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2-01
论著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对软骨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奕孝, 李国庆, 刘苏, 翁鉴, 朱元超, 于斐, 曾晖
2023, 41(3):  1-4. 
摘要 ( 150 )   PDF (1604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骨容易受到内外界环境影响造成损伤,但因其缺乏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组织,所以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在这一过程中长寿基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发挥重要作用。软骨受损后,软骨合成分解代谢紊乱,SIRT1基因可通过影响软骨细胞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因素调控软骨损伤进程。在分子机制中,SIRT1基因具有调节软骨稳态的重要作用,其可通过Notch、BMP、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对软骨损伤修复进行调节。在本综述中,阐述了SIRT1基因在病理生理条件下对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修复机制,为恢复软骨稳态、实现软骨代谢平衡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补中益气汤合穴位揿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丁振洋, 刘芳, 朱飞, 陈风, 孙子凯, 任占良, 瞿晨雪
2023, 41(3):  4-8. 
摘要 ( 347 )   PDF (1660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合穴位揿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盱眙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不可手术切除、驱动基因阴性的肺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西医规范化疗+免疫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方+穴位揿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存质量评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胸闷、乏力、纳差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YFRA21-1数值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治疗晚期不可手术切除、驱动基因检测阴性的肺腺癌患者过程中,在常规化疗+免疫治疗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穴位揿针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降低化疗等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应用价值。
佐匹克隆联合曲唑酮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汪迪, 周玲, 于滨
2023, 41(3):  8-12. 
摘要 ( 781 )   PDF (1658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佐匹克隆联合曲唑酮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7例,单用曲唑酮治疗;试验组49例,采用佐匹克隆联合曲唑酮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且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快速眼动期睡眠期、入睡潜伏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效率明显增高,快速眼动期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明显延长,总睡眠时间明显增加(P<0.05);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睡眠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快速眼动期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入睡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DA、NE、皮质醇和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DA、NE和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皮质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血清DA、NE和5-H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佐匹克隆联合曲唑酮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能提高疗效,且能有效改善其睡眠结构,值得应用。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交替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罗宇, 汪荦荦
2023, 41(3):  12-15. 
摘要 ( 163 )   PDF (1640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交替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2年3月在江苏民政康复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PSC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美金刚片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低频rTMS交替治疗。治疗前后给予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试(MoCA)、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价,记录整理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低频rTMS交替治疗可以更快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配合腰方肌区域神经阻滞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裴玉平
2023, 41(3):  15-19. 
摘要 ( 150 )   PDF (165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配合腰方肌区域神经阻滞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麻醉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的40例患者未应用。所有患者均行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腰方肌区域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联合腰方肌区域神经阻滞诱导前增加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入室时的基础值(T1),开始镇静时(T2),入镜时(T3),检查结束时(T4)4个不同时间]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表达水平,静息与运动下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不良情况与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T1 SBP、DBP、MAP、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同组间T1、T2、T3、T4 SBP、DBP、MAP、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 SBP、DBP、HR水平降低,T3升高,T4恢复平稳,且观察组T2 SBP、DBP、MAP水平高于对照组,T3 SBP、DBP、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12 h 静息状态VA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48 h 运动状态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低血压等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结肠癌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再行全身麻醉联合腰方肌区域神经阻滞能够稳定患者血压与心率,降低术后静息状态与运动状态疼痛程度,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高压氧康复技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顾黎明
2023, 41(3):  19-22. 
摘要 ( 105 )   PDF (1636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高压氧康复技术辅助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效果、对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研究组(56例)。两组患者均先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高压氧康复技术治疗。使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以评估两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使用神经行为认知量表(NCSE)评分以评估两组患者认知功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以评估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情况,统计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治愈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IM评分、NCSE评分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IM、NCSE评分显著且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OD和GSH-PX水平提高,MDA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康复技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中医诊疗
肩三针联合温针灸治疗对老年肩周炎肩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情况的影响
蔡昱
2023, 41(3):  23-25. 
摘要 ( 187 )   PDF (1468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肩三针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肩周炎患者对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以肩三针针刺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治疗,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疼痛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RP)、一氧化氮(NO)水平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功能 Nee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eer 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Mcgill疼痛问卷(MP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PQ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RP、NO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肩周炎患者采用肩三针联合温针灸治疗,可改善患者肩部疼痛情况,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反应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
益气活血化瘀汤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孙丽华, 王赣江
2023, 41(3):  26-28. 
摘要 ( 150 )   PDF (146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化瘀汤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于巨野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吸氧、控制血压、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肿体积变化、治疗前后颅内压变化、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肿体积较治疗前均减小,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颅内压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治疗后使用益气活血化瘀汤进行治疗既有利于降低颅内压、缩小血肿体积,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总体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进一步应用的价值。
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火龙罐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效果
王冬梅
2023, 41(3):  28-31. 
摘要 ( 162 )   PDF (1488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火龙罐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于牡丹区中医医院就诊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火龙罐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健康调查12条简表(SF-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1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方配合火龙罐疗法效果可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利于保障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探讨中药黄芪建中汤在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
赵鲁娜
2023, 41(3):  31-34. 
摘要 ( 594 )   PDF (1514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高唐县中医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7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治疗方案为常规药物,研究组35例则以对照组用药为基础方案,同时配合应用黄芪建中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p转阴率、疾病复发率、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药黄芪建中汤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病情,且治疗后不易复发,治疗安全性也较高,此治疗方案值得借鉴。
临床研究
飞利浦64排螺旋CT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分析
王东侠, 姜树华, 王佳祥, 崔平
2023, 41(3):  35-38. 
摘要 ( 520 )   PDF (1637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飞利浦64排螺旋CT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以促进飞利浦64排螺旋CT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22年3月在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大小肺结节患者86例,其中直径≤1 cm的肺结节40例(小结节组),直径1~3 cm的肺结节46例(大结节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飞利浦64排螺旋CT检查,记录两组常规CT特征、CT值、CT灌注参数,结节恶性率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大结节组的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血管聚集征、分叶征、毛刺征等CT特征占比分别为80.43%、86.96%、89.13%、84.78%、89.13%、80.43%,均显著高于小结节组的30.00%、35.00%、45.00%、52.50%、35.00%、50.00%(P<0.05)。大结节组的CT值均明显高于小结节组(P<0.05)。大结节组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值、肺动脉灌注值均明显高于小结节组(P<0.05),两组灌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结节组的恶性率为80.43%(37/46),其中,腺癌20例、鳞癌13例、小细胞癌4例,小结节组的恶性率为30.00%(12/40),其中,腺癌6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飞利浦64排螺旋CT在不同大小肺结节的应用能通过影像学形态特征与灌注特征,反映结节的病理状况,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能够为不同大小的肺结节定性诊断提供帮助。
高分辨CT检查用于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杨朝军
2023, 41(3):  38-41. 
摘要 ( 205 )   PDF (1518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讨高分辨CT检查用于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收治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60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判定高分辨CT检查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准确率。同时,分析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与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像学征象是否存在差异性,并选择ROC曲线分析病灶直径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高分辨CT在肺部磨玻璃结节诊断中,阳性预测值为72.34%(34/47),阴性预测值为84.62%(11/13),诊断准确度为75.00%(45/60),诊断灵敏度为94.44%(34/36),诊断特异度为45.83%(11/24);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与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在病灶形态、病灶大小、血管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分叶征、毛刺征、囊状透亮影、密度混合、病灶界面模糊发生率均高于良性肺部磨玻璃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病灶直径最佳界限为0.946 cm,曲线下面积为0.069,诊断敏感度为95.11%,特异度为44.41%。结论 肺部磨玻璃结节临床发病率较高,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不同性质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治疗对策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应用高分辨CT检查对疾病良恶性有着较高的判定价值,对临床诊治有着积极影响,可提高患者预后,保证患者机体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胃溃疡伴出血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霍岩
2023, 41(3):  41-44. 
摘要 ( 150 )   PDF (148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对胃溃疡伴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敦化市医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伴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指标、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溃疡直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指标、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溃疡直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溃疡伴出血患者,选择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可减少便血、腹痛、嗳气、腹胀积分,改善血清指标,降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多西他赛联用不同抗肿瘤药物用于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用药评价
黄晓婷, 郭岱年, 方翎, 张汉增
2023, 41(3):  45-48. 
摘要 ( 147 )   PDF (1638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用不同抗肿瘤药物用于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分析及临床用药评价。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7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三组,TH(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组24例,TE(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组25例,TE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组29例。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清生化指标和1年生存率。结果 TH组疗效显著高于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C组疗效显著高于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组和TE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可溶性自杀相关因子(sFas)水平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Fas水平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C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组间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促卵泡生长激素(FSH)和雌二醇(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曲妥珠单抗与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效果和安全性相当,均优于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且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效果最好,生存率高于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临床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及对血流变指标影响
王海涛, 孔艳妮
2023, 41(3):  48-51. 
摘要 ( 362 )   PDF (1636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东昌府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试验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侧椎体及椎基底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眩晕残障程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皮疹、恶心呕吐以及头痛头胀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躯体性、情绪性以及功能性三个方面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中,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眩晕残障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综述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综合管理策略研究进展
孙雨菁, 任文, 任菁菁
2023, 41(3):  52-55. 
摘要 ( 160 )   PDF (1598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综合管理的内容重点、综合管理的模式和理论工具应用进行综述,强调了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评估、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石的治疗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阐述“分级、分层、全程”“多学科、个体化”的管理模式,探讨目前阶段MAFLD综合健康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作展望,为MAFLD的防治管理策略、分级诊疗和临床路径建立提供依据。
基于《黄帝内经》探讨女子养生之道
李婧, 李卫红, 陈慧侬, 李卫民
2023, 41(3):  55-59. 
摘要 ( 134 )   PDF (1616KB) ( 3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女子的独特生理解剖,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特点,以血为本,因此女子有其独特的养生理论方法。基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养生思想的指导,结合其对女子生长发育规律认识,提出顺应自然、形神兼养、饮食调理、顾护肾精等养生的具体原则,维护女子健康。
成人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刘兰君, 王芳
2023, 41(3):  59-61. 
摘要 ( 158 )   PDF (2337KB) ( 1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哮喘发病风险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呈现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是威胁人们健康安全的严重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重症哮喘的护理模式及护理技术也逐步完善,如何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学护理研究中所需关注的长期课题。本文围绕成人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
护理研究
早期康复训练路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鄢恋梅, 夏晓艳, 谭继平, 龚雪, 谢冰, 谭莉莉, 林晓芬, 郑国尧, 雷微, 严若芬, 刘华
2023, 41(3):  62-64. 
摘要 ( 110 )   PDF (1468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路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早期康复训练,试验组则制订并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路径。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统计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SSA评分比干预前均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上升,且试验组NIHSS评分、SSA评分上升和ADL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减轻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吞咽功能良好恢复,且能明显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游戏引导护理模式对改善哮喘性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患儿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研究
顾爱兰, 王小燕
2023, 41(3):  65-68. 
摘要 ( 123 )   PDF (1486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游戏引导护理模式对改善哮喘性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患儿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且正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游戏引导的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后两组患儿在治疗依从性、肺功能指标及恢复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方面,干预组患儿的最大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时间方面,干预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喘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游戏引导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可显著提高哮喘性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预后康复的作用
齐俊, 吕娅
2023, 41(3):  68-71. 
摘要 ( 138 )   PDF (1486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Orem Self-Care nursing model)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预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3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组在术后开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奥瑞姆自我护理,研究组与常规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焦虑与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都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第1 天、护理第3天及护理第7 天的疼痛评分都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应用能促进患者预后康复,还可促进焦虑与抑郁情绪以及疼痛状况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基于跨理论模型康复理念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导尿管漏尿的干预效果
印春兰
2023, 41(3):  71-74. 
摘要 ( 106 )   PDF (1486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康复理念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导尿管漏尿的预防作用及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8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诊治的7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跨理论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日常护理,跨理论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康复,跨理论组与对照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4 d。比较跨理论组与对照组护理期间导尿管漏尿发生情况,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跨理论组护理期间的导尿管漏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理论组护理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跨理论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跨理论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跨理论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康复理念在ICU患者的应用能有效预防导尿管漏尿的发生,还可减少便秘、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应用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研究
吴冬梅
2023, 41(3):  74-77. 
摘要 ( 79 )   PDF (148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大庆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效果、惊厥发作情况等。结果 护理前,两组惊厥发作频率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发作频次和时间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发作频次和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志恢复时间、惊厥抽搐症状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利用个性化护理,对于患儿发热状况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惊厥复发,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
唐佳, 熊贤萍, 杨国庆
2023, 41(3):  77-80. 
摘要 ( 74 )   PDF (1485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等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的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用时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案对于胃癌患者具有适用性,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升术后康复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总用时,值得临床应用。
集束化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排尿及尿潴留的影响
赵艳平
2023, 41(3):  80-82. 
摘要 ( 96 )   PDF (1491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排尿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中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拔尿管后的排尿状况、疼痛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在拔尿管后,观察组患者中自主排尿例数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泌尿外科患者来说,采用集束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在拔尿管后的排尿状况,并且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与此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分层护理及整体护理在新生早产儿吞咽功能评定中的应用效果
管德荣, 赵媛媛, 周金林
2023, 41(3):  83-85. 
摘要 ( 71 )   PDF (146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及整体护理在新生早产儿吞咽功能评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沭阳县中医院出生的78例新生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早产儿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早产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采取分层护理联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一次性评定成功率与评定时间,对所有早产儿进行病房随访,观察早产儿在住院喂养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早产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评定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性评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次以上评定成功率和评定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定后观察组早产儿在喂养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早产儿吞咽功能评定过程中采取分层护理及整体护理能够提升评定成功率,减少评定所用时间,降低早产儿在喂养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提升早产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刘红蕊
2023, 41(3):  86-88. 
摘要 ( 86 )   PDF (1467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辅助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5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1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情绪状况、睡眠质量以及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术后恢复时间、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3 d睡眠质量、干预后12 h疼痛状况、干预后情绪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胸外科手术患者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与情绪、减轻疼痛,进而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四子散外敷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刘尹丽, 杨谦
2023, 41(3):  88-91. 
摘要 ( 234 )   PDF (1487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四子散外敷与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小十字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子散外敷与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HSS)、膝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膝关节功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增加,且试验组干预后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减少,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增加,且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子散外敷联合中医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干预,效果确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作用
侯仕彩, 刘晓丽, 庄加红, 牟静, 徐佳, 谢修蕊
2023, 41(3):  91-94. 
摘要 ( 97 )   PDF (148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在行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4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12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加用REAS理念,对组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即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研究组的上述指标相比对照组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住院时间,发现研究组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间术后疼痛评分值,发现研究组术后2 d和5 d时的疼痛评分值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并发症即下肢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尿潴留、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发现研究组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出院时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发现研究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可有效加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该措施不仅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的缩短,还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优质护理应用在提升超声科护理质量中的分析
周铁玲
2023, 41(3):  94-97. 
摘要 ( 73 )   PDF (1486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提升超声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门诊超声室接受彩超检查患者18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两组,各90例,统计分析两组检查后护理质量、纠纷、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心理状态、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环境、护理操作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后的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超声室工作中护理人员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切实解决患者问题,减少患者等候时间,保障患者安全。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立萍, 崔景晶
2023, 41(3):  97-100. 
摘要 ( 100 )   PDF (1486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儿家庭病房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接受口腔、脐部等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经皮胆红素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患儿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的经皮胆红素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婴儿家庭病房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儿舒适度,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家属满意度。
心理护理应用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张秋云
2023, 41(3):  100-103. 
摘要 ( 75 )   PDF (148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样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睡眠质量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生活质量以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满意度以《维多利亚住院患者满意学监测》量表评估。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等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改善其睡眠质量,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梁文静
2023, 41(3):  103-106. 
摘要 ( 68 )   PDF (1485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期间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观察时间为7 d,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观察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在ICU病房的入住时间差异。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指标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ICU病房的入住时间比对照组的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危重患者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期间,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可以维持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平衡,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对于患者健康具有积极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预见性护理模式对儿童心电图检查前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
夏慧
2023, 41(3):  106-108. 
摘要 ( 75 )   PDF (1467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儿童心电图检查前预见性护理模式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9年4月—2021年8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心电图检查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环节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后配合度、护理前后焦虑心理。结果 试验组儿童护理态度评分、护理质量及技术水平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儿童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儿童护理前焦虑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护前后焦虑心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儿童的焦虑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检查前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儿童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配合度,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焦虑心理,值得临床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患者的影响研究
曹国臻
2023, 41(3):  109-112. 
摘要 ( 73 )   PDF (148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在临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经皮冠脉介入术手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后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和心绞痛问卷调查表,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表、汉密尔顿抑郁表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自我管理评分,研究组的症状、急救和治疗依从性以及不良嗜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问卷评分表,研究组的症状稳定和发作、活动受限、疾病认知和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 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疾病认知和治疗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手术室低体温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张晓欣
2023, 41(3):  112-114. 
摘要 ( 111 )   PDF (1469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手术室低体温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60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对A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添加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各时间段体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治疗期间手术室并发症发生率B组较A组的更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B组较A组更高;术中30 min B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指标水平均较A组更低,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水更高;T1~T2时间段B组患者体温指标水平均较A组更高;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低体温护理应用到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不仅可以维持患者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的稳定,同时还可以确保体温,减少术中低体温症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手术治疗更具安全性。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敖冬梅, 董艳霞
2023, 41(3):  115-118. 
摘要 ( 83 )   PDF (1485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急救的6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不同的急救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后Killip心功能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到达导管室-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其他各项目(症状发作-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次医疗接触-急性冠脉综合征用药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抗凝药物应用时间、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心功能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NP及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Ⅲ级及Ⅳ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Killip分级Ⅱ级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发症。
早期路径心脏康复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价值分析
王莹
2023, 41(3):  118-121. 
摘要 ( 79 )   PDF (1485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开展早期路径心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1月辽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数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早期路径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功能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路径心脏康复在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有积极效果,促进护理满意度提高。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王蕾
2023, 41(3):  121-123. 
摘要 ( 70 )   PDF (146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临床外科门诊手术护理工作过程中施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德州市中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外科门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其干预效果更好,预后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系统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杨月华
2023, 41(3):  124-127. 
摘要 ( 86 )   PDF (148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系统老年综合评估工具(CGA)在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赤峰市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系统老年综合评估工具护理,比较两组疾病认知能力、血糖、健康状态、应对方式。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疾病认知能力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屈服、回避明显降低,面对评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应用到老年2型糖尿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使之能够正确应对疾病,利于患者血糖控制,提高患者健康状态,应用价值高。
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王治芳
2023, 41(3):  127-130. 
摘要 ( 120 )   PDF (148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期间采取针对性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模式对2019年8月—2020年8月五莲县人民医院所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护理观察对象,以红蓝色摸球法展开分组,红色球表示30例对照组,展开急诊常规护理干预,蓝色球表示30例观察组,展开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统计并记录在开展护理后症状消退时间、体温变化、患儿家长焦虑感情绪评分、临床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测得体温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感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家长焦虑感情绪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质量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开展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对患儿高热、惊厥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较为可观,对患儿家长的焦虑感情绪具有缓和作用,能促进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持续性改进,使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
杜云平
2023, 41(3):  130-133. 
摘要 ( 90 )   PDF (148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依据护理模式方法分为延续性护理模式组和常规性护理模式组,各35例,统计分析两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护理依从性、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非计划再就诊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LC43)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QLQ-LC43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模式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常规性护理模式组,QLQ-LC43评分高于常规性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模式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常规性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模式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性护理模式组,非计划再就诊率低于常规性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模式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性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性护理模式好,更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降低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非计划再就诊率。
叙事护理对成人癫痫患者不良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宋田田, 程桂莹
2023, 41(3):  133-136. 
摘要 ( 83 )   PDF (148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成人癫痫患者不良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癫痫自我管理行为量表(Epilepsy Self Management Behavior Scale,ESMS)评分、简明生活质量量表(Concise Quality of Life Scale-36,SF-36)评分、平均护理满意度量表(Averag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ale,SNCS)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发作管理、药物管理等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NCS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可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多学科协作+互联网在母婴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侯金凤
2023, 41(3):  137-139. 
摘要 ( 153 )   PDF (1467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互联网在母婴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建档分娩的5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协作+互联网联合模式下延续性护理方案,干预时长为1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护理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护理水平、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产妇护理知识知晓情况、自我护理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母婴延续性护理期间,采用多学科合作+互联网联合模式,更有助于提高护理干预全面性,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关键意义。
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影响
徐雪珺
2023, 41(3):  140-142. 
摘要 ( 96 )   PDF (1493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其对生活质量水平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山东省青岛疗养院收治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2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角色、身体、社会、心理和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均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的舒适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李彦燕
2023, 41(3):  142-145. 
摘要 ( 109 )   PDF (151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疝气患儿围术期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围术期接受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当日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以及术后2 d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疝气患儿围术期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提高其舒适度,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可有效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早期全静脉营养对低体质量新生儿营养状态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朱玉茹
2023, 41(3):  146-148. 
摘要 ( 65 )   PDF (146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为低体质量新生儿进行早期全静脉营养对其生化指标以及营养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菏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6例低体质量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新生儿分成常规A组和早期B组,每组43例。常规A组实施常规静脉营养,早期B组实施早期全静脉营养。比较两组新生儿生化指标、营养状况以及微量元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新生儿上臂围、身长、体质量、头围、血清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B组上臂围、身长、头围明显长于常规A组,体质量、血清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常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新生儿红细胞C3b花环抑制率(RFIR)、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B组RFIR、胆红素低于常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B组新生儿低血糖、呼吸暂停、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低于常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新生儿铁、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B组铁、锌高于常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全静脉营养对帮助低体质量新生儿改善营养状态、生化指标以及微量元素指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可避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干部保健人群高血压患者中采用预见性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康利娜
2023, 41(3):  149-152. 
摘要 ( 96 )   PDF (1485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预见性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干部保健人群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干部保健人群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SF-36量表)、依从性[依从性评估(Morisky)问卷]、健康信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依从性及健康信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及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DS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F-36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risky得分与健康信念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Morisky得分与健康信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到位率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优质护理服务在干部保健人群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宝莉
2023, 41(3):  152-155. 
摘要 ( 93 )   PDF (1486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枣庄市薛城区中医医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收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数及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评定量表(FMA)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FMA分数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运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可明显帮助患者改善神经功能,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负性情绪,并提高满意度,值得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对产妇睡眠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吕真
2023, 41(3):  155-157. 
摘要 ( 78 )   PDF (1467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后各指标状况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宁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的33例产妇纳入研究组,采用传统体位联合分娩镇痛分娩的33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睡眠质量评分、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满意度、疼痛评分。结果 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研究组,剖宫产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疼痛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联合自由体位效果显著,可以改善产妇睡眠指标,提升自然分娩率,对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具有积极意义。
多元化护理对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渠娟娟, 汝忠艳
2023, 41(3):  158-160. 
摘要 ( 93 )   PDF (1467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同时辅以多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高压氧治疗,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有效率、不良情绪评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同时辅以多元化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进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经验交流
新医科背景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思考
张睿喆, 刘会范, 李佳佳, 吴卓葳, 丁清清, 陈志敏, 赵松
2023, 41(3):  161-165. 
摘要 ( 220 )   PDF (168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现况进行调查,为提高其课程思政能力和素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法,采用《高校专业课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实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对671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分析总结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有待解决的问题。结果 83.61%的学生认为学校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专业课,80.33%学生知道该校学校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通识课,39.34%的学生表示在专业课大部分考试考评过学生思想、态度、价值观变化方面;专业课教师会就社会问题谈论自己的观点,对学生提出的社会问题或思想问题进行解答,对大学生当前存在的现实思想状况进行课堂剖析,积极实施课程思政;在课堂育人方式中最常采用的方式为利用案例资料讲述;96.72%的学生认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性;高校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与专业课教师有关联。结论 该校相关思政课程与考核内容范围有待扩大;教师思政意识已有所提升,在讲授专业课程中已经加入了思政元素,但其思政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应重视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及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促进专业课与思政有机结合。
医护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抚慰策略探讨
杨雪雯, 李丽娜, 邹良君, 史倩, 杨丽侠
2023, 41(3):  165-168. 
摘要 ( 94 )   PDF (144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护人员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常见心理问题,并提出适宜的心理抚慰策略,以期干预医护人员的常见心理问题,维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转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丛林, 吴云, 李泽, 张东太, 贺一杰
2023, 41(3):  168-172. 
摘要 ( 110 )   PDF (150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转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对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经拉莫三嗪与丙戊酸联合治疗6个月内无发作的成人癫痫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和对照组(丙戊酸单药治疗),随访12个月,统计癫痫控制率,测定开始治疗前、联合治疗末、单药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2 h脑电图;记录停用一种药物1周后及后三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癫痫控制率能达到90%以上。脑电图结果虽然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的异常脑电图比例明显降低。两组单药治疗12个月MMSE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内单药治疗6个月、12个月时MoCA和MMSE评分较联合治疗末升高。对照组组内12个月单药治疗时MoCA和MMSE评分较联合治疗末降低。两组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联合治疗后转为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的疗效稳定,和丙戊酸相比,对认知功能无影响,甚至有改善作用。
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孟威
2023, 41(3):  172-175. 
摘要 ( 82 )   PDF (148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选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措施,探讨其应用于经口腔颌面部肿瘤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6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经口腔颌面部肿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口腔感觉优良率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口腔感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腔颌面部肿瘤术患者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修复实施治疗,其术后面部缺损效果较好,在提升皮瓣成活率、口腔感觉优良率的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影响
张志勇
2023, 41(3):  175-178. 
摘要 ( 352 )   PDF (1486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症状评分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1月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使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阴性者使用雷贝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使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胃镜下糜烂程度、炎症程度、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周、4周、8周,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胃镜下糜烂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症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GE2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能改善患者胃功能,提高患者胃功能,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
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肌酸钠和果糖二磷酸钠的应用对比
左璐
2023, 41(3):  178-181. 
摘要 ( 266 )   PDF (1486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肌酸钠和果糖二磷酸钠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研究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E/A、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肌酸激酶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肌酸激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肌钙蛋白I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肌钙蛋白I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酸脱氢酶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乳酸脱氢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E/A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E/A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果糖二磷酸钠对比,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肌酸钠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等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提高了左心室射血分数、E/A水平及疗效,磷酸肌酸钠在减少心肌炎以及改善心功能方面发挥了良好效果。
医学院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校学习倦怠的对比研究
李丽丽
2023, 41(3):  181-188. 
摘要 ( 121 )   PDF (148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医学院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校学习倦怠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医学院大一、大二学生2 035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问卷调查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20年1月—2020年6月调查的1 035名学生作为线上学习组,2020年7月~2020年12月调查的1 000名学生作为线下学习组。所有学生学习时间持续为3个月,调查线下学习组与线上学习组学习后的学习倦怠率与学习倦怠评分,基础医学理论与操作考核评分,人文关怀能力评分与职业认同感评分,分析医学院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校学习倦怠评分与学习能力相关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教学后,线下学习组的学习倦怠率低于线上学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下学习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等维度学习倦怠评分都明显低于线上学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线下学习组基础医学理论与操作考核评分明显高于线上学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线下学习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与职业认同感评分都明显高于线上学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 035名学生中,Pearson分析显示学生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评分与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人文关怀能力、职业认同感评分等存在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线下学校学习,医学院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可使得学习倦怠率增加,使得综合素质、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感下降,要积极进行线上教学改革创新。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Sirtuin-4和Beclin-1水平的影响
关敬之, 王飞飞, 戴文俊, 袁少飞, 石磊
2023, 41(3):  184-188. 
摘要 ( 123 )   PDF (1657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沉默调节蛋白-4(Sirtuin-4)和Beclin-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Sirtuin-4及Beclin-1的水平,以及总有效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LVESV及LVED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SV及LVED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LVESV及LVED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irtuin-4及Becli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irtuin-4及Beclin-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其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清Sirtuin-4及Beclin-1水平,减少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该方法安全性佳,值得临床应用。
他克莫司应用于治疗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王水兵
2023, 41(3):  188-190. 
摘要 ( 181 )   PDF (147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他克莫司在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东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SR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凝、调节血脂治疗,糖皮质激素药物选择醋酸泼尼松,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及其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和24 h尿蛋白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NS使用他克莫司治疗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并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超声表现及影响因素
周国霞, 周国辉
2023, 41(3):  191-193. 
摘要 ( 113 )   PDF (1496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超声(CVUS)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72例)和非斑块组(46例),统计全部患者的基本资料,对其实施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了解老年ACI患者颈部血管产生斑块的主要原因。结果 118例ACI患者,经CVUS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72例(61.02%),其中,扁平斑19例(26.39%),斑块以片状弥漫布列,质地均匀,纤维帽保持完整;硬斑24例(33.33%),斑块钙化、纤维化,内部回声增强,后方伴有声影;溃疡斑16例(22.22%),斑块表现:低回声区不规则呈现,内膜纤维帽破损、断裂,形态不规整;软斑13例(18.06%),斑块以等回声、弱回声呈现,结构松散不够均匀,厚度不均等;非斑块46例(38.98%),未找出斑块,但内膜粗糙且不平整;基线资料显示,两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比较,斑块组合并症及NLR水平均较非斑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NLR水平高为老年颈部血管中产生斑块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合并并发疾病是老年ACI患者颈部血管内产生斑块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结论 老年ACI患者颈部血管中多合并斑块形成,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NLR是产生颈动脉斑块的重要影响因素,故应尽早防治,预防斑块形成。
三种人工肝模式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晚期患者疗效对比分析
吕云云
2023, 41(3):  193-196. 
摘要 ( 161 )   PDF (1514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晚期患者给予血浆置换(PE)、分子吸附再循环(MAR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PE组、MARS组和DPMAS组,每组30例。PE组采取PE治疗,MARS组采取MARS治疗,DPMAS组采取DPMAS治疗,比较三组疗效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钾、血钠、pH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MARS组有效率高于PE组和DP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DPMAS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ALT、AST、PT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ARS组和DPMAS组ALT、AST指标均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指标低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S组和DPMAS组ALT、AST、PT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钾、血钠、pH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ARS组、DPMAS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低于PE组,白细胞计数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钾、血钠、pH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的三种治疗模式,均存在不同的优缺点,以MARS疗效最优,而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密切关注患者有无合并症,若患者合并肝性脑病,应避免使用PE,同时依据临床诊断结果、身体状况等,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