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艳,肖金银.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微环境的改善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24,53(3):209-212. [2] 何艳,许蓓.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应用价值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11):2116-2119. [3] 龙芳. 保妇康栓联合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20):83-85. [4] 李丹.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3,36(19):64-66. [5] 曾宪红. 利普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手术前后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17):40-42. [6] 乐杰. 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5-96. [7] 舒婷婷. 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6):144-145,147. [8] 王倩倩. 宫颈管内镜下宫颈锥切术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4):45-48. [9] 戴春莲.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3):26-28. [10] 李凤霞. 探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锥切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大医生,2023,8(14):54-56. [11] 杨瑾,任玮玮.抗人乳头瘤病毒生物蛋白敷料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伴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3):2340-2345. [12] 胡婷婷,马天宇,尚鑫桐.冷刀锥切与腔镜子宫切除对宫颈瘤变Ⅲ级的效果及血清标志物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5):866-869. [13] 叶蒙,陈云燕.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合并高危HPV感染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5):893-896. [14] 吴绿,朱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特点及宫颈锥切术后感染转阴的风险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23,46(5):297-302. [15] 耿晨,朱珠,侍孝远.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阴道菌群改变及其与宫颈锥切术预后的关系[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9):1084-1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