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魏凌云,沙轲,赵劲民,等.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疗进展[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3,39(1):92-96. [2] 杨声坪,柯晓斌,王汉龙,等.胸廓出口综合征外科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颈腰痛杂志,2023,44(1):137-138. [3] 陈国庆,张珊,王小平,等.流出道重建治疗透析内瘘并发“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3,23(2):172-174. [4] 王静威,曾祥勇,韦东磊,等.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理解剖因素观察和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2,38(4):303-306. [5] 周道安. 浮针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临床体会[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1(9):45-46. [6]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J].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18. [7]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19. [8] 何绍奇. 现代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5-9. [9]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期刊中心.《中国针灸》增刊[J].中国针灸,2023,43(3):354. [10] HAN R, LI C, GUO X, et al.Retrograde muscle release method in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 ischemic muscle contracture of forearm[J].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21,35(4):483-487. [11] 吕晨,邹建玲,沈淑华,等.视觉模拟量表和语言评价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4):1-3. [12] 李跃平,黄子杰,李雄琨,等.NWS生存质量量表与SF-36量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397-381. [13] 胡庆奎,李佳,胡承红,等.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2):1085-1087. [14] 胡怀珍,李国强,黄绍磊,等.杨佃会教授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验案举隅[J].四川中医,2017,35(5):161-162. [15] 刘艾琳,陈为民,姚静,等.臂丛神经下干受压型胸廓出口综合征超声声像图特征初探[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1,27(4):352-357. [16] 魏瑞鸿,庄永青,刘英男,等.锁骨上入路内窥镜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1,39(4):388-391. [17] 沙轲,曾祥勇,王静威,等.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华手外科杂志,2021,37(2):8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