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兆峰,许春伟,吕镗烽,等.二代测序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分析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11):1981-1984. [2] 胥京京,冯靖,曹洁.利用NSCLC患者ROSE细胞学制片进行EGFR、KRAS、PIK3CA基因检测可行性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8,46(3):268-272. [3] 王宇,于丽艳,方楠,等.中国人群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突变情况及其靶向药物的应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9,36(5):424-428. [4] 潘长芳,赵胜科,李洋,等.非小细胞肺癌药物靶向位点的相关基因突变研究[J].海南医学,2018,29(19):2696-2698. [5] 王也,杨磊,于芳,等.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0,34(4):209-213,192. [6] 眭玉霞,邓晓宇,伍铮,等.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9):1023-1028. [7] 成瑶. NSCLC患者EGFR、ALK基因突变状态、病理特征及与病情转归的关系分析[J].临床研究,2021,29(5):16-18. [8] 黄晖,李丽华,万敏娜,等.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与EML4-ALK,EGFR,KRAS,c-MET基因状态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5):59-64. [9] 高歌,邓立力.非小细胞肺癌EGFR、KRAS、ALK基因突变与不同转移器官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8,21(7):536-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