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登本. 全注全译神农本草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48-49.
[2]苏敬.新修本草[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04.
[3] 刘浩,中药桂枝与肉桂的成分及药理作用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8):19398-19399.
[4] 李雪,赵婧含,吴文轩,等,桂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 2023,51(5):111-114.
[5] 王宏蔚,吴智兵,杨敏,等.桂枝汤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20,52(12):85-89.
[6] 陶弘景. 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0-31.
[7] 叶天士. 本草再新[M].陈念祖,评按,王慎轩,校正.苏州:苏州国医书社,1934:51.
[8] 刘亚静,张仲.中药肉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89-2990.
[9] 邓中甲. 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35.
[10] 甄权. 药性论·药性趋向分类论:合刊本[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9.
[11] 缪希雍. 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7:432.
[12] 贾所学. 药品化义[M].李延昰,补订.杨金萍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08.
[13] 汪昂. 本草备要[M].郑金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14] 杨宝峰.药理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5.
[15] 杨宝峰.药理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5.
[16] 曹颖甫. 经方实验录[M].姜佐景,编按.鲍艳举,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0.
[17] 刘萍,张丽萍.桂枝化学成分及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0):1926-1927.
[18] 钟赣生. 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55.
[19] 袁海建,李卫,金建明,等.桂枝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4556-4564.
[20] 张琦. 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76,96,101,166.
[21] 徐大椿.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伍悦,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26.
[22] 杨宝峰.药理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