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怀忠,谢俭,李伟,等.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神经梅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22,38(4):214-216. [2] 程文豪,卢雨沫,胡文龙,等.IL-15,IL-18,IL-21和NK细胞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31(4):339-344. [3] 朱芸,李海伦,刘红.接纳与承诺疗法在梅毒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性科学,2021,30(8):136-139. [4] 龙振华. 梅毒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3-24. [5] 徐超,陶勇峰,马启超,等.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及其炎性因子的检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1):18-20. [6] 蒋丽君. 梅毒病人心理及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6):845-846. [7] 李杏媚,吴燕,吕美丹.心理干预对患有梅毒的孕产妇不良情绪产生和新生儿出生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4):3187-3189. [8] 关杨,吴肖冰,郑锦芬,等.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CD25+叉状头螺旋转录因子+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6):326-330. [9] 林小记,朱青玉.综合性心理干预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4):513-514. [10] 宋丽,缪红莉,王晓东.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在解决初治梅毒患者心理冲突中的应用价值[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5):1041-1044. [11] 郭辉,庄洁伟,缪文强,等.深圳市宝安区梅毒血清固定孕妇的筛查及规范性治疗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0,29(1):125-128. [12] 黄勇,崔雪娇,李双庚,等.T淋巴细胞亚群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表达及对患者发病机制影响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8,27(9):94-97. [13] 史修波,贺国容,兰小琼,等.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后血清固定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8):2214-2216. [14] 王秋凤,郑艳,吴雪琴.梅毒血清固定孕妇不同孕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分析[J].海南医学,2020,31(10):1245-1247. [15] 陈韡,李子海,闫宁,等.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脑脊液检测及头孢曲松和水剂青霉素的治疗结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22,24(6):928-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