体质量一般,有效性和安全性亟待设计严谨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右美托咪定在手术麻醉及镇痛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王玉霞, 李廷来
2025, 43(7):  90-93. 
摘要 ( 14 )   PDF (159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舒适化医疗的发展,临床愈加重视手术麻醉及镇痛。右美托咪定(Dex)作为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α2A/D受体亚型介导麻醉及镇痛作用,可以有效发挥镇静、镇痛、免疫调节、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术后睡眠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炎症反应等多重作用,所以逐渐被用于心肺手术、肝胆手术、颅脑手术等,为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做出重要贡献。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Dex应用于手术麻醉及镇痛的相关研究做出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高效应用Dex提供有益借鉴。
学术探讨
探讨刘完素河间学派从金元时期至清代的学术传承及创新
冯汉财, 潘林平
2025, 43(7):  94-97. 
摘要 ( 14 )   PDF (1624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秉承《黄帝内经素问》《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提出“火热论”“阳气怫郁论”“运气学说”“玄府气液通畅论”等学说,治疗上主张用“宣、清、通”三法和辛苦寒药以开发郁结、宣通气液,对同时期及后世医家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医学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我们探讨刘完素学术理论创新及对后世各家学说的影响,旨在发掘与传承,掌握河间学派从金元时期至清代的学术传承及创新,使之更广泛地运用于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
风湿病中医辨证思路与护理方法探析
马茜茜, 田广芳, 可易弘, 张之弘, 倪角角
2025, 43(7):  98-101. 
摘要 ( 21 )   PDF (159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湿病是一类以关节、内分泌腺、血管、皮肤及多个系统损害为主并伴有免疫功能紊乱等疾病的统称,本病临床表现一般复杂多样,其中以肌肉的酸困、疼痛、麻木、肿胀及关节的畸形、屈伸不利等较多见,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止痛为主,尚不能根治,且不良反应较大,而中医可发挥标本同治的独特优势,临床效果显著。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从风湿病的辨证特点、中医护理方法等方面对该病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教育管理
基于Fink模式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陈利钦, 杨艳英, 申洪娇, 焦然
2025, 43(7):  102-105. 
摘要 ( 21 )   PDF (162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Fink模式改革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并探讨其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9日—2024年1月10日某校2023级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121名护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1)。在Fink模式指导下,融入红旗渠精神,设计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干预组采用基于Fink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收集两组的学业成绩,并采用关怀能力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关怀能力量表总分、认知维度及耐心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勇气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支持性沟通量表总分、提供有效的负面反馈、支持性沟通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辅导与咨询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Fink模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人文关怀能力和支持性沟通能力,可应用于后续课程中。
ECRS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效果及卫生质量的影响
禹丽红
2025, 43(7):  106-108. 
摘要 ( 15 )   PDF (152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ECRS)管理模式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效果及卫生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4 877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ECRS管理模式的实施时间进行分组,将2022年3月—2023年2月实施ECRS管理模式前的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n=32 769),将2023年3月—2024年2月实施ECRS管理模式后的住院患者设为研究组(n=32 108)。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环境物体表面菌群检出率、卫生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患者与其陪护者对医院感染防控考核合格率。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环境物体表面菌群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体卫生质量评分和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与其陪护者对医院感染防控考核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RS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减少环境物体表面菌群污染,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患者与其陪护者关于医院感染防控的认知水平,对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的控制效果和卫生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调查研究
联合测定全血CRP、血常规等指标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
史亚彬
2025, 43(7):  109-111. 
摘要 ( 14 )   PDF (167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能。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菏泽市中医医院行体检的89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组,采集两组静脉血,比较两组CRP、nCD64指数、IP-10、PCT、SAA;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CRP、nCD64指数、IP-10、PCT、SAA单独或者联合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CRP、nCD64指数、IP-10、PCT、SAA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CRP、nCD64指数、IP-10、PCT、SAA联合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曲线下面积高于CRP、nCD64指数、IP-10、PCT、SAA单独诊断。结论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液内的CRP、nCD64指数、IP-10、PCT、SAA呈异常高表达状态,而CRP、nCD64指数、IP-10、PCT、SAA联合检测可有效诊断出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衰弱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王琎, 王丽红, 王彩霞
2025, 43(7):  112-115. 
摘要 ( 14 )   PDF (1567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与衰弱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Fried表型衰弱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衰弱组,将其余90例患者分为非衰弱组。比较两组患者GNRI与血清营养指标(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GNRI与衰弱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以上随访,记录死亡、再入院、骨折、跌倒相关不良结局例数。将发生不良结局的20例衰弱患者作为不良结局组,将其余40例未发生不良结局的患者作为良好结局组,比较其临床特征。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GNRI临界值对于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衰弱组GNRI、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NRI与衰弱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组与良好结局组患者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组患者与良好结局组患者年龄、BMI、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I-1对于衰弱患者6个月以上不良结局及死亡的预测效果优于GNRI-2。结论 GNRI与衰弱患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相关血清营养指标呈正相关,且GNRI能够预测老年衰弱患者出院后6个月以上的不良结局,且GNRI<101.99可能导致老年衰弱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
护理研究
区域医联体平台下中医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熊伟, 石红艳, 包玉娥, 刘继琴
2025, 43(7):  115-118. 
摘要 ( 19 )   PDF (1615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实施区域医联体平台下中医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区域医联体平台下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与抑郁状态。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3个月,两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医联体平台下给予AMI患者PCI术后中医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PICC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唐艳丽, 陈剑琴
2025, 43(7):  119-122. 
摘要 ( 15 )   PDF (163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35例行PICC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分为发生组(n=34)和未发生组(n=201),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时Wells评分、置管时Caprini评分、置管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置管部位肌力、置管前D-二聚体、置管前血浆纤维蛋白原、置管前凝血酶时间,置管后动态复查四肢深静脉彩超。结果 23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PICC置管后34例形成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5%;两组患者性别、置管时Caprini评分、置管时GCS评分、置管部位肌力、置管前血浆纤维蛋白原、置管前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置管时Wells评分、置管前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过高、置管时Wells评分低、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高会增加出血性脑卒中患者PICC置管后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于此类患者置管后应该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时动态复查四肢深静脉彩超,必要时予以深静脉置管代替PICC。
穴位埋针联合八段锦辅助治疗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娜娜
2025, 43(7):  123-126. 
摘要 ( 16 )   PDF (1491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穴位埋针联合八段锦辅助治疗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a,CHD)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1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针疗法联合八段锦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冠状动脉微循环、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内径(LVESD)]、临床护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冠状动脉微循环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血流储备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针联合八段锦辅助治疗对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CHD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状态、心功能情况。
全流程护理管理在肾上腺肿瘤日间手术中应用效果
高琪, 姚雪, 尚吉文
2025, 43(7):  126-129. 
摘要 ( 14 )   PDF (149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良性肾上腺肿瘤患者日间手术中全流程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行日间手术治疗的100例良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3年2月—7月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2023年8月—2024年1月入院患者纳入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日间手术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全流程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术前临床知识宣教评分,手术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日间手术治疗指标,围手术期心理情绪评分及护理评价满意度。结果 术前30 min,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术前手术准备、手术流程、手术麻醉、注意事项及并发症临床知识宣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环境管理、急救准备、安全管理、临床监护及重点环节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前1 h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评分、抑郁症筛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间手术准时完成率、护理满意度,计划外手术率、术后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性肾上腺肿瘤日间手术中全流程护理管理的应用,可优化术前临床宣教、手术护理准备质量,改善围手术期情绪健康,确保日间手术的按时完成,提升日间手术安全性,护理管理效果确切。
精细化护理在烫伤换药中的应用及对其遵医性与自护能力的影响
梁珠阳, 王静, 杨亚平
2025, 43(7):  129-132. 
摘要 ( 19 )   PDF (1491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精细化护理在地榆炭联合黄连膏治疗烫伤换药中的应用及对其遵医性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患者遵医性、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以及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Mood Scale,PANAS)评分。结果 观察组遵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5)。护理前,两组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PAN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正向情绪评分高于护理前,负向情绪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正向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在地榆炭联合黄连膏治疗烫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提升患者遵医性及自护能力,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综合性护理价值高。
视觉分散护理在重症监护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及对睡眠质量、疼痛等级的影响
邢冲, 由晶
2025, 43(7):  132-135. 
摘要 ( 14 )   PDF (149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视觉分散护理在重症监护心脏病患儿中应用的效果以及对患儿睡眠质量和疼痛等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38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强视觉分散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疼痛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PSQI),患儿在医疗环境、医疗操作、自我恐惧等方面的医疗恐惧(CMFS)心理状态,应用镇静药物情况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VAS、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医疗操作、医疗环境、人际关系和自我恐惧的CM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重症监护心脏病患儿实施视觉分散护理策略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减轻疼痛,调节恐惧的心理状态,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
休克指数评估模式下急救护理方案对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
张雅男
2025, 43(7):  135-137. 
摘要 ( 14 )   PDF (14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休克指数评估模式下急救护理方案对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50例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6)。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休克指数评估模式下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护理指标(抢救时间、院内失血量、输血量)、血液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院内失血量、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抢救6 h、12 h、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显著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6 h、12 h、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休克指数应用于急诊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失血量、改善血液指标与血气指标,有利于提升抢救效果。
水火两补汤加减联合优质护理治疗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陈海燕
2025, 43(7):  138-141. 
摘要 ( 20 )   PDF (154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水火两补汤加减联合优质护理治疗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水火两补汤加减联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和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和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而言,水火两补汤加减联合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较高。
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郭智红
2025, 43(7):  141-144. 
摘要 ( 14 )   PDF (146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评分、共性模块与附加关注模块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T-G(生理、家庭、情感、功能)、C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基于萨提亚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引导呼吸训练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宋克华, 李霞
2025, 43(7):  144-147. 
摘要 ( 13 )   PDF (149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基于萨提亚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引导呼吸训练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0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干预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联合呼吸训练,干预组实施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联合引导呼吸训练。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肺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弹性、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采用基于萨提亚模式的心理护理联合引导呼吸训练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并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ERAS理念下疼痛护理联合自我眼部按摩指导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疼痛、眼压和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玲 ,姜晓宁
2025, 43(7):  148-151. 
摘要 ( 15 )   PDF (1493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ERAS)理念下疼痛护理联合自我眼部按摩指导对青光眼患者术后疼痛、眼压和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5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与眼部按摩指导,ERAS组采用ERAS理念下疼痛护理联合自我眼部按摩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遵医依从性、眼部疼痛、眼压、视功能变化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后,ERAS组遵医定依从性和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两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眼压先降低后升高,眼视力逐渐升高,干预1周和1个月,ERAS组疼痛评分和眼压低于常规组,眼视力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下疼痛护理联合自我眼部按摩指导可提高青光眼患者依从性,促进术后疼痛缓解、眼压与视功能恢复,改善生命质量。
行为转变理论健康指导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黄欢
2025, 43(7):  151-154. 
摘要 ( 14 )   PDF (149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行为转变理论健康指导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行为转变理论健康指导护理,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 干预前,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Simple N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ale,MMSE)、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健康指导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有益,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也较高。
叙事护理联合精准握力训练对肿瘤PICC带管患者的影响
陈曦, 吴楠
2025, 43(7):  154-157. 
摘要 ( 14 )   PDF (149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肿瘤PICC带管患者应用叙事护理联合精准握力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8例肿瘤PICC带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4例。参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加用叙事护理联合精准握力训练。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估心理状态、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评估血流速度、Herth希望量表测评希望水平、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调查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血流速度、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血流速度中平静时平静血流速度、握球时最大血流速度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希望水平中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及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评分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躯体职能、活力及一般健康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联合精准握力训练能够改善肿瘤PICC带管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血流速度及希望水平,加强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问题导向的预警干预对脑梗死后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
齐莉
2025, 43(7):  157-161. 
摘要 ( 14 )   PDF (164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导向的预警干预对脑梗死后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预警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问题导向的预警干预,持续干预7 d后评估干预效果。分别于干预前、干预7 d后比较两组患者压疮风险[采用压疮评分量表(Braden)评估],干预7 d后,评价患者的卧床舒适度(参照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并结合脑梗死后卧床患者情况拟定卧床舒适度评价表评估);统计两组患者院内卧床治疗期间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7 d后,两组Braden各维度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总舒适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卧床患者实施基于问题导向的预警干预,能够降低压疮风险,减少压疮发生,患者卧床舒适度提高。
白噪声听觉干预结合微视频教育模式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周婧
2025, 43(7):  161-163. 
摘要 ( 13 )   PDF (147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中采取白噪声听觉干预结合微视频教育模式的临床价值,以及对患儿依从性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白噪声听觉干预结合微视频教育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咳嗽、发热、憋喘)、睡眠质量[睡眠时长、闭眼至入睡时间、阿森斯失眠自评量表(Asymptomatic Sleep Disturbance Scale,AI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闭眼至入睡、AIS及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中采取白噪声听觉干预结合微视频教育管理可提高其依从性,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更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Teach-Back护理模式联合人文关怀对微创无痛拔除阻生牙患者配合程度及疼痛程度影响
高淑清
2025, 43(7):  164-167. 
摘要 ( 17 )   PDF (153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Teach-Back护理模式联合人文关怀对微创无痛拔除阻生牙患者配合程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存在阻生牙问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Teach-Back护理模式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情绪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ch-Back护理模式联合人文关怀应用于微创无痛拔除阻生牙患者,可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经验交流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儿麻醉药物用量及安全性分析
张波, 周莉
2025, 43(7):  167-170. 
摘要 ( 15 )   PDF (1544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麻醉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骶管麻醉复合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药物用量、复苏质量以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在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用药剂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清醒时间、离室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Richmond躁动-镇静(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麻醉方案效果对比中发现,气管插管全麻方案能够进一步保障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效果,同时有效降低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短视频健康教育对老年龋齿患者口腔保健行为、知识知晓率的影响研究
张聪聪, 赵明曦, 兰元梅, 陈天超, 冯悦颖
2025, 43(7):  170-173. 
摘要 ( 16 )   PDF (149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短视频健康教育对老年龋齿患者口腔保健行为以及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短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口腔健康行为、龋齿知识知晓情况、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正确刷牙、口腔清洁、定期复查、牙间隙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正确刷牙、口腔清洁、定期复查、牙间隙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龋齿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OPIH-14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短视频健康教育于老年龋齿患者中,可促进口腔健康行为的养成,增进对龋齿知识的认知,优化口腔健康的生活品质,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于临床中借鉴使用。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毓
2025, 43(7):  173-177. 
摘要 ( 14 )   PDF (1648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2023年11月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围术期相关指标、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CEA、CA125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对患者手术创伤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
李龙, 冉文勇, 周兴江, 李宗虎
2025, 43(7):  177-181. 
摘要 ( 18 )   PDF (151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予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1月—2024年8月贵阳白志祥骨科医院收治的87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保守治疗);观察组45例(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创伤程度、脊柱形态、脊柱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5.12±0.42)mm、术中出血量(4.22±0.36)mL。治疗前,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后凸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GQOLI-74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PVP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脊柱形态及功能,且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替雷利珠单抗与卡铂及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张淑香, 殷宁
2025, 43(7):  181-185. 
摘要 ( 14 )   PDF (1599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替雷利珠单抗与卡铂及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价值,重点分析其对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仅给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替雷利珠单抗,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结果、免疫功能(CD3+、CD4+/CD8+)、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NLR、ML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LR、ML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卡铂及白蛋白紫杉醇治疗NSCLC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免疫功能与NLR、MLR等指标,且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好。
高频振动排痰系统结合时效性激励模式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李爱华, 刘敏, 董浩
2025, 43(7):  185-189. 
摘要 ( 16 )   PDF (1510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高频振动排痰系统结合时效性激励模式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2023年5月—2024年5月选取研究样本,源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科收治的82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全部病例分组。41例纳入对照组,仅采取高频振动排痰系统治疗,另41例纳入观察组采取高频振动排痰系统和时效性激励模式联合治疗,观察各组经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肺功能指标、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内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动排痰系统结合时效性激励模式可改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并可改善患者遵医行为。
Oxford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应激指标分析
华乾坤
2025, 43(7):  189-192. 
摘要 ( 17 )   PDF (154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Oxford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应激指标。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4年2月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Oxford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疼痛评分、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度、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MDA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的SOD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TNF-α、IL-6、IL-17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Oxford单髁应用于内侧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激反应更小,炎症反应更轻,且疗效更加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度以及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安全性相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开放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冯锐
2025, 43(7):  193-196. 
摘要 ( 16 )   PDF (150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开放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9例行开放引流术的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时间均≥30 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开放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69例患者中,35例30 d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率为20.71%。预后不良组的合并糖尿病、累及多间隙、发病到手术时间≥14 d、住院时间≥14 d、白细胞计数(WBC)≥10×109/L、中性粒细胞(NE)≥7×109/L、C反应蛋白(CRP)≥10 mg/L、白蛋白(ALB)<35 g/L患者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累及多间隙、发病到手术时间≥14 d、住院时间≥14 d、ALB<35 g/L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开放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行开放引流术后潜在较高预后不良风险,相关影响因素众多,合并糖尿病、累及多间隙、开放引流术治疗晚、住院时间长、入院时白蛋白偏低会增加预后不良风险,临床中应基于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制订预后不良预防和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