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和胺碘酮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马丽娜, 孟婷, 蒋庆军, 李伏, 席少静
2022, 40(22):
56-59.
摘要
(
451 )
PDF (2050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对比伊布利特和胺碘酮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心房颤动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房颤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伊布利特治疗,两组均治疗7 d。对比两组治疗1 h内的转复率与转复时间,治疗前后QT间期与Tpeak-end/QT间期变化,治疗后7 d总有效率,治疗后7 d内房颤复发率,治疗后7 d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转复率更高,转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QT间期与Tpeak-end/QT间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2 h的QT间期与Tpeak-end/QT间期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QT间期与Tpeak-end/QT间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上述两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联合组的房颤复发率4.54%,对照组的房颤复发率为2.2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7 d的一过性窦房阻滞、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布利特联合胺碘酮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房颤中的应用能提高转复率,加快转复时间,术后房颤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