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3-01
论著
思维导图联合“子午流注”理论在脑卒中患者抗阻训练依从性中的应用
张琳, 杨沪萍
2023, 41(5):  1-4. 
摘要 ( 94 )   PDF (2186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联合“子午流注”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抗阻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5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常规口头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思维导图和“子午流注”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抗阻训练的依从性和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抗阻训练依从性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相关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抗阻训练依从性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相关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维导图联合“子午流注”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对抗阻训练的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度。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泌乳素、CD3+、CD4+的相关性研究
岳翔, 罗森, 王海霞, 张建军, 高扬, 曾沙, 马海龙
2023, 41(5):  4-4. 
摘要 ( 136 )   PDF (1972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与泌乳素、CD3+、CD4+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8月乌鲁木齐友爱医院收治的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到乌鲁木齐友爱医院健康体检的80例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泌乳素含量、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及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相对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相对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sman分析显示,血清泌乳素水平、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相对含量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均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泌乳素水平及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相对含量为导致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多伴随有血清泌乳素的高表达与CD3+、CD4+T淋巴细胞相对含量降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与泌乳素及CD3+、CD4+T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
429例儿童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陆海丽
2023, 41(5):  8-11. 
摘要 ( 100 )   PDF (1967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儿童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北京京都儿童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因血液病住院发生医院感染的429例患儿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病住院患儿8 858例,发生429例医院感染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84%,且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恶性血液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住院期间有有创操作3 671例,发生医院感染310例,占感染例数的72.26%;429例医院感染病例感染部位以血流感染为主,占42.62%;住院时间≥30 d的感染发生率最高,共359例,占84.07%,住院患者时间延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化疗后使用层流床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5%,未使用层流床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05%,将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儿安排入住层流病房,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感染发生率;使用抗生素3 d及以上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抗生素或使用时间不超过24 h的患儿。结论 血液病患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血液病患儿住院期间进行有创操作、住院时间>30 d、使用抗生素>7 d是血液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运用
杨丽昆
2023, 41(5):  11-14. 
摘要 ( 173 )   PDF (1956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施以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常规抗感染药物方案,试验组同时施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炎症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CRP、ESR、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予以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与常规抗感染方案相比,能获取较好的效果,可进一步缩短住院的时间,促进患儿炎症因子指标的改善,且纤维支气管镜术治疗无明显不良事情发生。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式全子宫切除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朱保静
2023, 41(5):  15-17. 
摘要 ( 139 )   PDF (1936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腹式全子宫切除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流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拆线时间、出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进流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拆线时间、出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刘中元, 宋志超
2023, 41(5):  18-20. 
摘要 ( 81 )   PDF (1936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应激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WB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时间短,且对患者应激影响较小,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中医诊疗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膏方对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情绪改善分析
张彦慧, 赵凤娟
2023, 41(5):  21-24. 
摘要 ( 297 )   PDF (183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耳穴压豆结合中药膏方对多动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多动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化方法分组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施以中药膏方治疗,试验组施以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膏方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Conners行为量表评分、生活质量、不良情绪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学习问题、身心问题、品行问题、冲动多动等Conners行为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学习问题、身心问题、品行问题、冲动多动等Conners行为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多动症患儿耳穴压豆配合中药膏方治疗方案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儿生活质量、行为、不良情绪的改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中医外治法联合渐进性康复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及肩部活动的影响研究
蒋建春
2023, 41(5):  24-27. 
摘要 ( 211 )   PDF (180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法联合渐进性康复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及肩部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中医外治法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外治法联合渐进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上肢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上肢淋巴轻度水肿率、中度水肿率、重度水肿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8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联合渐进性康复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其上肢淋巴水肿程度和疼痛程度,并提升其肩关节活动度,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艾灸联合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研究
尹霞
2023, 41(5):  27-29. 
摘要 ( 128 )   PDF (178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艾灸联合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参考组行常规治疗联合艾灸治疗,试验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血管内皮素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管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及心电图疗效,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素水平。
临床研究
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肺保护性通气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呼吸力学及氧合的影响分析
白香花, 赵智慧, 耿强
2023, 41(5):  30-33. 
摘要 ( 135 )   PDF (181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老年患者应用不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呼吸力学及氧合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和C组,每组30例,通气策略分别为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联合小潮气量+PEEP=0 cm、PCV-VG联合小潮气量+PEEP=5 cm、PCV-VG联合小潮气量+滴定PEEP,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术中失血量、尿量、液体输注总量、晶体量、胶体量及通气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术中失血量、尿量、液体输注总量、晶体量、胶体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同一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和B组,T4、T5时C组脑血氧饱和度(rSO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T1时,三组患者T2、T3时气道峰压(Ppeak)与气道平均压(Pmean)均出现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肺顺应性(Cydn)则呈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2、T3时B组Cydn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三组氧分压(PaO2)和呼吸频率(f)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T4时PETCO2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B组氧合指数(OI)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VG联合小潮气量+PEEP通气,当PEEP设置在5 cm时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氧合,避免影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有效维持脑氧供需平衡,值得临床应用。
急诊腹部外伤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
钟波, 王海, 祝振忠, 程洁, 赵晓丽
2023, 41(5):  33-36. 
摘要 ( 154 )   PDF (1920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诊腹部外伤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接收的102例急诊腹部外伤患者,根据手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18)与非感染组(n=84),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信息。采用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明确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急诊腹部外伤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年龄≥60岁、合并有糖尿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既往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急诊腹部外伤手术前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急诊腹部外伤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为因变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C反应蛋白水平高是急诊腹部外伤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价值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术前C反应蛋白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93.59%,特异度为87.71%。结论 急诊腹部外伤术后有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对急诊腹部外伤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防控需要从多个方面控制,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早期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急诊腹部外伤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上述多个危险因素进行联合评估可能对临床预测评估肺部感染有一定价值。
眼球摘除病因学分析
赵广愚, 孙堂胜, 陈良桔, 关旭东, 刘利娟
2023, 41(5):  36-39. 
摘要 ( 139 )   PDF (176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眼球摘除的主要病因,明确眼球摘除疾病谱的地区性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2011年—2021年收治的260例行眼球摘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病因的构成情况。结果 260例患者中,男性163例(62.7%),女性97例(37.3%)。左眼111例(42.7%),右眼149例(57.3%)。年龄构成:4个月~83岁;10岁以内51例(19.6%),11~20岁31例(11.9%),21~30岁48例(18.5%),31~40岁22例(8.5%),41~50岁33例(12.7%),51~60岁38例(14.6%),60岁以上37例(14.2%)。眼球摘除的病因构成:因外伤导致的眼球萎缩、急性眼球破裂、角巩膜葡萄肿、继发性青光眼、化脓性眼内炎、大疱性角膜炎、慢性色素膜炎等120例(46.2%),视网膜母细胞瘤48例(18.5%),脉络膜肿瘤15例(5.7%),角结膜肿瘤3例(1.1%)。色素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大疱性角膜炎、青光眼术后等导致的痛性失明22例(8.3%),眼球萎缩26例(10.0%),自发性角巩膜葡萄肿5例(1.9%),角膜溃疡7例(2.6%),各种类型青光眼包括先天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急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等5例(1.9%),角膜白斑1例(0.4%);因误诊导致的眼球摘除6例(2.3%),其中Coat,s病误摘眼球1例(0.4%),视网膜出血伴脱离以及视网膜色素反应性增生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4例(1.5%),前房积血误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0.4%)。白内障术后慢性色素膜炎、青光眼术后巩膜葡萄肿、翼状胬肉药物注射后继发性青光眼各1例(0.4%)。结论 男性是眼球摘除的主要人群,外伤是导致眼球摘除的首位原因,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必须强调劳动保护的重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彩色脑地形图特点与外周血白介素-6和5-羟色胺相关分析
冷淇, 王晓璐, 苏建玲, 秦勇
2023, 41(5):  39-43. 
摘要 ( 134 )   PDF (2068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焦虑抑郁严重程度与外周血白介素-6(IL-6)、5-羟色胺(5-HT)的相关性及彩色脑地形图特点,旨在为临床结合脑地形图和外周血特点判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供依据。方法 评估107例2019年8月—2020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SLE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外周血的5-HT、IL-6滴度及彩色脑电地形图异常状态与SAS、S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5-HT和IL-6滴度与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抑郁5-HT滴度明显小于轻度抑郁,中、重抑郁IL-6滴度大于无抑郁和轻度抑郁,其中47例彩色脑地形图中度异常伴抑郁倾向达95%。结论 SLE外周血中的5-HT、IL-6与抑郁情绪发生有关,IL-6滴度与其抑郁程度呈正相关,中度异常的彩色脑地形图可较准确判断SLE患者抑郁情绪。
自动痔疮套扎术应用于痔疮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南聪聪
2023, 41(5):  44-47. 
摘要 ( 126 )   PDF (180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应用于痔疮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沂南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1例痔疮患者,采取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组、研究组51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传统痔疮手术治疗,为研究组患者提供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就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复发率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接受自动痔疮套扎术后,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各个时间节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痔疮复发率明显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应用于痔疮治疗中获得了显著效果,明显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指标,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和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并且术后痔疮复发率更低,与传统手术相比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尿酸检验诊断老年冠心病的意义
姜元
2023, 41(5):  47-49. 
摘要 ( 105 )   PDF (1791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检验对于老年冠心病(CHD)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山东省烟台开发区业达医院2020年7月—2021年3月就诊的76例CHD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进行体检的健康老人80名为健康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尿酸检测,对比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尿酸以及胆红素相关指标检查结果、检查指标阳性率变化。此外,将病例组患者根据狭窄程度进行分组,观察不同狭窄程度分组患者行血清尿酸与胆红素检查指标结果差异。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病例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尿酸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尿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异常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根据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发现,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患者血尿酸水平有明显上升,血清胆红素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尿酸和胆红素能够对冠心病做出准确诊断,且诊断过程中还能及时发现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能为疾病治疗时机以及方案的制订提供有利依据。
调查研究
住培学员科研能力及科研培训意愿的调查研究
魏倩倩, 贾雪, 叶鹏飞, 欧汝威, 商慧芳, 李春雨
2023, 41(5):  50-54. 
摘要 ( 153 )   PDF (2095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的科研能力及培训意愿,为优化住培学员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选择2021年11月16日—2021年11月20日纳入我国不同地区的25家住培基地的199名住培学员,分别对其科研能力及科研培训意愿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科研能力方面,大多数住培学员掌握英文文献数据库检索(80.9%)及中文文献数据库检索(90.5%)。91.5%的住培学员愿意参加科研培训,途径包括: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64.3%),通过文献学习科研方法(70.4%),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54.8%),参加科研相关讲座(53.7%)和自主学习(50.8%)等。93.5%的住培学员愿意参加线上科研培训,77.9%的住培学员对线上培训的效果表示满意。调查结果显示,双轨制住培学员检索、阅读文献的能力更强,愿意参加科研培训的比例更高,参加线上培训的比例更高,疫情对其完成结业课题的影响也更大。此外,双轨制住培学员“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和“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的比例更高。结论 住培学员尤其是双轨制住培学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参与科研培训的意愿也十分强烈,而非双轨制住培学员的科研培训仍有不足。如何在疫情条件下,更好地结合线下+线上培训模式,提高住培医师的科研水平,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
泰安地区3 270例0~12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王小丽, 李敏敏, 李淑艳, 冯永军, 张宁, 井秀杰
2023, 41(5):  54-57. 
摘要 ( 137 )   PDF (1984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为了解泰安地区0~12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营养情况,进一步探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科学指导本地区防治维生素D缺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的0~12岁健康儿童3 270例为研究对象,用免疫发光法检测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清维生素D水平,比较维生素D水平,进一步对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270例儿童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32.58±15.91)ng/mL,最低值为3 ng/mL,最高值为70 ng/mL,无过量者。维生素D缺乏率为10.16%,维生素D不足率为14.31%。6岁及以上的儿童维生素D缺乏严重,冬春季节儿童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于夏秋季节。结论 泰安地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年龄和季节是本地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影响因素。应依据个体水平和指南合理补充维生素D,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护理研究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王娜, 齐学良
2023, 41(5):  58-61. 
摘要 ( 139 )   PDF (1807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东营市河口区中医院收治的88例长期住院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自我效能组,每组4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自我效能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血糖水平、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自我效能组患者生理、社会关系、心理、环境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自我效能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自我效能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自我效能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护理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陆丹丹, 洪花
2023, 41(5):  61-64. 
摘要 ( 122 )   PDF (180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并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普外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遴选2018年7月—2021年4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普外手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无缝隙组,每组44例,均进行静吸复合式的全身麻醉。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对无缝隙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苏醒期的血压、心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拔出气管时间、麻醉后监护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滞留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 无缝隙组苏醒期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拔出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普外手术患者全身麻醉的应用,可有效降低苏醒期心率、血压,缩短拔出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助于缓解疼痛。
手术室综合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李亚楠, 赵辉
2023, 41(5):  64-67. 
摘要 ( 91 )   PDF (1808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手术室综合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吉林省一汽总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室实施严格的综合护理管理,可减少院内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强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及健康指导研究
林宏燕
2023, 41(5):  67-69. 
摘要 ( 66 )   PDF (179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赤峰市医院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与健康指导)与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每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随访并发症发生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诊断、药物治疗、自我保健、健康行为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物质、躯体、心理及社会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及健康指导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突出效果,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周彩
2023, 41(5):  70-73. 
摘要 ( 114 )   PDF (180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实行于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技能操作、护理态度、基础护理、风险预防及处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实行于青光眼患者,可促进整体护理质量提升,同时便于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强化遵医行为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实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的目的。
血液透析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
孙金芳, 唐飞飞
2023, 41(5):  73-75. 
摘要 ( 77 )   PDF (1789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威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76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减少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无缝链接式护理对泌尿外科永久性造口患者院外远期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赵艳平
2023, 41(5):  76-78. 
摘要 ( 81 )   PDF (1788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无缝链接式护理对泌尿外科永久性造口患者院外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永久性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院外远期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系数、生活质量指数、患者主观感受)。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会支持系数、生活质量指数、患者主观感受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永久性造口患者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突出,具有极高的护理满意度,在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改善上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张桂芹
2023, 41(5):  78-81. 
摘要 ( 93 )   PDF (180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在临床上对发热患儿采用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利津县中心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发热的患儿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使用情志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也高于对照组,整体患儿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发热患儿使用情志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可以帮助其快速康复,提高了患儿整体治疗依从性,使其配合护理工作,间接提升了生活质量,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护理满意度更高,缩短住院时间,在护理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适宜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偏瘫失语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价值
朱琳
2023, 41(5):  81-84. 
摘要 ( 115 )   PDF (180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讨将循证护理干预融入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工作,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肢体功能评分等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接收的74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方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参照组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研究组在早期康复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融入循证护理服务。观察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Fugl-mayer量表,FMA)、失语指数(又称失语商,aphasia quotient,AQ)、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以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FMA、Barthel指数评分、AQ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康复护理服务中融入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获得高质量生活。
全程护理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中的效果观察
杨青, 朴维英, 姚娜
2023, 41(5):  84-87. 
摘要 ( 106 )   PDF (185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过程中采取全程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6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措施干预),各33例。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时间、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牙髓炎护理中实施全程护理措施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张春荣
2023, 41(5):  87-91. 
摘要 ( 108 )   PDF (1823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3月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2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资料与围术期情况,观察其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同时,针对220例骨科患者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单因素分析,调查项目为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既往合并症、有无关节置换、内固定、营养不良、手术类型(急诊/择期手术)、手术部位(四肢、脊柱、关节、骨盆)、手术切口类型(Ⅰ~Ⅱ类/Ⅲ类)、术中情况(切口长度、施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根据单因素调查结果,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总结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20例骨科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137例(62.27%)、乙级愈合68例(30.91%)、丙级愈合15例(6.82%);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1例(9.55%),未发生切口感染199例(90.45%)。220例骨科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年龄大于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存在既往合并症史者占比、营养不良者占比、手术类型为急诊手术者占比、Ⅲ类手术切口者占比高于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切口长度长于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施术及住院时间长于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失血量大于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骨科手术患者的年龄、既往合并症、营养不良、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施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存在既往合并症、营养不良、手术类型为急诊手术、手术切口类型为Ⅲ类、施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大、切口长度长、住院时间长,临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保障骨科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李翠云
2023, 41(5):  91-93. 
摘要 ( 68 )   PDF (178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在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后采取程序化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2019年4月—2021年1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患者展开分析,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上述评分对比,试验组患者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半月板损伤行膝关节镜术后采取程序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症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于雪莹
2023, 41(5):  94-97. 
摘要 ( 125 )   PDF (1806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神经症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赤峰市医院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神经症失眠患者1 469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73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735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症失眠患者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睡眠障碍,还可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采用三级围生保健对其分娩方式及预后的影响
赵海珍
2023, 41(5):  97-99. 
摘要 ( 90 )   PDF (178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采用三级围生保健对其分娩方式及预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02例)和观察组(2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三级围生保健,两组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入组时与分娩前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水平、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时比较,分娩前两组产妇的FBG、2 hBG水平均降低,同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两组产妇的BMI值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各项妊娠结局(胎膜早破、早产、羊水过多及产后出血)、围生儿结局(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应用三级围生保健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产妇的体质量及血糖水平,提升自然分娩率,同时能够改善其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预后良好。
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冯丽丽
2023, 41(5):  100-103. 
摘要 ( 85 )   PDF (180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赤峰市医院脑卒中患者12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常规基础护理组,各60例,统计分析两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格拉斯哥-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G-PCS)评分高于常规基础护理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低于常规基础护理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常规基础护理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高于常规基础护理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高于常规基础护理组(P<0.05)。早期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常规基础护理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恢复效果、护理满意度。
专科护士主导的1+2+X协同服务模式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刘娜
2023, 41(5):  103-106. 
摘要 ( 97 )   PDF (1807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与分析专科护士主导的1+2+X协同服务模式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2019年7月—2021年4月收治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由专科护士主导的1+2+X协同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老年髋部脆性骨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依从性,护理服务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记录出院后随访1年的预后达标率。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对危险因素、运动知识、钙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均较高,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对危险因素、运动知识、钙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分均较高,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抗骨质疏松药物规范治疗依从、饮食方案实施依从、腰背肌肉平衡锻炼执行、行为习惯改变依从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院后随访1年骨密度达标率、身体质量指数达标率均较高,二次骨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专科护士主导的1+2+X协同服务模式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的依从性,同时可促进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获得更高的预后达标率。
健康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马慧英
2023, 41(5):  106-109. 
摘要 ( 79 )   PDF (1807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参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健康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指标、心率(HR)水平、心理弹性水平、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HR水平均比参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水平评定纳入项(力量、坚韧性、乐观性)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评估纳入项评分均比参照组要高(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健康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有显著效果,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有促进作用。
康复护理模式促进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优势分析
褚凤芝
2023, 41(5):  109-112. 
摘要 ( 108 )   PDF (180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简析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方式分为观察组(正面,45例)与对照组(背面,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态(焦虑、抑郁)、疼痛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性)评分变化,比较探讨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折患者通过实施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调节患者焦虑、抑郁心态,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人文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郝乐
2023, 41(5):  112-115. 
摘要 ( 84 )   PDF (183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人文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入院的1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54例)和观察组(人文护理,54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SF-36) 评分、护理配合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指标明显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配合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人文护理能够更好地稳定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均较高。
综合护理在踝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宋波
2023, 41(5):  115-118. 
摘要 ( 82 )   PDF (1834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定综合护理在踝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的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共计60例,均施以负压封闭引流方案与穿支皮瓣移植方案,开展计算机随机化方法分组处理,对照组30例于围术期施以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30例于围术期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评定并观察两组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踝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穿支皮瓣移植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干预效果,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康复护理模式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
郭建华
2023, 41(5):  118-121. 
摘要 ( 77 )   PDF (1809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模式,总结其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赤峰市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MA评分)、平衡能力(BBS)、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功能(NIHSS评分)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BBS评分、6MWT、改良MBI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BS评分、6MWT、改良MBI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模式,在促进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效果突出,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分析
高燕
2023, 41(5):  121-123. 
摘要 ( 73 )   PDF (1789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00例母婴分离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母婴分离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泌乳素水平、乳房胀痛度及产后抑郁程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乳量、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阶段目标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能力的改善探讨
冯晓萌
2023, 41(5):  124-126. 
摘要 ( 88 )   PDF (1788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阶段目标性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建立档案的54例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2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管理方案,研究组给予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方案,统计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下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自理能力、康复能力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其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平衡能力评估量表(Berg)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护理期间开展阶段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情绪质量,改善患者依从性,并提高患者运动、生活功能恢复有效性。
综合护理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宋元凤
2023, 41(5):  127-129. 
摘要 ( 86 )   PDF (178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于患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并分析其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曲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C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头晕次数、头晕持续时间、头晕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发生头晕的次数以及头晕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头晕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CCI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较佳,能有效改善头晕,还能降低头晕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全程化护理在腮腺肿瘤改良切口术中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柳彩超
2023, 41(5):  129-132. 
摘要 ( 95 )   PDF (1859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受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接受腮腺肿瘤切除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改良美容切口进行腮腺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接受全程化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应用于腮腺肿瘤改良切口术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价值
孟瑶
2023, 41(5):  132-135. 
摘要 ( 82 )   PDF (180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与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山东省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与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疼痛指数评分、情绪状态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与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与焦虑、抑郁评分整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护理与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缓解患者情绪状态与疼痛情况上效果显著。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的应用效果
范惠芳
2023, 41(5):  135-138. 
摘要 ( 76 )   PDF (180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干预满意度等,其中神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工具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工具为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运动功能评估工具选择简式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由此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ADL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方法值得应用。
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康复护理预防冠心病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分析
胡培磊
2023, 41(5):  138-141. 
摘要 ( 74 )   PDF (180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康复护理预防冠心病介入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利津县中心医院收治的采取介入术治疗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结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肢体肿胀程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穿刺肢体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及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术后采取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并结合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指导,有助于降低术后肢体肿胀程度,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根因分析法在全麻术后复苏期护理的应用
裴学凤
2023, 41(5):  141-144. 
摘要 ( 81 )   PDF (186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根因分析法护理模式在全麻术后复苏期间的应用效果及对降低风险、提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赤峰市医院开展基于根因分析法的全麻术后复苏期护理的时间(2021年7月)为截点,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54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21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4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常规+基于根因分析法的全麻术后复苏期护理)。比较两组的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体温、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评分、并发症(低体温、躁动、误吸或窒息)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所需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呼之握拳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VAS评分、PHQ-9、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体温、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根因分析法护理模式应用到全麻术后复苏期中,能达较理想的护理效果,利于维持复苏期患者的生命体征,促进患者的苏醒,对降低复苏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综合护理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李来晶
2023, 41(5):  144-147. 
摘要 ( 85 )   PDF (1809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方案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情绪状态、营养水平、炎症及肠道屏障功能。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且观察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方案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及情绪状态,改善患者营养水平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基于无缝隙的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周倩
2023, 41(5):  148-150. 
摘要 ( 95 )   PDF (1868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无缝隙的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及预后情况并促进心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米君
2023, 41(5):  151-153. 
摘要 ( 66 )   PDF (1789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舒适组和参考组,每组62例。舒适组行舒适护理,参考组行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情绪、依从性,观察手术体征(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并发症等,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且舒适组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依从性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压以及心率数据比较,舒适组患者高于参考组,即舒适组体征波动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稳定患者手术期间的体征,改善手术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同时增强手术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刘娟
2023, 41(5):  154-156. 
摘要 ( 77 )   PDF (1789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的护理过程中能发挥有效作用,显著改善舒张压及收缩压,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极高的护理满意度,对老年患者血压具有显著的改善,在临床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以动机行为转变为基础的康复护理在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中应用效果
张玉香
2023, 41(5):  156-159. 
摘要 ( 129 )   PDF (180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以动机行为转变为基础的康复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动机行为转变为基础的康复护理,两组均护理3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肾脏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RABQ)、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两组肾脏病饮食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肾脏病饮食依从性、肾功能、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RABQ中摄钾的依从、液体限制的依从、摄盐的异常、自我护理的依从、面对困难的依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CCr)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均低于对照组,ESCA中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动机行为转变为基础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肾脏病饮食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从而促进肾功能改善。
康复护理联合预防保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
樊芳芳
2023, 41(5):  159-162. 
摘要 ( 70 )   PDF (1808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康复护理+预防保健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对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对患者给予康复护理+预防保健干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并发症(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研究组GQOL-74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GQOL-74评分较常规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合理采用康复护理+预防保健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促进其生活质量有效提升,明显降低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系列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加强护理管理应用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效果及控制研究
陈洪云
2023, 41(5):  162-164. 
摘要 ( 74 )   PDF (178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加强护理管理运用到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参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实施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前后的卫生顺从性及感染认知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消毒灭菌、无菌操作以及医疗废物处理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卫生顺从性和感染认知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加强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对医院感染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环境,降低感染风险,进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电切术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效果
任颖
2023, 41(5):  165-167. 
摘要 ( 108 )   PDF (1790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无痛结肠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00例结肠息肉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基础护理组,每组50例。基础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方案,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数字分级法(NRS)评分、简易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RS评分低于护理前,QOL-BREF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基础护理组,QOL-BREF评分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质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息肉无痛结肠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基础护理好,更能有效增强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经验交流
产教融合背景下“1+1+1”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杨艳英, 焦然, 付保芹, 申洪娇, 焦俊波
2023, 41(5):  168-170. 
摘要 ( 141 )   PDF (178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1+1”人才培养模式和常规“2+1”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2年2月河南护理职业学院1 727名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998例)与对照组(729例),研究组采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1+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对照组采用“2+1”常规在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采用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比较两组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分。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1+1+1”人才培养模式能提升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思维导图在胃脘痛(慢性胃炎)一病一品护理方案中的应用
孙妮娜, 王成媛, 孙丛丛
2023, 41(5):  171-174. 
摘要 ( 124 )   PDF (2072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思维导图在胃脘痛(慢性胃炎)一病一品护理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胃脘痛(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思维导图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思维导图组患者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症状积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情况。结果 思维导图组患者干预后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反酸症状积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思维导图组患者干预后的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思维导图的一病一品护理方案可用于胃脘痛患者的健康宣教中,其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对焦虑症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作用观察
袁庆华
2023, 41(5):  175-178. 
摘要 ( 198 )   PDF (1809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对焦虑症患者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北大荒集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8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螺环酮,均经过3个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S)评分、治疗有效率、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HAMA评分、MADS评分与对照组HAMA评分、MADS评分对比,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联合组神经递质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尚可,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症症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疾病进展。
阿立哌唑对氨磺必利所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的影响分析
郭姣娜, 朱玉婷
2023, 41(5):  178-181. 
摘要 ( 299 )   PDF (195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阿立哌唑在治疗因氨磺必利所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因氨磺必利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68例,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氨磺必利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并比较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PANSS)与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疾病严重程度(CGI-SI)。结果 两组治疗4周、对照组治疗8周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8周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治疗4周、治疗8周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的阳性因子评分、阴性因子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的各项PANS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的CGI-SI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4周、治疗8周的CGI-SI严重程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阿立哌唑治疗可有效降低因氨磺必利所引起的高血清泌乳素水平,同时还可对抗精神病治疗产生一定增效,值得继续应用。
5例恶性肿瘤合并再喂养综合征患者的特点分析
徐长荣, 金阿荣, 李丽梅, 乔蓉, 徐慧霞
2023, 41(5):  181-184. 
摘要 ( 112 )   PDF (193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再喂养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对5例恶性肿瘤合并再喂养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病情及营养风险评估,监测电解质、生化指标的变化,根据结果补充维生素B1和电解质,制订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增加喂养量。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15~48 d,中位住院时间32 d;疾病好转4例,自动出院1例;压疮治愈2例。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前需严格进行病情及营养风险评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降低患者的未愈率及病死率,改善预后。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拉贝洛尔在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
杨春华
2023, 41(5):  184-187. 
摘要 ( 231 )   PDF (180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早期妊娠并高血压患者在接受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中配合拉贝洛尔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临清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妊娠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拉贝洛尔治疗,分析两组早期妊娠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血压、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健康评分、新生儿体质量、生活质量等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早期妊娠并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显示,试验组发生率相比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显示,试验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健康评分、新生儿体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显示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疾病治疗中,配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拉贝洛尔药物,可提高治疗的效果,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概率,意义重大。
醒脑静注射液在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李灵君
2023, 41(5):  187-190. 
摘要 ( 86 )   PDF (181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菏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14 d,针对两组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进行比较;静脉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针对两组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14 d研究组静脉溶栓治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研究组静脉溶栓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静脉溶栓患者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抑制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
田玉蛇
2023, 41(5):  191-193. 
摘要 ( 127 )   PDF (178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价值,旨在实现最佳治疗及预后,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3月15日—2020年3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放疗总剂量:60 Gy,2 Gy/次,共30次)与对照组(放疗总剂量:50 Gy,2 Gy/次,共25次),以上两组患者均为25例。分析两组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V95%、目标靶区中接受105%、115%等剂量线以上处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105%、V115%)、治疗有效率、放射性皮炎发生率、1年及2年累积生存率指标状况。结果 两组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V95%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目标靶区中V105%、V115%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及2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可行性较高,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选择合适的调强放疗剂量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优化乳腺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提升治疗及预后效果。
降压保健操联合时辰穴位贴敷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陈艳, 袁星辰, 刘婷婷
2023, 41(5):  194-196. 
摘要 ( 105 )   PDF (1791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降压保健操联合时辰穴位贴敷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辰穴位贴敷联合降压保健操干预。分析两组在干预后血压水平、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焦虑自测量表(SAS)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生活质量。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血压水平、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降压保健操与时辰穴位贴敷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中,对于患者血压有良好的控制作用,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的干预效果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上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