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磊,郭芳,白新凤,等.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与传统病原检测在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白血病患儿中的对比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22,40(7):539-544. [2] 邵蕾霖,刘佳璐,陈秋霞,等.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儿童利妥昔单抗治疗不良事件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3,18(1):21-26. [3] 王玉娇,韩艳珺,夏红,等.儿童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巨细胞病毒肠炎Treg/Th17平衡及体液免疫功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3,33(11):1736-1740. [4] 刘韵,张鸿彦,徐燕霞等.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为主的儿童呼吸道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7,51(3):247-249. [5] 范丽,付胡海.胎盘多肽注射液辅佐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7,41(2):186-187. [6] 郝丹丹.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胎盘多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1):1647-1649. [7] 范丽,付胡海.胎盘多肽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J].安徽医药,2016,20(6):1201-1203. [8] 胡亚美.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85-1789. [9] 叶林华,黄路圣,徐康,等.胎盘多肽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1):92-93. [10] 姚张锋,张学明,马晓慧.rhG-CSF治疗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1):61-64. [11] 唐冬梅. 黄芪口服液治疗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6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518. [12] 游红亮,李远方,路娜丹,等.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7):538-541. [13] 张文娟,王皓,陈明曦,等.母乳喂养对极早产儿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3,52(9):1287-1291,1297. [14] 史跃杰. 参麦注射液联合胎盘多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8):2851-2853. [15] 胡海玉,张坤龙,程雁.早产儿晚发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23,44(7):787-791. [16] 蒲刚玲,李蕙,李丹,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粒缺期并发急性阑尾炎8例诊治体会[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3,28(1):32-35. [17] 张鲁予,张荻,丰永花,等.低剂量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用于儿童肾移植诱导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3,44(2):81-86. [18] 张景丽,段晨初,吴晓杰,等.基因突变致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真菌性肺炎误诊误治1例[J].安徽医学,2023,44(7):878-879. [19] 孙青,谢瑶,吴鹏辉,等.儿童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特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8):969-972,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