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小琴,汪勇俊.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5):193-196. [2] 产后抑郁防治指南撰写专家组.产后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的专家共识(基于产科和社区医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6):572-576. [3] 孙建玲. 家庭化产房联合无痛分娩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7):1519-1522. [4] 吴晓蕾,施燕禧,张月珍.早产初产妇育儿胜任感与心理弹性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5(11):1997-2000. [5] 狄桂平. 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814-1815. [6] 王晓博,金羽,鞠莹.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2):234-235. [7] 王媛.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6):814-815. [8] 杜培侠. 分析导乐陪伴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及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J].系统医学,2021,6(4):149-151. [9] 王嫚,于莹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基于家庭的护理模式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6):319-320. [10] 郭建. 康复按摩配合袋鼠式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1):114-116. [11] 张虹. 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0):175-176. [12] 李海燕.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6):100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