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03-16
论著
益气活血汤治疗妊娠相关性子宫动静脉畸形疗效分析及超声价值研究
刘德泉, 郭丹, 张秀荣, 尹虹, 张峰, 孙健一
2023, 41(6):  1-4. 
摘要 ( 116 )   PDF (1976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益气活血汤治疗妊娠相关性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的疗效,探讨超声检查在妊娠相关性UAVM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经超声检查及临床表现诊断为妊娠相关性UAVM且符合保守治疗原则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抛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最长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在治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超声指标变化情况上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超声检查发现治疗组子宫内畸形血管团消失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治疗妊娠相关性子宫动静脉畸形效果显著,超声检查在其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治疗效果的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阿加曲班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王托弟, 李彦军, 慕翔宇, 黄旌
2023, 41(6):  4-5. 
摘要 ( 105 )   PDF (1993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阿加曲班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加曲班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检测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全血高切黏度、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血细胞比容以及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6、IL-8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6、IL-8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降低,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从而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肝肾功能影响
闫伟, 杨小兰, 杨浩, 康莉平, 张润梅, 李文娟, 惠星伟
2023, 41(6):  8-11. 
摘要 ( 386 )   PDF (1981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就诊或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β-受体拮抗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心功能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SCr、BUN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降低,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LVEF、6MWT水平均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提升治疗效果,促进肝肾功能、心功能改善,延缓病情进展,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柴枣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对其ISI、PSQI评分的影响
朱文玲, 刘丽
2023, 41(6):  12-14. 
摘要 ( 181 )   PDF (1955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柴枣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对其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影响。方法 经随机数表法将泰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收治纳入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柴枣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ISI、PSQI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S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柴枣汤加减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睡眠质量。
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对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
彭正红, 鄢忠平
2023, 41(6):  15-18. 
摘要 ( 833 )   PDF (197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对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恩施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美罗培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血尿素氮(BUN)水平、血清肌酐(Scr)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乳酸水平、肌酸激酶(CK)表达水平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ALT、AST、乳酸、CK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3+和CD4+/ CD8+数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脓毒症休克患者采取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休克对患者肾功能、心功能、肝功能带来的损伤,降低休克严重程度,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联用奥美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陈健, 李文静
2023, 41(6):  19-22. 
摘要 ( 128 )   PDF (1959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联用奥美沙坦对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月于扶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LVEDD)]、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6(IL-6)]、心肌损伤相关指标[长正五聚蛋白(PTX-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差异,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PW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PWD和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和IL-2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TX-3和H-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TX-3和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沙坦对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相较传统疗法,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机体炎症状态和心肌损伤,同时治疗安全性也较高。
中医诊疗
从三焦的形质与功能探讨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病机
范国栋, 西梦婵, 焦安男, 陈杨
2023, 41(6):  22-25. 
摘要 ( 476 )   PDF (1926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是肿瘤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中医学对三焦的形质与功能有着深入的认识,认为三焦在形质上为“膜”性四通管道,通达机体周身布散精微,外排污浊;在功能上总司全身气机气化,化生营卫,抵御外邪。近代发现三焦的形质和功能与肿瘤淋巴道转移关系密切,三焦的病理形态是肿瘤转移通道,其气化功能异常是肿瘤转移关键。结合三焦理论,认为三焦气机畅通、三焦水道通利则痰饮瘀毒不得蓄积,营卫之气畅达周身,而邪难留存,由此提出“调气机”“利水道”为防治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关键。“三焦形质功能”的异常是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核心,依据三焦理论及其相关的治则治法可以指导肿瘤的治疗,期待对中医临床治疗肿瘤有所裨益。
跌打正骨膏外敷联合PFNA手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黄斌, 方彬, 徐峰, 谢志刚
2023, 41(6):  25-29. 
摘要 ( 160 )   PDF (2403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跌打正骨膏外敷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结合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广西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独PENA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PENA固定术联合跌打正骨膏进行外敷,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需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HHS)、骨折愈合时间、凝血指标[凝血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HHS评分、术后生存质量评分、PT、AP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跌打正骨膏外敷结合PFNA手术可有效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减轻其疼痛程度,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髋关节功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疗效评价
张桂芬
2023, 41(6):  29-32. 
摘要 ( 151 )   PDF (182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10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根据患儿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皮疹、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皮疹、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犀角地黄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其皮疹、消化道症状、关节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小康, 房强, 张姜芝
2023, 41(6):  32-35. 
摘要 ( 175 )   PDF (184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4月解放军第960医院淄博医疗区收治的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干预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干预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视力水平、微血管瘤数目、出血面积、血液流变学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视力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微血管瘤数目、出血面积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数据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阶段,主要治疗药物选择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优化视网膜功能,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同时进一步优化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效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或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周洁芳, 黄义洲, 向文跃, 梁秀生
2023, 41(6):  36-39. 
摘要 ( 136 )   PDF (1977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或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1年5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静脉全麻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30例),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30例)。A组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g/kg、丙泊酚1.5 mg/kg,B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1.5 mg/kg。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需要追加丙泊酚的例数,苏醒时间,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两组患者苏醒后5 min、15 min、30 min静息和活动时子宫收缩痛的程度。记录与镇静相关的不良事件(低氧血症、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例数、苏醒时间明显减少(P<0.05)。A组苏醒后5 min、15 min、30 min 活动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低氧血症、心动过缓、需要开放气道干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可以减少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丙泊酚用量,提高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妇科门诊手术中应用。
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组织窗评估下的血管内治疗研究
张春梅
2023, 41(6):  39-42. 
摘要 ( 136 )   PDF (1829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组织窗评估下的血管内治疗研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按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组织窗指导下采用血管内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临床疗效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神经恢复(m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7 d、14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组织窗评估下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腹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血栓素B2、前列腺素I2表达的影响
刘杨杰, 高英, 何成斌
2023, 41(6):  42-46. 
摘要 ( 119 )   PDF (1994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腹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I2(PGI2)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2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分组原则把患者分为传统组与推拿组,各44例。传统组给予常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推拿组在传统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部推拿治疗,推拿组与传统组都治疗观察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腰部疼痛、腰椎活动力度及血清TXB2、PGI2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推拿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推拿组与传统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量表(ODI)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推拿组也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推拿组与传统组治疗后的腰椎活动度-后伸、前屈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推拿组也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推拿组与传统组治疗后的血清TXB2值都低于治疗前,PGI2值都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推拿组的血清TXB2值低于与传统组,血清PGI2值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腹部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总体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与腰椎活动度,还有利于患者血清TXB2、PGI2分泌保持平衡。
恩替卡韦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用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梁冰, 殷海艳
2023, 41(6):  46-49. 
摘要 ( 149 )   PDF (182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吉林省肝胆病医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以恩替卡韦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脏硬度值、脾脏大小、门静脉内径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脾脏大小、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肝脏硬度值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行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效果理想,能够促进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改善,并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可在临床使用。
康复新液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的效果研究
胡丽敏
2023, 41(6):  49-52. 
摘要 ( 501 )   PDF (1846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应用康复新液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菏泽长城妇儿专科医院收治的82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疗效、症状改善时间、HPV转阴率与复发率、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宫颈出血、阴道排液改善时间与宫颈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HPV转阴率较对照组高(P<0.05),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的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生理维度与环境维度评分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QOL-BREF量表中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生理维度与环境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应用康复新液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促进症状改善与HPV转阴,降低复发风险,且保障了生活质量,安全性较佳,适于临床应用。
乳果糖灌肠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庄文侠
2023, 41(6):  52-55. 
摘要 ( 159 )   PDF (184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临床治疗中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乳果糖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吉林市化工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方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对患者施以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对患者施以乳果糖灌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D-乳酸和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淀粉酶、脂肪酶等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情况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入住ICU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乳果糖灌肠联合生长抑素的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与临床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头孢菌素类药物序贯治疗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立静, 吕霄琳
2023, 41(6):  55-58. 
摘要 ( 81 )   PDF (182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聊城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1年11月96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实施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联合头孢克肟颗粒口服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咳嗽、肺啰音、发热)消失时间、细胞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RP、PCT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RP、PCT水平均较其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PC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肺炎治疗中,与单纯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相比,应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病程、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未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康复医学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研究
王素娇
2023, 41(6):  59-61. 
摘要 ( 113 )   PDF (1807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牡丹区中医医院接收的66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功能独立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速度。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运动功能评分量表(GMFM)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大脑中动脉(MD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功能独立性,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且还可有效加速患儿脑血流速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自拟活血益肾汤配合足踝部早期功能锻炼对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李天琳, 王永超
2023, 41(6):  62-64. 
摘要 ( 92 )   PDF (1809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自拟活血益肾汤配合足踝部早期功能锻炼在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2月—2021年12月临沂市兰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三踝骨折患者分为A、B组,A组术后进行功能锻炼,B组于A组基础上配合自拟活血益肾汤,比较A、B组患者疗效、疼痛情况、康复时间、康复指标、血清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B组治疗优良率高于A组(P<0.05);B组康复时间短于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A组,患肢肿胀值小于A组,骨折愈合评分系统(RUSS)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A组,血清钙离子(Ca2+)、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自拟中药复方配合足踝部早期功能锻炼在促进三踝骨折术后患者恢复中作用理想,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应用。
调查研究
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效果评价
郑访江, 阳嵘莎, 安莹洁, 马志强, 田健, 孙其斌
2023, 41(6):  65-67. 
摘要 ( 202 )   PDF (1861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科普知识的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方法,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34户家庭填写问卷调查,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居民普及《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科普知识。对234户家庭进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科普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养生保健素养的行为习惯养成予以分析研究。依据《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自拟调查问卷并进行干预前后评分的比较,调查问卷将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划分为3个层次(即中医养生基本保健理念和知识、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中医养生保健内容和方法),细分为8个维度(即养生保健理念、情志养生保健、饮食养生保健、日常起居养生保健、运动养生保健、体质养生保健、家庭适宜方法、养生保健信息理解能力)。结果 干预后,调查对象3个层次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均较干预前更高(P<0.05)。干预后调查对象8个维度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均较干预前更高(P<0.05)。结论 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科普知识,可提高居民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管道滑脱不良事件的质性研究
张曙, 黄菊
2023, 41(6):  68-70. 
摘要 ( 112 )   PDF (175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在管道滑脱不良事件中的身心及认知体验,为更好护理和保障患者管道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1年4月30日镇江市某三级医院11名管道滑脱不良事件当事护理人员为受访对象,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归纳出管道滑脱不良事件当事护理人员的3个身心体验主题:心理体验、躯体体验和认知体验。结论 管道滑脱不良事件对当事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管理者应支持管道滑脱不良事件中当事护士,关注事件盲点,对事件进行全面分析和改进,才能保证患者管道的安全和畅通。
护理研究
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效果及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分析
高艳琴, 吴燕
2023, 41(6):  71-73. 
摘要 ( 120 )   PDF (180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出院比例高于对照组,死亡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利于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疾病转归效果,降低临床死亡率。
互动达标理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强化指导中的应用及效果
朱友梅, 吴雪华
2023, 41(6):  74-77. 
摘要 ( 133 )   PDF (182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理论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强化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法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研究组采用互动达标理论对患者患肢功能锻炼进行强化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患肢症状、患肢肩关节外展角度、患肢抬高差及心理状态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锻炼肩关节外展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时,研究组患者锻炼后肩关节外展角度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锻炼后患侧上肢外展角度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1)。在出院时至3个月,两组患者患侧上肢的抬高差情况逐渐好转,但研究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时患侧上肢的抬高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患肢相关症状(上肢肿胀等24个症状)体验个数相比,研究组患者患肢相关症状体验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互动达标理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强化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促进淋巴回流,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精细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吴冬梅
2023, 41(6):  77-80. 
摘要 ( 130 )   PDF (1877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对小儿肺炎患儿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大庆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小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基础组(常规护理,n=46)、精细组(精细化护理,n=46),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肺功能、疾病恢复情况、家属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值等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精细组FEV1、FVC、PEF及FEV1/FVC值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组患儿体温恢复、咳嗽缓解、肺部阴影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组家属满意率高于基础组,精细组并发症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患儿中可改善肺功能,促进疾病恢复、缩短疗程,提高家属满意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应用。
探讨对于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应用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联合的价值
尚云霜
2023, 41(6):  80-83. 
摘要 ( 123 )   PDF (182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与分析对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应用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联合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1例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1年6月,共8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收治的时间在2021年7月—2021年12月,共100例,给予穴位敷贴与中医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疼痛评分较低,疼痛持续时间较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相比疼痛评分较低,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随访6个月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联合应用到胸痹心痛患者中可获得更好的干预效果,有效促进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同时降低治疗后短期复发率。
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效性相关指标的影响
唐娜, 朱国苹, 麦玉娇, 周雨婷, 张静
2023, 41(6):  83-86. 
摘要 ( 76 )   PDF (1826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0月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两组均观察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时效性相关指标水平、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中的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急救全程优质护理路径在AMI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缩短其救治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快恢复速度,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新型健康教育联合尘肺肺康复训练对尘肺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包清清, 李洪静, 宋继敏
2023, 41(6):  86-89. 
摘要 ( 121 )   PDF (1882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型健康教育联合尘肺肺康复训练对尘肺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8月在徐州市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尘肺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新型健康教育+肺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各40例。对比两组肺功能及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运动耐力、呼吸困难改善程度、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和SpO2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肺功能和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距离显著增加,Borg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Borg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型健康教育联合尘肺肺康复训练可促进尘肺患者肺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心理护理联合湿润烧伤膏在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研究
张艳秋
2023, 41(6):  89-92. 
摘要 ( 85 )   PDF (1880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湿润烧伤膏治疗难治性创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赤峰市医院连续收治的62例难治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PNI)和常规护理干预(RNI)组,各31例。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舒适度,记录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 PNI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显著低于R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舒适度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PNI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RNI组,舒适度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I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NI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负面情绪,提高舒适度,减轻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全程护理联合护理小查房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周桐宇, 于楠楠
2023, 41(6):  92-95. 
摘要 ( 111 )   PDF (1824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全程护理联合护理小查房对结直肠肿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按照抛硬币正反面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联合护理小查房,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地站立活动时间及合计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周期结束后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查房、护理质量和日常生活状态评分,对比护理过程中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初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地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查房、护理质量和日常状态评分,研究组患者的查房质量、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日常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并结合护理小查房,可让其享受到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有效地提高其护理质量,加快其康复进度,使其尽早回归正常生活轨道中,该联合护理模式值得临床采用。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
司德丽
2023, 41(6):  96-99. 
摘要 ( 101 )   PDF (182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AMI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6个月患者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家属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自我管理需求简化量表评分。结果 经护理6个月,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6个月,研究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6个月,两组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分值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6个月,两组患者自我管理症状能力有所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AMI住院患者采取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照顾需求,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水平。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娜仁
2023, 41(6):  99-102. 
摘要 ( 114 )   PDF (1791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宫颈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月后心理痛苦程度评分、癌性疲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1月后,观察组心理痛苦程度评分、癌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化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心理痛苦程度、降低癌性疲乏评分、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行为的影响
赵娟
2023, 41(6):  102-106. 
摘要 ( 103 )   PDF (184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对糖尿病(DM)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对其自行注射胰岛素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分析两组自行注射胰岛素合格率、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正确处理胰岛素针与医疗废物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自行注射胰岛素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针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QOLI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DM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提高自行注射胰岛素合格率,稳定其血糖水平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马雅静
2023, 41(6):  106-108. 
摘要 ( 94 )   PDF (1807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0例行TH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甲级愈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配合在THA中不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切口愈合率,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董红艳, 王素兰
2023, 41(6):  109-111. 
摘要 ( 107 )   PDF (1807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患儿采用以流程为导向的沟通方式(CICARE)模式下肢体语言沟通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24例患儿,采用抽签法将患儿分为常态组和沟通组,每组62例。常态组采用普通沟通方式,沟通组在CICARE模式下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方式,比较两组患儿遵医遵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评分,调查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沟通满意度。结果 沟通组遵医遵从性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沟通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组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沟通组沟通满意度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ICARE模式后,将其与肢体沟通相结合,得到较好效果,可提高患儿和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轻患儿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配合治疗遵从性及沟通满意度。
针对性综合护理在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曹春雪
2023, 41(6):  112-114. 
摘要 ( 100 )   PDF (180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并行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析组采用针对性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相关指标。结果 分析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透视检查复原时间及治疗周期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FEV1、FVC、FEV1/FVC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分析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发性原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微创术治疗后,实施针对性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预后康复。
环节管理模式在日间手术患者的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吕新月, 刘珊珊
2023, 41(6):  115-117. 
摘要 ( 106 )   PDF (1806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环节管理模式对日间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1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观察组为日间手术患者,对照组为传统住院模式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模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环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胃肠科、泌尿科、乳腺科、妇产科以及骨科在采用不同治疗模式下的术前等待时间、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肠科、泌尿科、乳腺科、妇产科以及骨科患者的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者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日间手术患者的等待时间,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循环改进护理干预模式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观察
单德平, 张娣, 许金云
2023, 41(6):  118-120. 
摘要 ( 76 )   PDF (180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循环改进护理干预模式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环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气道功能相关参数、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和气道功能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潮气量、呼吸频率、潮气呼气峰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气道功能参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亲情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王文波
2023, 41(6):  121-124. 
摘要 ( 85 )   PDF (1808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在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中采取亲情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接受亲情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褪黑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褪黑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失眠之后心境、醒后难以入睡、噩梦惊醒、入睡困难、常被惊醒、经常打瞌睡、睡眠后感觉疲倦、夜晚睡眠时间、睡眠满足、服用安眠药等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中采取亲情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患者舒适度和睡眠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
王雪
2023, 41(6):  124-126. 
摘要 ( 110 )   PDF (180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滨州市中医医院40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应用全程质控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监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理工作差错情况(器械管理未达标、器械清洁未达标、器械检查未达标以及灭菌与包装未达标),护理管理质量(器械灭菌质量、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包装质量、器械回收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监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工作差错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管理质量(器械灭菌质量、器械清洗质量、器械包装质量、器械回收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质控管理可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同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呼吸道综合护理应用在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赵春燕
2023, 41(6):  127-130. 
摘要 ( 74 )   PDF (182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呼吸道综合护理对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 200例重症肺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呼吸道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FEVl/FVC、呼气流量峰值(P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排痰量数值少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呼吸道综合护理有助于其肺功能、临床症状的改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
基于循证护理理念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及预后分析
侯美青
2023, 41(6):  130-132. 
摘要 ( 95 )   PDF (180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菏泽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88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理念,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和预后。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相关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积和肺活量比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护理理念干预实施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肺功能指标,改善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
徐传建
2023, 41(6):  133-135. 
摘要 ( 107 )   PDF (180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5月—2022年5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诊疗全程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诊疗全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内镜室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效果确切,可进一步缩短诊疗时间,减轻诊疗痛苦,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快速康复理念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宋婷婷
2023, 41(6):  136-138. 
摘要 ( 92 )   PDF (1807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赤峰市医院行THA的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理念下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THA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可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专业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降低养老机构卧床老人压疮风险的影响
王蕾, 李晓芳
2023, 41(6):  139-141. 
摘要 ( 85 )   PDF (1806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专业皮肤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降低养老机构卧床老人压疮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5月山东省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的108名卧床老人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54例。参照组仅采取健康教育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皮肤管理进行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养老机构的老人实施专业皮肤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相较于单纯采取健康教育而言,联合护理的优势更加明显,能够有效防止压疮的发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且老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
分层干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陈雄莺
2023, 41(6):  141-145. 
摘要 ( 83 )   PDF (184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层干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新疆建设兵团第三师总医院喀什院区收治的411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17例,对照组1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分层干预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营养状况、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腿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GRQ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研究组6 min 步行距离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患者进行分层干预联合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营养状况,提高其活动耐力,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基于护理程序体系的专职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护理价值
马文洁, 笪亚红
2023, 41(6):  145-148. 
摘要 ( 98 )   PDF (182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程序体系的专职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22年5月在涟水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8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简单分配原则把患儿分为程序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程序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护理程序体系的专职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4 d。比较两组患儿每日摄奶量、体质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每日摄奶量与体质量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程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O2、SaO2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程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程序组家属对于获取信息、舒适、被接纳、支持、病情保证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护理程序体系的专职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应用能改善血气指标,增加患儿的每日摄奶量与体质量,也可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睡眠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小林
2023, 41(6):  148-151. 
摘要 ( 135 )   PDF (182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中医症状评分、继发性症状发病率等。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继发性症状发病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就诊期间,给予其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继发性症状发病率,减轻疾病所致不良影响及对患者身心健康干扰性,临床干预作用明显。
前瞻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孙慧
2023, 41(6):  152-155. 
摘要 ( 101 )   PDF (182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前瞻性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菏泽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前瞻性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等差异。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实施前瞻性护理后可降低产妇产后24 h出血发生率,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加强睡眠干预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薛华
2023, 41(6):  155-158. 
摘要 ( 110 )   PDF (1824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在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加强睡眠干预对其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强睡眠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睡眠状况指标、血压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睡眠干预可更好地改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和夜间睡眠状况,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康复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胃炎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陆红英
2023, 41(6):  158-161. 
摘要 ( 95 )   PDF (182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康复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胃炎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南通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胃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后菌群分布及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的SAS、SDS评分均降低,并且观察组患儿的SAS、SD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康复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可以帮助改善患儿的菌群分布情况及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提升患儿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全面护理在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效果
冀仙, 马继玲
2023, 41(6):  161-164. 
摘要 ( 101 )   PDF (182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讨论临床以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为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治疗时全面护理方案的干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连续肾脏替代疗法,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讨论组,每组50例。参照组护理方法选择常规护理,讨论组护理方法选择常规护理+全面护理,干预时长1个月。分析讨论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患者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改善情况、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和参照组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改善情况相比,讨论组护理后的BUN、Scr等指标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参照组负性情绪评分相比,讨论组护理后的焦虑负性情绪、抑郁负性情绪等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讨论组护理后的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相比,讨论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讨论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采取全面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肾功能,能够降低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全视角手术室风险预控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许婷婷
2023, 41(6):  164-167. 
摘要 ( 84 )   PDF (182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全视角手术室风险预控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太仓市中医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视角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管理,全视角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视角手术室风险预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全视角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视角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全视角组的皮肤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视角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全视角组生理机能、总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视角组术后1 d、术后7 d与术后14 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视角手术室风险预控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肠内营养护理小组对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
张雪
2023, 41(6):  167-170. 
摘要 ( 69 )   PDF (182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肠内营养护理小组对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赤峰市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行肠内营养护理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空腹血糖、身体质量指数、微型营养评估法(MNA-SF)评分、生命质量评分(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体质量指数、MNA-SF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EORTC QLQ-C30量表(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护理小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误吸风险,改善患者营养指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体质量,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赵庆英
2023, 41(6):  170-173. 
摘要 ( 100 )   PDF (1826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临沂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自由抽取法”实施随机均匀分组操作,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不良事件、家属满意度及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黄疸消退时间、首次胎便排放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更利于缩短其黄疸消退时间,改善护患关系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魏明华
2023, 41(6):  173-176. 
摘要 ( 82 )   PDF (182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给予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的切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服务态度、心理指导、护理效果)、切口总愈合率、并发症(伤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胃肠道运动障碍)总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务态度、心理指导、护理效果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总愈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伤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胃肠道运动障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配合常规护理可明显缩短胃肠道手术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以及切口愈合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良好预后,进一步表明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NOSIE和ITAQ评分的影响
沈秀兰
2023, 41(6):  176-179. 
摘要 ( 126 )   PDF (182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对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SIE)分析系统与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兴化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OSIE与ITAQ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NOSIE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OSIE评分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两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激惹、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IT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减少患者抑郁、激惹情绪的发生,改善患者自知力与治疗依从性,证实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经验交流
束臂操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应用研究
王越
2023, 41(6):  180-183. 
摘要 ( 121 )   PDF (182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束臂操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束臂操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KABP认知各项评分(知识、信念、态度、行为)及总分、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内瘘成熟度及内瘘成熟时间。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KABP认知各项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瘘成熟度高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干预比较,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束臂操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知信行的认知水平及锻炼依从性,促进内瘘成熟,缩短内瘘成熟时间,推进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应用。
利伐沙班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杨丽云, 格日勒
2023, 41(6):  183-186. 
摘要 ( 206 )   PDF (182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应用利伐沙班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72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参照组应用华法林钠片治疗,试验组应用利伐沙班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房颤指标、左心室舒张功能、生活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房颤发作频率低于参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发作时ST段压低程度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小于参照组,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高于参照组,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社会、躯体、生理、情绪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治疗中,应用利伐沙班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房颤发作频率、改善其左心室舒张功能,还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规律康复训练联合抗阻运动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郭红霞, 许丹
2023, 41(6):  186-189. 
摘要 ( 110 )   PDF (1825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抗阻运动联合规律康复训练方案对帕金森病患者下肢肌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规律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规律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施加抗阻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双下肢髋关节伸肌群、膝关节伸肌群与小腿踝关节背屈肌群肌力高于对照组,训练后姿势稳定极限性测试(LOS)评分高于对照组,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抗阻运动联合规律康复训练方案能有效提升下肢肌力恢复情况,改善机体平衡功能,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利奈唑胺治疗多重耐药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舒红, 汪洋
2023, 41(6):  189-192. 
摘要 ( 173 )   PDF (182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治疗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96例MDR-TB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予以参照组患者标准化四联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12个月、20个月,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CT,观察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率、空洞好转率;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20个月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12个月、20个月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12个月、20个月CT肺部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12个月、20个月CT肺部空洞好转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MDR-TB治疗中加用利奈唑胺效果显著,能够加快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改善,并促进痰菌阴转,提升肺部病灶吸收率和空洞好转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PDCA循环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漏报中的应用
何云霞, 戴雨梅, 丁燕, 徐鸿, 殷峰, 陶慧, 吴寒
2023, 41(6):  193-196. 
摘要 ( 123 )   PDF (1964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漏报PDCA项目,结合信息化自动检索,增加筛查方式和范围,找出漏报的主要问题,进行根因分析并落实针对性措施,每季度统计、分析并对比漏报事件(率),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循环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季度漏报发生率下降,Ⅰ、Ⅱ级护理不良事件季度上报率上升,改进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年度主动上报率明显提高。加入信息化技术的PDCA循环能保证护理不良事件漏报查找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漏报,提高主动上报率,确保护理不良事件的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