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岳丹,白燕,李新迪,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调强放疗与全乳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0,32(8):546-551. [2] MBURU W, KULASINGAM S, HODGES J S, et al.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versus mastectomy for older women with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population-based study[J]. J Comp Eff Res,2022,11(13):953-967. [3] 方涌文,邓顺坚,张俊,等.C-RAD Catalyst HD系统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实时监测运动位移的剂量学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1):144-151. [4] 郑斯明,胡冰霜,周嘉雄,等.瘤床同步推量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容积调强放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J].肿瘤研究与临床,2022,34(10):750-754. [5] 吉维,刘梦岚,文晓博,等.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推量螺旋断层放疗与容积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J].国际肿瘤学杂志,2021,48(9):532-536. [6] 刘旭红,夏耀雄,陈晓,等.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单射野中心与双射野中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1,34(1):22-29. [7]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中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2):128-131. [8]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中国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2):132-136. [9] 李振淼,宋博,赵怡.X射线调强放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远期生存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24(2):158-162. [10] 莫月媚,叶金辉,庾海清,莫梅清,高梓扬.调强放疗与二维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5):63-66. [1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中国浸润性乳腺癌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2):121-127. [12] 魏敏.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5):186-187. [13] 王升晔,杜向慧,封巍,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照射同步瘤床加量与常规分割放疗的效果对比[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8):1292-1295. [14] 赵佳明,张娜.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照射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12):2215-2219. [15] 徐晓帆,薛玉,王璐,等.术中放疗与术后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21,34(9):947-952. [16] 王嘉颖,陶振洲,张树琦,曹广,骆成玉.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放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21,16(10):1589-1592. [17] 陈日新,罗展雄,秦佳宁,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剂量调强放射治疗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8):993-995. [18] 罗德红,张琴,万林,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疗瘤床同期推量的大分割调强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效果对比[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7):986-989,993. [19] 王波,陈存海,刘广焕,等.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调强放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5):605-608. [20] 邬容,任素蓉,李雪松.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应用于早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剂量学及心功能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5):204-207. [21] 赵钦,王虹伊.大分割调强放疗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