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邹珊. 自我效能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4):138-141. [2] 蒋丽丽,张晶.多学科协作护理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观察[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3):142-145. [3] 张文静,任媛媛.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20(1):49-50,53. [4]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3. [5] 孔舒玲,周萍,胡凤鸣.序贯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疗法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2):59-61. [6] 雷欣蕾. 全方位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7):1537-1539. [7] 张笑,范郁山,黄梓欣,等.针罐结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带状疱疹验案[J].中国民间疗法,2023,31(13):99-101. [8] 张旭杰,曾丽元,曹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12):2208-2212. [9] 李英红. 带状疱疹护理中辨证施护对缓解疼痛的应用效果浅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4):131-133. [10] 王陈,谢维娜.六字诀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观察[J].安徽医专学报,2022,21(4):135-137. [11] 徐雪怡,黎顺成,韦日铺,等.柴胡桂枝汤加减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22(2):185-187,192. [12] 王璇,周一彤,陈王蔚,等.毫火针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对皮损愈合程度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4,23(2):154-156. [13] 夏玉妹,刘婷婷,夏丽荣,等.围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护理体会[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9):114-116,139. [14] 范瑞强,陈达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出生出版社,2018:50-56. [15] 陈先凤.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0):152-153. [16] 王俊英.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1):206-207. [17] 王美玲,刘娟,太景伟,等.梅花针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中医临床,2019,26(5):61-65. [18] 申怡,程宏斌.近十年针灸干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2024,13(8):1763-1772. [19] 许纪超. 火针联合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疼痛指标及Th17、Treg细胞水平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 [20] 陈春合,张淼.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4,14(9):328-331. [21] 王瑞. 火针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躯干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23. [22] 朋婷玉,李武芬,吴志媛,等.中药外敷在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优化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4):789-791. [23] 杨玲,胡大军,闫艳,等.三七粉和多磺酸基粘多糖联合微波理疗预防内瘘并发症的疗效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5,15(2):114-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