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小柳,杨磊.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33-334. [2] 郭莹,张华,冀春莲,等.深Ⅱ度烧伤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护理方法、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41-643. [3]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烧伤休克防治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烧伤杂志,2020,36(9):786-792. [4]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外科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17版)[J].中华烧伤杂志,2017,33(3):129-135. [5] 牛云飞,季胤俊,徐敏,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8):141-144. [6] 姜艳,周燕燕,王卉,等.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2):1811-1815. [7] 李松涛,邵丽娜,邓向东,等.负压封闭引流促进慢性难愈性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2):22-25. [8] 姚冬英. 以临床护理路径为框架的全程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3):81-83. [9] 钟莉,刘静,周晓倩. 治疗与康复一体化护理模式结合心理疏导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21,30(6):174-176. [10] 彭曦,孙勇.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代谢问题及营养策略[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8):707-713. [11] 李丽娟,王娟,江涛,等.延续性护理对手烧伤患者修复术后康复质量及功能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6):166-169. [12] 王琳琳. 舒适护理模式对重症烧伤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3):1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