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晓强. Ranson评分联合C反应蛋白对中重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分型的预测价值[J].黑龙江医学,2021,45(1):10-12,16. [2] 赵开飞,石荣书,刘衡,等.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经鼻空肠营养管治疗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9,42(3):316-319. [3] 谷浩,韩慧贤.彩超、CT平扫与增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62-63. [4] 李启斌,胡海华,金赞辉.高场磁共振水-脂模型定量分析在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脂肪浸润中的评估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1, 59(21):69-72. [5] 李超. CT与彩超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8,31(1):167-168. [6] 李振强. 彩超、CT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6):81. [7] 陈云洲,章飞,黄会练,等.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J].黑龙江医药,2018,31(2):418-419. [8] 李静. 超声诊断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价值[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24):133-134. [9] 赵光,崔云峰.妊娠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21,29(2):156-159. [10] 荆天凤. 研究早期腹部CT检查在制定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疗方案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9):113. [11] 王树江,宗贺亚.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3):363-368. [12] 金赞辉,胡海华,赵红星.脂肪抑制T1加权磁共振成像在预测急性非胆源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1, 59(2):107-111. [13] 张舒,王露露,孙璟,等.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9,18(6):668-671. [14] 杨文惠,杨航.血清生化指标在早期诊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5):326. [15] 袁丽萍. 观察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彩超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3):156-157. [16] 姚伟,孔雷,吴庆华,等.早期腹部CT检查在制定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疗方案中的作用[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9,24(3):236-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