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郁满华,李军文,叶子翔,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1,16(6):311-315. [2] 李祖光. 舌三针和舌下络脉放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HAMA-14、HAMD-24和吞咽能力评分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2,35(9):18-22. [3] 王曈,孟萍萍,董凌辉,等.双侧大脑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4):306-310. [4] 段喜森,李雁君,彭常拯.补肾通络汤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J].新中医,2021,53(17):79-82. [5] 何子龙,崔芳,孙柳青,等.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表面肌电图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7):3368-3372. [6]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8):901-912. [7] 中国经颅直流电刺激脑卒中康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1,43(4):289-294. [8] 徐祝丽.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其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5):49,51. [9] 王洪科,李艳艳,尹刘杰.3Hz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活动度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20,32(4):28-30,75. [10] 黎继华,孙嘉惠,杜东,等.小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血清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6):1052-1055,1023. [11] 杨玺,蔡倩,徐亮,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44(7):603-606. [12] 韩然耀,李萌.rTMS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吞咽功能、神经功能恢复、神经营养状态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7):1045-1046. [13] 成家雯,王先斌,吴霜.高频rTMS与iTBS对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者吞咽功能电生理指标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7(6):678-685. [14] 杜灿荣,龙耀斌,覃东华,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单独或联合不同频率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2,44(4):566-570. [15] 杨云凤,刘菊华,辜建伟,等.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1,25(1):72-75. [16] 华何柳,张百祥,刘娟,等.直接摄食指导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及对误吸程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6):60-63. [17] 孙宜文,李冻冻,汤双双,等.呼吸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7):76-79. [18] 欧秀君,王璇,陈艳,等.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舌三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10):1264-1267. [19] 齐东栋. 高频rTMS联合舌三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伴抑郁疗效[J].浙江临床医学,2021,23(5):715-716,719. [20] 苏文渊,罗伦,蒋敏,等.舌三针埋线疗法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8):1230-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