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江,张迪,赵田芋,等.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及应用前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36):5897-5904. [2] 高志云,钟小溪,王娟.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4):13-16. [3] 李水琴,李超男,樊璠,等.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及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7):3266-3268. [4] 徐子涵,毕耘枫,李江,等.重复磁刺激S_(3)神经根联合M1区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4,28(11):1719-1723. [5] 杨树源,石钟跃.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71-1274. [6]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国际脊髓损伤学会,李建军,等.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0):963-971. [7] 阿拉腾巴根,刘相辰,赵丽珍.MoCA量表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4):429-432. [8] 金冬梅,燕铁斌,曾海辉.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5-27. [9] 胡国金,孙秀丽,张义发,等.Fugl-Meyer量表在脑卒中镜像治疗中应用及与FIM量表相关性分析[J].临床荟萃,2019,34(2):116-119. [10] 张学敏,毕胜,张嗣敏,等.扩展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脑卒中ADL能力的效度研究[J].中国康复,2019,34(3):134-137. [11] 孙兵,车晓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645. [12] 李凌江,杨德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12):88-100. [13] 裴少保,尹宗生,张之栋,等.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老年脊髓损伤患者脊柱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7):1694-1696. [14] 刘霞,张萍,李云杰,等.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技术运用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脑功能激活和神经网络重塑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1,54(10):1089-1093. [15] 杨潇潇,杨威.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2,32(4):362-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