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虎镯,尤银刚.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指标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6):98-100. [2] 孙卓.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9,38(21):71-73. [3] 杨帆,白祥军.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各类创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1):82-85. [4] 春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6):334-337. [5]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固定与肢体重建组,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开放性骨折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11):921-928. [6] 李玉华.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的效果[J].当代医学,2021,27(35):90-92. [7] 郑志学,毕敬涛,蔡轩,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全身软组织感染疗效的影响因素[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2,31(5):443-447. [8] 邵朝阳,林跃,宁思.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9):1302-1303. [9] 刘鹏,王专,周际,等.动态调整负压封闭引流术负压值对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5):404-408. [10] 徐亮. 负压封闭引流与常规换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 [11] 黄盛.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7(15):48-51,55. [12] 曾武思.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13):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