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华,郭林海,郭辉.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降钙素原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24):48-51. [2] 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3-207. [3] 刘力,魏蔚,胡坚.川崎病患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J]. 天津医药,2017,45(1):43-46. [4] 逯艳梅,曹甦,丁春杰.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右江医学,2015,43(5):583-585. [5] 杨小洁.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中性粒细胞CD64、降钙素原及lL-3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9):154-156. [6] 陈婷婷,石坤,柳颐龄,等.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心率变异性与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21):1657-1660. [7] 何玥薇,田杰,易岂建,等.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对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预测价值[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14(1):31-37. [8] 胡景伟,牛红艳,萨初然贵,等.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山东医药,2020,60(32):18-21. [9] 许海棠,吴蓉洲,荣星.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在川崎病患儿合并冠脉损害中的变化及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8):139-141,156. [10] 何永,皮光环.川崎病急性期氧化应激状态与AngⅡ-NADPH氧化酶-ROS氧化应激途径关系[C]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6:2786-2786. [11] 赵延大,邵盼盼,高有方.降钙素原在猩红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及发热的相关性[J].安徽医学,2019,40(6):679-682. [12] 王春晖,赵宏芳,杨洁,等.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133-136. [13] 刘晶,杨波.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的影响[J].海峡药学,2020,32(8):159-160. [14] 况虹宇. 氧化应激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8,45(2):84-87. [15] 胡春霞. 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血管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12):31-3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