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子翠,栾春娜,孙远标.针刺结合智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18):43-45,52.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4,(6):2. [4] 崔丽平,赵凤春.急性脑卒中病人独立步行能力预测及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23):1383-1384. [5] 郭京伟,孙启良,袁翎雁.脑卒中病损评估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部分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3):103-105. [6] 丘卫红,胡昔权,郑金利,等.平衡功能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872-6873. [7] 郑彩娥,潘克勤,丁燕萍,等.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178-179. [8] 薛维,张书琼,向莲.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价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疗效[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22-5223. [9] 程子翠,栾春娜,孙远标.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结合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7):197-200. [10] 齐琳,甄巧霞,刘翠,等.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联合智能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偏瘫及对BBS、FMA评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5):539-542. [11] 徐磊,李琳,杜俊涛,等.针刺华佗夹脊穴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47(2):154-159. [12] 易龙. 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8):31-33. [13] 林雅静,石继云,冯丰,等.温阳通督针刺结合MOTOmed智能主被动康复训练器在51例偏瘫中应用的研究[J].安徽医药,2022,26(9):1799-1804. [14] 浦芳,李佩芳,孙培养.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症状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4):168-171. [15] 罗欢欢,李娜,吴丹,等.针灸结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疗效及血清NPY、Hcy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5):182-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