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培源,谢世平,赵瑞娟,等.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2,32(6):429-433. [2] 过婷,吴越,周振和.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努力性认知,执行以及决策功能的效果比较[J].安徽医药,2022,26(3):617-621. [3] 左燕,李方捷.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BDNF,认知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21(1):99-102. [4] 张琦,赵晓鑫,李雪,等.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冲动暴力攻击行为的效果及对血清PRL水平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6):1307-1309.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68. [6] 张华,王斌,付佳佳,等.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躁狂相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3,40(9):840-845,850. [7] 单小黑,张富松,芮敬华.户外有氧运动联合阿立哌唑对老年肥胖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质代谢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4,41(2):276-279. [8] 范桂红,何俊,庞高峰,等.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内及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325-330. [9] 白冰,柴剑波,于明,等.愈癫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脑组织Glu/GABA代谢平衡的影响[J].中医杂志,2023,64(20):2125-2131. [10] 臧平,王烨林,方锐.调和阴阳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疗效及对焦虑,嗜睡症状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3,41(2):205-208. [11] 陈程,周俊,徐雪怡,等.rTMS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PRL,BDNF,NGF水平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1):66-69. [12] 张涛,赵春龙,陈玉齐,等.奥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血浆GABA和Glu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1,32(24):3170-3172. [13] 于欢,薛姗姗,赵建帅,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认知功能及海马内源性大麻素基因表达的影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1,21(8):533-539. [14] 吕小娟,王锦.益生菌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神经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3,52(21):1640-1643. [15] 黄俊洁,王惠玲.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微循环学杂志,2022,32(2):54-57. [16] 张瑞,白瑜.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IL-1β,IL-6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医学临床研究,2022,39(5):740-742,746. [17] 陆晶晶,孙莲芳,张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脑内神经递质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8):1945-1951. [18] 陈邦定,胡波,彭东桃,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与全脑皮质厚度,甲状腺功能和Th17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273-277,303. |