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学青,柳彦君,王莉莉,等.前馈控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3):81-83. [2] 朱国徽. 奥瑞姆自护理论在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3):4206-4207. [3] 杨晋仙.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理论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与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8):3197-3199. [4] 靳英辉,王云云,高锦萍,等.我国护理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4):506-512. [5] 吕树铮,陈韵岱.冠脉介入诊治技巧及器械选择[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5-106. [6] 王小亭,刘大为,张宏民,等.重症右心功能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2):962-973. [7] 王妍,刘峰,田敏,等.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评价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护理学报,2019,26(15):5-8. [8] 唐映莲,梁水英,黄荣静,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心内科患者跌倒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6):55-59. [9] 李辉,康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新疆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9,52(10):1449-1451. [10] 杨汉喜,常笑,陈燕燕,等.护理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态度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2):90-95. [11] 刘平,张璐.护理专案管理对夜间护理安全质量改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5):1163-1166. [12] 张慧,沙凯贤,黄燕.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123-125. [13] 张洁. 冠心病监护病房急性胸痛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6):1068-1069. [14] 王莹澄,桂彩红,毛芳.以时机理论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6):755-757. [15] 杨云静,康凤英,杨丽洁,等.基于时机理论的急诊PCI患者社会支持需求的现象学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1):2813-2819. [16] 付瑶,杨敏.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218-2220. [17] 邵亚新,蒋红娟,陈静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1314-1317. [18] 孙秋.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299-301. [19] 王巧丽,王小艳,席婷.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4):661-662. [20] 孙姬,陆伟明,丁海英,等.防跌倒安全护理对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4):8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