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摘除病因学分析
赵广愚, 孙堂胜, 陈良桔, 关旭东, 刘利娟
2023, 41(5):
36-39.
摘要
(
139 )
PDF (1769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眼球摘除的主要病因,明确眼球摘除疾病谱的地区性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2011年—2021年收治的260例行眼球摘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性别、年龄、病因的构成情况。结果 260例患者中,男性163例(62.7%),女性97例(37.3%)。左眼111例(42.7%),右眼149例(57.3%)。年龄构成:4个月~83岁;10岁以内51例(19.6%),11~20岁31例(11.9%),21~30岁48例(18.5%),31~40岁22例(8.5%),41~50岁33例(12.7%),51~60岁38例(14.6%),60岁以上37例(14.2%)。眼球摘除的病因构成:因外伤导致的眼球萎缩、急性眼球破裂、角巩膜葡萄肿、继发性青光眼、化脓性眼内炎、大疱性角膜炎、慢性色素膜炎等120例(46.2%),视网膜母细胞瘤48例(18.5%),脉络膜肿瘤15例(5.7%),角结膜肿瘤3例(1.1%)。色素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大疱性角膜炎、青光眼术后等导致的痛性失明22例(8.3%),眼球萎缩26例(10.0%),自发性角巩膜葡萄肿5例(1.9%),角膜溃疡7例(2.6%),各种类型青光眼包括先天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急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等5例(1.9%),角膜白斑1例(0.4%);因误诊导致的眼球摘除6例(2.3%),其中Coat,s病误摘眼球1例(0.4%),视网膜出血伴脱离以及视网膜色素反应性增生误诊为脉络膜黑色素瘤4例(1.5%),前房积血误诊为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0.4%)。白内障术后慢性色素膜炎、青光眼术后巩膜葡萄肿、翼状胬肉药物注射后继发性青光眼各1例(0.4%)。结论 男性是眼球摘除的主要人群,外伤是导致眼球摘除的首位原因,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必须强调劳动保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