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您访问《中华养生保健》官方网站!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3-04-16
论著
NLR、SII对基层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断评估价值
宋卫珍, 赵泽伟, 谢刚, 刘玉凤, 包蕾, 白志余, 胡晓蕴, 张剑锋
2023, 41(8):  1-4. 
摘要 ( 183 )   PDF (2189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基层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泗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CAP患者作为CAP组,同期体检中心的7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入组人群血常规。根据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CAP的诊断效能。结果 CAP组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组外周血NLR、SI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76(P<0.05),SII的曲线下面积为0.73(P<0.05)。结论 NLR、SII在CAP患者中明显升高,可成为CAP患者临床诊断的一项重要辅助指标。
医共体模式下卒中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实践与指导作用
蔡耀杰, 何宇平, 杨刚, 傅锋, 陈燕, 黄一伟, 郦沛祺, 徐龙彪
2023, 41(8):  4-8. 
摘要 ( 137 )   PDF (236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病变,造成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等情况,从而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造成人体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卒中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已经较为成熟,但是依托医共体模式下进行卒中中心管理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文拟对医共体模式下卒中中心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实践与指导作用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与同道共同探讨。
卒中后疲劳体力活动干预研究meta分析
王诗洋, 贾雪媛
2023, 41(8):  8-12. 
摘要 ( 123 )   PDF (3088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体力活动管理对卒中后疲劳水平的影响,为卒中后疲劳患者相关干预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PIS检索原则,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8个数据库检索有关卒中后疲劳体力活动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检索后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估,通过RevMan 5.3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及效应量统计;使用软件Stata 17.0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的检验。结果 最终对12篇共包含832名受试者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I2=84.6%,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合并,meta分析结果:合并效应量[d =-1.08,95%CI:-1.05(-1.20, -0.90),P <0.00001],说明体力活动对改善卒中后疲劳有显著效果;敏感性分析结果示:剔除周萍(2019)、马艳(2016)、王小丽(2021)、王梦佳(2021)的研究后,异质性有所降低,I2=61%,95%CI:-0.69 (-0.87, -0.51),P<0.00001;使用Egger's test检测发表性偏倚,得出P=0.366,说明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有计划且缓慢、轻松的运动及力量训练和抗阻力训练能有效缓解卒中后疲劳症状。建议在为卒中后疲劳患者制订体力活动方案时,为活动前心肺功能的评估及活动中心肺功能的监测制订详细的方案。
酚妥拉明局部封闭联合活血消肿膏治疗多巴胺外渗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王亚喜, 王晓杰, 郭文静, 庞旭峰
2023, 41(8):  13-16. 
摘要 ( 200 )   PDF (2081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酚妥拉明早期局部封闭联合活血消肿膏治疗因多巴胺外渗所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 收集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7月—2022年7月经外周静脉泵入多巴胺发生外渗引起组织损伤的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活血消肿膏组)和对照组(50%硫酸镁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局部封闭方法,干预组应用活血消肿膏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每4小时更换敷料1次,每8小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患者出院或死亡时对其组织损伤程度再次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皮肤损伤评分,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干预组多巴胺外渗治疗后的FDA皮肤损伤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活血消肿膏降低FDA皮肤损伤评分的效果是50%硫酸镁的2.85倍,临床效果显著。结论 酚妥拉明早期局部封闭联合活血消肿膏治疗多巴胺外渗组织损伤,可显著降低外渗皮肤出现炎症及坏死的发生率。
中医康复治疗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运用与临床效果评价
齐浩宏
2023, 41(8):  16-19. 
摘要 ( 170 )   PDF (2043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膝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中医康复的实施价值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末尾数字奇偶值法分为对照组(奇数患者)和研究组(偶数患者),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选择中医康复。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康复治疗实施价值高,实施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疼痛及并发症的抑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胶体金法与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螺旋体抗体、甲苯胺红抗体检测对比分析
王芳媛
2023, 41(8):  19-22. 
摘要 ( 201 )   PDF (213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分析胶体金法与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螺旋抗体、甲苯胺红抗体检测中的效能差异。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因疑似梅毒在武警贵州总队医院接受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液、脑脊液VDRL及FTA-ABS检验均阳性为金标准阳性,采用盲法审定胶体金法、颗粒凝集试验以及甲苯胺红检测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效能,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以患者血液、脑脊液VDRL及FTA-ABS检验均阳性为金标准阳性,100例疑似梅毒患者中83例为阳性,17例为阴性;胶体金法检测阳性者81例,阴性19例;颗粒凝集试验检测阳性83例,阴性17例;甲苯胺红阳性53例,阴性47例。胶体金法诊断准确率94.00%,灵敏度95.18%,特异度88.24%,漏诊率4.82%,误诊率11.76%;颗粒凝集试验诊断准确率94.00%,灵敏度96.39%,特异度82.35%,漏诊率3.61%,误诊率17.65%;甲苯胺红诊断准确率56.00%,灵敏度55.42%,特异度58.82%,漏诊率44.58%,误诊率41.18%。分别绘制胶体金法、颗粒凝集试验以及甲苯胺红检测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ROC曲线,计算其AUC分别为0.907(P<0.001)、0.894(P<0.001)和0.571(P=0.356)。结论 胶体金法、颗粒凝集试验以及甲苯胺红检测对梅毒螺旋体抗体都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但胶体金法和颗粒凝集试验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甲苯胺红检测,可以考虑将其应用于临床中梅毒患者的鉴别诊断中。
中医诊疗
桂枝加桂汤合大泻脾汤加减治疗奔豚气验案1则
胡宇, 曲凡
2023, 41(8):  23-25. 
摘要 ( 230 )   PDF (1849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奔豚气是一种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病证,病因病机多为情志等因素伤及下焦肝肾,下焦之气逆而上冲。其发病多与肝肾有关,多用疏肝、温阳等法,平冲降逆。现举一例老年奔豚气病患者,辨证为痰湿困脾证、寒水上逆证,治以泻脾化湿,温阳降逆,以桂枝加桂汤合《辅行诀》之大泻脾汤加减治疗,前后共服70余剂,因其病机复杂,常法已不足以胜任,不可死守前法,需在临证时辨证论治,抓住其病机所在,选方用药, 方能药证相符。
中医辨证施治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李鹏程
2023, 41(8):  25-28. 
摘要 ( 170 )   PDF (1894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施治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功能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施治,邪热壅肺、腑气不通型予麻杏石甘汤合承气汤加减治疗,湿热内蕴、胃肠积滞型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型予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热盛津伤、燥结阴亏型予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胃肠功能评分、白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胃肠功能评分及炎症因子、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胃肠功能评分及炎症因子、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中医辨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ARDS,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
何金丽
2023, 41(8):  29-32. 
摘要 ( 373 )   PDF (205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传统组,各90例。传统组给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联合组在传统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判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检测心功能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传统组TC、TG与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TC、TG与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传统组,HDL-C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传统组治疗后的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心室收缩末期内径都明显低于传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联合组的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也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随访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锁定钢板治疗Colles骨折结合中药外治法临床研究
颜丙翠
2023, 41(8):  32-35. 
摘要 ( 123 )   PDF (1986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Colles骨折(关节面2.5 cm以内的桡骨远端骨折)结合中药外治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临沂市金锣医院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联合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一锁定钢板治疗,联合组在锁定钢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治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功能评分优良率、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VAS)、腕关节活动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腕功能评分优良率、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平均肿胀消退时间、练习时间、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结合中药外治法治疗Colles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腕部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阿立哌唑联合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氧化应激及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慕翔宇, 王托弟, 王长鹰
2023, 41(8):  36-39. 
摘要 ( 111 )   PDF (206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西安康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采取常规奥氯平治疗,B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C组采取阿立哌唑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三组患者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糖脂代谢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A、B、C三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PANSS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PANSS评分均降低,C组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A、B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C三组患者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相关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CAT水平均降低,C组低于A组和B组,T-SOD、GSH-Px水平均升高,C组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A、B两组CAT、T-SOD、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C三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C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LDL均降低,且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阿立哌唑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提升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而且与常规奥氯平治疗相比能够促进糖脂代谢,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
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
张伟
2023, 41(8):  39-42. 
摘要 ( 218 )   PDF (1908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改良Scarf截骨术对拇外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0月淄博化建老年病医院进行手术的拇外翻患者临床资料,总共纳入86例,进行改良Scarf截骨术的43例患者为试验组,非手术保守治疗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以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及远端关节面固有角(DM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HVA、IMA、DMAA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VA、IMA、DMA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AOFAS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Scarf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够矫正患者拇外翻角度,还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其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肿瘤术后抑郁、疾病不确定感与癌症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薛娟, 高维实, 王学瑞, 许龙凤
2023, 41(8):  42-45. 
摘要 ( 588 )   PDF (201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科手术后潜在抑郁倾向、疾病不确定感与癌症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临床实施癌症积极生命力支持及相关姑息照护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多所综合性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42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问卷(PHQ-9)、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及癌症自我效能感测评量表对肿瘤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对主要基线调查数据进行潜在关联性剖面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术后抑郁评分、疾病不确定感与癌症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r=-0.410,-0.396,P<0.01),基于癌症自我效能感的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抑郁、疾病不确定感均为癌症自我效能感的代表性变量之一(β值分别为0.109、0.099,P<0.01),且疾病不确定感在健康自我管理对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肿瘤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明显、潜在抑郁倾向程度较高;肿瘤术后患者癌症自我效能感和疾病不确定感、抑郁倾向之间有密切关系;癌症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是患者身心预后的保护因素,重视疾病不确定感的调节与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癌症自我效能感。
3D打印导航面具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中应用比较
焦绪华, 王美玉
2023, 41(8):  46-48. 
摘要 ( 88 )   PDF (187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3D打印导航面具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中对穿刺所需时间及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高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DSA引导技术行球囊压迫术,研究组采用3D打印导航面具引导技术行球囊压迫术,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指标(手术开展时间、DSA扫描次数、术中球囊呈“梨形”例数)、术后不同时间段BNI疼痛评分、手术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DSA扫描次数少于对照组、术中球囊呈“梨形”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清醒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BNI疼痛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9个月,研究组BNI疼痛评分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导航面具下实施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能够有效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手术效果及远期疗效较传统治疗更好,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帕金森的临床分析
范俊平
2023, 41(8):  49-51. 
摘要 ( 75 )   PDF (1873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美多芭),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常规康复治疗手段。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生命质量评分、睡眠障碍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生命质量评分、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吞咽功能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基础上联用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述
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研究概况
许成群, 方朝晖, 叶山东, 费爱华, 鲍陶陶, 李家云, 杨迪, 杜雪, 王炜, 祝捷, 徐将, 王利娜, 葛侠, 丁诺诺, 王静, 程梅, 周霞, 尤琴, 周传燕, 窦丽娜, 乔露露
2023, 41(8):  52-54. 
摘要 ( 146 )   PDF (185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病因病机、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三个方面综述了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的研究概况。指出糖尿病普遍存在着脾失健运、痰湿壅滞的病理机制,运用健脾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深入研究糖尿病痰湿证的形成机制,对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酒精依赖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吴洪妹, 董淑欣, 吴成吉, 戚询中
2023, 41(8):  55-57. 
摘要 ( 148 )   PDF (1835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酒精依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伤害人体健康,亦给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危害。饮酒会增加罹患多种疾病风险,包括肝硬化、神经精神疾病、癌症、循环系统疾病、跌倒等。而海马是哺乳动物边缘系统的亚结构,在认知功能、压力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检索大量文献发现,酒精对人体大脑危害性较大,能影响海马神经元凋亡、增殖及突触的可塑性改变,从而引起学习记忆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可伴有相关信号通路异常,严重者将会引起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因此,本综述主要以分析酒精依赖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探讨酒精与海马神经元、对树突棘形成的作用及与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等,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马新军, 梁文慧
2023, 41(8):  57-60. 
摘要 ( 185 )   PDF (1852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眩晕作为后循环缺血过程中一类较为常见的症状及表现,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一旦忽视以眩晕为表现的后循环缺血,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时也会导致患者死亡。近年来,针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西医诊疗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概念以及发病机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及了解。基于此,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国内外文献,就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方法,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护理研究
风险管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周新, 苏红, 周佳娣, 王丹萍, 朱江霞, 哈斯也提
2023, 41(8):  61-63. 
摘要 ( 103 )   PDF (187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风险管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全市急救站点进行院前救治的80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管控护理程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与出车反应时间、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与住院死亡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与出车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院前急救期间采用风险管控护理程序护理可缩短急救时间与出车反应时间,降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安全管理在宫腔镜手术术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许欣欣
2023, 41(8):  64-67. 
摘要 ( 93 )   PDF (189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与分析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安全管理在宫腔镜手术术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宫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安全管理,两组术后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术前1 d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 d、术后1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术前1 d,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期间的意外伤害、操作不当、记录错误、准备失误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的安全管理在宫腔镜手术术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护理的应用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促进降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全科-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赵静岩, 张昕, 孙巍
2023, 41(8):  67-70. 
摘要 ( 118 )   PDF (189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全科-社区-家庭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四平市四马路社区及仁兴社区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健康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科-社区-家庭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服药依从性情况、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患者的高血压管理干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管理干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社区-家庭管理模式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干预的满意程度水平。
舒尔特方格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护理效果的研究
王丽, 钱君
2023, 41(8):  71-74. 
摘要 ( 225 )   PDF (1894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舒尔特方格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ADHD儿童,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舒尔特方格训练,观察组采用舒尔特方格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和Conners教师量表(TRS)评分、脑电波频率、执行功能(注意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心身问题、学习问题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心身问题、学习问题及焦虑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心身问题、学习问题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品行问题、不注意-被动、多动及多动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品行问题、不注意-被动、多动及多动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品行问题、不注意-被动、多动及多动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β波、SMR波较干预前显著升高,θ波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β波、SMR波显著高于对照组,θ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错认数、遗漏数和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尔特方格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ADHD儿童临床症状,有利于控制患儿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值得临床应用。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段越萍
2023, 41(8):  74-76. 
摘要 ( 118 )   PDF (1874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观察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的干预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疗效观察
罗宇, 朱小群, 徐秀君
2023, 41(8):  77-80. 
摘要 ( 96 )   PDF (1894KB) ( 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苏民政康复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和常规拍背排痰治疗,观察组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能力(MV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率(FEV1/FVC)、呼吸困难程度及6 min步行测试(6MWT)情况。结果 经过3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FEV1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V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org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MWT距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呼吸康复配合机械辅助排痰呼吸训练可加快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的应用价值
张雪
2023, 41(8):  80-83. 
摘要 ( 111 )   PDF (193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在转出ICU后施行延续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68例(患者均从ICU转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施行基础护理,研究组施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的恢复进程情况、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恢复普通饮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普通病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出7 d时患者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包含ICU转出的焦虑、对治疗条件及环境变化的认识、对患者病情的认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出7 d时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施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中医康复护理用于中风后偏瘫中的效果
周慧玲, 刘慧君, 穆绪超
2023, 41(8):  83-85. 
摘要 ( 102 )   PDF (191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中医康复护理用于中风后偏瘫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东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肢体功能评分、情绪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情绪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互动式健康教育运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安敏慧
2023, 41(8):  86-89. 
摘要 ( 99 )   PDF (1933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预防意识、基础知识、治疗知识、健康知识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及S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健康知识掌握状况和心理状态,且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效果
吴彦苇
2023, 41(8):  89-92. 
摘要 ( 116 )   PDF (1933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下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在赤峰市医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在骨科无菌手术中不但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促进切口愈合,而且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运用到胸腔镜肺癌围术期护理中对患者情绪、并发症及满意率的影响
李丽
2023, 41(8):  92-94. 
摘要 ( 88 )   PDF (1875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在胸腔镜肺癌围术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烟台山医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64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围术期护理中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其术后康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术后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营养状态[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延迟愈合、心律失常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速度快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 d、2 d、3 d、5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 d、2 d、3 d TRF、PA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加速患者病情的康复,改善其负面情绪和营养状态,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延续护理服务方案减少泌尿系结石术后复发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笑颖
2023, 41(8):  95-97. 
摘要 ( 120 )   PDF (1892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方案在改善泌尿系结石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术后复发率方面的效果。目的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城院区)行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76例,分别予以常规、延续性护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B组SAS、SDS评分明显较A组低(P<0.05)。B组的疾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组(P<0.05)。B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P<0.05)。结论 对泌尿系行结石术后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不仅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进一步应用。
基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性护理价值分析
郭美玲
2023, 41(8):  98-101. 
摘要 ( 115 )   PDF (1918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基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性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规范分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入组时、干预2个月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每日排痰量和痰液黏稠度、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的FEV1、FVC、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轻于对照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可促进其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的改善,提升排痰效果,有效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干预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金银凤, 马树志
2023, 41(8):  101-104. 
摘要 ( 69 )   PDF (1894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中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免疫细胞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力、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中应用多学科协作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免疫水平,可以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梅
2023, 41(8):  104-107. 
摘要 ( 82 )   PDF (189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精细化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生理疼痛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精细化理念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生理及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分析个性化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李淑清
2023, 41(8):  107-110. 
摘要 ( 87 )   PDF (1892KB) ( 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行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传统组(常规护理,40例)、研讨组(个性化护理,40例),比较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心理情绪、疼痛程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心理情绪、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传统组比较,研讨组健康问卷简表(SF-36)评分更高,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更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减轻负性情绪、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
强化疼痛护理在普外科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孙蕾, 王敬
2023, 41(8):  111-113. 
摘要 ( 68 )   PDF (1874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在普外科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0例门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术后疼痛分级0级、Ⅰ级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分级Ⅱ级、Ⅲ级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强化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普外科门诊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患者疼痛感减轻,值得临床应用。
全麻复苏期护理中的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付丽
2023, 41(8):  114-116. 
摘要 ( 70 )   PDF (1889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全麻复苏期护理中的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全麻复苏期患者120例相关资料,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为对照组(60例,无不良反应)和观察组(60例,有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探析可实施的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所发生不良反应类型中谵妄21例,占35.00%;躁动18例,占30.00%;高血压14例,占23.33%;低氧血症7例,占11.67%。观察组的平均麻醉时间与对照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60岁、术中俯卧位、术中有低血氧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平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平均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VAS评分、术前SAS评分、术中体位、术中低血氧是全麻复苏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VAS评分、术前SAS评分、术中体位、术中低血氧是导致全麻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需重视相关预防护理,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的损伤。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于冰
2023, 41(8):  117-119. 
摘要 ( 65 )   PDF (187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期间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22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积极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舒适度、护理干预前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社会文化和环境舒适度及精神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6 min步行测试(6MWT)结果显著长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对照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盛欣欣
2023, 41(8):  120-122. 
摘要 ( 60 )   PDF (187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赤峰市医院行TKA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系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干预在TKA中不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提高切口愈合率,而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议临床应用。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宋世娟
2023, 41(8):  123-125. 
摘要 ( 104 )   PDF (187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健康行为能力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HbA1c、FPG和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饮食管理、血糖监测、运动管理和遵医服药等健康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可控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能有效提升其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动机行为转化下的多轨道专科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任建华, 段越萍
2023, 41(8):  126-129. 
摘要 ( 77 )   PDF (189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动机行为转化下的多轨道专科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经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围手术期予以专科护理)和试验组(42例,围手术期基于动机行为转化实施多轨道专科护理),从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验证其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的激惹、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IDA)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实施根治术后予以动机行为转化下的多轨道专科护理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姜婷婷
2023, 41(8):  129-132. 
摘要 ( 75 )   PDF (1892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赤峰市医院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护理安全管理组、常规护理管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管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安全管理组给予安全护理。统计分析两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心功能及心脏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率(HR)、6 min步行距离(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HR均低于护理管理前,LVEF、6MWT均高于护理管理前,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的LVEDD、LVESD、HR均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组,LVEF、6MWT均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安全管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在心内科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较常规护理管理好,能更好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心功能。
FMEA理论指导下阶段康复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影响
于露
2023, 41(8):  132-135. 
摘要 ( 102 )   PDF (1893KB) ( 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分析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理论指导下阶段康复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护能力、疾病认知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1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FMEA理论指导下阶段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疾病认知、依从性、住院时间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护能力评分均提高,且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理论指导下阶段康复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以及疾病认知能力,提高其依从性,进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沈玉玉
2023, 41(8):  135-137. 
摘要 ( 76 )   PDF (192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护理观察时间为一个月,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不良心理状态均有改善,且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到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经验交流
左甲状腺素钠在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磊
2023, 41(8):  138-141. 
摘要 ( 91 )   PDF (1985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左甲状腺素钠(L-T4)对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的作用。方法 以2021年2月—2022年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参考组,每组46例,前者行L-T4治疗,后者行一般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甲状腺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三碘甲状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孕妇FT3以及FT4水平比参考组高,而TSH、TPOAb比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孕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水平比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孕妇和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数据并检验,治疗组均比参考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4能纠正甲状腺激素,恢复血脂水平,并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改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赋权教育联合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秦雪, 王永祥
2023, 41(8):  142-145. 
摘要 ( 69 )   PDF (189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赋权教育联合早期下床活动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接受TH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实施早期下床活动,观察组在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干预的基础上联合赋权教育。比较两种不同干预方式对接受THA患者术后Harris评分、静态及被动运动时疼痛评分(VAS)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与干预前比较Harris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静态及被动运动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及42 h两组患者静态及被动运动时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赋权教育与早期下床活动联合应用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康复,降低患者疼痛情况,并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BOPPPS与PBL相结合在外科线上教学中的应用
刘佳, 周雷升, 管慧娟
2023, 41(8):  145-148. 
摘要 ( 168 )   PDF (1892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BOPPPS[课程引入(Bridge)、学习目标(Objective)、课前摸底(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课后测验(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与问题式学习(PBL)相结合的模式在外科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的50例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作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12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的50例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学生应用BOPPPS与PBL相结合的外科线上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外科学习兴趣、问题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教学方式、团队协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情况、语言表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PPPS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在外科线上教学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强化教学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
探讨鼻窦炎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的效果差异
高勇燕
2023, 41(8):  148-151. 
摘要 ( 70 )   PDF (1892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鼻窦炎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的效果是否较常规护理更好。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84例,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症状改善情况、不良情绪、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鼻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鼻窦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环境、社会、独立及心理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比较,运用优质护理能予以鼻窦炎患者更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可改善病情,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24 h内行丁苯酞注射液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
王超
2023, 41(8):  151-154. 
摘要 ( 134 )   PDF (191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静脉溶栓后24 h内行丁苯酞序贯治疗对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随机自愿原则下实施抛硬币法分为参考组和序贯组,每组54例,前者行普通溶栓治疗,后者在24 h内增加丁苯酞序贯治疗,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转归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序贯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P-9和MMP-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的MMP-9和MMP-2水平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的IL-6和CRP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值和Barthel指数(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患者的NIHSS分值低于参考组,BI指数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后24 h内完成丁苯酞序贯治疗能降低MMP水平,增强炎症消除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可实现较好的脑卒中转归。
风湿性关节病合并低骨量患者联合使用甲氨蝶呤、艾拉莫德治疗对骨代谢的影响
张晓玉, 郝东梅
2023, 41(8):  154-157. 
摘要 ( 118 )   PDF (194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风湿性关节病(RA)合并骨量低下患者治疗中甲氨蝶呤+艾拉莫德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3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收治的68例RA合并骨量低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甲氨蝶呤,34例)、联合组(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34例),对两组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骨代谢指标、疼痛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端中段骨钙素(N-MID)片段、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25羟维生素D[25(OH)D3]、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N-MID、25(OH)D3高于常规组,CRP、RF、β-CTX、RF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COX-2)、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TNF-α、IL-6、COX-2、M-CSF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对RA合并骨量低下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有助于改善骨代谢指标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IL-25,IL-33、Eotaxin、FeNO与气道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姚树娈
2023, 41(8):  158-161. 
摘要 ( 99 )   PDF (1960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按照病情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IL-25、IL-33、Eotaxin表达水平的检测,用NO测定仪进行FeNO表达水平的检测。比较两组的IL-25、IL-33、Eotaxin、FeNO表达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析IL-25、IL-33、Eotaxin、FeNO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析IL-25、IL-33、Eotaxin、FeNO表达水平与气道炎症反应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IL-25、IL-33、Eotaxin、FeNO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L-25表达水平与IL-33、Eotaxin、FeNO呈正相关;IL-33表达水平与Eotaxin、FeNO呈正相关;Eotaxin表达水平与FeNO呈正相关(P<0.05)。轻度患者的IL-25、IL-33、Eotaxin、FeNO检测值显著低于中重度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25、IL-33、Eotaxin、FeNO高表达是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是气道炎症反应严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L-25、IL-33、Eotaxin、FeNO在气道炎症中呈高表达,IL-25、IL-33、Eotaxin、FeNO高表达是气道炎症反应加重的影响因素。若受检者的IL-25、IL-33、Eotaxin、FeNO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侧面说明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有病情好转趋向。
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效果分析
郑红霞, 张德鱼
2023, 41(8):  161-163. 
摘要 ( 99 )   PDF (187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的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工作,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状态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内瘘自然流量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情况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治疗方案满意度较高。结论 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有着较好应用价值,可将患者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内瘘自然流量等临床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还能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安列克注射液应用于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李淑丽
2023, 41(8):  164-166. 
摘要 ( 195 )   PDF (1925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析安列克注射液应用于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及安全性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接收的78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40例的研究组和38例的对照组。对照组选用常规缩宫素的给药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安列克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止血治疗效果,包括宫缩持续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产妇住院时间,血液检测结果,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总有效率和总体不良反应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宫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和24小时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指标检测比较中,治疗后研究组产妇的Hb、RBC及Hct均高于对照组,PT及APT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出血患者中采用安列克注射液进行预防治疗,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的良好效果,可促进产妇宫缩和高效止血来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患者的健康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无痛分娩联合家属陪伴开放产房对初产妇产程和产痛的影响分析
艾翠翠
2023, 41(8):  166-169. 
摘要 ( 93 )   PDF (1892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联合家属陪伴开放产房对初产妇产程和产痛的影响。方法 对菏泽市中医医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初产妇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无家属陪伴分娩以及无镇痛分娩,观察组行无痛分娩联合家属陪伴开放产房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产程以及产痛相关的数据。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simulation score,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出血、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新生儿窒息、感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联合家属陪伴开放产房使初产妇的产程与产痛均得到显著改善,并且能够减少新生儿窒息以及感染的发生,还能够降低初产妇产后出血以及剖宫产的风险,建议在临床中应用。
阿奇霉素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对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观察
邱子红
2023, 41(8):  169-172. 
摘要 ( 326 )   PDF (189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结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单纯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康复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及肺功能,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时间指标时长均显著短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尤其在临床康复指标改善方面效果突出,同时可显著降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肺部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踝泵运动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植入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张云云
2023, 41(8):  172-175. 
摘要 ( 97 )   PDF (1894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踝泵运动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植入术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植入术的10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踝泵运动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踝泵运动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踝泵运动。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前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每搏血量与心输出量。结果 踝泵运动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89%,与对照组的15.09%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下肢血管动脉内径变化率、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动脉内径变化率都明显高于护理前,踝泵运动组患者上述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都显著高于护理前前,踝泵运动组患者该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每搏血量与心输出量都明显高于护理前,踝泵运动组患者上述指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泵运动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植入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有效抑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下肢血管功能与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
宋曼
2023, 41(8):  175-178. 
摘要 ( 147 )   PDF (189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生殖科收治的8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1。两组患者均给予叶酸片口服,对照组在此基础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观察组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死宫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激素及细胞因子水平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HCG、P等激素水平及IL-4显著高于对照组,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APTT、TT、FIB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进一步改善HCG、P激素水平,调节IL-4、IFN-γ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血栓前状态,改善妊娠环境,提高活产率,减少妊娠并发症,而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联合脾氨肽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高祥敬, 刘芳亭
2023, 41(8):  179-182. 
摘要 ( 144 )   PDF (1949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治疗,探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联合脾氨肽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以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脾氨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呼吸质量评分及相关呼吸指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漂移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呼吸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h1/Th2漂移状况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微小RNA-146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联合脾氨肽药物治疗能够发挥出两种药物的治疗优势,更快、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尤其是在呼吸质量提升、生活质量提升、炎性反应改善以及治疗不良反应减轻等方面更是体现出较好的成效,因此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磨牙严重牙体缺损患者根管治疗后应用全瓷高嵌体修复效果分析
王军
2023, 41(8):  182-185. 
摘要 ( 133 )   PDF (1931KB) ( 1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磨牙严重牙体缺损患者根管治疗后应用全瓷高嵌体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所致磨牙严重牙体缺损患者,均先行根管治疗,光固化树脂暂时恢复牙体外形,1周后复查确认治疗完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瓷高嵌体对患者缺损牙体进行修复。治疗后随访12个月,评价牙齿松动情况,参照改良的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评价本组患者牙体修复效果。结果 牙体修复后末次随访时,牙齿总松动率24.42%及Ⅰ级松动占比19.77%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体修复后颜色匹配优秀率A级占比80.23%、形态匹配优秀率A级占比80.23%、修复体脱落率A级占比97.67%、边缘密合优秀率A级占比80.23%、牙龈健康优秀率74.41%,修复体崩裂率A级占比87.21%,龋齿继发率A级占比91.86%。结论 磨牙严重缺损患者根管治疗后以全瓷高嵌体进行修复,边缘密合效果好,不易出现修复体崩裂及继发龋齿,可以更好改善患齿松动度,促进患齿牙龈健康。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价值分析
安平, 张绪成, 才莹, 刘高盟, 李加姝, 张力丹, 张国琨
2023, 41(8):  185-187. 
摘要 ( 133 )   PDF (1876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ICU感染性休克在救治过程中应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治疗的51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连续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治疗的51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PCT水平、肿瘤坏死子因-ɑ(TNF-ɑ)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以及存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存活率更高,PCT、TNF-ɑ、IL-6、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结果以及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用于治疗ICU感染性休克可提升患者存活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MODS发生率。
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分析
伏伟
2023, 41(8):  188-190. 
摘要 ( 136 )   PDF (1875KB) ( 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分析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输尿管软镜组和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每组70例患者,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患者接受经皮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软镜组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配合应用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鞘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布鲁格曼舒适度评分表(BCS)对患者不同时段疼痛和舒适度情况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 d和术后30 d时结石清除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包括严重出血、低热和感染。结果 输尿管软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软镜组患者各个时段VAS评分显著低于微通道经皮肾镜组,BCS评分显著高于微通道经皮肾镜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1~3 d和术后30 d时结石清除率以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结石清除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尤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能够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应用脊柱功能评估系统的效果研究
周光远, 朱运海
2023, 41(8):  191-193. 
摘要 ( 98 )   PDF (1875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减压内固定手术后实施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的康复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1年3月于台儿庄区人民医院骨科行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历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应用常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应用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干预6周后,观察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学会脊柱功能评价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iciation,JOA)以及生活质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1、3、6周,观察组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3、6周的腰部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1、3、6周的腰部的JO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1、3、6周的腰部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采用脊柱功能评估训练系统对行减压内固定手术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干预,能够解除其腰椎功能障碍,帮助其减轻腰部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不同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TNF-α水平影响分析
阎国宝
2023, 41(8):  193-196. 
摘要 ( 86 )   PDF (189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剂量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7年2月—2021年2月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按照双盲法原则,划分到研究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40 mg,2次/d)泮托拉唑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大剂量泮托拉唑治疗方式(80 mg,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免疫蛋白水平、BUN、Cr、BUN/Cr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持续出血时间、持续出血量、血压稳定时间、D-D、FIB指标、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后,比对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持续出血时间、持续出血量、血压稳定时间、D-D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免疫蛋白水平、FIB指标、总有效率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剂量泮托拉唑治疗,使用大剂量干预方式,可增强治疗效果,止血效果比较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